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測試」引發爭議

2020-09-29 中國青年報

正在青島舉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上佳績不斷,但是也發生了一些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預賽拿到第一,甚至打破亞洲紀錄、全國紀錄的選手,卻因為體能測試的成績不理想,無法晉級決賽。9月27日晚,在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上拿到第一,並打破亞洲紀錄的小將王簡嘉禾,就在因體能測試成績不佳,因而無緣該項目決賽後無奈地表示,「我們畢竟是水上項目,陸上項目不是很擅長。像跑步運動員不可能來水裡遊得特別好,同樣的道理,遊泳運動員也不可能陸上每個項目特別好。」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今年2月發布的《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明確了「堅持『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選拔標準,持續強化體能訓練工作」的原則,並要求「確定各項目基礎體能達標標準,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

從8月開始,羽毛球、田徑、排球、體操等全國性比賽均安排了體能測試環節。不過,也由此發生了一些爭議事件。

在之前舉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因為多名短跑、投擲、跳躍等項目的優秀運動員未能通過體能測試而無法參賽的消息就引起過業內質疑。根據當時中國田徑協會公布的體能大比武成績,鞏立姣選擇了棄權,蘇炳添因傷無法出戰。其他沒能邁過體能門檻的名將包括男子百米的全運會季軍徐海洋、青運會冠軍李澤洋、全國錦標賽冠軍楊洋;男子200米的青運會冠軍隋高飛;男子400米的全運會季軍吳宇昂、全國錦標賽冠軍吳磊;男子三級跳的奧運會季軍、全運會冠軍董斌;還有女子短跑新星李賀、李玉婷;17歲的女子跳高新銳陸佳雯;女子跳遠新星龔璐穎、中國跳遠名將陸敏佳等。

對於高水平的專業運動員來說,運動員的體能水平與專項成績之間的平衡點如何掌握,成為業內外近一段時間以來對體能測試引發一系列「意外事件」的討論焦點。

根據中國遊泳協會公布的信息,本次在青島舉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增加了體能測試環節,設置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本次比賽的競賽規程規定,遊泳比賽預賽前16名運動員根據體能得分排序,取得前8名的運動員進入決賽。

但專項成績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因為在帶有很大爭議性的體能測試中成績不理想就被淘汰,在國內外體育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著名體育學者易劍東對引發爭議的「體能測試」作了這樣一番評論——當你把謝震業的3000米跑成績提高到11分時(蘇炳添是13分38秒),再去看看他的100米和200米還能分別跑進10秒和20秒嗎?當你把遊泳短距離選手的3000米跑提高到11分乃至12分時,還指望他的100米自由式提高0.5秒?如果是這樣,中國人就會顛覆世界運動訓練的歷史,就會創造世界競技體育的奇蹟。

有業內人士表示,為提升中國運動員的體能水平,體育部門推出引導性的政策並沒有錯,但目前以體能測試成績決定運動員能否參加全國比賽和能否在全國比賽上晉級的做法有矯枉過正之嫌。同時,在目前體能測試的設項、標準還有待進一步科學論證和改進的情況下,就以體能測試成績作為評定運動員的首要標準,並導致一系列奇怪的現象出現,體育部門確有必要對政策進行反思和調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拿了第一卻無法晉級「體能測試」引發爭議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今年2月發布的《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明確了「堅持『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選拔標準,持續強化體能訓練工作」的原則,並要求「確定各項目基礎體能達標標準,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從8月開始,羽毛球、田徑、排球、體操等全國性比賽均安排了體能測試環節。不過,也由此發生了一些爭議事件。
  • 給「體能測試」一個科學的解釋,爭議才能煙消雲散
    原因,均為體能測試成績不理想。圖源網絡顯然,這不是個案,而是一個整體性的現象。簡單地說,就是誰的體測不達標,誰就難以晉級,哪怕你的比賽成績再耀眼。日前,針對此事,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給出了「目的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在基礎身體能力和專業運動表現上,都能對標世界頂尖水平」的回應。
  • 擊劍世界冠軍體能測試出局 2020年,體能測試門檻難倒眾名將
    擊劍世界冠軍體能測試出局 2020年,體能測試門檻難倒眾名將時間:2020-09-30 10: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擊劍世界冠軍體能測試出局 2020年,體能測試門檻難倒眾名將 最近幾天,遊泳全錦賽因體測引發了巨大爭議,不少名將因體測不過關,無緣決賽的爭奪。
  • 體能測試引爭議,成績提升很明顯
    在最後一場預賽中,徐嘉餘、閆子貝、張雨霏、楊浚瑄聯手打破混合泳接力世界紀錄讓人驚喜,不過由於體能測試的加入,本次冠軍賽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狀況。體能測試:幾家歡喜幾家愁為響應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要求,本次冠軍賽在正式比賽前舉行了為期兩天的體能測試,且將體能測試成績和遊泳比賽成績掛鈎——各項目預賽前16名根據體能得分排序,體能測試排名前八的進入決賽。結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全國遊泳冠軍賽體能測試惹爭議
    打破全國紀錄甚至是亞洲紀錄,卻因為體能測試無緣決賽?這樣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就發生在9月26日進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原因很奇特:體能測試的成績和競技成績掛鈎,體測排名前8位的運動員才能進入決賽。將體能成績作為判斷競賽資格的依據和標準,是否合理?不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體能強化訓練,是否科學?這些都引發了體育愛好者的廣泛爭議。為此,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江蘇的遊泳教練和體科所科研人員。
  • 體能測試是什麼梗?體能測試會是運動員的攔路虎嗎
    打破全國紀錄甚至是亞洲紀錄,卻因為體能測試無緣決賽?在日前的全國遊泳冠軍賽中——打破女子 1500 米自由式亞洲記錄的王簡嘉禾因體能測試分數不高,無緣決賽。
  • 中國遊泳「體能大比武」引發小爭議
    讓人既愛又恨的3000米跑遼寧日報記者 黃 巖推遲8個月的全國遊泳錦標賽9月27日迎來首個決賽日,結果爭議隨著成績出現。原因何在,這要與這次比賽的規則有關,在預賽開始前,全體參賽隊員進行了「體能大比武」,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中,取體能成績前八名選手進入決賽。體能成績相同,再按照遊泳成績排名進入決賽。像餘賀新這幾名未能進入決賽的運動員,都是因為在體能競賽得分中排名靠後。餘賀新就是在50米自由式預賽前16名選手中排名第九,與決賽擦肩而過。
  • 體能測試引發滑稽一幕:跳馬決賽現最低難度動作
    「傅園慧預賽第一無緣決賽」的話題仍在熱議,體能測試又在體操領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體能測試,正在對體育競賽和運動員產生深遠的影響。測試內容共4項,分別是深蹲、縱跳、測功儀500米、軀幹仰臥核心力量測試。4個項目的達標指標,根據運動員參賽級別的不同進行了科學區分。國家舉重隊全員過關。而據@央視體育透露:遊泳運動員,此次面對的體能測試項目是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在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中,取體能成績前8名選手進入決賽。
  • 體能測試?醫護人員完全不虛
    但顯然,籠罩在公眾和網友頭頂的疑雲並沒有散開,「體能測試」引發的爭議在輿論場中愈演愈烈。不可否認,體能測試的出發點是好的,重視體能、強化體能,從長遠的角度看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醫生護士搞體能測試?這件事也引發了一些醫護同行的討論:如果醫生護士也搞體能測試會如何?
  • 爭議中的體能測試:已讓超10名運動員出局,與奧運資格掛鈎
    近日,多項體育競技項目比賽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但多名體壇運動健將卻因體能測試未達標而無緣決賽,包括「傅園慧預賽第一無緣決賽」「王簡嘉禾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葉詩文體能未達標無緣決賽」等詞條先後刷上微博熱搜,其背後指向的「體能測試」的合理性,引發網友熱議。
  • 與競賽選拔掛鈎,體能應該成為爭議嗎
    與競賽選拔掛鈎,部分名將因此無緣決賽體能應該成為爭議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元浩9月22日至10月2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因為體能測試成績與競賽選拔的直接掛鈎而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周日,名將
  • 體育總局回應「體能測試」爭議:不會影響高水平運動員奧運選拔
    在上個月舉行的一些賽事中,因為引入了根據體能測試成績決定決賽晉級名額的規定,發生了一些預賽成績世界頂尖卻無緣決賽的情況,這一結果在網上引發熱議。回應全文如下:最近,在部分項目全國比賽中引入體能測試作為環節和衡量標準,引發了網民的熱議,其中不乏很多理性客觀的意見和建議,值得我們吸取。 在中國高水平競技運動員的訓練中,基礎體能缺乏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加強、強化基礎體能已經成為體育界內外普遍共識,加強基礎體能是對的,而且還要長期堅持,今後要深入貫徹到訓練各個環節、各個層次。
  • 魏紀中稱體能測試不能搞一刀切!央視大咖也發聲:一刀切並非好事
    近日,隨著國內體育賽事的相繼復甦,體育總局安排的體能測試與比賽成績掛鈎的新規引發的巨大爭議也被網友所知!在遊泳全錦賽中,眾多遊泳高手因為體測無緣決賽,而在擊劍、體操項目中也是因為體測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爭議。
  • 5位預賽第一無緣決賽,運動員的體能測試引發爭議,劉國梁妙解決
    山東威海·南海奧林匹克體育中心,28支參賽隊約300名球員,正在進行體能測試對此,中國泳協主席周繼紅回應:全國比賽首次納入體能測試相比之下,乒協的劉國梁在體能測試這方面的項目選擇就比周繼紅高明了體能測試對於參賽運動員來說是必須經過的一道坎
  • 棋類比賽引入體能測試 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日前在安徽開賽的2020年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由於首次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備受關注,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棋類項目選手究竟是否需要測試體能,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測試不過關不允許參賽全國象棋甲級聯賽是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全國範圍內最高水平的象棋團體比賽,與往屆不同,今年的比賽首次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編印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工作指導手冊》規定的年齡分組、測試項目、標準、評分等內容對棋手進行測試。
  • 體能雖然重要,但別讓「體能測試」成為運動成績的攔路虎!
    也是差不多同時期,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其實,體能測試的初衷是好的,一個好運動員,應該擁有過硬的體能基礎,這毋庸置疑。而且,體育總局的初衷,是通過加強體能測試,達到能夠提升運動員整體競技水平的目的。並且:「實現東京奧運會興奮劑零出現是體育系統當前面臨的首要政治任務。」
  • 10大主力通過體能測試,泳壇爭議不會在全錦賽重現
    就在近日體能測試成為了外界爭議的話題,原因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遊泳比賽中因為體能測試不過關,許多預賽第一甚至打破紀錄的選手都沒能進入決賽,在田徑、體操等賽場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比賽成績再好,體能測試不過關就進不去決賽,這是今年才開始採用的最新規定。
  • 中國體壇爭議:體能測試成名將最大敵人,泳協解釋太無力
    important}最近幾天正在青島舉辦的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吸引了許多網友的目光,當然最讓大家感到爭議的還是體能測試決定成績,以至於現在全網都在討論這個選擇標準,中國遊泳協會也對此作出了說明:之所以把體能測試納入到奧運選拔成績,主要是為了全面提升運動員的競爭力。
  • 體能測試與「扁平化」,此類整改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
    全國遊泳冠軍賽將體能測試與晉級決賽直接掛鈎,使得王簡嘉禾、餘賀新等優秀選手無緣決賽,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了各方關注和熱議。人民日報對此還發表了評論文章:《體測不應成為比賽的攔路虎》。所幸總局對國乒「網開一面」,賽前的體能測試減去了3000米等兩項,最終所有選手悉數過關。所以有人調侃道:這是不打不相識啊,還是劉國梁主席的有面子。
  • 體能測試惹爭議,你說到底對不對
    泳協主席周繼紅面對著自由式名將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打破亞洲紀錄,但由於體能測試成績排名第據報導,2020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也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只有測試達標才能獲得參賽資格。中國象棋協會主席朱國平在開幕式時回應稱,「棋手也是運動員,走出來也要有運動員的精氣神,體現體育的陽光形象,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