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的百香果種植園,年畝產量能夠達到1500公斤就算不錯了,但博白縣黃凌鎮張志明的百香果園,卻號稱可達5000公斤以上。是真是假?廣西、廣東、海南的百香果種植戶聞訊驚詫之餘,紛紛趕到博白縣黃凌鎮一探究竟。張志明利用科技手段種植百香果獲得高產的事實,讓遠道而來的種植戶大開眼界。「萬斤果」技術值得考證關注
▲果農對張志明百香果園的種植模式很感興趣。
近日,記者來到博白縣黃凌鎮,找到了這個被北流市洲際商團產業聯盟會稱為創造百香果種植奇蹟的果園。
該果園的主人叫張志明。今年3月20日,他在果園每畝種植300~500株百香果種苗,所種果苗全部是高達1.6米左右的青春苗,每株結果60~105個,每畝產果2.5萬個。6月20日開始摘果,7月底第一批果畝產達1500公斤以上。據張志明介紹,畝產年內可以達到5000公斤以上。
7月中旬,北流市洲際商團產業聯盟會高層林日明、楊瑞金、覃振海聞訊多次來到張志明的果園考察,並測量實際產量。考察結束後,林日明在微信推文,迅速在業內引起反響,並傳播到廣東、海南等地,大家紛紛來電諮詢事情真偽,並最終促成了7月22日的現場會。
記者採訪中發現,張志明的種植技術目前還不能證實達到「畝產萬斤」的結果,但是稱之為「高產技術」確實不算過分。據了解,目前國內,百香果年畝產1500公斤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達到年畝產2500公斤就已是「高產王」。而張志明果園第一批果就已經達到畝產1500公斤,按百香果一年採摘4批果計算,達到「畝產萬斤」的機率的確非常大。商團大力推廣大有深意
▲百香果掛滿枝頭。
▲百香果掛滿枝頭。
北流市洲際商團產業聯盟會是一個大力推動百香果、紅薯等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商會組織,此次「跨境」推廣博白縣高產百香果技術,是大有深意的,按林日明所說,商會是想通過「他山石」的重重一激,讓躺在成績簿上「睡覺」的北流百香果業奮起直追,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據了解,北流市百香果產業近年發展較好,在種植面積、電商銷售等多項指標在國內處於領先的地位,然而目前也遇到發展瓶頸。首先高產技術的普及率一直不高。張志明也坦承,他自己的百香果高產種植技術,很多其實是在北流市學到的,但是這些高產技術在北流市卻一直沒大面積推廣,北流市洲際商團產業聯盟會在推廣這些高產技術時,很多種植戶還是採用原來的種植技術,主要是不捨得投入物資及人力成本。另外,在思想深處,種植戶還不能深刻認識到水果種植的品質直接關係到電商的網上銷售。北流市電商大戶岑軍說:「種植戶有時會埋怨電商的收購價『不給力』,然而品質決定了價格,沒有好的百香果,我們電商在網上也賣不動,價格肯定疲軟啊!」
林日明說,希望博白張志明「萬斤畝產」的奇蹟給有志於鄉村振興事業的人士以啟發。
(玉林日報記者 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