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國務委員唐家璇日前訪問日本時會見了蓮舫,並表示「你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黨首,大家都為你感到驕傲」。曾經在中國留學的蓮舫回應稱:「很想念留學時候的老朋友。」唐家璇會見的蓮舫就是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新改選的黨魁。
9月中旬今年3月民主黨聯合維新黨改組為民進黨後進行首次黨首選舉,9月15日出爐的最終的選票點數顯示,蓮舫503點、前原230點、玉木116點。蓮舫是以絕對多數的高支持率擊敗了另外兩位參選人當上了首任女黨主席。
雖然民主黨在2012年失去政權後已經四分五裂沉寂數年,不得已在今年3月聯合右翼政黨維新黨重新改組,但是作為最大在野黨,如今民進黨的黨首選舉仍然具有風向標意義。
華裔逆襲之謎
蓮舫出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經營臺日貿易的商人,母親是日本人,是日本國會唯一的華裔議員。她的華人印跡十分明顯。在1995年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蓮舫突然辭掉了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前往北京大學留學尋根。蓮舫還為自己的一對龍鳳胎子女分別取了中國名,女兒叫「翠蘭」,兒子叫「琳」,希望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另外她在很多政策上與目前主流的,支持率高達62%的安倍相反。安倍否認歷史,推出否認武器三原則的安全保障法案,有意修改《憲法》。而蓮舫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並主張日本承認侵華歷史,呼籲日本社會加強歷史教育,打算就安全保障相關法的廢除法案與其它在野黨合作,並將積極參與修憲討論謹慎應對過於急躁的論點梳理工作。9月 15日一當選蓮舫就放言需樹立與安倍政府界限分明的政策觀點。
儘管民進黨在今年3月改組時有傳統右翼維新黨的血液注入,民進黨前身民主黨在2012年野田時代也走的是右翼民粹路線,完成購買釣魚島就是例子。但華裔、承認歷史、反對修憲.種種標籤已經證明了蓮舫並非是傳統的右翼。這也不緊讓人疑惑:在政壇集體向右的情況下,日本政壇是如何為一個有著濃重對華情結的人提供了活動的空間?
要知道,主張反省歷史的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已經被稱為日本社會最大的日奸,安倍第一任期積極改善同中國的關係已經被迫辭職。從2012年以石原慎太郎和橋下徹為代表的右翼勢力迅速崛起成為政壇第三極就可以看出,反華排外的民粹右翼是一條獲得支持率的捷徑。安倍的高支持率就是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蓮舫是如何逆流右翼風波成為最大在野黨黨首的?蓮舫絕對多數優勢的當選是否意味著日本政壇集體向右出現了分野的信號?
實幹家一掃陰霾
蓮舫並非是一躍而起突然發跡的。年輕時涉足日本演藝圈使她蜚聲藝壇,積聚了強大的知名度。開始進入媒體界,擔任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和記者,鍛鍊了她敏捷的思維能力和犀利的表達能力。2004年,踏入政壇後,她在當年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高票當選,此後在歷次參議院選舉中能夠屢屢以破紀錄的最高票數當選。
其實早在2010年,日本就出現「蓮舫成為首相說」,當時的執政黨、蓮舫所在的民主黨在那一年的參議院選舉中大敗,而蓮舫一改民主黨頹勢在開票不到五分鐘就第一個脫穎而出,得了171萬票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不過由於沒有內閣從政經驗,蓮舫沒有出馬競選黨代表,而是支持了和小澤一郎競爭黨代表的菅直人。此後,蓮舫在菅直人內閣中以「行政刷新特命擔當大臣」的身份,負責過公務員制度改革和食品安全暨消費者事務,並於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臨危受命兼任「節電啟發特命擔當大臣」。
如果說一開始蓮舫獲得支持是由於其演藝和電視從業經歷的名人效應,那麼能夠將高支持率長期保持,則是其政治能力決定的。民進黨的前身民主黨2009年奪取政權以後,曾推行過「事業分類整理」,即對國家或地方的財政支出項目,在公開場合逐一「甄別」,對其必要性和有效性進行 「檢定」,然後,把它們劃分為「不必要」、「委託給民間」和「交由地方」實行等種類的工作。項目被砍掉,顯然要觸動既得利益者,蓮舫的敢作敢為贏了民眾的普遍認可。
儘管當時的民主黨已經分崩離析,現在的自民黨也已經執政四年,但是投身民進黨的蓮舫仍然能夠在今年7月參議院選舉中獲勝,在今年7月15舉行的參議院換屆選舉中,蓮舫在東京選區獲得112萬多票,以最高票當選。日本進行的網絡票選最具影響力的100個日本人當中,蓮舫排名高居第8位,美國 《華爾街日報》 也曾稱她是「日本最有權勢的女政治家」。
現如今蓮舫延續在參議院選舉的優勢仍然能夠在重組後的民進黨黨首選舉中獲得頭籌,這足以給其他政黨和政治家一點啟示,那就是:無論所在黨派立場如何,只要能夠幹實事兒,就能夠得到支持。
右翼不再一招鮮
而承認歷史和反對修憲的蓮舫獲得支持本身也說明,對華友好相處是不可忽視的一股政壇思潮,且隨著安倍經濟學的頹勢逐步上升。
當安倍所在自民黨利用右翼已經走到了修憲和解禁集體自衛權的邊緣門檻,而中國屢屢暗示對日動武。右翼的表面民粹已經掩蓋不了政治和平可能被打破的危機。安倍經濟學的破產同時克強經濟學勢頭正旺,右翼也抵消不了產業界搭不上中國經濟順風車的恐慌現實。安倍不得不裝點和中國改善關係的門面就是基於國內政治和經濟界的壓力——修憲可能導致與華戰爭以及安倍經濟學破產。
華裔背景的蓮舫能夠獲得支持反映了日本面臨抉擇時的焦慮——是與華對抗還是對華和解,是搭乘中國順風車還是靠安倍經濟學走到黑?。中左翼的蓮舫當選為最大在野黨黨魁不只是為了應對執政黨而被迫選擇對立立場,這亦是集體向右的政壇風向開始出現分化的信號。
儘管今年三月新成立的民進黨並未在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勝,仍然處於屢戰屢敗的階段,民進黨前黨首岡田克也退出黨首競選的原因就是為7月參議院選舉失利付出代價。蓮舫能否攜個人魅力帶領民進黨衝出自民黨的右翼重圍的前景仍不明朗。蓮舫所在民進黨還沒起到明顯的撬動政壇基本盤的作用。但至少非右翼主政民進黨讓日本政壇的集體向右趨勢出現在鬆動,右翼不再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