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對弈過程中,大致可分為開局、中局、殘局。
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而且是相輔相成互有聯繫。
正確的象棋練習方式是:學習殘棋,以解殘棋破殘局為主(心算連將殺,和隔步殺,從心算一兩個回合慢慢遞增,不過天賦和空間思維能力使得每個人的心算程度參差不一。),與此同時需要學習殘棋定式(例勝,例和,車兵,車馬,馬炮,車馬炮,單兵,馬兵,炮兵等等)知道什麼是必勝殘棋,怎麼就鐵和。這樣在殘棋階段時,明確如何控制局勢,或者子力如何進行轉換導向對自己有利的局面。
當殘棋的各類定式銘記於心且殘棋破解訓練到一定程度,心算能力提升以後,殺招敏感程度增加以後,這時你下棋的力量就強大了很多,並不是個花架子,棋的力量上來後,去實戰練習,此時你會發現,腦海裡全都是關於怎麼殺,而不是拘泥於一招一式和局部的得失。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這樣的訓練方式,一段時間以後,你的水平大概在(天天象棋的業4-5,指的是從業1開始這樣訓練)這個業45並不代表,現在的業45你已經無需這樣去訓練。實則不是這樣上業5的話是個假業5,很軟,抗擊打能力很弱,而且不容易再往上提升了。純殺棋上來的業5一張白紙,提升空間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學習開局上的一些棋理,比如先後手問題,讓線、馬前兵、巡河車、進炮封車、各種布局的優點弱點的等等等等,要開始學習這類問題。注意,並不是學習完整的布局套路,背棋譜,因為這樣幾乎一點用都沒有。 是學習棋理。
第三個階段是,基本上常見的一些東西都知道了,隨著實戰見過很多的盤面,有一些是經常出現的,算是初見世面。發現自己老在布局階段就吃虧,還沒走幾步呢,讓對方壓的喘不動氣了,或者是,總是會稍微吃點虧,要不就是馬被壓,要不就是少兵卒。就想學習開局,建立布局體系,此時是很難選擇的,因為學開局不是背誦棋譜,是學習棋理知識,知道為什麼棋譜這麼走,對方不按照你背的譜就會發生什麼。你等著別人一點一點的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需要自己去明白去發現,當今有很多布局講解的課程,不乏一些大師講解的課程,不過我看了很多後得出,幾乎百分之99的課程不適合大概在業5左右的棋友去學習,要不就是講的不好,不是乾貨,要不就是講的太簡單,高手一看就明白,節約時間,其實課程中沒講的細緻點位很多。對於我們棋力水平低的棋友來講那就是走馬觀花,看完就忘,沒有任何的用處。
所以學習布局,一是不要太急,先去練殘棋,二是學的時候找好課程,不要盲目跟風,跟著幾個軟體主播嗚嗚的跑(娛樂跟學術研究是兩碼事,不能相提並論,踐踏國粹),也不要覺得大師講的課程就是最好的,雖然課程還真不錯,但是適合業8以上的棋手看,絕不是危言聳聽。
中局是何物?
開局大概指的是前10步最多到15步。往後便是中局,隨後可以簡單理解為最後剩幾個子了就叫作殘棋,可以這麼理解。
中局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承上啟下,開局優勢必定帶動中局好走,殘棋的定型又是由於中局的選擇而導致,所以中局幾乎能理解成最難行棋的一部分,有的中局雙方對峙,感覺雙方都無漏洞,無棋可動,還有的是,對方有的走,我們沒的走,大子都對抗住了,對方有過河兵,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再有就是自己的選擇很多,比如可以考慮去謀子,也可以考慮硬著頭皮試試底線的攻勢,也可慢慢的磨,不知道選哪個最好,猶豫不定。所以中局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選擇正確的一條路的話可能直接通向勝利,選擇錯誤可能優勢的局面,變成很難走的殘棋。
這也是很多棋友都面臨的問題。就是感覺自己的殺力還行,也能心算7 8步的連將殺,開局也學了不少,就是棋的水平不提升。有時候看到別人分享的視頻或者實戰感覺眼前一亮,比如別人棄子奪勢的伶俐攻殺,先棄後取的高端戰術,謀子,困子的技巧,無不驚嘆不已,心想自己怎麼看不出這些妙招。
這就是中局戰術!例如:頓挫、抽將、串打、謀子、棄子、圍困、牽制、捉雙、先棄後取等等,如此多的中局戰術,沒有人可以天生就會,有的是在實戰中走到某個地方,慣性式的知道一些戰術,有的是片面的學過一些。不系統不完善是根本的問題。
老雲在這裡希望大家穩打穩紮,循序漸進,定會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