總權證數2530的501、504街坊二輪籤約首日99.36%生效,2000多證(戶)的喬家路北塊(一期)二輪徵詢籤約首日即99.25%,2800多權證的建國東路70街坊二輪徵詢籤約首日達99.68%,創上海大型徵收基地籤約首日紀錄。
從11月1日到12月16日,1個半月的時間,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黃浦3個2000證以上的大體量地塊二輪首日籤約率均超過99%,這絕非偶然。
負責這三個大體量地塊徵收的黃浦第一徵收事務所徵收總監張國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徵收居民盼舊改意願強烈,另一方面,更是因為黃浦徵收在黨建的引領下,在街道居委、徵收所和相關部門的合力下,陽光操作、高效流程和真情服務,讓群眾發自內心地相信政府、支持徵收。
「正所謂,眾人同心,其利斷金!」。人民的要求和徵收的政策「同頻共振」,被譽為天下「第一難」的徵收,在黃浦也變得不再難了。
零經驗大學生幹舊改一樣行
「我們這三個大型基地的徵收經辦人都是清一色大學生。實踐證明,他們後生可畏,在『老法師』的手把手帶教下,幹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黃浦第一徵收事務所黨總支書記楊傳傑,為基地裡300多名新生力量點讚。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黃浦第一徵收事務所逆勢而為,為大學生提供了300多個徵收崗位,為黃浦的舊改徵收隊伍補充新「血液」、增加新活力。「年輕人幹勁足、悟性高,能挖掘的潛能很大。」張國樑始終對這批年輕人充滿厚望。
而事實上,這批大學生至始至終也沒讓這位「徵收一哥」失望。英國留學回來的尹凱,從剛入門時的懵懂,現在已經成長為徵收小組組長。在建國東路70街坊負責118證徵收的她,看上去文文弱弱,但講起舊改籤約、跟居民如何溝通來,卻頭頭是道,經驗十足。「膽子大了、談吐好了、能力強了,我覺得這半年,我各方面都在成長。」尹凱說,在「老法師」的帶教下,如今她能獨擋一面了,此次二輪徵詢首日籤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喬家路北塊(一期),曾經的徵收「小白」張夢霞,如今不僅徵收籤約成績突出,而且還和居民們成了「忘年交」。居民政策不理解,張夢霞一次次上門解釋,直到居民懂為止;居民生活有困難,張夢霞主動上門去幫助;人戶分離居民,張夢霞也是時常電話問候、關懷。半年多來,從宣傳講解政策到動員配合工作再到協調處理矛盾,張夢霞,每一天都很得心應手。居民們看到她,更像看到自己的「囡囡」。
陽光徵收讓百姓越來越信服
一個半月時間,3個如此大的徵收基地,二輪籤約首日均超99%,這讓在徵收動遷界摸爬滾打30多年的張國樑,也在驚喜之餘,連連讚嘆。「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成績絕非偶然,是陽光徵收政策一路實施下來,老百姓對我們認同力和公信力不斷遞增的最好佐證。」
「陽光、透明、公平、公正」是這3個大型徵收基地最亮的「底色」。在二輪籤約拉開之前,張國樑和他的徵收團隊總會召開數次座談會,而所有座談會都是開放式的,只要轄區內相關居民願意來聽,隨時歡迎;所有的座談會都是連續召開一個星期,讓每一位居民都有表達機會。張國樑認為,這種做法既能宣傳政策,也是對老百姓敞開心扉的一個最好方法。「要讓老百姓知道,我們是公開、透明的,我們對問題不會迴避。」
而在徵收中,這種「透明」更是隨處不在。籤約、搖號、搬場,都網絡視頻直播,市民點開手機即可觀看;房屋登記結果、補償方案、評估報告、補償信息等隨時隨地查詢;每個基地的大廳,都設置查詢系統觸控螢幕,可查詢安置房源、居民房籍戶籍情況、特殊困難情況,還有地塊實時籤約結果,以及每戶籤約居民補償安置款等,徵收全程都在陽光透明下,居民們徵得放心,籤得安心。
此外,徵收所也充分聽取民意,完善操作流程,前置各類認定,提供「一門式服務窗口」、「清單式服務」,有效提高徵收效率,讓居民明明白白籤約、開開心心搬家。
創新推出「1+1+X」黨建聯建新模式
徵收地塊開到哪裡,黨建聯建就覆蓋到哪裡。在黃浦,黨建引領舊改,已成為推動舊改加速的重要「法寶」。
在501、504街坊,喬家路北塊(一期),建國東路70街坊3個大型徵收基地,幾千戶居民的訴求、困難和問題具體又複雜多樣,如何延伸與居民互動的「最後一公裡」?如何讓居民滿意又舒心?做大做強黨建品牌,勢在必行。
為此,今年以來,黃浦第一徵收事務所著力打造「陽光之橋」黨建品牌,創新推出「1+1+X」黨建聯建工作模式,以一個項目引領,一個臨時支部支撐,多個站點眾籌共建,打造多方參與的立體式徵收服務平臺。一個項目引領,即以項目為核心,聚集一大批為居民服務的徵收工作人員、街道社區幹部,延觸與居民互動的「最後一公裡」,將各方力量最大限度集中,精準發力。
一個臨時支部,即徵收基地成立臨時聯合黨支部,為加強徵收現場黨組織建設,將支部建在基地上,實現黨建引領舊改,黨建與徵收搬遷工作的深度融合、互動雙贏、高效作戰。
多個站點眾籌共建,即徵收所聯合基地所在街道發揮「眾籌共建」建站機制,通過建立徵收基層黨群服務點、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協商聯絡站等形式,打造街道黨員骨幹、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立體式服務平臺,聆聽居民之聲,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便民化舉措,更好助推舊改徵收工作。
「我們想通過『陽光之橋』,打造便民服務新機制,讓黨建成為徵收居民信賴之橋。」黃浦第一徵收事務所黨總支書記楊傳傑表示。
記者 / 王月華
編輯 / 孫超慧
圖片 / 第一徵收事務所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來源:上海黃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