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人吃苦
論吃苦,全世界都要甘拜下風,你永遠贏不了一個中國人。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有句古話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不僅僅是我們的一句民俗語,更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奮鬥精神的濃縮體驗。
酸甜苦辣鹹是我們對美食口味的統稱,其中「苦」代表了一種特殊的味道,如要讓一個吃貨來形容苦的味道,很多人都會詞窮,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說到吃苦這件事情,中國人從幾千年前就開始了,中國人的基因裡面就有苦。
在遠古時代的《詩經》就有關於苦菜的記載,在小滿時節吃苦菜成為了古人的習俗,苦菜的作用可以清熱解毒,排解熱症。
我們古代的醫術水平其實一直走在全世界的前沿,直到清朝才開始被西方的醫術水平所超越。
隨著醫術水平的提高,中國古人對「苦味」食材的發掘也越來越多,「苦」在中國人民心中,是一種很特殊,含有「勵志」的味道。
02吃苦的中國人
說道苦的食材,不得不提到「苦瓜」,「苦瓜」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從明朝開始傳入我國,「苦菜」一度被稱為「君子菜」。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不喜歡吃苦瓜,隨著年齡的長大開始懂得欣賞苦瓜的美味,有人說,西瓜,我們吃出了八卦的味道,而苦瓜,我們吃出了人生哲理的味道。
的確,「苦味」在國人心中還有的含義,大部分都是與「勵志」有關,不管是勾踐臥薪嘗膽,每天用「口味」提醒自己,鞭策自己;還是「良藥苦口」,國人很早就明白,「吃苦」是一件好事,而非壞事。
關於苦的食材還有很多,比如說廣東人愛吃的芥菜,其實也是苦的,再比如很多人喜歡用「蓮子心」泡茶喝,那也是很苦的;四川那邊的兒菜,也是苦味的;客家人喜歡吃的苦麥菜皮,看著像樹皮,其實很美味。
在西式沙拉裡經常出現的苦菜,在中國吃的方法更多,可以涼拌,可以清炒,可以油炸,可以打湯,可以醃製,甚至很多客家地區的人,把苦菜曬成幹,冬天用來蒸扣肉,別是一番風味。
「苦味」已經融入到了中國人的骨子裡,而外國人吃苦,苦菜需要拌沙拉,咖啡巧克力算是最苦的了。
我們吃苦,是在研究怎麼更好吃,比如客家菜苦瓜釀,還有清熱去火的苦瓜汁,甚至還有人特別喜歡生吃苦的蛇膽。
畫面不敢想像,在吃苦這件事情上,中國人從來沒怕過誰,世界人民拼盡全力也贏不了。
對此,你怎麼看?你能吃苦嗎?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