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成長之路

2020-12-09 騰訊網

中國象棋對弈過程中,大致可分為開局、中局、殘局。

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而且是相輔相成互有聯繫。

正確的象棋練習方式是:學習殘棋,以解殘棋破殘局為主(心算連將殺,和隔步殺,從心算一兩個回合慢慢遞增,不過天賦和空間思維能力使得每個人的心算程度參差不一。),與此同時需要學習殘棋定式(例勝,例和,車兵,車馬,馬炮,車馬炮,單兵,馬兵,炮兵等等)知道什麼是必勝殘棋,怎麼就鐵和。這樣在殘棋階段時,明確如何控制局勢,或者子力如何進行轉換導向對自己有利的局面。

當殘棋的各類定式銘記於心且殘棋破解訓練到一定程度,心算能力提升以後,殺招敏感程度增加以後,這時你下棋的力量就強大了很多,並不是個花架子,棋的力量上來後,去實戰練習,此時你會發現,腦海裡全都是關於怎麼殺,而不是拘泥於一招一式和局部的得失。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這樣的訓練方式,一段時間以後,你的水平大概在(天天象棋的業4-5,指的是從業1開始這樣訓練)這個業45並不代表,現在的業45你已經無需這樣去訓練。實則不是這樣上業5的話是個假業5,很軟,抗擊打能力很弱,而且不容易再往上提升了。純殺棋上來的業5一張白紙,提升空間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學習開局上的一些棋理,比如先後手問題,讓線、馬前兵、巡河車、進炮封車、各種布局的優點弱點的等等等等,要開始學習這類問題。注意,並不是學習完整的布局套路,背棋譜,因為這樣幾乎一點用都沒有。 是學習棋理。

第三個階段是,基本上常見的一些東西都知道了,隨著實戰見過很多的盤面,有一些是經常出現的,算是初見世面。發現自己老在布局階段就吃虧,還沒走幾步呢,讓對方壓的喘不動氣了,或者是,總是會稍微吃點虧,要不就是馬被壓,要不就是少兵卒。就想學習開局,建立布局體系,此時是很難選擇的,因為學開局不是背誦棋譜,是學習棋理知識,知道為什麼棋譜這麼走,對方不按照你背的譜就會發生什麼。你等著別人一點一點的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需要自己去明白去發現,當今有很多布局講解的課程,不乏一些大師講解的課程,不過我看了很多後得出,幾乎百分之99的課程不適合大概在業5左右的棋友去學習,要不就是講的不好,不是乾貨,要不就是講的太簡單,高手一看就明白,節約時間,其實課程中沒講的細緻點位很多。對於我們棋力水平低的棋友來講那就是走馬觀花,看完就忘,沒有任何的用處。

所以學習布局,一是不要太急,先去練殘棋,二是學的時候找好課程,不要盲目跟風,跟著幾個軟體主播嗚嗚的跑(娛樂跟學術研究是兩碼事,不能相提並論,踐踏國粹),也不要覺得大師講的課程就是最好的,雖然課程還真不錯,但是適合業8以上的棋手看,絕不是危言聳聽。

中局是何物?

開局大概指的是前10步最多到15步。往後便是中局,隨後可以簡單理解為最後剩幾個子了就叫作殘棋,可以這麼理解。

中局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承上啟下,開局優勢必定帶動中局好走,殘棋的定型又是由於中局的選擇而導致,所以中局幾乎能理解成最難行棋的一部分,有的中局雙方對峙,感覺雙方都無漏洞,無棋可動,還有的是,對方有的走,我們沒的走,大子都對抗住了,對方有過河兵,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再有就是自己的選擇很多,比如可以考慮去謀子,也可以考慮硬著頭皮試試底線的攻勢,也可慢慢的磨,不知道選哪個最好,猶豫不定。所以中局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選擇正確的一條路的話可能直接通向勝利,選擇錯誤可能優勢的局面,變成很難走的殘棋。

這也是很多棋友都面臨的問題。就是感覺自己的殺力還行,也能心算7 8步的連將殺,開局也學了不少,就是棋的水平不提升。有時候看到別人分享的視頻或者實戰感覺眼前一亮,比如別人棄子奪勢的伶俐攻殺,先棄後取的高端戰術,謀子,困子的技巧,無不驚嘆不已,心想自己怎麼看不出這些妙招。

這就是中局戰術!例如:頓挫、抽將、串打、謀子、棄子、圍困、牽制、捉雙、先棄後取等等,如此多的中局戰術,沒有人可以天生就會,有的是在實戰中走到某個地方,慣性式的知道一些戰術,有的是片面的學過一些。不系統不完善是根本的問題。

老雲在這裡希望大家穩打穩紮,循序漸進,定會有所斬獲。

相關焦點

  • 《女王的棋局》,從孤兒院到象棋頂峰,天才少女的博弈之路
    哈蒙,從孤兒院走向象棋頂峰;她的博弈之路,就象是從小兵到女王的逆襲之路。網上稱此劇為「爽劇」,因為女主在一局一局的對弈中中,不停地完虐對手,氣場十足,一路凱歌。她就象四處徵戰的女王,橫衝直撞且所向披靡。
  • 中國象棋小白成長史1
    各位中國象棋的棋友們,從天天象棋業6-2成為8-2最快需要用多少時間?作為一名象棋自學小白,從天天象棋業4-1成長為6-2,我用了三個月時間。每天下班之後班車上,我總會學習兩篇象棋常用殺招,經過反覆推敲,我的象棋棋力來到了6-2。本人老實巴交,甚至有點懦弱,順境中遇弱則強,到達瓶頸後遇強則弱,6-2現在是我的瓶頸。
  • 以棋促文、以棋益智、以棋養性一條特色的象棋教學之路
    他說,銅山實小之所以認定了將象棋作為校園特色打造,是因為象棋本身對校園生活的豐富、教學培養的幫助、孩子成長的指引都「遠非其他運動可比」。 與此同時,學校配齊了棋具、光碟、象棋、棋鍾等硬體設施,給孩子們最好的保障;組織培訓,擔任象棋課教學的老師都具備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象棋教練證;還讓象棋成為校本課程,每天都能在校園內聽到象棋落子的「噠噠」聲......
  • 從寬的象棋人生4 打野之路
    象棋是個技術活,不論高矮胖瘦,不論年齡之分。哪怕壯如牛,哪怕長得真帥,都無濟於事。棋盤之上論英雄,有可能拖著鼻涕的幼崽弄你一下,也有可能拄著拐杖的老漢羞你一回。象棋是一個反思維的一種遊戲,心眼越多,技術則越強。
  • 新科全國象棋冠軍王廓:業餘棋手的逆襲之路
    新科全國象棋冠軍王廓:業餘棋手的逆襲之路 1月16日,新科全國象棋錦標賽男子組冠軍王廓榮歸故裡,記者在現場對王廓進行了現場採訪。「作為一名吉林省的本土業餘象棋選手,我能在全國象棋錦標賽上取得這麼優異的成績,內心是無比激動的。」
  • 感恩象棋
    今年15歲的山東煙臺少年新星王禹博,曾獲得2018年第二十七屆山東省棋王賽之王,在2019年8月「一帶一路」四川航空·熊貓之路杯全國象棋少年個人錦標賽上獲得冠軍,在今年5月份「江西安義古村杯」公開賽上,戰勝山東謝業梘大師和浙江趙暘鶴大師,在今年11月衢州四智會上戰勝湖南張申宏大師。湖南名手王清,今年全國個人賽上快棋擊敗蔣川特大,闖進16強。
  • 象棋高手的成長之路:懂得這3種棋道,我們的人生也能逆襲成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象棋高手也不是一天能速成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棋攤。男女老小,都愛下象棋。有人說,象棋是我的生命,只要能每天下棋,成為象棋界的「扛把子」,我可以做到不吃不喝。很明顯,這樣的人是傻子。
  • 回首原象棋四駕馬車之姚洪新的象棋之路
    回首原象棋四駕馬車之姚洪新的象棋之路 一切放佛還在昨日,南國深圳,盛夏正熱,象甲鏖戰正歡,北國威凱杯便傳來重大消息,河南駐馬店人士姚洪新奪冠,分量最重、口碑最好的國家大師誕生了
  • 引進象棋,這所學校是認真的
    河南滎陽與象棋淵源深厚,被譽為象棋文化策源地。滎陽境內廣武山上漢王城與霸王城之間的鴻溝,即為象棋棋盤上「楚河漢界」的歷史原型,是千年傳承的象棋文化符號。千百年來,滎陽百姓對象棋情有獨鍾,棋風棋俗延綿傳承,象棋運動及其蘊含的哲學理念、精神價值已融入尋常百姓生活中。
  • 象棋進階回憶錄
    記得還是小學二年級,去村裡的同學家,偶然間同學拿出了象棋,教會了我馬走日,象走田,在跟小夥伴一盤盤你死我活的廝殺中認識了象棋。贏棋後的快感,輸棋後的落寞,使得我不可自拔的愛上了象棋。放學寫完作業,總是要邀上同學,來上幾盤。暑假來臨的時候,堂弟也學會象棋,我們也就成了最好的交流對手。在平房下的過道,擺開小桌,放上油紙的棋盤,擺開棋子,聽著蟬鳴,驅趕著往來的蒼蠅,便一下一整天。
  • 「範進中舉」式的失敗——我的廣州象棋甲組參賽之路
    你又不從事與象棋相關的職業和工作,為什麼非要弄一個廣州甲組棋手的虛名? 今天,我就從頭說起,把這個答案寫出來。 我大學四年是在廣州讀的。 年輕的時候,我就有比同齡人稍高一些的象棋天賦。通過自學,我的象棋水平很快達到了「街頭霸王」級別。大學這幾年,更是我棋藝突飛猛進的時期。
  • 淺談悲情棋手的剋星之汪洋的象棋人生
    眾所皆知,汪洋於1984年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市,由於汪父是個象棋愛好者,因此汪洋在成長的過程中也難免受影響,在汪洋小的時候,汪父經常和鄰居下象棋,汪洋看到大人們下棋,自然是情不自禁的往前湊,這樣一來二去,汪洋自然是學會了下象棋。汪父以賣豬肉為生,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除了喜歡下棋解悶,汪父還喜歡在心情大好的時候喝上幾杯小酒以陶冶情操。
  • 從寬的象棋人生2:受虐的小白
    偶然接觸象棋,瞬間痴迷,萬分感嘆,天下竟有如此美妙的遊戲。經過泥腿子張寶軒一年多的訓教,從寬終於理解了何為別馬腿,象不能過河。再小的王八也得下水,從寬必須對戰,在受虐中積累經驗,在失敗中抓耳撓腮。從寬屢戰屢敗,卻激情四射。小白出身的從寬,象棋技術慘不忍睹。吃車看不見,踩炮也看不著,屬於瞎子一級。
  • 中國象棋界的那些「神童」,為什麼大都不盡人意
    「以小打大」在象棋比賽中是常見鏡頭。 天資聰慧,在象棋技藝上更早熟的少年精英,小小年紀就能走上象棋競技的高水平舞臺,他們因為這種「年齡差」而獲得了矚目,獲得了更多的輿論吹捧和曝光。曹巖磊,1991年生,4歲學棋,7歲參加全國象棋棋協大師稱號賽,11歲在全國少年象棋錦標賽上奪冠,此後多次在全國象棋大賽上獲得名次。2004年獲16歲組全國少年象棋錦標賽冠軍,被授予「中國象棋大師」稱號。2004、2005年兩次奪得深圳市冠軍。
  • 中國台州網丨象棋大師王利紅
    對於王利紅來說,象棋是一輩子割捨不了的愛好,她享受著棋局裡每顆棋子創造出來的無窮無盡的變化。比賽得獎,她開始與象棋結緣臨海市上盤鎮中心校,連空氣中都飄散著象棋的味道。這裡,就是王利紅的母校。王利紅說,同學們做完作業後都能玩耍,而他們只能與象棋「玩」,會有失落感。但是,下棋不用做作業,還能全國各地跑,感覺也不錯。北京、青島、成都、哈爾濱等地,都留下了王利紅參加象棋比賽的身影。不過,王利紅的下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一次比賽受挫,她想過放棄下象棋。
  • 中國象棋名人錄,困境中成長的不老戰神——柳大華
    在棋壇徵戰半個世紀的他,見證了楊官磷、李義庭、胡榮華的爭鋒時代,也是他,打破了胡司令統領了二十年的棋壇,他是第四位全國象棋冠軍。他被人稱為東方電腦,是象棋特級大師柳大華。70歲高齡的他,是象棋比賽中獨一道的旗幟,讓人敬佩!今天就來講講,象棋特級大師柳大華的傳奇棋壇人生。
  • 從煤礦工人成長起來的象棋特級大師,「五七炮校長」:劉殿中
    坎坷的經歷劉殿中,象棋特級大師,國家級教練員。1948年生於河北唐山,六歲學棋,對象棋有極大的興趣和很高的天賦,少年成名,後來得到象棋元老劉鶴亭的指導,開始涉獵棋譜,並有機會與高手對弈,水平提高很快。1974年,出現了轉機,工會開始恢復文體活動,全國象棋賽也恢復了,工會主席李玉林早就知道他象棋下的好,是個難得的人才,就把他從井下調到體協工作,主要負責象棋比賽和表演。有趣的是 河北省最早的四位大師:劉殿中、程福臣、孫樹成、景學義均出自開灤煤礦。
  • 濰城象棋活動中心首次舉行網上象棋大賽並獲得成功
    【快訊】在疫情防護期間,濰坊市濰城區棋類協會象棋活動中心於4月18日首次舉行了一次全市規模的「濰坊象棋大師--夢想起航」象棋網絡快棋少年賽。 本次比賽由濰坊市濰城區棋類協會名譽會長、濰城區棋類協會象棋活動中心名譽主任孫榮先生出資贊助。孫榮先生一直對濰坊象棋事業大力支持,特別關懷少年後備軍的成長。
  • 象棋的魅力有多大,日本人這樣說:我沒死,就下象棋!
    賽制改革的工作,已經轉向自費參賽和提高辦賽補貼,並放開個人參賽,還會更多關注業餘和非華越裔群體;完善賽事體系方面,除了兩年一度的世界象棋錦標賽,近年我們新創辦了世界象棋公開賽、世界棋王賽、世界象棋青少年錦標賽作為現有賽事體系的進一步補充。本次的全球象棋雙人邀請賽,也是對豐富象棋世界性比賽體系的一次嘗試」。
  • 車神之路第5集|RSG.小鈺:成長之路
    著迷表示,小鈺成長之路上最大的坎坷,就是在關鍵的時候,輸掉了最不想輸的比賽,特別是亞洲杯最終冠軍角逐的那場比賽,對小鈺的打擊很大:「但這種打擊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成長。」跟許多同齡人想比,小鈺在職業道路上的表現似乎更具有韌性,這歸根究底,與他不服輸的天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