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光伏電池設備2021年展望:大趨勢、大分化、大機會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平安研究

分析師 吳文成 胡小禹 皮秀

摘要

2020年綜述:大尺寸強勢來襲,異質結濃墨登場。2020年,在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加劇等因素推動下,PERC產能再度大規模擴張。PERC電池片設備企業新籤訂單飽滿,2021年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從電池廠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大尺寸(182&;210)電池需求旺盛;中小尺寸(166及以下)電池供過於求,競爭激烈。隨著新投建的大尺寸產能陸續投產,2021年PERC電池產能過剩加劇(產能超過200GW,需求約150GW),電池價格承壓,光伏電池廠將不得不轉向下一代電池技術——異質結(HJT)。2020年,NBB-HJT(無主柵異質結電池)效率突破25%,市場對於HJT認可度顯著提高,投建中試線企業明顯增多。2020年底,通威開啟了GW級HJT大試線建設,HJT大規模擴產在即。從已經招標的HJT設備情況來看,海外設備商基本出局,國產設備商成為主流。

2021年展望:技術與格局未定,機遇與風險並存。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HJT將成為光伏電池主角,設備行業迎歷史機遇。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光伏電池片企業將進入HJT領域,HJT有望開啟10GW量級的招標;另一方面,隨著通威1GW的4條HJT產線陸續投建,國產HJT設備商經歷產業化「大練兵」。預計2021-2024年,HJT設備市場分別為45億元、160億元、210億元、300億元,4年累計規模超700億元。然而,異質結電池不同於PERC電池,對工藝和設備要求更高。HJT設備中,無論是非晶矽鍍膜設備(PECVD)、TCO鍍膜設備(PVD&;RPD)還是金屬化製程設備(絲網印刷機),技術路線和競爭格局尚未穩定,HJT設備公司機遇與風險並存。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市場預期差較大的PERC電池雷射開槽設備龍頭帝爾雷射,公司積極布局HJT雷射轉印、雷射修復、無損劃片設備,有望在HJT設備領域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風險提示:(1)行業政策風險。全球光伏行業一直由政策推動發展。在平價上網尚未完全到來之際,政策變化對行業影響較大。(2)疫情加劇風險。如果全球新冠疫情加劇,全球經濟受到強烈衝擊,行業需求將受到顯著影響。(3)PERC電池價格下降過快風險。2021年PERC電池產能過剩加劇,若價格出現過快下降, 電池廠盈利下滑,將影響資本開支預期。(4)市場競爭風險。光伏設備競爭企業較多,如果市場競爭加劇,將會帶來盈利能力下滑風險。

01

前言

2020年,光伏電池行業異常精彩。一方面,PERC電池企業競爭加劇: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倒逼PERC產能擴張;另一方面,異質結(HJT)電池技術獲得越來越多廠家認可,進入GW級別投建期。PERC電池設備企業新籤訂單飽滿,積極研發HJT新型設備;HJT設備商嶄露頭角,獲得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

展望2021年,從電池技術方向而言,市場對HJT認可度越來越高。從設備技術方向而言,部分投資者認為HJT核心設備技術路線已經確定,行業競爭格局將趨向穩定。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2020年光伏電池設備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2021年又有哪些新的機會呢?本文將逐步展開分析。

02

2020年綜述:大尺寸強勢來襲,異質結濃墨登場

2.1 PERC電池: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加劇,倒逼PERC產能擴張

光伏矽片尺寸直接影響下遊電池片和組件尺寸。當前光伏矽片有5種主流尺寸,分別為156.75mm、158.75mm、166mm、182mm、210mm。大尺寸矽片通過增大矽片面積,放大組件尺寸,從而攤薄各環節加工成本。從原理上來說,矽片尺寸越大越好,然而結合產業鏈配套情況,矽片尺寸又存在上限。對於大尺寸的選擇,目前市場形成182和210兩大陣營:182陣營包括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江蘇中宇光伏、潞安太陽能等企業;210陣營包括中環、天合光能、通威、愛旭、愛康、東方日升等企業。

大尺寸矽片將成為主流。根據PVinfolink預測,2021-2025年182mm矽片產量佔比將分別達到25%、38%、41%、37%、30%;210mm矽片產量佔比將分別達到18%、32%、43%、58%、60%。182和210兩類大尺寸佔比將迅速提高,成為矽片的主流尺寸。

電池廠加速改擴建大尺寸產能。大尺寸之爭起於2019年,2020年開始白熱化。由於成本優勢,大尺寸的電池片更受到組件廠青睞,中小尺寸的電池片市場需求迅速下降。對於新建產能而言,2020年新擴產的PERC電池廠多數採用210設備,向下兼容182等尺寸。對於原有產能而言,部分廠家通過改建將產能升級至166尺寸(166電池片需求有望延續2年時間);部分廠家將產能升級至182、210尺寸。

2020年專業電池廠如通威、愛旭、潤陽、展宇等公司的擴產都選擇210向下兼容的形式。

寧晉晶澳、上海晶澳對原有產能進行了較大的改造。根據產業鏈信息,166及以下尺寸的電池廠改建為182、210尺寸,7-8成的設備均要更換,僅有部分自動化及非核心設備無需更換。大尺寸推動光伏電池片設備訂單激增。

垂直整合企業競爭加劇,擴產計劃超預期。除專業電池廠擴產外,2020年,隨著眾多光伏企業成功融資,垂直一體企業競爭加劇,倒逼了更多的擴張計劃。

2020年4月,晶科能源啟動「再倍增」計劃,擬投資145億元,建設10GW金剛線切片、10GW高效電池片、10GW高效光伏組件生產及研發總部。

2020年6月,東方日升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了15GW高效電池+15GW組件項目框架協議。

2020年9月,阿特斯與宿遷市經開區宣布籤訂10GW光伏組件及10GW光伏電池投資協議,總投資102億元。

2020年10月,晶澳科技完成非公開發行,募資52億元投資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11月,通威和天合光能達成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建設年產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投資40億元)、年產15GW拉棒項目(投資50億元)、年產15GW切片項目(投資15億元)、年產15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投資45億元)。通威股份作為國內矽料和電池片雙龍頭,天合光能作為國內組件領先企業,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開啟新一輪垂直整合之路。

2020年11月,國內矽片龍頭、垂直一體化代表企業隆基股份發布公告,規劃在曲靖投資建設年產30GW單晶電池建設項目,一期建設10GW(投資56億元)。

2020年PERC設備企業新籤訂單飽滿。在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加劇雙重因素的推動下,2020年PERC電池大規模擴產及改建。PERC電池設備企業新籤訂單飽滿,有力支撐2021年業績的持續增長。

2021年PERC產能過剩加劇將倒逼更多電池企業轉向HJT。然而,到2021年,隨著新投PERC電池產能投產,TOP5垂直一體化的PERC電池產能將達到124.9GW(PVinfolink數據),加上通威、愛旭、潤陽等專業電池廠產能,國內總產能將突破200GW。根據我們測算,2021年全球需求有望達到150GW(其中國內約50GW),PERC電池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PERC電池價格承壓,電池廠將不得不轉向新一代電池技術——HJT。

2.2 HJT電池:GW級別招標開啟,國產設備成為主流

異質結(HJT)電池是N型電池,是一種利用晶體矽(c-Si)和非晶體矽(α-Si)薄膜製成的光伏電池。HJT有望成為下一代N型電池的主流。

HJT電池具有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更短的工藝流程、更低的衰減性、更高的雙面率、薄片化等優勢。

1) 光電轉換效率更高。PERC電池轉換效率為22%-23%,HJT電池量產效率已經達到24%-25%,理論效率更是高達27%。

2) 工藝流程短。相比PERC電池7步的核心工藝,HJT電池核心工藝僅有4步。

3) 衰減性更低。首先HJT採用N型電池,不存在LID現象;其次HJT電池表面沉積TCO薄膜,沒有絕緣層,因此無表面帶電機會,因此不存在PID(電勢誘導衰減)效應。

4) 雙面率更高。HJT電池雙面率可以達到90%以上,PERC一般為75%。

5) 薄片化。PERC電池厚度約170微米,HJT電池目前主流厚度為150微米,未來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薄片化可以降低單片電池含矽成本。

6) 技術可拓展性強。HJT電池可以和大尺寸技術結合,未來也有望與鈣鈦礦疊層技術結合。

NBB-HJT效率突破25%。2020年11月,在2020年第十六屆中國太陽級矽及光伏發電研討會上,中威新能源(通威成都線)發布中威HJT電池生產線效率:採用9BB(9主柵)的HJT電池效率已經突破24%,採用NBB(無主柵)的HJT電池效率已經突破25%。

25%效率的HJT產品逐步到來。2020年11月,捷佳偉創和潤陽集團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捷佳偉創宣布已經建立了轉換效率23%-24%-25%的梯隊化產品,可為市場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設備解決方案。我們預計,25%轉換效率的產品主要是高效HJT產品。

2020年HJT招標提速。2020年,由於HJT效率提升顯著,市場對於HJT認可度逐步提高,投建中試線、大試線的企業明顯增多,2020年被稱為異質結電池元年。2020年下半年以來,多個HJT項目正式開啟設備招標。

2019年,通威在成都(和三峽資本合資成立中威公司開展)和合肥分別建設了兩條中試線,吹響了國內電池龍頭企業布局HJT電池的號角。2020年,兩條中試線陸續發布試驗數據,顯著提振了市場信心。

2020年7月,阿特斯宣布250MW的HJT電池中試線項目開工,隨後開啟設備招標。

2020年8月,安徽宣城經濟開發區開啟了500MW高效HJT電池項目設備招標。

2020年10月,通威股份招標了1GW大試線項目,多家設備公司中標。

2020年底至2021年初,山煤集團、東方日升、愛康均有望開啟新一輪HJT電池設備招標。

HJT生產流程主要包括制絨清洗、生長非晶矽薄膜(PECVD鍍膜)、雙面鍍透明導電薄膜(PVD或RPD鍍膜)、金屬化製程(絲網印刷)。

近期,國內HJT電池中試線、大試線的設備招標中,國產HJT電池設備商捷佳偉創、邁為股份、理想萬裡暉、鈞石等均有斬獲。

從近期招標的HJT項目來看,釋放了兩點信號:

1) 電池企業方面,HJT技術路線獲得越來越多電池廠認可,開始出現GW級別的設備招標,這對HJT大規模量產意義重大。山煤、愛康、東方日升、鈞石均有宣布GW級別的擴產計劃,2021年有望正式落地。

2) 設備企業方面,早期HJT產線多採用海外設備,隨著國產設備的不斷成熟,國產設備份額顯著提升。在通威股份最近1GW的4條招標線中,已經出現純國產化的產線。我們判斷,2021年將出現越來越多的純國產化的HJT產線。

2.3 本章小結

2020年,在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加劇等因素推動下,PERC產能再度大規模擴張。PERC電池片設備企業新籤訂單飽滿,2021年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

然而,從電池廠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大尺寸(182&;210)電池需求旺盛;中小尺寸(166及以下)電池供過於求,競爭激烈。隨著新投建的大尺寸產能陸續投產,2021年PERC電池產能過剩加劇(產能超過200GW,需求約150GW),電池價格承壓,光伏電池廠將不得不轉向下一代電池技術——異質結(HJT)。

2020年,NBB-HJT(無主柵)效率突破25%,市場對於HJT認可度顯著提高,投建中試線企業明顯增多。2020年底,通威開啟了GW級HJT大試線建設,HJT大規模擴產在即。從已經招標的HJT設備情況來看,海外設備商基本出局,國產設備商成為主流。

03

2021年展望:技術與格局未定,機遇與風險並存

3.1 HJT招標進入10GW量級,國產設備商「大練兵」

2020年HJT擴產計劃顯著增多。2020年,國內有2-3GW的HJT設備招標,但宣布進入HJT領域並計劃大規模擴產的公司數量顯著增多。騰暉、愛康科技、山煤、東方日升、鈞石、廈門神科、潤陽光伏等均計劃建設GW級別的HJT項目。

2020年3月,中利集團發布定增預案,計劃募資15.75億元投產1GW異質結電池及組件、1GW高效TOPCON電池及組件技改項目。實施主體為子公司騰暉光伏。

2020年3月,愛康科技定增募資,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1.32GW HJT電池及組件項目。

2020年3月,阿特斯籤約落戶嘉興秀洲高新區,規劃建設HJT電池中試線和組件產線。

2020年5月,東方日升2.5GW異質結電池組件一期500MW項目已基本完成設備調試、小批量生產。7月,東方日升計劃義烏、滁州各投產5GW高效電池組件,技術路線包含HJT。

2020年8月,山煤國際、寧波齊賢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計劃合資成立山煤國際光電,規劃10GW異質結項目,一期投3GW。

2020年9月,廈門神科計劃在上饒投建2GW異質結電池。

2020年10月,愛康科技計劃和泰興市政府共同建設6GW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高效組件項目。

2020年11月,鈞石能源和舟山市政府籤約,計劃投資80億元建設10GW異質結電池。

2020年11月,潤陽集團計劃投資建設30GW的PERC+和5GW的HJT。

2021年HJT招標將進入10GW量級。在效率提升的同時,單GW的HJT整線設備造價從2019年8-10億元,降低至2020年5億元,2021年有望降低至4億元左右。HJT效率邁過25%(NBB-HJT),單GW投資下滑,性價比優勢凸顯,電池企業大規模擴產在即。我們預計,2021年HJT招標有望進入10GW量級。

未來4年HJT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700億元。假設2021-2024年HJT新建產能分別為10GW、40GW、60GW、100GW,單GW均價投資分別為4.5億元、4億元、3.5億元、3億元,則2021-2024年HJT設備市場分別為45億元、160億元、210億元、300億元,4年累計設備市場規模超700億元。

對於HJT電池設備商而言,2020年通威股份招標的4條線有望成為「練兵場」。捷佳偉創、邁為股份、鈞石、理想萬裡暉幾家主流的HJT設備商各顯身手。4條線的調試數據有望在2021年發布,幾家HJT主流設備供應商將在2021年分出差距。

3.2 技術路線和競爭格局未定,機遇和風險並存

HJT核心生產工藝雖然只有4步,但是各環節工藝設備技術路線尚未穩定。技術路線的差異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有望改變HJT電池設備的競爭格局。

(1)制絨清洗

製作HJT電池第一步是對矽片進行清洗並形成絨面以陷光。HJT電池要求形成具有高鈍化質量的非晶矽/晶矽界面,擁有較高的清潔度和合適的金字塔形貌。HJT電池對制絨清洗要求較高,通常有兩種方法實現:

RCA清洗法:該工藝原本由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開發的針對半導體晶圓的清洗工藝,分為SC1和SC2兩個步驟。SC1通過過氧化氫(H2O2)和氫氧化銨(NH4OH)的混合液除去矽片表面的顆粒和有機汙染物。SC2在較高的溫度下用鹽酸(HCl)和過氧化氫(H2O2)的混合溶液去除矽片表面的金屬汙染。RCA方法滿足清洗要求,但由於使用的NH4OH和H2O2揮發性很強,而SC1和SC2兩個步驟溫度都高於60攝氏度,因此化學品消耗量特別大,成本較高。

臭氧(O3)清洗:由於RCA方法成本過高,因此出現了一種用O3為基礎的矽片清洗工藝。與RCA相比,在前清洗(Preclean)過程中使用臭氧去離子水溶液(DIO3)替代SC1,在後清洗(Postclean)工藝中使用臭氧/氫氟酸溶液(DIO3/HF)替代SC1、氫氟酸/硝酸混合溶液(HF/HNO3)及SC2三個步驟。該方法減少了化學品消耗量,成本較低,但是對工藝穩定性和可重複性要求較高。

2021年臭氧清洗佔比有望提高到90%。相比而言,RCA清洗方法擁有流程的穩定性和可重複性、需要擁有專業知識;臭氧清洗與其他工藝更好融合,同時能夠降低成本。根據東方日升預測,在制絨清洗環節,2019年臭氧使用比例約為30%,預計2020年能夠提高到80%,2021年有望提高到90%,大大減少化學品消耗量,降低生產成本。

制絨清洗環節,儘管有兩種工藝差別,但設備整體差別不大。目前HJT電池制絨清洗設備海外供應商包括YAC、新格拉斯、RENA等,國內主要供應商是捷佳偉創,邁為股份正通過參股江蘇偉星研發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制絨清洗機臺。

(2)生長非晶矽薄膜

生長非晶矽薄膜是HJT關鍵工藝。生長高質量的本徵和摻雜氫化非晶矽薄膜,獲得高質量的氫化非晶矽/晶矽界面是製備異質結電池的關鍵環節(晶體矽和非晶矽的結合是異質結電池名字中「異質」的含義)。這層膜不僅要求薄(幾納米),且擁有異質的界面。異質結電池上表面自上而下一般為p層(摻硼非晶矽薄層)、i層(本徵非晶矽薄層),下表面為i層(本徵非晶矽薄層)、n層(摻磷非晶矽薄層)。

PECVD是HJT生產的核心設備。HJT的4層膜沉積順序一般為先鍍上表面的i層,然後鍍p層,然後翻面,鍍下表面的i層,最後鍍n層(ip-in順序)。目前PECVD是成長非晶矽薄膜的主流設備。從反應腔角度,PECVD可以分為單真空和雙真空結構;從傳輸角度,PECVD可以分為滾輪傳輸和機械手傳輸。

單真空VS雙真空:單真空是一個開放式的腔體,鍍膜時,等離子體充滿全部腔體。雙真空分為外腔體和內腔體,外腔體用於隔絕,內腔體用於加熱鍍膜。雙真空結構做到了需要鍍膜的地方鍍膜,不需要鍍膜的地方不用鍍。其優勢在於減少了氣體的使用、清洗相對簡單,但缺點在於結構過於複雜。

滾輪傳輸VS機械手傳輸:滾輪傳輸通過滾輪將載板傳輸到反應腔內,反應腔開始鍍膜。機械手傳輸指利用機械手將載板輸送到反應腔內,然後機械手撤出,反應腔開始鍍膜。滾輪傳輸對於滾輪材質要求高,機械手傳輸難點在於自動化控制。

PECVD技術路線有待市場檢驗。邁為股份、捷佳偉創、鈞石大多採用單真空滾輪傳輸結構,理想萬裡暉採用雙真空機械手結構。目前單真空滾輪傳輸結構和雙真空機械手傳輸的PECVD均獲得一些客戶的認可。至於哪種技術方向更適合HJT大規模量產,還有待市場的演繹和檢驗。

i-in-p鍍膜順序成為新趨勢。2020年12月,捷佳偉創PECVD5500設備出廠交付;邁為股份發布新一代PECVD,產能達到8000片/h。兩家公司發布的新型PECVD改變了ip-in鍍膜順序,提出i-in-p的鍍膜順序(先鍍上表面的i層,然後翻面鍍下表面的i層,接著鍍下表面的n層,再翻面,最後鍍上表面的p層),需要翻兩次面,但是減少了交叉汙染,電池效率增益0.15%。

(3)鍍TCO薄膜:

RPD和PVD是鍍TCO薄膜的主要設備。在HJT電池上,需要鍍一層具備良好導電性且擁有較高透光率的導電膠(TCO)。這一方面是因為本徵和摻雜氫化非晶矽薄膜導電性很差,需要在表面製備一層TCO薄膜,用來收集光生載流子並將其運輸到金屬電極上;另一方面,迎光面TCO薄膜需具備減反射功能,降低電池表面光反射損失,因此需要透明材質。TCO薄膜沉積主要有兩種方法:RPD和PVD。

RPD:日本住友開發的反應等離子體沉積(Reactive plasma deposition,RPD)是一種低溫、低損傷的TCO薄膜鍍膜設備。該設備利用特定的磁場控制氬等離子體的形狀,從而產生穩定、均勻、高密度的等離子體。等離子體打在靶材上,讓靶材通過升華沉積到矽片上。

PVD:物理氣相沉積(PVD)主要包括真空蒸鍍法和濺射法,HJT電池主要採用磁控濺射法(SP)。濺射鍍膜的原理是稀薄氣體在異常輝光放電產生的等離子體在電場作用下,對陰極靶材表面進行轟擊,把靶材表面的分子、原子、離子及電子等濺射出來,被濺射出來的粒子帶有一定的動能,沿一定的方向射向基體表面,在矽片表面形成鍍層。

RPD和PVD相比,主要有兩點優勢:1)RPD使用W摻雜In2O3(IWO)靶材,相比PVD使用的Sn摻雜In2O3(ITO)靶材,IWO靶材透光率更強、遷移率更高;2)PVD製備需要離子轟擊,但離子轟擊會導致離子損傷,影響最終轉換效率,RPD不會導致這種效果。RPD不足之處在於IWO靶材的專利屬於日本住友,成本較高。

生產RPD設備的廠家主要是日本住友、捷佳偉創,PVD設備供應商包括梅耶博格、鈞石、新格拉斯、馮阿登納等。2020年捷佳偉創推出新型RPD設備,公司正積極布局下一代RPD和PVD二合一設備,TCO鍍膜設備將進入新一輪PK期。

2020年9月,捷佳偉創通過引進吸收日本住友RPD技術,推出自主研發的新型RPD設備——RPD5500A。相比日本住友RPD,捷佳偉創推出的RPD5500A產能提升了2.86倍(從1920片/h提升到5500片/h),同時配備加熱板和深冷水氣捕集泵,使得工藝更具彈性,同時積極選擇了國產靶材供應商,有望在常規HJT的基礎上為高效HJT帶來保守0.6%以上的效率增益。

公司正在布局下一代RPD和PVD二合一設備——PAR5500A,正面採用RPD鍍TCO,背面採用PVD鍍TCO,性價比更高。

(4)金屬化製程

絲網印刷機是金屬化製程的主流設備。HJT電池正反面均需要電極,以收集光產生的電流。製作電極的材料一般是具有優良導電性能、收集率高的Ag、Cu、Al等金屬材料。製作方法主要分為絲網印刷和電鍍兩種方法。

絲網印刷:使漿料透過已制好柵線圖形的網膜漏印在矽片上形成上、下電極,加熱後使漿料中有機溶劑揮發,形成太陽能電池電極。

電鍍:電鍍指利用電解原理在電池片表面鍍上一層金屬薄層製作電極,它可以替代絲網印刷方法製作電極。

電鍍方法技術更加複雜,同時會造成環境汙染,沒有被多數光伏電池企業採納。絲網印刷是目前HJT電池金屬化製程的主流方法。

HJT電池絲網印刷工藝和PERC電池有差別。HJT電池由於採用了非晶矽薄膜,如果遇到高溫會導致氫化效應,影響鈍化效果,因此HJT電池工藝溫度被限制在了200℃到220℃的低溫環境中。因此,HJT電池中所用的為特殊的低溫銀漿(可在低溫環境下燒結的銀漿),不同於PERC工藝所用的高溫銀漿(800℃)。同時為了保證導電性,其銀含量高於高溫銀漿。

2021年HJT金屬化製程設備競爭越來越激烈。目前國內絲網印刷設備供應商主要是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和科隆威。絲網印刷機主要分為轉臺式和直線交互式兩類。轉臺式通過轉盤轉動90°的方式傳動印刷,直線交互式印刷機採用高速直線電機作為傳輸方式,AB面交替傳片。邁為股份和科隆威選擇轉臺式,捷佳偉創選擇直線交互式。此外,針對HJT電池,帝爾雷射積極研發雷射轉印技術,有望成為絲網印刷技術的補充。

3.3 本章小結

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HJT將成為光伏電池主角,設備行業迎歷史機遇。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光伏電池片企業將進入HJT領域,HJT有望開啟10GW量級的招標;另一方面,隨著通威1GW的4條HJT產線陸續投建,國產HJT設備商經歷產業化「大練兵」。預計2021-2024年,HJT設備市場分別為45億元、160億元、210億元、300億元,4年累計規模超700億元。

然而,HJT電池不同於PERC電池,對工藝和設備要求更高。HJT設備中,無論是非晶矽鍍膜設備(PECVD)、TCO鍍膜設備(PVD&;RPD),還是金屬化製程設備(絲網印刷機),技術路線和競爭格局尚未穩定,HJT設備公司機遇與風險並存。

04

投資建議

從市場發展角度來看,2020年,在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加劇等因素推動下,PERC大尺寸產能再度擴張。2021年,PERC產能過剩加劇,PERC電池價格承壓,影響短期預期,將倒逼更多電池廠選擇HJT技術方向。從技術路線來看,HJT電池方向越來越清晰,但各環節設備技術路線和競爭格局未定,HJT設備公司風險與機遇並存。

05

風險提示

(1)行業政策風險。全球光伏行業一直由政策推動發展。在平價上網尚未完全到來之際,政策變化對行業影響較大。(2)疫情加劇風險。如果全球新冠疫情加劇,全球經濟受到強烈衝擊,行業需求將受到顯著影響。(3)PERC電池價格下降過快風險。2021年PERC電池產能過剩加劇,若價格出現過快下降, 電池廠盈利下滑,將影響資本開支預期。(4)市場競爭風險。光伏設備競爭企業較多,如果市場競爭加劇,將會帶來盈利能力下滑風險。

相關焦點

  • 機構:2021年光伏行業需求展望
    2021年需求展望,海外相對剛性,國內價格敏感:預計2021年海外100~110GW的新增裝機需求具有一定剛性,但國內50GW+的預計新增裝機需求對成本高度敏感,未來一年產業鏈各環節的降本貢獻(玻璃>大尺寸>矽片>矽料)有望令組件價格降至1.5-1.55元/W區間,疊加大尺寸組件帶來的BOS成本節省,將能夠充分保證2021年仍享有政策紅利的國內平價項目需求的釋放,且國內需求釋放仍將呈現較顯著的前低後高態勢
  • 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
    機構指出,HJT電池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路徑明確,目前設備國產化快速推進,整線投資額已下降至4.5億元/GW,已布局並取得顯著進展的設備龍頭企業有望享受產業化初期較高的訂單彈性,電池片企業則優先受益於技術迭代初期的超額收益。展望2021年,HJT將成為光伏電池主角,設備行業迎歷史機遇。
  • 「十四五」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將超70GW 大尺寸、高效異質結成增長...
    在召開的CPIA年度大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做了光伏行業「十三五」發展回顧與「十四五」形勢展望報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均新增裝機有望達70-90GW,全球有望達222-287GW。同時在需求高漲的背景之下,矽片及組件的大尺寸化、HJT電池等將成為光伏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熱門領域。
  • 「十四五」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將超70GW 大尺寸、異質結成增長關鍵詞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均新增裝機有望達70-90GW,全球有望達222-287GW。同時在需求高漲的背景之下,矽片及組件的大尺寸化、HJT電池等將成為光伏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熱門領域。 CPIA在展望中提到,預計在2019-2025年期間,可再生能源將滿足 99%的全球電力增量。
  • 國金證券光伏行業2021年度策略:平價引領能源革命 龍頭從周期走向...
    ■2021年需求展望,海外相對剛性,國內價格敏感:預計2021年海外100~110GW的新增裝機需求具有一定剛性,但國內50GW+的預計新增裝機需求對成本高度敏感,未來一年產業鏈各環節的降本貢獻(玻璃>;大尺寸>;矽片>;矽料)有望令組件價格降至1.5-1.55元/W區間,疊加大尺寸組件帶來的BOS成本節省,將能夠充分保證
  • 2021年,國務院七部委「八箭連發」力挺光伏!
    這是住建部推進光伏+應用發展方面的努力,利好戶用和工商業分布式。二、光伏2021年度展望關鍵詞:平價上網+碳中和光伏全面平價,助力全球實現碳中和:2021年光伏行業將保持高景氣,預計明年全球裝機量為160GW,同比增長30%以上。
  • 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
    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 開始時間:2021-03-07 結束時間:2021-03-09
  • 機構預測:2021年光伏組件價格或降至1.5-1.55元/W
    來源:光伏能源圈近日,國金證券研究所發表了對2021年光伏行業需求展望。2021年需求展望,海外相對剛性,國內價格敏感:預計2021年海外100~110GW的新增裝機需求具有一定剛性,但國內50GW+的預計新增裝機需求對成本高度敏感,未來一年產業鏈各環節的降本貢獻(玻璃>大尺寸>矽片>矽料)有望令組件價格降至1.5-1.55元/W區間,疊加大尺寸組件帶來的BOS成本節省,將能夠充分保證2021年仍享有政策紅利的國內平價項目需求的釋放
  • 年終盤點|光伏:裝機量增勢還將持續幾年 異質結電池將是降成本突破口
    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廖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2012年開始至今,光伏的成本已經下降9成。現在組件的成本已經降到1.6元/w,如果進一步降到1~1.2元就與火電差不多了,異質結電池在2021年或成為降成本的突破口。光伏未來增長邏輯在於,存在持續替代火電、水電的空間,主要依靠裝機量增長提升規模,大概會有8-9倍的空間。
  • 「國金晨訊」化工2021年投資策略;光伏年度策略
    >化工 化工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全球景氣復甦,聚焦龍頭及有α屬性成長標的  電新 光伏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平價引領能源革命,龍頭從周期走向成長  交運 交運周報:附加費頻收推漲運價,集運或「提前過年」  策略周報:當前市場定價不充分的三大方面
  • 光伏設備:技術迭代帶動設備更新換代
    2018年政府出臺531新政,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光伏新增裝機量開始下降。5. 開啟平價元年(2020年-至今):多晶向單晶轉變、大矽片的擴產潮、PERC+異質結等新興電池片技術的不斷發展帶來光伏產業成本的不斷下降,開啟光伏平價元年。
  • 電力設備行業深度分析:回顧光伏行業變革,展望未來高效之路
    近20年光伏發電行業的興起來自兩輪多晶矽料價格的暴跌和一輪矽片價格的暴跌。行業成本下降來自新技術不斷革新,行業在不斷的技術革新和產能過剩導致的價格暴跌中循環成長。從過去20年的光伏行業發展來看,每一輪價格暴跌之後,都將形成一個行業巨頭。
  • 新能源車產業鏈站上風口 2021年還有哪些機會?看看投研大咖是怎麼...
    1、新能源與電氣設備領域   長江證券(鄔博華、馬軍等)   核心觀點:繼續重點推薦光伏板塊投資機會,建議繼續布局3條主線。建議長期重點關注競爭格局好、產業話語權強的環節,大貝塔中找強阿爾法機會。   新能源發電:(1)光伏:光伏行業協會指出,十四五期間國內光伏年均新增裝機或達到70-90GW,顯示行業高景氣。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召開,中國將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目標提升至25%,大幅超預期。
  • 2021年A股有哪些機會?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三大行業或「跨欄...
    目前儘管仍是寒冬時分,但站在新的一年,A股市場又有哪些機會?金融投資報記者從多家券商2021年年度策略報告發現,雖然對於指數行情持謹慎態度,但普遍認為在機構抱團背景下結構性機會依舊凸顯。從券商看好的局部機會來看,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被集中「青睞」。
  • 光伏行業概況及前景(附報告目錄)
    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第一節 太陽能發展規劃重點任務 第二節 2021-2026年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前景 一、2021-2026年光伏發電市場發展潛力 二、2021-2026年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 古瑞瓦特:光伏儲能系統關鍵設備之蓄電池組
    在光伏儲能系統中,蓄電池組和光伏組件的初始成本相當,但蓄電組的壽命更低,蓄電池的技術參數對系統設計非常重要,選型設計時要注意蓄電池的關鍵參數,如電池容量、額定電壓、充放電電流、放電深度,循環次數等等。 01電池容量電池的容量由電池內活性物質的數量決定,通常用安時Ah或者毫安時mAh來表示。
  • 光伏設備行業深度報告:技術升級百花齊放,設備需求景氣延續
    投資邏輯 技術迭代疊加競爭性擴產,光伏設備需求景氣周期有望延長。 矽片環節:單晶滲透率加速提升,矽片向大尺寸迭代,未來三年矽片設備市場 空間超 300 億元。目前隆基、中環、晶科、晶澳以及保利協鑫均在積極布局大 尺寸單晶矽片產能擴張,結合各公司產能規劃,預計 2020-2021 年,五家公司單晶矽片產能有望分別達到 182 和 224.5GW,產能分別增加 74 和 42.5GW。
  • 光伏,燎原之火!
    不同的機會,不同的股票,理應用不同的方法。很直白的道理,可以說是人所共知的一句廢話。但是,當你面對K線的紅紅綠綠,當你面對帳戶上的起起伏伏,早就忘在了腦後。如果習慣了堅持,可能不管什麼股,到自己手裡都變成了長線,從盈利到虧損,不管股價怎麼折騰,反正自己就是不動。
  • 中金公用事業新能源2021年展望:多能互補,開啟碳中和徵程
    我們認為國產化技術的大方向正在明晰,國內核電產業鏈將充分受益,核電設備企業業績將率先兌現。若2021~2024年核電審批能夠保持6臺/年速度,我們測算將貢獻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業績彈性在20%/8%以上。我們預計審批正常化也將帶來運營商的成長可持續性,推動行業景氣度回升。傳統電力:2021年,火電有望「量升價穩」繼續實現業績增長,燃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
  • 電氣設備新能源行業:電動車高增趨勢明確 光伏龍頭穩增低估值
    D1;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車型開始增添雷射雷達技術;特斯拉在安徽合肥設立汽車銷售服務公司;特斯拉12月將被納入標普500指數;德國四分之一加油站2022年或能給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擬撥36億美元支持環保汽車;大眾集團「油轉電」預算增至730億歐元,1年內軟體投資將超25億歐元;英國2030年或將全面禁售燃油車;華為、長安汽車、寧德時代三方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計劃5年發布23款新能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