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生意第1733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羅冉峰
體育大生意記者
新日本職業摔角株式會社的官網上有兩種語言。英語頁面的官方介紹提到,會社至2017年7月為止,年收入為38.59億日元。日語頁面則把年收入情況更新到2018年7月,為49億日元。這可以推斷出,會社的年收入增加了超過10億日元,按當前匯率折合890萬美元、6000萬元人民幣。
這一收入表現,足以令新日本職業摔角株式會社——英文名New Japan Pro-Wrestling,縮寫「NJPW」——成為「全球第二大職業摔角推廣機構」。儘管正如會社事業推進部部長有本慎坦承,與職業摔角領域最知名的品牌WWE相比,「老二」被「王者」拉開了太大距離。但已經在日本市場積累高人氣的NJPW,還是擁有巨大的野心,現正不斷擴大闖蕩美國市場的步伐。
2019年4月6日,NJPW就將進行一次歷史性的海外亮相——登陸紐約麥迪新廣場花園,在三萬多名美國觀眾面前敲起戰鼓。
日本的「超級碗」
NJPW旗下目前有兩大重要冠軍頭銜。最具含金量的是「國際摔角大獎賽」(IWGP),代表在NJPW體系下最強的王者成就。有一項新興頭銜叫「NEVER」,賽事名稱由「新血脈」「進化」「勇敢」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成,專為明日之星和非NJPW自有合約選手而設。兩大頭銜的歸屬,主要通過各種不同名目的賽事決定,包括一些付費直播的焦點大賽。
對標WWE的「摔角狂熱」,NJPW的旗艦大賽叫「摔角王國」。賽事創辦於1992年,每逢1月4日在東京巨蛋舉行。眾所周知,東京巨蛋是日本殿堂級的文體表演場館。固定在這此辦賽已經證明了NJPW在日本市場的江湖地位,而賽事的滿堂紅程度更是與日俱增。2019年的「摔角王國13」共有38162人入場,比去年增加4000人。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2018年東京巨蛋任何一場演出的門票銷量。
「摔角王國13」主賽宣傳
「摔角王國」可謂日本文體界的一項新年大戲,因此被稱為「日本版的『超級碗』」。它的另一個美譽,則是「美國以外最大型的摔角賽事」。不過與NJPW本身的歷史沉澱相比,「摔角王國」還只是一個「孩子輩」的品牌。
NJPW成立於1972年,創始人正是日本摔角界的「大神級」人物豬木寬至。對於年輕一點的朋友來說,豬木寬至如今在政治方面更為人熟知,幾年前還因為身居參議員要職而自行訪問朝鮮,連日登上日本當地新聞頭條。他的政治資本正是從摔角界而來。60年代,豬木寬至曾與另一位業界傳奇巨人馬場創造出日本摔角史上著名的「馬場-豬木時代」,其後又以與其他領域的格鬥高手展開「異種格鬥技」跨界大戰而名聲日隆。他甚至和拳王阿里正面對決,雖然這場賽事爭議巨大,但日本格鬥家挑戰阿里這樣的故事線依然堪稱日本格鬥史上的耀眼一筆。
NJPW也是豬木寬至的另一筆成就。彼時豬木寬至不滿日本職業摔角協會的管理模式,自立門戶。在日本職業摔角協會的排斥下,NJPW硬是通過豬木寬至早年在美國徵戰時的積累,得到WWF(WWE前身)等海外明星聯盟的支持,以耀眼的陣容吸引觀眾關注。隨著NJPW不斷壯大,老拍檔巨人馬場也退出日本職業摔角協會自行創業。巨星連續流失的日本職業摔角協會最終一蹶不振,關門大吉。因此,豬木寬至本人堪稱改寫日本職業摔角格局的人物。
儘管NJPW底蘊深厚,但進入21世紀後也經歷了一段發展的坎坷。豬木寬至為了專心從政,1998年正式結束摔角手生涯,2005年則把手上的所有NJPW股份賣給日本遊戲開發公司Yukes。Yukes最著名的遊戲作品就是WWE系列,時至今日依然是WWE官方授權遊戲《WWE 2K》系列的製作商,摔角基因可謂鮮明;也曾經擁有過UFC遊戲的製作權,這再次證明了其製作格鬥類遊戲的經驗。然而,在真正運營摔角聯盟方面,Yukes的能力並不出眾。
豬木寬至vs阿里
對於NJPW,Yukes長期投資乏力。自從電子遊戲產業進入「3D時代」以後,高開發成本導致日本那一批「家族式」管理作風的遊戲開發公司財政狀況每況愈下。Yukes也逃不出這個怪圈,在「遊戲」這一支柱開始業務表現不佳,其中WWE、UFC等遊戲飽受差評。同一時期,擁有Yukes15%股份的大型遊戲公司THQ也因為2008年次貸危機而遭遇財政困境,Yukes的日子過得更加惶恐。NJPW方面的業務,Yukes自然很難顧得上。
2012年,Yukes終於與NJPW「好心分手」。一年後,THQ破產、Yukes改為另一家遊戲大鱷Take-Two開發WWE遊戲。遊戲界的格局發生新變化,而NJPW也迎來「重生」機會。
新東家傳媒界長袖善舞
接受體育大生意採訪時,有本慎把NJPW的復甦歸功於簡單的兩個字——「投資」。
目前NJPW一年在日本有160場賽事,達到不到兩天就開戰一次的頻率。賽事節目的平均觀眾則達到55萬。這種體量是門庭更替後才開始培育而成。
NJPW的新東家名叫「Bushiroad」,同樣是一家遊戲公司。不過相比Yukes,Bushiroad的發家之本不是電子遊戲,而是卡牌遊戲。後者的運營模式自然不受電子遊戲技術更新換代的影響。與此同時,Bushiroad的業務結構比Yukes豐富,還涉足音樂、動漫甚至零售領域。於是,雖然2007年才創立,但是Bushiroad蒸蒸日上的發展與彼時Yukes江河日下的境況,恰成鮮明對比。
Bushiroad靠卡牌遊戲發家
在娛樂界發展不錯的Bushiroad,把兩家重要的合作夥伴也拉攏過來,一起投資NJPW。一家是朝日電視臺,著名的播放作品有《哆啦A夢》《蠟筆小新》《美少女戰士》《假面騎士》等;一家是大型經紀公司Amuse,旗下知名藝人以福山雅治為代表,近年來比較重要的案例則是推動五月天殺進日本市場。有了這兩家更傳統的傳媒界名企加盟,NJPW的推廣渠道更加通暢。
「我們包裝賽事的投入力量非常強大, 包括大量的電視臺廣告,以及遍布地鐵、幹線和各類公共場合的紙質廣告。」有本慎介紹道。
除了宣傳渠道的投入,Bushiroad還在內容方面加強力量。Bushiroad入主的第一年,NJPW首次推出網際網路付費直播,以及首次日本境外付費直播。這擴充了NJPW的營收渠道,直到今天會員線上訂閱節目成為其重要的營收環節。同一年,NJPW設立了NEVER冠軍頭銜,豐富了旗下賽事的競爭層次。
因為「銀彈」充實,NJPW還通過與海外其他聯盟的合作,逐漸走進海外市場,包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是在「Bushiroad年代」才首次迎來NJPW賽事。此外,一些北美摔角界明星都到NJPW平臺亮相,例如曾三次贏得WWE重量級冠軍、一次無差別級冠軍的克裡斯·傑裡科。
曾閃耀WWE的傑裡科
為了覓得與海外聯盟的合作機會,NJPW積極參加各種體育產業展會。體育大生意正是在3月5-7日期間在澳門舉行的SportelAsia展會上,與NJPW展開深入交流。之前NJPW已經參加過三次Sportel系列展會,其中兩次在摩納哥,一次在新加坡。
16分鐘賣完1.5萬張票
NJPW如今能被認可為「世界第二大職業摔角聯盟」,與當下比賽質量的高水準有關。職業摔角賽事向來具有表演性,任何對決背後都有劇本安排。但有本慎介紹,「NJPW更強調其摔角的元素,對摔角技巧、對決的精彩程度非常重視,而不是片面追求『劇情』『表演』方面的安排。」
基於這一特點,NJPW也培養出自有的名氣選手。除了一群日本「臺柱」之外,還有一些「洋面孔」通過NJPW走向生涯巔峰,譬如曾被《體育畫報》評委「2017年最佳摔角手」、一個月前才退出NJPW的肯尼·歐米茄。職業摔角界的一位「骨灰級」記者戴夫·梅澤爾曾評價,歐米茄在2017年「摔角王國11」與NJPW當時頭牌岡田和睦一戰,是「六星級」的「爆燈」之戰。這足見業界對NJPW和選手的雙重認可。
岡田和睦vs歐米茄
資金、口碑「兩開花」是NJPW敢於挑戰美國市場的底氣所在。2017年5月12日,NJPW在長灘舉行名為「G1美國特別版」的美國首秀。其後NJPW宣布要在洛杉磯建立辦公室和訓練中心,矢志立足美國。
踏足麥迪遜廣場成為NJPW最新的裡程碑。NJPW在2018年6月就已經宣布了這場「G1超級陣容戰」的賽事消息,但一個月後傳出WWE阻撓賽事落地的聲音。最終在8月,賽事再一次得以確認。這將是自1960年11月14日以來,麥迪遜廣場首次舉辦非麥克馬洪家族——即WWE的控制者——舉辦的職業摔角賽事。難怪WWE有「地盤不穩」之感。
粉絲的熱情證明了WWE的危機感並非多餘。預售票期間,「G1超級陣容戰」已賣出六成門票。開放售票後,剩下的1.5萬張票號稱在16分鐘內搶購一空。WWE的營收以億美元來計算,千萬美元收入級別的NJPW目前的體量似乎不堪一擊。但誰知道已經初步在美國市場展現亮色的「舶來者」,接下來還會不會進一步一飛沖天呢?
有本慎透露NJPW對未來有兩個期望。短期期望方面,希望2019年的收入能達到「6000萬美元」;長期期望,則是NJPW每年能在美國舉辦50-60場比賽。
IWGP冠軍腰帶
為了響應這個向外開拓的策略,NJPW甚至引入了「外來和尚」——荷蘭人哈羅德·梅伊。儘管曾在喜力、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的日本分公司擔任高管的他,其實自幼就在日本長大,但他還是以「NJPW首位外國人主席」的身份,令外界對其開發海外市場的手段寄予厚望。
海外市場雖大,但畢竟「人地生疏」,NJPW的外拓難言必勝。有本慎表示,儘管與香港等地有接觸,但NJPW未有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國內倒是有一批硬核摔角粉絲,NJPW屬於他們關注的領域,不過這距離一個合適的粉絲基礎還有很遠。美國市場本來就不易耕耘,喜歡NJPW的中國摔角迷,大概還得先看看NJPW的「美國夢」能不實現,再看其是否有進入中國的一天。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