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Mable:復盤Multicoin Capital的投資方法論與DeFi觀察 |鏈捕手

2020-12-26 騰訊網

從DeFi引爆的牛市到如今的機構性牛市,區塊鏈行業在2020年迎來了兩次爆發,既有DeFi應用的大規模湧現,又有海外機構持續地加倉主流加密資產,種種跡象都在表明行業已經走出蠻荒階段,進入到發展的關鍵節點。

Multicoin Capital作為一家成立了三年的研究驅動型加密基金,在布局基礎設施、發掘潛力項目上有著紮實的邏輯,此次鏈捕手帶著系列問題與Multicoin Capital 的執行董事Mable jiang展開了深入交流,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作者|王大樹

01

行業的周期與創新

鏈捕手:任何行業都有周期,經過近段時間行業的巨大變化,你認為區塊鏈行業正處在一個什麼周期?

Mable:行業周期整體上到了非常關鍵的轉折點,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市場對比特幣認知的改變。最明顯的是幾個月海外機構先後宣布持倉比特幣,雖然目前這些持倉在他們的資產配置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但大家都知道比特幣是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誕生的,它的創始區塊裡面也包含了對資本主義已有金融制度的挑戰,包括當時的救大機構和放水。

所以在接下來的經濟大放水趨勢下,機構持倉的狀況應該會越來越多,配比可能也會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是行業對區塊鏈本身認知的轉變。現在大家對於Web3.0的認知已經到達一定程度了,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心化平臺的風險,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會選擇學習和理解去中心化,但一個公司和一個去中心化網絡本身是相互矛盾的。

所以長期來看,我認為公司制度會面臨去中心化組織制度的挑戰,畢竟網際網路巨頭短期之內很難被革命,除非自己革自己的命。

鏈捕手:其實當下區塊鏈行業似乎已出現創新疲軟的狀況,不少項目都打著創新的幌子到處收割,作為投資機構你們到底如何看待創新?

Mable: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回顧網際網路近三十年的發展,創新一直是螺旋上升的過程,上一階段的基礎設施孕育出下一個階段APP,這一階段的APP會變成新階段的基礎設置,可能孕育出其他新的應用,所以它是一個逐漸往上走的過程。

回到你的問題上,我認為資源永遠會有馬太效應,不是誰都能創新,也不能要求創新一直在,尤其是底層公鏈,不太可能每條鏈都跑出來,可能最後留下的只有2-3條,但在他們的基礎上可能會衍生出很多應用或中間件,但這些應用也是基於已有的基礎設施的產物,而不是完全獨立生態之外存在的創新。就像上面說的,它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鏈捕手:當前以太坊2.0廣受關注,怎麼理解ETH2.0接下來的發展?

Mable:我個人持比較謹慎態度,首先PoW已經足夠好,實際的耗能並沒有很多人說的那樣那麼多。

其次PoS系統對已有價值網絡的守護者非常不友好,全球有很多礦工一直在維護這個價值網絡,PoW也是更為去中心化的保證,PoS讓門檻降低會讓中心化變得更容易。

最後是以太坊2.0相比於1.0來講工作量很大,但在性能的提升上卻並不怎麼樣,所以單純解決以太坊性能的話,1.0加上Roll-up可能就可以撐一段時間了(假設roll-up不要推遲太久)。

02

DeFi的走勢與問題

鏈捕手:之前有翻譯一篇你們的研報,主要是通過技術堆棧視角分析了DeFi市場3大風險與8個解決思路,讓不少讀者在重新思考DeFi,那回到實際操作上,你們在判斷捕獲價值上的標準有哪些?

Mable:其實就兩個標準。其一是如果一個項目需要和很多外部協議進行交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團隊本身安全能力以及工程能力不是很強,我們就會更謹慎地對待。其二同樣假設一個項目需要依賴很多外在協議來獲取流動性,而這些外部流動性如果會因為外在協議的撤離而消失,我們也會這個項目打一個問號。

從本質上來看,項目通過外部協議來獲取流動性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外部協議可以幫助你來做各種事情;另一方面,過於依賴外部協議既存在高風險,還無法助力自己鑄造核心競爭力,所以這非常不利於價值捕獲。

鏈捕手:Uniswap可以說是今年最受歡迎的DeFi產品,但似乎站到了是否持續提供流動性挖礦的困頓中,輿論也普遍認為Uniswp正站在十字路口,你認為這個標籤背後隱藏了哪些問題?

Mable:流動性挖礦是很好的代幣分發機制,尤其對於UniSwap的股東們,他們需要這種去中心化的分發機制,不過UNI的分發比較集中,它不是說像Sushi絕大部分是由挖礦產出。從本質上來看,Uniswap或者Compound需要通過流動性挖礦這種機制來把代幣分發出去,不然代幣就會變成大戶的單機遊戲。

當然,那些社區類項目流動性挖礦活動的「公平」更多地也是一種話術。說到底,真正的問題在於那些只參與流動性挖礦的散戶沒有太多決策權,他們的一個人單獨一票不值錢,聚集起來才值錢。

這也是我最近頻發在思考的問題——DeFi協議的治理代幣到底要如何捕獲價值?它不是一個0或者1的問題,也就是說不是一票治理權有沒有價值的問題,而是治理權(票數)只有到達了一個門檻以上,投票才能改變結果,單張的治理票對於單獨的持有者來說價值是趨近於零的。

鏈捕手:是的,治理代幣背後更多還是治理本身的問題,相信未來這個問題上會產生更多討論,不過單就目前來看,你認為DeFi賽道中有哪些重要方向和視角是被人們忽視掉的?

Mable:一個是品牌效應,另一個是協議本身的安全性與交互性。品牌效應很好理解,而與品牌相輔相成的還有社區。坦白講,一個社區裡早期需要有在裡面得到好處的持幣人,大家一起孕育品牌,這樣才能在之後爆發出強大的共識,從而激勵幣價。

協議的安全性和交互性則關於超級協議矩陣的形成,比如典型的AMM服務商Curve,按理說這樣的服務任何人都能做,但用戶還是用它比較多,原因就在於它已經完成了與各類協議的交互集成,被集成得越多就越難被取代。

鏈捕手:超級矩陣的概念還沒有太多被提及,但似乎這個邏輯是潛移默化的,比如YFI項目創始人AC前段時間發布的一系列M&A(merger & acquisition, 合併與收購)就有點類似這個邏輯。

Mable:起初我不確定他們這一系列M&A具體的價值捕獲怎麼操作。為此我和AC交流過,他解釋這一系列的「合併」是要協調每個協議的開發者團隊,減少組合過程中的摩擦,提高開發效率。

比如一個智能合約和另一個智能合約需要一些特定的適配工作,如果合併的情況下,大家的利益就會更一致地去直接推進這個事情。所有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讓一個DeFi協議去專門適配另一個毫無利益關係的協議。但有一個超級矩陣就不同了,點對點協作一定是更高效的。

我還是很認可他這個說法的,因為早前投資dForce時,我對DeFi的一個認知是Compound、AAVE等所有鏈上借貸協議走到終局時,費率都會被無限壓縮。原因在於任何人都可以提借貸服務,從單挖礦角度來講,誰給的收益高,流動性就去誰那裡。

而且代碼也是開源的,開發者只要有能力吸引流動性到自己的協議上,就可以做借貸生意,那借貸協議是很難收取高昂費用的。哪怕大家今天只認Compound、AAVE,但一旦它們收取很高的費用,或者太多錢在一個池子裡,流動性就會流失去收益更好的地方,所以DeFi最終還需要通過協議矩陣來捕獲生態內流轉的價值,這也是DeFi長期發展的方向。

03

投資復盤與預測

鏈捕手:之前通過公開資料了解到MulticoinCapital過去三年的投資主要涉及公鏈、分布式存儲、開放金融等幾個板塊,可否復盤一下你們過去一年的投資邏輯?

Mable:總體來講,我們的投資邏輯還是基於事物發展基本規律,從底層開始投,搭好底層基礎設施才能投資上層建築。之前投資的分布式存儲和公鏈都屬於Web3.0,基本就是按照技術堆棧往上投。

18、19年的主題肯定是基礎設施,基本思路就是如何把以太坊變得更好,布局完公鏈之後,就開始考慮像The Graph這一類屬於中間件,兩年前的考慮是任何一個鏈上應用都會對數據索引有需要,所以在今年DeFi起來的時候,The Graph也起來了。

今年投資最多的方向就是DeFi協議,像dYdX、Compound等這些我們早期都有看到,但當時並沒有參加它的股權投資,因為我們認為發幣是價值捕獲必須的一部分。但到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市場時機已經開始成熟,我們投了很多交易類和借貸類的基本應用,這些布局也都在DeFi堆棧的下層,再往上層就是衍生品等。

鏈捕手:不過即使是用技術堆棧的思路去做投資還是需要面對行業的巨大噪音,很好奇你們如何從中過濾信號?

Mable:一種是參考傳統投資的邏輯。我認為網際網路產品的增長規律在區塊鏈行業依舊很可用,會被眼下的頭部產品的增長限制住你的視角,但做投資的前提還是思考這個賽道到底發展到怎樣的程度,呈現怎樣的競爭態勢,還會不會有更新的一波趨勢。

例如FTX,它進場的時候交易所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但它為什麼有可能跑贏這些老交易所?這個時候藉助傳統投資的思維框架——一個賽道會有兩到三次產品形態的迭代之後再形成真正的巨頭格局,可能會更好地穿透本質。

另一種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開發自己的觸角,對一切新事物都抱有開放的心態,不斷打破曾經的偏見承認自己錯誤,迭代認知。

鏈捕手:說到底還是通過不斷學習來搭建系統化的認知體系,可否分享下你是如何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的?

Mable:這就因人而異了,比如作為投資機構,首先得明確自己擅長什麼以及哪類投資比較賺錢,這個需要靠不斷復盤來發現。有些人對宏觀的判斷很有感覺,可能就會靠在比特幣上做波段賺錢,有些人可能是對於早期項目特徵把握特別好,能夠在比較多的選擇裡淘出最優項目。

回到Multicoin Capital上,我們核心在於各種決策後的定時復盤,但復盤的前提確保留存了此前所有投資決策過程以及對應的思考,這樣才能明確到底是在做長期投資還是趨勢交易。

鏈捕手:過去兩年行業更多是一級市場投資,但近一年好項目越來越少了,現在大家基本都在投二級市場,你們是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現優質項目的?

Mable:一種是常規BD,主要是拼人際網絡;另一種就是通過寫作輸出內容,以此觸達到有思考的創業者,比如你們之前翻譯的DeFi堆棧那篇文章,很多人看完後有啟發想找到我們進行交流,這個過程中能交互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對觸達到好項目很有幫助。

鏈捕手:年底大家都在做預測,在你看來2021年的趨勢會是什麼?

Mable:我覺得接下來應用端還是會繼續爆發。比如DeFi領域中衍生品賽道,因為現在很多項目還在探索階段,類似於Compound在19年年中的階段,稍微小有成就但還是有很多發展空間。

另外就是各種AMM本身的生態系統,因為像Solana這種性能較高的公鏈會支持Serum,所以鏈上訂單薄交易可能也會很多。

再稍微發散性思維的話,我覺得合成資產也有很多機會,合成資產不僅包括原生的鏈上資產,還包括在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上可以買的股票。此外還有一些現象級的機會,比如已有網際網路公司發幣的應用。

相關焦點

  • 對話Mable:復盤Multicoin Capital的投資方法論與DeFi觀察|鏈捕手
    鏈捕手:其實當下區塊鏈行業似乎已出現創新疲軟的狀況,不少項目都打著創新的幌子到處收割,作為投資機構你們到底如何看待創新?03投資復盤與預測鏈捕手:之前通過公開資料了解到MulticoinCapital過去三年的投資主要涉及公鏈、分布式存儲、開放金融等幾個板塊,可否復盤一下你們過去一年的投資邏輯?
  • 對話仟峰資本Steven:DeFi大贏家是怎樣煉成的|鏈捕手
    此次鏈捕手與Steven進行了深度交流,期間他復盤了投資DeFi的全過程,並對行業周期、熱點以及明年趨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作者|王大樹01復盤DeFi投資歷程鏈捕手:A16z總結過加密貨幣領域投資的12個關鍵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投資需要站在技術堆棧的每一層和開發的每一階段去資助創新,仟峰如何劃分所投資領域的技術堆棧
  • 對話仟峰資本Steven:DeFi大贏家是怎樣煉成的 |鏈捕手
    此次鏈捕手與Steven進行了深度交流,期間他復盤了投資DeFi的全過程,並對行業周期、熱點以及明年趨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作者|王大樹  01  復盤DeFi投資歷程  鏈捕手:A16z總結過加密貨幣領域投資的12個關鍵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投資需要站在技術堆棧的每一層和開發的每一階段去資助創新,仟峰如何劃分所投資領域的技術堆棧?  Steven:我們更多還是從基礎面出發考慮問題。
  • ...高原:DeFi的價值來自流動性、可組合性與金融民主化 |鏈捕手
    近期,鏈捕手對話了Flamingo產品負責人高原,與他聊了聊對DeFi的價值、發展趨勢以及對跨鏈資產協議的看法。作者|王大樹 01DeFi的價值與風險鏈捕手:作為局內人,你如何解讀當下DeFi賽道的價值?
  • 對話HashQuark李晨:重新理解Staking經濟 公鏈新基建在路上|鏈捕手
    王大樹|鏈捕手鍊捕手:區塊鏈行業的確還處於很早期的階段,相關的一切都需要在前進中探索出來,不過因為你們紮根行業有一段時間了,目前在基礎設施上的探索有何進展?李晨:探索來自思考,其實從Web1.0到3.0的發展過程來看,區塊鏈的基礎設施跟以往的基礎設施非常不同。
  • 專訪分布式資本黃凌波:新周期下區塊鏈應用與投資的機遇|鏈捕手
    02投資邏輯與未來鏈捕手:在你看來,國內區塊鏈投資行業在過去幾年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在我個人來看,現在並不是一個很理想化的融資方式,因為區塊鏈的核心精神在於社區化,它需要達成各類社區共識(技術、資金、治理、應用等)來推動自身的發展,而不是依賴投資機構運作,這樣對區塊鏈行業並沒有太大的助力。鏈捕手:可以分享下分布式資本現在看好的投資方向嗎?
  • 對話Cypherium郭楊睿:先找場景,再定技術|鏈捕手
    據了解,該項目是基於工作量證明和HotStuff混合共識機制搭建的區塊鏈網絡,旨在滿足企業級應用的性能要求,並為央行數字貨幣發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是美聯儲旗下US Faster Payments Council會員。 近期,鏈捕手採訪了Cypherium創始人Sky Guo(中文名郭楊睿),詳細聊了聊央行數字貨幣市場以及企業級應用市場存在的機遇與挑戰。
  • DeFi+跨鏈,RioDeFi如何變革傳統金融?
    2017年,我創立了Blockchain  Investor公司,教人們如何投資加密貨幣、如何在交易所交易、如何通過硬體錢包安全地存儲它們。2018年,我與他人共同創立了另一家名為Social Evolution的公司,試圖創建互助服務DAOs(基於市場的福利)。我從這些經驗中吸取了教訓,在2019年啟動RioDeFi。我有一個明確的任務:把區塊鏈和分布式金融服務的好處帶給大眾。
  • 對話Fuyao:成功競選波卡平行鏈的不一定是好項目|鏈捕手
    近期,鏈捕手邀請波卡生態項目Acala創始人、波卡首款移動端錢包Polkawallet 創始人Fuyao Jiang做客捕手學堂社群,舉辦了以「探尋波卡生態新機遇」為主題的AMA
  • 對話Fuyao:成功競選波卡平行鏈的不一定是好項目 |鏈捕手
    近期,鏈捕手邀請波卡生態項目Acala創始人、波卡首款移動端錢包Polkawallet 創始人Fuyao Jiang做客捕手學堂社群,舉辦了以「探尋波卡生態新機遇」為主題的AMA活動。鏈捕手:可以更具體談談平行鏈是什麼嗎?它對于波卡生態意味著什麼?Fuyao:平行鏈作為波卡網絡的核心概念,依賴波卡中繼鏈提供安全性並與其他中繼鏈通信的自主運行的原生區塊鏈。平行鏈基於Substrate 搭建,並且能夠在平行鏈之間交換消息/資產,共享波卡中繼鏈的安全性,而治理、區塊生產、代幣經濟都是可定製的。
  • 對話特高信息崔建軍:證券業或將率先誕生區塊鏈的規模應用|鏈捕手
    特高信息是上證所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的區塊鏈技術支持合作方,深度參與了上證鏈整個設計構築和研發實施過程。近期,鏈捕手採訪了特高信息創始人兼董事長崔建軍以及COO陳卿,詳細了解上證鏈的應用場景與設計機制,以及區塊鏈技術在證券行業的應用方向。
  • 花火崩盤記:資金盤何以成為信仰|鏈捕手
    玩家張鋮(化名)告訴鏈捕手,花火對他而言只是賺錢的工具,一場遊戲而已。 張鋮在2018年加入幣圈並成為炒幣大軍中的一員,過去他的大部分交易都以虧錢告終,唯獨披著區塊鏈外衣的資金盤項目花火讓他得以大賺一筆。在他眼中,花火就是資金盤裡的「比特幣」,是信仰的代名詞。
  • 對話Flamingo高原:DeFi的價值來自流動性、可組合性與金融民主化|...
    近期,鏈捕手對話了Flamingo產品負責人高原,與他聊了聊對DeFi的價值、發展趨勢以及對跨鏈資產協議的看法。作者|王大樹 01DeFi的價值與風險鏈捕手:作為局內人,你如何解讀當下DeFi賽道的價值?
  • 鏈遊內憂外患,但NFT不是解藥|鏈捕手
    在本篇文章中,鏈捕手基於對多名鏈遊開發者及遊戲愛好者的採訪,同時以史為鑑,盤點了過去三年鏈遊內部外部所遭遇的問題,對於NFT與鏈遊結合的前景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展望了鏈遊的未來發展方向。不過這款遊戲最終也只持續了幾個月,以太傳奇產品部的一名員工向鏈捕手表示,當時遊戲的大部分操作都要上鏈,受限於以太坊的性能限制,等待時間長,分紅機制不夠合理又缺乏新玩家進場,導致遊戲分紅大幅下滑,最終在18年11月下架了這款遊戲。
  • 專訪程顯峰:網際網路越成功,人們對區塊鏈的認知越難突破|鏈捕手
    近兩年來區塊鏈行業的去泡沫化,一些不求實的項目被洗出去了,看上去技術創業者迎來了一個好的環境,然而現實卻是以以太坊為代表的頭部項目所推出的技術突破卻是屈指可數的,那我們該怎麼認識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現狀與未來的可能性?前段時間,鏈捕手與前火幣CTO程顯峰就上述問題聊了聊,希望他的深度思考能給你啟發。
  • 專訪OKLink Rabbi:穩定幣的系統性危局與變局|鏈捕手
    鏈捕手近期與OKLink商務負責人Rabbi進行了深度交流,談及了USDT增發效應、穩定幣間的競合關係、行業邊界探索等一系列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啟發。鏈捕手:哪些因素最有可能讓穩定幣行業發生劇變?Rabbi:第一點是合規化問題。
  • 王團長區塊鏈日記1056篇:聚幣發力defi借貸
    Hoo這一波吸金無數,引爆了幣圈的眼球,現在幣圈各個大佬都在尋求交易所與defi的結合,Jubi DeFi今天晚上也要開啟流動性挖礦,我發現聚幣除了有defi的uniswap入口,其他的布局和波場差不多,他們明確知道defi底層最核心的是什麼,圍繞著抵押借貸玩起來新創新和新花樣 聚幣有個平臺幣雞腿JT,雞腿質押以後可以兌換出來
  • 深扒槓桿代幣的「收割術」|鏈捕手
    幣安合約副總裁Aaron告訴鏈捕手。「現在我們的ETF產品交易量已經達到3月份的10-20倍,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戰略產品之一,現在也在嘗試4/5倍的槓桿代幣。」MXC相關產品負責人則表示。為了調查前述描述的準確性,鏈捕手以BTC、ETH、LINK、SUSHI四種代幣為例,對火幣、幣安、MXC、FTX這四家交易所的K線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 2020:DeFi文藝復興年
    DeFi是跨鏈交互的突破嗎? Instadapp已創建了一次性訪問多個平臺的單一訪問點,例如MakerDAO,Aave,Compound和Curve,供用戶借貸或存款,並使從一個鏈到另一個鏈的債務再融資成為可能。
  • 新規持續發力,OTC行業最嚴凍卡潮襲來|鏈捕手
    一家OTC商戶負責人告訴鏈捕手,原因是近段時間支付寶帳戶用三天「就廢了」,這說明第三方支付渠道很可能也在進行力度不亞於銀行卡渠道的反洗錢行動。 火幣相關負責人也告訴鏈捕手,近期的確收到大量用戶反映用於OTC交易的銀行卡被凍結,但實際上不僅僅是加密貨幣行業,外貿、金融等諸多領域都出現了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