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雙子」再出發:兩大明星縣崑山、江陰雙雙迎來新書記

2021-01-10 人民網江蘇頻道

就好比兩位長跑高手,他們長期暗自較勁,卻又惺惺相惜。崑山和江陰,兩座GDP均已有望突破4000億的「超級明星縣市」,如今再次相約起跑線。

近一周內,江陰、崑山兩市的市委書記雙雙調整。王進健和吳新明,兩位曾長期在地方板塊工作的經驗型官員先後到任,而兩地前任市委書記均已擢升為地級市的代市長。

崑山和江陰,堪稱江蘇乃至中國最耀眼的「雙子星」城市,曾獲得榮譽無數。「蘇南雙雄」都有著驚人的經濟總量,又各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不免常被外界拿來進行比較。

尤其這一次,在兩市GDP均有望跨過4000億大關的新階段,兩座城市又非常難得地幾乎同時完成了「換帥」。兩位冠軍級選手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線前。外界關心,這兩座超級明星縣市下一步將如何為高質量發展探路闖關,回答「小康之後」的時代之問。

新任「一把手」亮相

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 「江陰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

1月2日,也就是2020年的首個工作日,江陰市召開全市幹部大會,「70後」無錫市副市長王進健兼任江陰市委書記。江陰市委前任書記陳金虎已履新常州市代市長。

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 「第一崑山」微信公眾號 圖

五天後,崑山也迎來了新任市委書記。現年51歲的吳新明從蘇州高新區調任崑山主政,接棒杜小剛,後者已履新無錫市代市長。

兩座GDP將跨過4000億大關的中國明星縣市,在同一個時間節點完成了「換帥」。澎湃新聞注意到,這兩樁人事任命的特點也頗有些相似。

王進健和吳新明二人,都是從高新區板塊,轉戰各大市的「第一縣」。

王進健此前兼任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無錫高新區和新吳區實行「區政合一」管理體制。與之相似,在履新崑山之前,吳新明正是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

無錫高新區和蘇州高新區都位於太湖之濱。因此,王進健和吳新明在幹部大會上發言時,都不約而同提到了這一點。

王進健稱,自己是「從太湖之濱來到了長江之畔」。吳新明則表示,從太湖之濱到「臨滬第一站」,接過了崑山開放再出發的「接力棒」。

兩人都有在高新區主政的經歷,均對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等工作思考頗多。

同時,二人也都有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吳新明曾長期在蘇州「南部重鎮」吳江工作,擔任過吳江市(現吳江區)招商局局長,以及多個鄉鎮的黨委書記,後躋身吳江區委常委。

王進健則是財政系統出身,官至無錫市財政局副局長後,調任北塘區區長。2010年,王進健援疆,任新疆伊犁州委常委、霍城縣委書記。

援疆期間,王進健曾對媒體談到,縣委書記崗位壓力更大,責任也更重。

「老百姓不是看你說了多少,而是看你做了多少。」王進健如是說。

「蘇南雙雄」主官任命規律的異同

翻開歷任崑山和江陰市委書記名單不難發現,擁有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處理複雜局面能力較強,幾乎已是「標配」。

比如,曾擔任過江陰市委書記的周鐵根,在調任江陰前,曾在南通工作多年,擔任過如皋市市長,以及如東縣委書記。

崑山歷任市委書記,更是多在三個及以上區縣工作過。比如崑山前任市委書記杜小剛,到崑山工作前,曾擔任過滄浪區區長、姑蘇區委副書記,以及太倉市市長。

還有曾任崑山市委書記的姚林榮,早年曾長期在吳江長期工作,後曾擔任金閶區區長,張家港市市長、市委書記等要職。

不光板塊,崑山歷任市委書記中有不少還在條線任職過。

比如吳新明,曾任蘇州市商務局局長,姚林榮曾任市經信委(現已轉隸為市工信局)主任,管愛國曾任市科技局局長。

上述三部門,都是經濟大市、開放大市蘇州的重要部門。

相比崑山,江陰曆任市委書記任命的顯著特點是,多由市領導「高配」兼任,王進健及之前的三任書記均是如此。

無錫下轄江陰和宜興兩座縣級市。2018年,江陰GDP是宜興的2.3倍,其經濟總量佔了無錫大市的三分之一,經濟地位突出。

蘇州則下轄四座縣級市,崑山、張家港和常熟常年「霸佔」百強縣榜單的第1、3、4位,堪稱「群雄逐鹿」。崑山的經濟總量佔蘇州大市的比重,只有1/5左右。

突破4000億之後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崑山和江陰的GDP均已超過3800億元。

不出意外,二者即將並肩跨過4000億大關,這個數字甚至高過了西部的一些省份。

身處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崑山和江陰兩座超級縣市,該如何實現自我轉型,以及自我突破?

澎湃新聞注意到,兩地幹部大會上,蘇州和無錫的主要領導都各自提出了要求。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繞對崑山期許了數個「創新」,要求崑山集聚高端創新平臺、高端創新人才、高端創新企業,使崑山成為創新要素集聚、創新火花迸發的「創新之城」。

澎湃新聞注意到,擺脫傳統路徑,做依靠創新作為內驅動力的產業科創城市,打造國家一流產業科創中心,正是崑山過去兩三年所做的事情。

相比之下,有「中國製造業第一縣」之稱的江陰,「產業強市」依然是重要關鍵詞。

無錫市委書記黃欽提出,江陰要勇當「四個排頭兵」,第一個就是要做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鞏固製造業優勢,加快智能製造步伐,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搶佔價值鏈高端。同時,要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

據江陰市政府官網,王進健履新三天後,便花整整一天時間走訪了江陰十餘家重點企業,並直言「重點骨幹企業是江陰發展的領頭羊」。

儘管路徑不同,但無論是崑山還是江陰,之所以能夠長期盤踞在百強縣榜單的一二位,歸根結底靠的還是思想解放和改革創新。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要求,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作為崑山的標識,把打破陳規、探索創新作為崑山的基因,率先向最極限的目標衝刺,以開放再出發的豪情續寫「崑山之路」。

無錫市委書記黃欽也要求江陰要打破慣性思維,跳出舊有格局,不斷探索創新,努力以思想解放的領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率先,當好改革再出發的「排頭兵」。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江陰崑山互取經,縣域經濟耀眼「雙子」最看中對方什麼?
    前幾日,無錫市政府副市長、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帶領江陰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崑山市學習考察。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陪同考察。提起崑山與江陰,不難想起每年的中國最強縣排名榜上,兩者常年位居第一第二名,領跑中國縣域經濟長達十幾年。
  • 崑山GDP4045億元,江陰4001億元!綜合實力差距在哪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崑山GDP為4045億元(崑山公開提出,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5000億元),江陰為4001億元。這是什麼概念,4000多億元稍次於海南(5300多億),但較高於寧夏(3700多億)、遠高青海,西藏。再說江陰崑山二者GDP總量差距只有40多億元,差距較小。
  • 2019年GDP超千億縣(市)增至32個,崑山江陰突破4000億元
    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分布17省(市),蘇浙魯三省佔57席。2019年GDP超千億縣(市)增至32個。在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中,浙江超過江蘇,百強縣(市)數目居第一位,達到24個,比上年增加3個。江蘇百強縣(市)有23個,與上年持平。山東則由上年的18個減少到10個。
  • 崑山最強的鎮排名全國第一,江陰最強的鎮排名卻讓人大跌眼鏡!
    而對於這些文章感興趣的朋友,恐怕就會知道,我們國內的百強縣之中,第一名是崑山,第二名是江陰,這兩個地方的GDP遙遙領先,後面的縣或者縣市與這裡有巨大的差距。而這些地方的鎮子也是受到了我們大家的關注,就比如崑山的玉山鎮,是當地最強的鎮子,也是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我們國內的百強鎮之中,排在第一名,可見這個地方的實力多麼的強大。
  • 與崑山、江陰同列!蕪湖縣這項榮譽令人側目
    與崑山、江陰同列!在這份榜單中,崑山和江陰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位。蕪湖縣也是十強榜單中,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區唯一榜上有名的縣域智慧城市,可謂表現不俗、令人側目。官方對蕪湖縣所獲這項人員榮譽介紹說:近年來,蕪湖縣致力打造縣域智慧城市,提出「數字蕪湖縣」戰略,持之以恆探索智慧蕪湖縣發展新模式。
  • 中國十大強縣,30年前是一個什麼格局?網友:崑山在20名之外!
    那麼我們以GDP總量排列一下中國的十大強縣,依次是崑山、江陰、張家港、晉江、常熟、慈谿、宜興、長沙縣、義烏和太倉。去年,晉江的GDP首次超越了常熟。如今,GDP已經作為了地區經濟最為核心的數據。而對於縣市的研究而言,GDP的意義更是關鍵。所以各大機構排出的十大強縣排名,給出的權重也是GDP總量最高。
  • 2020中甲聯賽常州賽區迎來首輪較量 崑山FC隊以2比0戰勝四川優必選隊
    來源:江陰網江陰網訊(記者 顧炯) 13日,2020賽季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第一階段第1輪比賽在江陰體育中心鳴鑼開賽。經過激烈的角逐,崑山FC隊以2比0戰勝四川優必選隊。當晚7點,在2020中甲聯賽常州賽區首輪較量中,兩支遞補進中甲的球隊四川優必選隊和崑山FC隊展開對決。上半場第24分鐘,崑山FC隊打破僵局,外援阿德尼吉在禁區內混戰中將球捅射入網,崑山FC隊1比0領先。
  • 福布斯排名第一的縣級市,不是崑山和江陰,但尤為富裕
    除了這些福布斯還會給城市排名,我國這個縣級市,在福布斯排名第一,並非是崑山和江陰,卻尤為富裕。這個縣級市便是義烏了,義烏成為福布斯榜單上最富裕的縣級市,其實是意料之中的,義烏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縣級市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是我國大陸六大強縣之一,不論是人均收入水平還是豪車密度義烏在中國大陸都是居首位的,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 崑山陸家:開放再出發 奏響高質量發展「奮進曲」
    做足「真」字文章,同心奔小康崑山陸家:開放再出發 奏響高質量發展「奮進曲」本報訊(記者 陳思羽 汪宏勝) 崑山陸家鎮,是蘇州市崑山市行政區劃面積最小的板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改革開放以來,陸家鎮緊抓每一次發展機遇,逐步實現從「外向明星鎮」到「工貿重鎮」「貿工重鎮」「特色小鎮」的轉變。2019年,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建制鎮千強鎮第69位,實現6年持續上升。
  • 「百強縣」名城張家港迎來新黨政主官:書記市長均為70後
    4月29日,全國百強縣名城、蘇州「三大法寶」之一「張家港精神」發源地的張家港市,迎來新任黨政主要領導——原在張家港擔任市長的潘國強升任市委書記,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韓衛調任張家港擔任市委副書記、市長候選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潘國強和韓衛兩人均為「70後,都有過在蘇州區縣板塊工作過的經歷。
  • 「專精特新」成就「製造業第一縣」江陰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朱國亮產業鏈現代化是精準破解製造業「大而不強」的關鍵一招。被譽為「中國製造業第一縣」的江蘇省江陰市聚焦優勢產業集群,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專精特新」,固強補弱提升產業鏈控制力,推動上下遊企業融通發展。
  • 中國100強縣排名:前10被江蘇和浙江瓜分,湖南長沙縣中西部第一
    而在這個報告中,就有中國最新的百強縣榜單,百強縣榜單是通過各個縣的經濟規模、財政收入、區域競爭地位等因素綜合下來,然後再打分排名。 而我們今天就拿前十名出來聊聊,前十名分別是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晉江、太倉、義烏、宜興、慈谿以及長沙縣。
  • 中國第一強縣誓師大會定下三年目標,光環之下為何滿滿危機感
    不過,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誓師大會」上告誡說,崑山雖已雄踞中國第一強縣這一冠軍寶座15年,但相較於前幾年,如今追兵「已至腳下」。比如,長期在全國縣域經濟排行榜上位居「榜眼」的江蘇江陰,與崑山一樣,這兩個縣級市的經濟總量均在2019年年底突破了4000億元大關。而江陰的GDP僅比崑山少42億。
  • 海南省臨高、瓊中兩縣有望迎來新任縣委書記
    海南省委組織部3月31日發布的擬任幹部人選情況公示公告顯示,海南省臨高、瓊中兩縣有望迎來新任縣委書記。《海南日報》4月1日報導稱,海南省委組織部在公告中稱,經省委研究,現將一批擬任幹部人選情況予以公示。
  • 中國100強縣排名「出鍋」:前10被江蘇浙江瓜分,有你家就享福了
    中國100強縣排名「出鍋」:前10被江蘇浙江瓜分,有你家就享福了!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經濟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這份報告刊登了中國最新百強縣排行榜。百強縣排行榜是綜合各縣的經濟規模、財政收入、地區競爭力等要素進行排名的。
  • 無錫又迎來新高鐵站,規模5臺12線,將接入3條地鐵,就在江陰
    江陰站的車站規模現設計為5臺12線,而且在未來這座新的高鐵站還將會接入3條地鐵線,這將會極大地方便人們的高鐵交通出行。江陰站的建成以及高鐵的開通也將會很大程度上緩解交通壓力,並加快江陰以及無錫整體上的經濟發展速度。因此,這條新高鐵站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而江陰市毫無疑問也將會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可以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贏家!
  • 江陰首座高水平大學今天啟用
    9月9日,經過1024天的等待,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迎來了第一批師生。9月11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正式啟用,2380名師生在江陰開啟自己新的職業生涯和學業生活。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也是江陰這座城市首個高水平大學。
  • 建國後,蘇州劃出、撤銷的縣有哪些,最可惜的為哪座?
    市作為行政區劃出現較晚,民國初廢府存縣,長洲、元和兩縣也併入吳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曾短暫成立蘇州市。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後設蘇州市,蘇州市、吳縣均由蘇南行署區蘇州專區管轄。建國後,蘇州分為蘇州市和蘇州專區兩個行政區,其中蘇州市曾兩次隸屬於蘇州專區,1983年施行「市管縣」體制後僅餘蘇州市。
  • 江陰市委王進健書記視察調研市法院工作
    2020年5月11日上午,無錫市副市長、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蒞臨市法院視察工作,實地調研執行局、濱江法庭、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一法庭,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市法院工作匯報,對下一步市法院重點工作提出要求。江陰市委辦公室主任郭誠、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顧培植陪同調研。調研執行事務中心和執行指揮中心,現場觀摩了4G單兵連通與執法記錄儀使用。
  • 江蘇蘇州迎來大規劃,被兩條地鐵兩條高鐵同時看中,就在崑山市內
    說到江蘇,我不知道每個人都會怎麼想,無論如何,在我的腦海中,我第一次想到的是一座古老的小鎮,坐落在水邊,一個充滿江南風味的小鎮,經常出現在北方人夢中的圖片之一,同時,除了這裡的古鎮風景區外,江蘇的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省,它也是中國唯一一個所有縣都進入「百強縣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