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產業鏈站上風口 2021年還有哪些機會?看看投研大咖是怎麼...

2020-12-23 天天基金網

  今年來,新能源汽車板塊持續走強,相關基金也成為年內最大的黑馬。目前,經過一波熱炒,新能汽車頭部公司處在了股價、估值雙高位置。現在上車新能源汽車板塊還來得及嗎?明年又有哪些投資機會?

  本文摘錄了最新一屆新財富獲獎分析師研報觀點,看看他們是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各產業鏈投資邏輯的。

  1、新能源與電氣設備領域

  長江證券(鄔博華、馬軍等)

  核心觀點:繼續重點推薦光伏板塊投資機會,建議繼續布局3條主線。風電方面,國內風機價格下跌有望加快平價項目推進,海外海風需求延續旺盛,繼續推薦「雙海」邏輯。

  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將實現爆發式增長,增速有望超過50%,為近三年新高;同時伴隨鋰電成本下降,儲能、兩輪車等增量市場也有望打開,行業將擁抱高景氣。

  除了持續推薦的「全球化」主線外,過去兩年產業鏈擴產的整體放慢,「緊平衡」可能成為明年鋰電行業的第二大主線。(摘自《裝機中樞提升,技術創新突出——光伏年會總結》,20201213)

  東吳證券(曾朵紅、阮巧燕等)

  投資策略:在爆款車型和年底退坡情況下,11月銷售20萬,12月有望歷史新高,12月排產環比增5%以上超預期,供應鏈總體偏緊,全年銷量到135萬以上,明年國內預計200萬+,同增50%+;11月歐洲主流註冊超14萬,同環比+227%/+13%,再次大超預期,今年上調至120萬,同增100%+,明年進一步上修到200萬輛+,同增70%+;美國當選有望鼓勵電動化,日本考慮20230年全電動化,明年電動車國內和海外均高增,強烈推薦全球供應鏈龍頭和有價格彈性標的。中國2060年碳中和,2030年碳達峰,2025年非化石能源佔比25%,2030年25%超預期,歐盟碳排放目標提升到55%等都將加快光伏從輔助能源到主力能源的進程,短期各環節價格趨穩Q4旺季,今年國內裝機估計40GW左右,同增30%;明年60GW+,今年全球120-130GW,同增10%,明年確定性大年,全球170-180GW,同增35%+,強烈看好光伏龍頭。工控今年Q1同降12.4%,先進位造同增15%+,Q2/Q3增長6.4%/6.7%,先進位造同增25%+/25%+,傳統製造和基建行業也明顯增長,11月好轉加速,強烈看好工控龍頭。電網投資總體持平,結構性傾斜,電網設備龍頭向好。風電20年繼續搶裝,估計30GW+(20%+),海上風電持續增長。

  重點推薦標的:寧德時代隆基股份匯川技術陽光電源新宙邦天賜材料當升科技華友鈷業通威股份錦浪科技璞泰來億緯鋰能宏發股份恩捷股份科達利福斯特等。(摘自《電氣設備新能源行業:2025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20%和25%,利好光伏和電動車長遠發展》20201213)

  中泰證券(蘇晨、花秀寧、鄒玲玲等)

  新能源車:1)國內:據中汽協,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9.8、20.0萬輛,同比+75.1%、+104.9%,環比+17.5%、+24.1%,我們預計國內明年銷量將超200萬。

  2)美國: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力度有望加大,美國電動車有望恢復增長。

  3)歐洲:我們預計21年歐洲碳排放約束銷量為171萬臺,同增約48%。

  4)關注華為汽車對行業的重塑。全球汽車智能化正式步入三國時代。

  我們認為,應該重視華為對供應鏈的重塑,優選賽道卡位比較確定的環節。全球電動化在歐洲碳排放政策疊加超強補貼、中國雙積分政策及供給端優質車型加速,未來行業產銷仍然維持高增速。隨著各環節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供應鏈同質化將會逐步展現。建議長期重點關注競爭格局好、產業話語權強的環節,大貝塔中找強阿爾法機會。

  新能源發電:(1)光伏:光伏行業協會指出,十四五期間國內光伏年均新增裝機或達到70-90GW,顯示行業高景氣。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召開,中國將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目標提升至25%,大幅超預期。產業鏈來看,矽料階段性供需偏緊、玻璃供需整體仍緊張、矽片價格因供給釋放節奏以及成本曲線支撐或好於預期、電池處於技術淘汰周期,當前行業2021年估值中位數約26倍,高成長行業相對偏低。

  (2)風電:在三北解禁和搶裝帶動下,2020年風電新增裝機或達33GW,同增約28%,考慮到海風、陸上第二波搶裝、大基地項目以及平價周期開啟,2021年需求或達30GW,需求不悲觀,風電產業鏈中整機環節彈性大、零部件環節業績確定性較高,此外本輪風電景氣周期出現明顯大型化的趨勢,對產業鏈影響深遠,值得關注,當前行業2021年估值中位數13倍,性價比較高。

  電網工控:1)2020年製造業轉型升級與國產化進程加速,內資龍頭憑可靠交付、靈活響應與快速提升的品牌影響力快速搶佔外資份額,Q4以來下遊需求繼續復甦,新切入新客戶價值量有望顯著提升。2)「新基建」背景下5G基站、數據中心、充電樁需求加速,地產顯著回暖,配套電源與繼電器需求持續好轉。3)能源網際網路戰略目標明確,信息化投資繼續高增,特高壓規劃超預期,電網整體投資穩健增長。

  (摘自《電力設備新能源周觀察:非化石能源佔比目標超預期,聚焦成長龍頭》,20201213)

  2、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領域

  長江證券(高登、高伊楠、鄧晨亮)

  總量方面,2021年行業有望迎來顯著復甦,實現兩位數增長。總量之外,智能電動引發的技術變革是核心看點。

  推薦兩條主線:

  1)零部件角度,Model Y將於2021年初國產上市,推動行業電動智能化加速,帶來核心部件新增或升級空間,關注:新泉股份拓普集團伯特利銀輪股份富奧股份凌雲股份星宇股份華域汽車濰柴動力

  2)整車角度,智能化推動整車廠從單一製造環節升級到全產業鏈協同與分配,開啟長期成長空間,提升產業地位,關注: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集團。(摘自《乘聯會11月銷量點評:行業持續改善,新能源表現亮眼》,20201208)

  天風證券(鄧學、婁周鑫、文康等)

  乘用車-總量:強復甦有望持續3年,2021年為大年。

  長維度看,若以2020年銷量為基礎測算,預計總量還有50%以上的空間,未來行業大概率進入長期波動上升期。中短期看,未來三年行業有望迎來較為強勁的復甦,預計銷量增速超25%,其中明年將是復甦「大年」,銷量增速有望超15%。

  乘用車-分化:競爭進入「白熱化」,產品&品牌成決定因素。對於自主品牌,未來將是危機並存,「危」來自品牌高端化趨勢下中低端市場持續萎縮,「機」來自電動智能浪潮下的向上突破。

  我們認為,雖分化仍將是行業主旋律,但尾部出清已基本完成,行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產品&品牌升級將是自主品牌「由大變強」的必經之路。 零部件:長線復甦+科技成長,細分龍頭迎「戴維斯雙擊」。我們認為目前為細分零部件龍頭全球滲透和業績的加速兌現期,有望迎戴維斯雙擊:

  (1)隨全球經濟恢復,汽車產銷反彈,公司利潤率正觸底回升;

  (2)疫情加速全球車企降本訴求,海外滲透有望二次提速;

  (3)市場悲觀預期正逐步扭轉。此外,在科技賦能下,緊抓以特斯拉和華為為代表的汽車電動智能化大趨勢,重點關注ADAS、智能座艙、新能源熱管理、輕量化等領域的國產化機遇。

  重卡:重卡板塊明年或再好於市場預期。站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市場對明年的重卡行業依然過於悲觀,而我們依舊認為(1)GDP的持續增長帶動物流重卡保有量持續提升;(2)國三重卡仍有一定存量;(3)工程重卡治超有望抬升工程重卡保有量。明年重卡行業銷量有望再次超出市場預期,板塊內標的有望繼續受益預期差的修復帶來的盈利和估值雙升。

  客車:「凜冬」已過,復甦可期。我國城市公交的保有量仍處上行通道,更新周期有望支撐未來幾年公交客車銷量,同時明年疫情影響減弱下,旅遊客車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公司受益。(摘自《汽車行業2020年度策略:α和β的共振》,20201220)

  總結來看,雖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出現一定的影響,但從長周期來看,隨著國內支持新能源政策不斷出臺,特斯拉國產化不斷推進,未來國內新能源車產業鏈將直接受益,另外從全球新能源發展狀態來看,未來五年將是新能源車快速增長的五年,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將能夠從這裡面分到一杯羹。

  新能源車子行業大致可細分為:上遊:鋰、鈷原材料;中遊: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動力電池、鋰電設備、其他電池零部件、電機電控;下遊:整車製造、充電樁。其投資難度較大,對於普通投資者也可以選擇借道基金布局。

  延伸閱讀:

  2020第十八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

  大消費行情能否持續?2020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最新觀點來了!

  醫藥板塊怎麼投?興業證券:明年「磨底」+「結構性行情」的機會較大

  「煤飛色舞鋼花濺」 順周期還能上車嗎?機構把脈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低估值優勢凸顯 大金融板塊配置價值幾何?機構:銀行保險等有望帶動指數突破關鍵點位

(責任編輯:DF519)

相關焦點

  • 2021年指數基金該怎麼投,有哪些機會可以把握?
    如果想要抓住核心資產的投資機會,可以關注滬深300指數。滬深300指數包含滬深兩市規模大、流動性好的300隻股票,包括各行業的龍頭優質公司,被譽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覆蓋了金融地產、大消費、科技、醫藥生物等行業核心資產。
  • 政策持續加碼新能源車下鄉與二手車出口,汽車產業鏈機會知多少?
    新能源車方面,2021年補貼總額相當於2020年補貼總額的3.34倍!國家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據文件顯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29億元,其中包含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和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
  • 星座大咖從2021年天象看各行業風口,哪些行業有望一飛沖天?
    從2021年天象看各行業風口,YOYO和著名佔星師stellar老師一起來為大家講講2021年會有哪些重磅天象?哪些行業會異軍突起?什麼樣星盤配置的人機會多多? 一、年度回顧之重磅天象 2020年有很多的天象,比如土星和冥王星合象。
  • 新能源車「換電模式」站上風口 北汽蔚來等龍頭效應凸顯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新能源車「換電模式」站上風口記者 崔小粟6月5日,一位駕駛北汽新能源EU260的北京「的哥」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這車充換兼容,平時在小區(慢)充,活兒好時中途會找一家換電站,3分鐘之內能換好。」
  • 海通策略荀玉根:新能源車產業鏈蒸蒸日上機構持倉提升空間大
    核心結論:①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重啟補貼,新能源車產業鏈基本面將觸底回升,相關指數落後大盤3年後今年才開始回升一小段。②19年中開啟的成長風格未變,成長風格利於新能源車產業鏈,公募對新能源車產業鏈的超配程度明顯低於TMT和醫藥。③策略聯合有色、電新、汽車、海外團隊從上中下遊精選有壁壘的環節、有競爭力的公司組合,詳見報告。
  • 新能源車股價狂奔,現在能否上車?能否成為2021年風口?
    今年新能源車的股價一路狂奔。比如特斯拉漲了6倍,蔚來也不甘落後,小鵬雖然沒那麼猛,也不差,翻了將近4倍。新能源汽車為何突然漲這麼多了?主要的原因在政策的扶持。目前至少有12個國家、25個地區宣布或制定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 2020,多少新能源車企倒在風口中?
    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自2014年起,這個行業經過5年多時間的發展,已從野蠻生長進入到「洗牌期」。
  • 換電模式佔位新能源車下一個「風口」
    大參考   儘管「新四化」早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電動汽車發展之路仍然橫亙著車輛殘值、電池安全和充電便利這「三座大山」。為了越過這些「高山」,增程、插混、快充、換電等模式層出不窮,其中近期大熱的換電模式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風口」。
  • 新能源車材料大風口!這個金屬價格大漲(概念股)
    (原標題:新能源車材料大風口!特斯拉加大使用,工信部開會研討,這個金屬價格大漲,概念股名單出爐) 新能源車材料大風口!
  • 蘋果三星力挺 第四季度全球OLED面板銷量創歷史新高 產業鏈站上風口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SCC發布的最新報告,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OLED面板的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46%至119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據悉,OLED面板的銷售額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iPhone 12系列和三星Galaxy S21的手機面板成為OLED面板銷量增長的重要動力。
  • 新能源車行業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不過ZERO還有一個法寶,就是最大800伏高電壓系統,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120公裡。該車計劃2021年下半年量產上市。華為發布車規級雷射雷達 恆大集團跨界造車不到半個月,傳統車企、科技巨頭、網際網路巨頭的加速入局,給2021年的新能源車行業帶來更多的看點。
  • 新商業·新營銷·新流量,2021年新風口在哪裡?|第四屆藍鯨新商業...
    隨著新一代國貨品牌的興起,消費市場不斷升級進化,國人消費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沉澱產品、創意營銷、佔領電商平臺等方式,獲得新一代消費者的青睞,在這條新消費賽道上一路狂奔……由藍鯨渾水聯合運營深度精選主辦;藍鯨財經、零一裂變、見實聯合主辦的「第四屆藍鯨新商業峰會&2021運營人十城峰會北京站」,將於2021年1月9日下午14:00-19:00於線上舉辦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風口能否繼續?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特斯拉在美召回近萬輛電動車,風口能否繼續? 摘要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風口能否繼續?】
  • 久違「周一紅」 新風口來了
    今天的強勢板塊主要有三大塊:朗姿股份六連板帶的醫美線;重磅會議首次提及的「需求側改革」多領域發酵(可以稱之為新風口,第一天發酵,大消費、新能源汽車、免稅等領域十多隻股漲停,後面肯定還會炒,疊加市場其它熱點的可繼續關注);風電光伏周末的重磅表態,刺激漲停一片。
  • 王秉剛:新能源車突圍關鍵在A級車
    圖片來源:新京報官網1月7日,由新京報汽車新聞部和千龍智庫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年度價值報告》指出,只有少數幾家新能源車企傳播影響力不錯,整體傳播影響度偏差。除車企自身原因以外,也有一些行業通病問題,如安全性不足,冬季續航不佳等。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處於政策扶持不斷「加碼」的「十四五」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面臨哪些新機遇?
  • 新能源車火爆,除了買股票,還有什麼上車途徑?
    新能源汽車行業今年開啟了瘋狂上漲模式,龍頭特斯拉年內漲了4倍,拉動國內的三大造車新勢力輪番上漲,老大哥蔚來漲了11倍,下半年剛上市的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也都漲了2倍。
  • 2021新年看市!新能源車、科技還能看好嗎?人氣基金經理鄭澄然解讀...
    本次直播,鄭澄然從行業投資策略到股票選擇進行了分享,也對2021年的市場進行了展望。總結來看,他提到最多的是「供需框架」,認為2021年仍會有結構性行情,最看好的是科技和新能源車行業。  主持人:廣發高端製造是怎麼在2020年獲得豐厚的回報的?
  • 拉伯炒股槓桿板塊新能源車繼續保持最強熱點
    大盤目前需要等待的,是一個5分鐘級別的背離,6號短期低點;你把握住了,低吸+持有,元月劇本,1月是上漲周期中~新能源車產業鏈和消費是當前主流;光伏是趨勢,軍工是題材;把握住2021點開門紅,是最好的策略,即主流熱點+連板龍頭。
  • 假期大新聞!2021 這些機會需要重視
    整個新能源行業,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哪怕目前有再多技術上的不成熟,但仍然是最具有確定性的行業之一。其中,又屬新能源車最被消費者們所熟悉。這個元旦小長假,新能源車就出了兩個大新聞。首先是國內新能源車的補貼再降20%。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則利空消息,對新能源車的銷量將有不小的打擊。
  • 新能源長期機會在於核心資產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是兩大黃金...
    精彩分享如下: 1、新能源大板塊投資大勢已成 龔濤:自上而下來看,新能源大板塊趨勢已成,不管是國內還是今年增長最為核心的歐洲,以至於未來的美國都可以看到趨勢性機會,整個新能源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車、風力發電、核電、光伏等投資機會較為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