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的體能測試:已讓超10名運動員出局,與奧運資格掛鈎

2020-12-26 騰訊網

近日,多項體育競技項目比賽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但多名體壇運動健將卻因體能測試未達標而無緣決賽,包括「傅園慧預賽第一無緣決賽」「王簡嘉禾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葉詩文體能未達標無緣決賽」等詞條先後刷上微博熱搜,其背後指向的「體能測試」的合理性,引發網友熱議。

南都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出多條《通知》,稱「實現東京奧運會興奮劑『零出現』是體育系統當前面臨的首要政治任務」,遂狠抓體能訓練。《通知》要求各項競技項目都要將體能測試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前提條件,不達標者將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包括象棋、劍擊等競技項目選手也需參加包括引體向上、2000米/3000米跑等體能測試項目。

面對體能測試的爭議,9月28日,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接受採訪時力挺體能測試,她回應稱,此舉的目的是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他們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多名體壇運動健將因體能測試未達標而無緣決賽,頻繁刷上熱搜引熱議。

因體測不達標無緣決賽 僅遊泳界已有7人出局

9月27日,在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中,遊泳女健將王簡嘉禾在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15分45秒59的成績獲得第一名並打破了亞洲紀錄,次日,其在女子800自由式預賽中,以8分20秒96的成績再次斬獲第一。然而,預賽獲雙第一的王簡嘉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3000米體能測試中跑得不快,未能達標,自己將無緣決賽。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因體能測試未達標而無緣決賽的「窘境」,在遊泳選手上頻繁出現,截至目前,至少有7名遊泳健將,因體能測試未達標而無緣決賽。如9月28日,傅園慧在女子100米仰泳預賽中以59秒48率先抵達終點,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於靜瑤以2分25秒27名列女子200米蛙泳第一;廣東名將餘賀新在男子5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21秒79打破全國紀錄,比寧澤濤之前保持的全國紀錄快了0.12秒,這三位冠軍選手雖然成績達到東京奧運會A標,但皆因體能測試分數過低無緣決賽。

此外,遊泳名將、大滿貫得主葉詩文在400米個人混合泳預賽中名列第四,但33分的體能測試成績名列第九,與決賽擦肩而過;孫佳俊在男子100米蝶泳預賽中,以51秒81名列第一,並達到奧運A標,卻同樣因體能測試成績而未能進入決賽;蛙泳和混合泳名將覃海洋也同樣「倒在」體能測試成績上,他在27日的400米個人混合泳預賽和28日的100米蛙泳預賽中,均名列第二,可惜也無緣決賽。

除了遊泳界,體能測試的「緊箍咒」也「難倒」擊劍和體操等競技項目的部分選手。9月28日,2019-2020賽季全國擊劍冠軍賽南京站成年組女子重劍個人賽中,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8強,其中孫一文、林聲因體能測試成績止步16強,最終體測總成績兩人分別排名第15和第9,無緣8強。同為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的朱明葉因體測成績不理想,在32進16的比賽中被淘汰。

此外,在今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上,因體能測試淘汰的運動員太多,在女子跳馬決賽還上演了被視為戲劇性的一幕。據騰訊體育消息,五名運動員進入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其中包括資格賽排在最後一名的選手,她選擇了一個難度最低的前手翻完賽,最終獲得全國第五名的成績。

體能測試還與奧運資格、津貼掛鈎,象棋選手也要長跑

「困住」了眾多體育名將的「體能測試」究竟是什麼?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2020年2月24日,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布《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稱,各備戰單位需將體能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前提條件,不達標者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通知》還提到,體能測試要與發放訓練津貼掛鈎,對體能測試不達標的運動員及相關人員要按規定堅決扣除部分訓練津貼。

今年2月,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將體能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前提條件,不達標者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

南都記者也查詢了《國家隊體能達標測試評分標準(2020 年 2 月版)》了解到,體能達標測試分為基礎體能測試、軀幹穩定性和上下肢左右側力量均衡性測試、以及板塊體能測試。其中基礎體能測試包括BMI、坐位體前屈、30米跑、垂直縱跳、引體向上、2000/3000米跑二選一等項目。三項測試各100分,單項不低於75分、總分不低於240分者視為體能達標。

據悉,今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就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體能競賽,設置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根據競賽規程,遊泳比賽預賽前16名運動員根據體能得分排序,取得前8名的運動員才能進入決賽。

而根據2019-2020賽季全國擊劍冠軍賽賽事秩序冊,該比賽個人和團體賽在「16進8的比賽中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並根據體能成績進行名次排位;此外,天天象棋2020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首次迎來體能測試。在比賽開始前,所有參賽選手都必須完成一項新增的考核內容——基礎體能測試,只有測試達標才能獲得參賽資格,也就是說,象棋選手也需要參加長跑、跳遠等測試以獲得參賽「入場劵」。

面對嚴苛的體能測試標準,部分專業運動員顯然有些「水土不服」。

9月23日,曾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打破全國紀錄並列第三奪得女子100米仰泳季軍的傅園慧發布微博調侃稱「想不到我這輩子也有會跑步的一天」。9月29日,遊泳冠軍徐田龍子發布視頻表示,體能測試達標標準有些苛刻,如果過多進行路上訓練,會直接影響到遊泳運動員在水中的水感。她直言:「體能固然重要,但不能成為決定性的東西。畢竟術業有專攻,還是應該將目標放在專項上。」

傅園慧曾在微博透露參加跑步體能測試的心情。

南都記者了解到,2020年5月31日,蘇炳添在微博上曾曬出其3000米跑13分38秒的成績,慘遭網友吐槽,其在評論區自我調侃稱「跑完連路都不會走」。蘇炳添隨後解釋稱:「3000米屬於慢速的有氧運動,短跑運動員以力量和爆發力訓練為主,如果太過訓練長跑把快肌變成慢肌影響我們的爆發力,所以教練也不太建議我們把精力過多地放在這塊。」

加入體測為助力反興奮劑,業內建議體測標準應更個性化

在競技項目賽事中新增體能測試的「必考」項目,且還要與與奧運資格、津貼掛鈎的操作,是否合理?

南都記者留意到,在國家體育總局官網發布的《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狠抓體能訓練,其原因之一為助力反興奮劑工作。

《通知》表明,實現東京奧運會興奮劑「零出現」是體育系統當前面臨的首要政治任務。「要通過狠抓體能訓練,不斷提高運動員身體機能和專項技戰術能力,增強東京賽場必勝信心,從根源上杜絕個別運動員及教練員鋌而走險使用興奮劑的邪念。」

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

面對近日網友對體能測試的爭議,9月28日,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接受採訪時表示力挺體能測試。她點評了近日在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預賽的幾個運動員的成績稱,餘賀新的成績相當於去年的世界排名第11位,使他具有進入世界大賽半決賽的絕對實力,但並不能保證他穩進決賽;其次,於靜瑤和傅園慧的成績雖然都達到了奧運會A標,但和世界水平相比都有較大距離。

「雖然我國有較多運動員可以在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上達到奧運會A標,但難的是在比賽中出現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或至少進入決賽的成績」。周繼紅指出,加強體能、惡補短板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在基礎身體能力和專業運動表現上,都能對標世界頂尖水平。「這次在青島舉行的全國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是我們首次在正式的全國比賽中納入體能測試,這一競賽改革的方向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指出,在競技類體育項目中,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能本就不可分割,擁有良好的體能,才能承受高強度比賽,保持住穩定的發揮和心理狀態,從而降低受傷風險。

「加強體能訓練的方向沒錯,但任何運動項目都有專屬的基本特點,增強運動員體能,應該針對不同項目設計出合理的測試項目和達標標準,而不應該以一個標準來『一刀切』,我想問題就出在這裡,我們都希望能有針對不同項目的,更個性化的體測方案出臺。」上述人士表示。

9月29日,據新浪體育消息,國家體育總局將開會,討論體測相關事宜。

採寫:南都記者 餘毅菁 實習生 諸曉敏 陽博騫

相關焦點

  • 與競賽選拔掛鈎,體能應該成為爭議嗎
    與競賽選拔掛鈎,部分名將因此無緣決賽體能應該成為爭議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元浩9月22日至10月2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因為體能測試成績與競賽選拔的直接掛鈎而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周日,名將
  • 遊泳賽「變」體能賽?體能不行奧運冠軍也出局?
    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讓青島成為了泳迷關注的焦點,本次遊泳賽多了一個熱點,可以決定決賽資格的體能賽。規則規定,前16名的遊泳預賽選手,體能測試前8名才能獲得決賽資格。此前,王簡嘉禾、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方喆等預賽第一的名將,先後都倒在了體能關被淘汰出局。
  • 中國跆拳道隊也搞體能測試!真金不怕火煉,奧運冠軍趙帥項項滿分
    不僅如此,擊劍、圍棋等項目體能測試也飽受爭議,但中國跆拳道隊真金不怕火煉,特別是奧運冠軍趙帥,他在近期的體能測試中表現突出,五個項目全部獲得滿分,30米跑更是跑出4秒3的傲人成績。從第一天開始,就陸續有選手因為體能測試成績拖後腿,即便打破紀錄,也無緣決賽。葉詩文、傅園慧、王簡嘉禾、餘賀新、覃海洋、於靜瑤等名將都倒在體能測試的門檻下。遊泳項目並非孤例,擊劍的比跳繩,摔跤的比跑步,下象棋的比實心球,世界冠軍因為體能測試出局的消息接二連三。
  • 泳協主席周繼紅回應「體能測試掛鈎成績」爭議
    第三比賽日,湖北遊泳運動員孫佳俊在男子100米蝶泳預賽中以51秒81達到了東京奧運會A標,成為繼李朱濠後,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第二位達到該參賽標準的運動員,他無緣決賽的原因同樣是基礎體能測試成績不過關。這一天,由於體能成績不過關而無緣決賽的還有倫敦奧運會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冠軍葉詩文。體能為何要與比賽掛鈎基礎體能測試是什麼?為什麼要與運動員比賽成績掛鈎?
  • 「體能測試掛鈎成績」引爭議,中國泳協主席周繼紅做出回應
    第二比賽日,王簡嘉禾在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15分45秒59將她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提高了1.1秒,但同樣因為基礎體能測試成績的原因無緣決賽。第三比賽日,湖北遊泳運動員孫佳俊在男子100米蝶泳預賽中以51秒81達到了東京奧運會A標,成為繼李朱濠後,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第二位達到該參賽標準的運動員,他無緣決賽的原因同樣是基礎體能測試成績不過關。
  • 與競賽選拔掛鈎,體測該成為爭議嗎?
    工人日報9月30日消息,9月22日至10月2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因為體能測試成績與競賽選拔的直接掛鈎而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周日,名將王簡嘉禾在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獲得第一併打破該項目的亞洲紀錄,卻因為之前的體能測試不達標而無緣決賽。
  • 全國遊泳冠軍賽體能測試惹爭議
    打破全國紀錄甚至是亞洲紀錄,卻因為體能測試無緣決賽?這樣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就發生在9月26日進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原因很奇特:體能測試的成績和競技成績掛鈎,體測排名前8位的運動員才能進入決賽。將體能成績作為判斷競賽資格的依據和標準,是否合理?不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體能強化訓練,是否科學?這些都引發了體育愛好者的廣泛爭議。為此,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江蘇的遊泳教練和體科所科研人員。
  • 一刀切難倒眾名將:體能測試到底什麼來頭?
    文件不但將「體能」定義為東京奧運會入場券,還制定了一系列獎懲措施,包括: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給體能不達標運動員下發《基礎體能不達標警告通知書》;體能測試與訓練津貼掛鈎。儘管距離通知發布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由於全國各項奧運達標賽在近期才集中舉行,體能測試得以在短期內受到大量關注。
  • 集體出局惹爭議!體測成績絆倒全國遊泳冠軍賽4位預賽第一
    集體出局惹爭議!此次比賽規定,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中,取體能成績前八名選手進入決賽。體能成績相同,再按照遊泳成績排名進入決賽。如今,這項規則也在正式比賽拉開大幕後,引發了又一波爭議。北京時間9月26日,在首個比賽日的預賽中,多位國內名將發揮出色。
  • 部分名將因此無緣決賽 體能該成為爭議嗎?
    與競賽選拔掛鈎,部分名將因此無緣決賽體能應該成為爭議嗎9月22日至10月2日舉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因為體能測試成績與競賽選拔的直接掛鈎而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周日,名將王簡嘉禾在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獲得第一併打破該項目的亞洲紀錄
  • 全國田徑錦標賽即將開幕,首次嘗試體能成績與競賽資格掛鈎
    對於中國田徑而言,這是將體能與參賽資格進行掛鈎的一次重要嘗試,比賽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佐證「體能大比武」的影響有多大。運動員訓練備戰。「作為中國田徑協會主辦的規格最高、參賽運動員水平最高、技術組織要求最高的一個賽事,這場比賽是2019年中國田徑協會實體化改革以後的首場全國錦標賽。」賽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田徑協會競賽部副主任楊烽點出了比賽勝負之外的影響。「同時,本次賽事也是根據體育總局『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要求,將體能與參賽資格進行掛鈎的一次重要嘗試。」
  • 體能測試惹爭議,你說到底對不對
    泳協主席周繼紅剛剛接受採訪時表達:根據規程,體測成績與決賽權掛鈎,比賽就要按規則進行,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據報導,2020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也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只有測試達標才能獲得參賽資格。中國象棋協會主席朱國平在開幕式時回應稱,「棋手也是運動員,走出來也要有運動員的精氣神,體現體育的陽光形象,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
  • 「體能測試」引發爭議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今年2月發布的《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明確了「堅持『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選拔標準,持續強化體能訓練工作」的原則,並要求「確定各項目基礎體能達標標準,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從8月開始,羽毛球、田徑、排球、體操等全國性比賽均安排了體能測試環節。不過,也由此發生了一些爭議事件。
  • 未出場先淘汰3人、給3人罰4分:體能測試史無前例影響馬術比賽
    大陸馬訊 在水裡遊泳的比陸地跑步項目、擊劍的比跳繩,下象棋的比實心球……近日,世界冠軍因體能測試出局的消息接二連三。隨著全國各項體育錦標賽事的逐次開展,體育界的奇遇記還在繼續。這次,終於輪到中國馬術了。
  • 中國體壇爭議:體能測試成名將最大敵人,泳協解釋太無力
    important}最近幾天正在青島舉辦的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吸引了許多網友的目光,當然最讓大家感到爭議的還是體能測試決定成績,以至於現在全網都在討論這個選擇標準,中國遊泳協會也對此作出了說明:之所以把體能測試納入到奧運選拔成績,主要是為了全面提升運動員的競爭力。
  • 運動員總成績第一,卻因為體測沒能獲得獎牌
    運動員總成績第一,卻因為體測沒能獲得獎牌。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的體育賽事都暫停了,直到近一個多月才逐漸恢復,中國田協也於9月15日-18日舉辦了全國田徑世錦賽,可本次全錦賽充滿了爭議,首先在比賽期間氣溫驟降,連日的雨水對運動員的表現也有很大的影響,可最大的爭議還不是天氣,而是體測。
  • 未出場先淘汰3人、再給3人罰4分:體能測試史無前例影響馬術比賽成績
    大陸馬訊 在水裡遊泳的比陸地跑步項目、擊劍的比跳繩,下象棋的比實心球……近日,世界冠軍因體能測試出局的消息接二連三。隨著全國各項體育錦標賽事的逐次開展,體育界的奇遇記還在繼續。這次,終於輪到中國馬術了。
  • 體測爭議持續延燒,遊泳體操擊劍相繼暴雷,東京奧運選拔要如此操作?
    多位選手在預賽中遊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甚至打破了亞洲紀錄或全國紀錄的運動員因為體能測試的成績靠後無緣最終的決賽。在之前進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也因為體能測試的原因出現了一系列荒唐的事情。在遊泳賽場暴雷後,正在進行的體操全國錦標賽、擊劍全國冠軍賽甚至花樣遊泳的全國錦標賽也出現了體能測試引發的爭議。各界普遍對於總局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表示質疑。
  • 體能雖然重要,但別讓「體能測試」成為運動成績的攔路虎!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國內賽場上體能測試淘汰一批優秀運動員的事情,這件事正在網上發酵,由於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事的傅園慧、餘賀新、和打破亞洲紀錄的王簡嘉禾因為體能不達標無緣決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在眾多發聲中,有人認為體能測試是好的,有人認為這太過教條主義,已經影響到比賽的公平性。
  • 體能測試引爭議,成績提升很明顯
    在最後一場預賽中,徐嘉餘、閆子貝、張雨霏、楊浚瑄聯手打破混合泳接力世界紀錄讓人驚喜,不過由於體能測試的加入,本次冠軍賽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狀況。體能測試:幾家歡喜幾家愁為響應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要求,本次冠軍賽在正式比賽前舉行了為期兩天的體能測試,且將體能測試成績和遊泳比賽成績掛鈎——各項目預賽前16名根據體能得分排序,體能測試排名前八的進入決賽。結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