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離離
01
為了紀念阿根廷前國母貝隆夫人去世60周年,現任的阿根廷總統克裡斯蒂娜·基什內爾推出了印有貝隆夫人頭像的,新版100比索紙幣。
而貝隆夫人,就成了第一位頭像印在阿根廷紙幣上的女性,哪怕在全球範圍內,也相當罕見。
問及為什麼是貝隆夫人的頭像印在100比索紙幣上,總統基什內爾說這是恢復正義的一種方式:
並不是因為她是聖人,也不是因為她從未犯過錯,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人。
記得貝隆夫人去世時,全國停工停課哀悼她,無數的人湧上街頭送別這位「國家的靈魂,民族的精神領袖」。
更有甚者無法接受這個噩耗,當場哭暈,還有的讓擁擠中被踩導致死亡。民眾極度悲傷的情緒最後化作天空中遮天蔽日的烏雲,久久不肯散去。
能有如此高的地位,能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能得到整個國家人民的人心,貝隆夫人無疑是阿根廷人民心中的偉大的傳奇。
很多人將貝隆夫人描述為貝隆手上的「王牌」,乃至是整個國家的「王牌」,她一去世,貝隆就迅速倒臺。
而貝隆夫人,也是麥當娜的偶像,《貝隆夫人》這部電影,就是她主動要求演出的。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在阿根廷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的傳奇女性—伊娃·貝隆。
02
與優雅智慧的國母高大上形象截然相反的是,伊娃其實是一個出生在農村的私生女。
她是1919年的5月份出生的,如果降落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庭成員之間愛意濃濃,靠自己的汗水就能得到果腹的食物,哪怕日子苦一點,伊娃可能也不至於如此「憤世嫉俗」。
為什麼這麼講?
當時伊娃的母親愛上的是一個有婦之夫,對方是個富有的農場主,而且還為對方生了五個孩子,而伊娃則是最小的那個。
一個男人能不給情人任何承諾就讓對方為自己生下5個孩子,不知道是男方太渣還是女方太傻。
事實證明,兩種原因都有。
伊娃才剛出生沒多久,渣父就拋棄了她們母子六人,這也足以證明,伊娃的母親有多傻。
但木已成舟,孩子生下來總是要養活,好在伊娃的母親雖然曾經傻到被所謂的愛情衝昏了頭腦後來總算清醒過來,被情人拋棄後,她沒有拋棄孩子,而是拼命工作,努力養活幾個孩子。
窮人家的孩子早早就懂事能幹,但即便這樣,伊娃和其他4個兄弟姐妹依舊不能穿暖吃飽,營養就更談不上了,整個人看起來瘦弱不堪。
因為是非婚生子,家裡也沒個男人,被人指指點點在所難免,伊娃幾姊妹從小就見慣了各種陰陽怪氣和白眼侮辱,更讓人氣憤的是,當渣父去世,伊娃隨著媽媽去弔唁,結果被說成是「野種」,趕了出來。
才7歲的她,心中升騰起一股莫名的怒火,她的倔勁和鬥志被激發了出來,她對自己說:
將來我一定要成為阿根廷響噹噹的大人物。
02
你以為,人生就像演電視劇,一個鏡頭的切換,就能從社會最底層登上人生的巔峰。
並沒有,在她稍微大一點,媽媽就開始為她找個人家嫁了,少個人少張吃飯的嘴,如果按照這個劇本,伊娃大概率會成為一個農婦或者底層女工。
在歲月的蹉跎和辛苦勞作中,生兒育女,重複上一輩的命運輪迴。
但前面說了,伊娃在她7歲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以後要成為怎樣的人,不到迫不得已那一刻,她不會向現實和命運屈服。
但是一個出身卑微,無權無勢,身邊沒有任何一個能幫上自己的人,如何敲開通往上流階層的大門?
最直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出賣自己。
03
可能很多人會鄙視這種行為,但任何一個強烈渴望掙脫底層的泥潭,實現階級遷躍的人,都不會計較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自己可承受的代價。
高中時期,她聽聞著名歌手會來鎮上演出,這是一個絕好的離開小鎮,跟隨他去往首都的好機會。
那時候的伊娃已經出落的相當標誌,在學校經常被同學誇讚長的漂亮,這一次,她將用自己的這個「武器」,接近並徵服那名歌手。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人,一旦設定了目標,會想方設法去實現原本看起來難如登天的事情。
但伊娃真的做到了,對方答應她帶她去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跟很多電影橋段相似,伊娃跟著這個男人來到首都,沒多久就被莫名拋棄了。
在這裡之前,伊娃不是沒想到這種可能,但頑強的她不會輕易退縮回到那個小鎮上,她一邊做零工,一邊儘量往露臉多,掙錢快的方向靠。
美貌真的可以當飯吃。
她接廣告,拍電影,還做廣播員,這些放在今天,也依舊是來錢最快的方式之一。
她用了幾年的時間,終於混成了一個小有名氣,有一定影響力,有一定的財富積累的人物。
不過,這離她的「大人物」設定還有一定的距離,她一直在尋找機會,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1944年,在一個宴會上,她認識了貝隆上校,她被他淵博的學識、儒雅的風度以及對當下國內外局勢深刻的洞悉傾倒。
她是真的被眼前這個男人迷住了,他對底層民眾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富人的窮奢極欲的批判,與她的觀點不謀而合。
他的大格局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伊娃深深折服。
況且,那時的他是單身,第一任妻子死於子宮癌。久經情場的伊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但因懸殊的地位,這兩個人在一起勢必會遭到各界的反對和聲討,各種不堪入耳的言語劈頭蓋臉地擲來。
這麼多年來,伊娃早已練就了一副剛烈堅定的鎧甲,來抵禦世俗的暴風烈雨。
經歷了貧困,從底層出來,才知道其中滋味,她只是想儘自己所能,改變有著她相似境遇的人的境況,為更多的窮人爭取利益,從而實現「平等、自由、民主」。
04
自古以來,順應民意的,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自己以及丈夫的政治抱負就能實現。
1946年,貝隆上校正式當選為阿根廷總統,而伊娃,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第一夫人,一個萬人敬仰的國母。
那時,她才27歲。
雖然被恐怖襲擊過,被反動勢力威脅過,但倔強的伊娃就是這麼一根筋,不到黃河心不死,不達目標不回頭。
各種險象環生在她的智慧和無畏的勇氣下,都迎刃而解。
成為第一夫人後,她過去的「黑歷史」經常被反動派扒出並惡意傳播,但伊娃最後還是用實際行動扭轉乾坤。
她為了窮人的利益奔走吶喊,她為了提高阿根廷的社會保障、教育水平以及救濟等問題焦頭爛額。
她積極投身女性的權利運動,盡所能地為弱者爭取到公平待遇。
她是窮人眼中的救世主,是真正的女神。
甚至有大量的民眾想將她推上副總統的位置,但這遭到軍方的強烈反對,只好作罷。
這之後,她依舊沒有停止為民請願的腳步,只不過,這一次她將目光轉向了國外,策劃了一個長達數月的歐洲之行,這次巡演就是著名的「彩虹之旅」。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風華正茂的她,會轟然倒地,之後被診斷出子宮癌,接著被告知所剩時日不多。
這對阿根廷的人民來講,是無論如何都不可接受的。洶湧的人民擠進教堂,為她祈禱,乞求聖母保佑。
但,依舊無濟於事。
1952年的7月26日晚,她也感覺到自己將要去往那個極樂世界,她拉著丈夫貝隆的手說:「小瘦子要走了。」
小瘦子是她自小以來的小名,那晚她走了,生命定格在33歲。
那一刻,人們仿佛又聽到了那首《阿根廷,請別為我哭泣》。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我想不出還能向你表白什麼,但你所要做的只是看著我,你就會知道,每字每句都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