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影片《恐襲波士頓》(《愛國者日》)昨天與《正義聯盟》一同在全國上映。相比後者DC超英組團霸屏,前者多少顯得有些名不見經傳。
《恐襲波士頓》根據2013年震驚世界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改編,曾執導《深海浩劫》的災難片好手彼得·博格執導,詳實的展現了爆炸案發生後FBI、警方、民間如何在第一時間將兇手緝拿歸案。
彼得·博格
相比《正義聯盟》中那些輕則上天入地,重則拯救地球與蒼生的虛構超級英雄,《恐襲波士頓》中的平民英雄只是些恪守在自己崗位的平凡人,但正是這些平凡人將恐怖分子繩之以法,守護者現實生活的安寧與正義,他們理應獲得更多的關注與褒獎。
真實的波士頓恐襲中,還有許許多多平凡人在危急時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其中一位中國小哥的英勇舉動更是得到了美國社會的廣泛讚譽。
時光君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說說《恐襲波士頓》幕後的真實事件,除了回顧理應被人記住的平民英雄外,也以此來悼念在恐怖襲擊中受難的無辜生命。(遇難者中還有一位華人)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爆炸案現場
2013年4月15日,全球最古老的馬拉松年度盛會」波士頓馬拉松賽」在愛國者日如期舉辦,但卻沒能迎來第117次完美謝幕….
兩名恐怖分子潛伏在觀戰的人群中,先後引爆了藏匿在終點線附近的兩枚土製炸彈,當場造成3人死亡,逾260人受傷,爆炸現場猶如人間地獄;刺鼻的硝煙,傷者的哀嚎,慌亂的人群,血染的星條旗,瀰漫在空氣中的死亡氣息讓這場爆炸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揮之不去的夢魘。
波士頓警方聯手FBI立即展開了對兩名兇手的追捕,最終在19日成功將兩名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已於昨(17日)登陸內地影院的《恐襲波士頓》講述的,正是這段悲壯,驚險,卻又充滿普世溫情與人性光輝的「全城緝兇」。
70兆的影像資料尋線索
現場觀眾提供的視頻資料鎖定罪犯
爆炸發後的第一時間,由FBI(聯邦調查局)坐鎮指揮,ATF(菸酒火器管理局),DEA(緝毒局),CIA(中情局),NCTC(國家反恐怖主義中心)也都加入到聯合調查行動當中。
通過對現場殘留的金屬碎片、釘子、鋼珠軸承、炸飛在屋頂上的高壓鍋蓋、以及黑色尼龍碎片進行分析,警方初步確定恐怖分子使用的是最常見的「高壓鍋炸彈」,並將其放在背包中遠程引爆。
隱藏在人潮中的惡魔
但由於製作高壓鍋炸彈的材料並沒有購買渠道限制,無法縮小嫌疑人範圍。五大局開始在網絡上求助現場群眾提供事發當天的視頻和照片,超過100位分析員最終在70兆的影像資料中,找到了隱藏在人潮中的惡魔—兩名分別戴著白色棒球帽和黑色棒球帽的中東人。
中國小哥立下大功
殺紅眼的黑白帽隨即劫持了一輛奔馳SUV,並綁架了車主作為人質。而這位人質正是本案的關鍵人物—就讀于波士頓東北大學的工科男孟盾!
回想起2013年4月18日那一晚的九死一生,孟盾至今心有餘悸:「這是我這一生最令人恐懼的一刻。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難的決定。」
孟盾
當時的孟盾被黑帽子拿槍指著頭:「你知道波士頓馬拉松爆炸嗎?你知道是誰幹的嗎?我幹的!我剛剛還殺了個警察!」在和兩名暴恐分子相處的一個多小時中,孟盾得知兩人下一個目標便是紐約時代廣場!
在行駛至一家加油站附近後,經過一番激烈的內心掙扎,孟盾打開車門飛奔至附近的便利店,並在門內放低身形並將門死死拉住,同時請求店主撥打911。在警方趕來後,絕處逢生的孟盾向警方提供了奔馳SUV的GPS密碼,他落在車上的手機同樣為警方提供了車輛定位,直接將搜索範圍縮小至沃特敦一帶。
《恐襲波士頓》中的孟盾,由華裔演員歐陽萬成飾演
孟盾的勇敢,沉著,當機立斷在事後收到了美國社會的廣泛讚譽,他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 「反恐英雄」。然而,談起那一晚的虎口餘生,孟盾卻說到:「我不覺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想再見到我的父母和家人,想救自己一命,想繼續追逐夢想。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衝在前線和恐怖分子交鋒的人,和那些堅強活下來的受害者。」
華裔演員歐陽萬成在片中飾演了孟盾這一角色。
亡命兄弟喋血街頭
2013年4月19日的午夜,循著孟盾提供的關鍵線索,波士頓警方很快便和黑白帽兩名恐怖分子展開了激烈交火,300發子彈伴隨著土製炸彈的轟鳴響徹夜空。
左:塔梅爾蘭·察爾納耶夫,右:焦哈爾·察爾納耶夫
由於事發突然,所有處在交戰區域內的居民都受到了戰火的波及,15名警員在這場交火中受傷。情急中白帽子竟一腳油門碾壓過了自己的同夥逃逸,事實上兩人在行動前就已商量好寧死不降。最終白帽子駕駛奔馳車逃離現場,黑帽子在醫院中不治身亡。
隨後通過調查兩人遺留在現場的本田車註冊信息和黑帽子的指紋信息,警方終於確定了這兩個惡魔的真實身份—「白帽子」名叫焦哈爾·察爾納耶夫,19歲。「黑帽子」則是他26歲的哥哥—塔梅爾蘭·察爾納耶夫。
全城戒嚴9000多警力地毯式搜捕
19日清晨,沃特敦居民接到了911的電話通知,要求他們在家中避難並隨時接受排查。
疑犯藏身處
昔日裡人聲鼎沸的街道上,武裝到牙齒的SWAT特警在被隔離的20個街區中展開了地毯式搜索;BFI、ATF、國土安全局、國民警衛隊、馬塞諸塞州警局出動了9000多位警察跨部門合作,整個公共運輸網絡停止運行。
全城封鎖一直持續到19日晚6點,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場聲勢浩大的搜索即將無功而返時,一名沃特敦居民向警方舉報自家停放在後院的遊艇上藏了個人。
現實場景
警方隨即趕到將整個院子重重包圍,在覺察到遊艇內傳出動靜時集體向帆船開火,幾秒後才被叫停(這一場景出現在影片高潮,但和真實情況有出入)。在之後的麻薩諸塞聯邦聲明中,我們才得知當時的真實情況是一名警員未經請示試探性地朝遊艇開槍,導致其餘特警認為嫌犯意圖襲警集體開火。
疑犯
最終,嫌犯走出了遊艇,他正是整個波馬恐襲案的漏網之魚—焦哈爾·察爾納耶夫。時間定格在晚上8:42,隨著焦哈爾舉起雙手被特警撂翻在地,波馬恐襲案正式告破。
滋生在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
在片中兩兄弟試圖給中國小夥洗腦,稱911是美國為讓人們仇視穆斯林的自導自演,現實中,被捕後的焦哈爾面對他親手屠殺的生命依舊毫無悔意,甚至在法庭上用俄語一遍遍宣稱無罪。
他辯解道:「我想改變這個世界,以伊斯蘭的名義,炸死這些人,我將為自己的目標和偉大使命而獻身。」
遊艇中的字跡
在焦哈爾藏匿的遊艇中,他用潦草的字跡把哥哥形容為烈士,他寫到:「這次爆炸是對美國發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報復,是對美國殘害穆斯林的報復,而那些被波及到的無辜生命,不過是附帶傷害罷了…就連面臨終審時,他的母親甚至還在遣責美國奪走了她孩子,後悔移民美國:「美國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我的孩子是無辜的!」
塔梅爾蘭的妻子凱薩琳·羅素本是位信仰基督教的美國公民,在遇到丈夫塔梅爾蘭之後卻轉變信仰甚至主動戴上了希賈布,在面對FBI的審問時依舊將丈夫的行為視為英雄之舉。
塔梅爾蘭的妻子
最值得警惕的是,波馬爆炸案並不是由任何恐怖組織所為,而是滋生在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導致。片中這一角色由「女超人」梅利莎·拜諾伊斯特飾演。
原計劃在美國國慶日實施的恐襲
察爾納耶夫兩兄弟來自於塔吉克斯坦,2002年,察爾納耶夫一家謊稱從車臣政治避難移民美國,居住在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哥哥有暴力史,在當地一所社區學院就讀,最終輟學追求自己的拳擊事業,拳壇上碌碌無為的他將「聖戰」視為下一個人生目標。弟弟則就讀於麻省大學達特茅斯分校,吸毒並且販毒,從小便對哥哥產生偶像崇拜的他也加入到了這場「聖戰」中。
兩人從蓋達組織發行的「覺醒」雜誌中學習製作 「高壓鍋」土製炸彈(電影中也出現了二人觀看炸彈製作視頻的一幕),他們原本打算在美國國慶日(7月4日)發動自殺式爆炸襲擊,但最終選擇在波馬下手,目的就是為了營造出「隨機作案」的障眼法。
遲來的道歉
2015年6月24日,焦哈爾·察爾納耶夫30項罪名成立被判處死刑,他也成為了911之後第一位被判處死刑的恐怖分子。
行刑之前,焦哈爾面對受害者家屬與倖存者聲嘶力竭的控訴,第一次說出了:「對不起。」他向真主祈禱,保佑在爆炸案中逝去的人們,並願真主寬恕他和他的兄弟及家庭。
然而,這句遲來的道歉無法挽回在爆炸中逝去的生命,焦哈爾的死更無法彌補他和哥哥犯下的滔天罪行。
中國少女魂斷他鄉
在波馬爆炸案中,最牽動國人心緒的莫過於23歲的中國女留學生呂令子的遇難噩耗;呂令子來自瀋陽,在2012年就讀於美國波士頓大學攻讀統計學碩士學位,遇難時年僅23歲。
在驗屍報告中,呂令子的身體裡更是被查出嵌滿了金屬碎片,包括彈丸和釘子,意味著呂令子的身體多處被打穿。一位前程似錦的花季少女就這樣在異國他鄉成為了恐怖主義的犧牲品,著實讓人唏噓。
爆炸案發生後不久,習近平主席通過外交部和中國駐美國使館分別向爆炸案遇難和受傷中國留學生的家屬轉達了悼念與慰問,歐巴馬總統也在爆炸案公眾悼念儀式上對呂令子表示悼念,波士頓大學則在2013年創立了資助中國留學生的「呂令子獎學金」。
其它遇難者
其餘兩位在爆炸中當場喪生的包括一位29歲的飯店經理—克莉斯託·坎貝爾,以及一位名叫馬丁·威廉·理察的8歲男孩(死於第二次爆炸),當時他與妹妹、媽媽一起在終點線迎接參加比賽的父親,卻不料從此陰陽兩隔……
此外,除了前面提到的麻省理工大學執勤警官肖恩·科利爾不幸殉職外,另一位波士頓警官丹尼斯·西蒙斯(Dennis Simmonds)在沃特敦槍戰中被土製手榴彈炸傷,在被傷痛折磨了將近一年後,西蒙斯警官在2014年4月10日與世長辭….
反恐英雄不問出處
湯米·桑德斯是《恐襲波士頓》中的男一號,一位全程參與波馬爆炸案偵破的波士頓警官。飾演者馬克·沃爾伯格本正是土生土長的波士頓人,這個角色則可謂眾多親歷波馬恐襲案的警官的「綜合體」,代表了當時多位衝在最前線,卻未經新聞報導的無名英雄們。
馬克·沃爾伯格
此外波士頓警察局警長艾德·戴維斯也在領導搜索工作和與FBI的聯手調查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冷靜沉著的指揮為波馬爆炸案的及時偵破提供了保障。
該角色由老戲骨約翰·古德曼飾演。在沃特敦槍戰中和恐怖分子搏鬥的警局老煙槍傑弗裡則由《爆裂鼓手》「魔鬼導師」J.K.西蒙斯飾演。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西蒙斯曾跟隨普格裡斯一同執勤。
J·K·西蒙斯
傷者自強走出陰影
真兇伏法,大快人心,但對於16位在爆炸中失去肢體的健全人來說,他們只能直面人生才能克服過去的「幻痛」。而在眾多成功擁抱新生活的爆炸案倖存者中,以下6位的故事幾乎是盡人皆知。
48歲母親塞萊斯特·科克倫和其17歲女兒雪梨·科克倫在爆炸中分別失去了雙腿和腳骨、肌腱韌帶。母女二人在康復中逐漸打開了彼此的心結,在康復中心出院後,雪梨在男友和母親的幫助與激勵下參加了畢業舞會,成為了最美的「舞會皇后。」
派翠克·唐尼斯與傑西卡·肯斯基夫婦在這次暴恐襲擊中均失去了下肢。經歷過人生的劇變,這對高顏值夫婦並沒有被命運擊敗,他們腳踩假肢重新踏上了波士頓馬拉松的賽道,以故地重遊的方式向昨日勇敢告別。不管是在《恐襲波士頓》還是紀錄片《馬拉松:愛國者日爆炸案》中,這對夫婦都是出鏡率最高的勵志眷侶。
年過30的諾登兄弟(JP和保羅)在爆炸中雙雙失去了右腿,保羅還失去了他的左腳。如今,度過人生低谷的兩兄弟雙雙收穫了愛情與事業,他們和其他在波馬爆炸中截肢的倖存者一起,成為了鼓舞波士頓以及籠罩在恐怖主義陰影下的美國走出陰霾,樂觀勇敢生活的精神偶像。
波士頓堅強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位英雄與偶像,民間還有太多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人道救援的工作中來。
在事發當天,部分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的選手到達終點後直奔醫院獻血;爆炸發生後的第二天,波士頓人自發走上街頭,為爆炸中遇害的逝者祈福;麻省理工大學為英勇犧牲的肖恩警官樹立了雕像;事發一周後,200萬善款被用於撫慰受難者家屬和治療傷員的公益事業中。「波士頓堅強」(Boston Strong!)「波士頓挺住」等口語在全美,甚至全球瘋狂發酵,歌頌了波士頓市民不向恐怖主義屈服的堅毅精神。
波士頓堅強
為了忘卻的紀念
在爆炸案發生五天後的4月20日,一場悼念儀式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波士頓紅襪隊與堪薩斯城皇家隊的比賽前舉行,紅襪隊的傳奇球星「老爹」 大衛·奧爾蒂斯在入場時對沸騰的觀眾說到:「波士頓是我們的地盤!沒有人能主宰我們的自由!波士頓,挺住!」
而在關于波馬爆炸案的《恐襲波士頓》和HBO紀錄片《馬拉松:愛國者日爆炸案》中都使用了這振奮人心的橋段。
比賽前為遇難者默哀
除了《恐襲波士頓》和吉倫哈爾主演的《堅強》,還有一部由卡西·阿弗萊克主演的《堅強波士頓》將於2019年上映。
而波馬爆炸案被多次搬上銀幕,也正是「為了忘卻的紀念」。謹以此文悼念那些在波馬爆炸案中逝去的鮮活生命,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讓電影遇見生活,盡在影視生活第一站
《星球大戰8》片長150分鐘系列最長
萊恩·詹森證實《俠盜一號》導演將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