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蘇德士兵在戰場埋了什麼,讓當下俄羅斯人賣力尋找

2020-12-22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世界各國都有「摸金校尉」,他們整天惦記著老祖宗埋在土裡的各種奇珍異寶,靠著自身「尋龍點穴」的高超技藝和一些簡易裝備,掘墳盜墓,毀陵開棺,盜取財寶。

這些人當中,有的收穫滿滿,一夜暴富,從此金盆洗手,改邪歸正。也有的東窗事發,鋃鐺入獄,從此深陷囹圄,悔恨終生。

俄羅斯也不例外,歷史上也有數不勝數的「摸金校尉」。不過,二戰以後,俄羅斯出現了一群特殊的「摸金校尉」,他們一不掘墓,二不毀陵,甚至對古董文物、奇珍異寶不感興趣。他們只關注戰爭遺物,特別對二戰中深埋地下的武器彈藥興趣濃厚。大到飛機坦克,小到子彈勳章,都是這群人獵取的目標。

這些人就是俄羅斯的「挖土黨」。他們在俄羅斯是一個合法的職業,受俄政府認可和保護。

(俄羅斯的「挖土黨」)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群奇葩的人呢?他們能一夜暴富嗎?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的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戰中規模最為龐大、戰況最為激烈、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場。雙方曾經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為了每一寸土地而拼死搏殺。這片土地上不但留下了成千上萬雙方將士的屍首,還遺留和埋葬了一大批戰爭遺物。

之所以有這麼多戰爭遺物,是因為蘇德兩軍似乎都沒有仔細打掃戰場的習慣。也許是戰爭太過殘酷,雙方沒有打掃戰場的時間;也許是天氣太過寒冷,沒有打掃戰場的條件。總之,蘇德雙方在一場戰事結束後,往往就草草掩埋了戰友屍首和戰爭物資,又急急忙忙地奔赴下一個戰場,迎接另一場血腥的戰爭。

同時,俄羅斯地區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酸鹼適中的中性土質,縱橫交錯的湖泊沼澤,植被茂密的森林草原,都讓這些戰爭遺物得以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這就為後來俄羅斯的「挖土黨」們提供了豐厚的物資基礎。他們正是盯上了這些埋藏在戰場上的戰爭遺物,才專門幹搜尋遺物的勾當。

這些遺物一般都非常集中。只要稍微有點二戰歷史知識的人,都能準確找到這些遺物的埋藏地點。加上這夥人不是一般的小毛賊,他們不但裝備精良,擁有著金屬探測器、熱像儀、挖掘機、越野車等現代化挖掘工具。而且隊伍中分工明確,人才濟濟。有專家級別的考古隊員,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排雷手,還有二戰武器的鑑定專家等等,這讓他們幹起活來得心應手,有條不紊。

(二戰時期照片)

事實上,「挖土黨」在蘇聯時期就已經大行其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到了俄羅斯時期,挖土黨的人數已達數萬人。他們攜帶著各種精密設備,在曾經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尋找著心儀的寶貝。

他們挖到最多的,就是槍枝彈藥。如手槍、莫辛納甘步槍、波波沙衝鋒鎗、MG34機槍、馬克沁水冷型重機槍等。彈藥那就更加不計其數了,從子彈到迫擊炮彈等包羅萬象,品種齊全。

當然了,「挖土黨」們偶爾也會搞到大傢伙。2006年,一群「挖土黨」在一條河床上,成功挖出了一輛德軍4號突擊炮。這種使用4號坦克底盤的突擊炮,是由克虜伯公司研製生產的,現存數量極少,價值非常高。

幾年前,伏爾加格勒(原史達林格勒)的「挖土黨」,在乾涸的沼澤發現並挖掘出一輛參加過衛國戰爭的T-60坦克。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夥人在一陣鼓搗後,居然讓這輛坦克動了起來,還能上路行駛。

「挖土黨」還挖出過戰鬥機。他們把蘇聯飛機從湖中挖出來,精心維修後,又讓它重返了藍天。

除了這些二戰武器外,「挖土黨」還意外搜尋到了一些其它珍貴的小玩意兒。

(被挖土黨挖出來的武器)

一個挖土黨發現了一個德軍軍官的儲物箱,裡面不但有用油紙包裹嚴密保存完好的手槍、鐵十字勳章,還有一些納粹金條,甚至還找到了一枚閃閃發亮的結婚戒指。

這些戰爭遺物,雖然只有幾十年的歷史,但由於它們承載著特定的歷史意義,所以價值很大,在古玩市場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例如,一支成色較好的莫辛納甘步槍,在經過「挖土黨」們拋光打磨後,以3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位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老兵。而這種槍在當時的單價不過40美元。

再如,一挺品相好的MG34機槍,能在美國槍市上賣到8萬美元以上。前面提到的四號突擊炮,在2011年就被拍賣到了40萬歐元。一輛保存完好的德軍坦克,售價在250萬美元以上。

據說,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穿過的制服,可以賣到10多萬美元;奧斯維辛醫生的日記能賣到20多萬美元;普通納粹士兵的身份識別牌在古玩市場上可以賣到60美元;而黨衛軍的身份識別牌則可以賣到上百美元。甚至納粹死亡士兵的鋼盔,都能賣個好價錢。蘇軍士兵的勳章、旗幟、黨員證、手錶等,近年來身價暴漲,已成為古玩市場上的香餑餑。

不知道喜歡古玩的朋友,有沒有興趣結伴去俄羅斯,當一名「挖土黨」,尋到真寶貝?

(參考資料:《二戰歷史記憶》等)

相關焦點

  • 探寶大有收穫,俄羅斯人在叢林找到二戰工事,挖出一把珍貴的手槍
    在俄羅斯很多叢林中還遺留下來不少二戰時期的掩體等軍事工事,而這是吸引不少人熱衷到各地尋找當年的各種武器和物資;經過研究分析,俄羅斯人發現一塊可疑地區。想尋找到「寶藏」必須要依靠金屬探測儀,為此在國外這類工具的銷量一直比較好。
  • 俄羅斯挖出二戰彈藥庫,1700枚炸彈重見天日,最大的重100公斤
    圖為被發現的二戰炸彈二戰時期發生的蘇聯衛國戰爭堪稱是整場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場戰爭,直到今天蘇德兩國仍然能在自己的境內尋找到二戰時期遺留下的武器裝備,比如此前俄羅斯就曾在境內挖出過一個二戰彈藥庫,裡面的1700枚炸彈重見天日,其中最大的重達100
  • 說一個很瘋狂的話題,二戰時期的坦克能否還用於今天的戰場?
    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的「黑豹」坦克 說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坦克到今天為止還能夠正常運轉的並不在少數。那麼,作為70多年前的產物,這些老古董還能夠用於今天的戰場麼?
  • 假如二戰時期,將德國調到亞洲戰場,日本調去歐洲戰場會怎樣?
    導語:假如二戰時期,將德國調到亞洲戰場,日本調去歐洲戰場會怎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戰場上相對比較殘酷一些,因為各國的工業先進程度較高,可以打造各種比較大型的武器裝備。我們可以看到,二戰中後期基本都是飛機、坦克、大炮主導,造成的殺傷力使得無數士兵犧牲,看看史達林格勒戰役以及諾曼第登入就懂了,犧牲的人數都是百萬起步,十分的誇張。而在亞洲戰場上,雖然也十分的慘烈,但在水準上來說跟歐洲戰場差遠了,那麼假如角色互換,將日本調到歐洲戰場,德國調到亞洲戰場的話,結果會發生改變嗎?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瑞典福博斯40毫米高射炮福克斯75毫米35倍徑步兵炮要分為野戰炮和山炮兩種,具備承擔一線步兵師戰場火力支援能力,又具備對敵軍坦克進行反坦克作戰能力,在二戰時期曾經有大量福博斯火炮進口到中國戰場參與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在戰場上有力打擊日軍各個主力甲級師單位,當時除日軍的105毫米榴彈炮能夠與福博斯火炮較量外,其餘的75毫米系列火炮無論是射程和威力都比上瑞典的福博斯
  • 名古屋大學公布二戰時期學生日記:文科生上戰場 理科生留學校
    原標題:名古屋大學公布二戰時期學生日記:文科生上戰場 理科生留學校   二戰時期的日本,高中生被分成了兩類:文科生和理科生。這不只是學科的劃分,甚至是命運的分界線:文科生要上戰場,理科生則可以繼續學業。
  • 二戰時期,此將以兇猛強悍聞名歐洲戰場,沒想到最後卻栽倒志願軍手裡
    沃爾頓·沃克是二戰時期的美軍將領,他畢業於西點軍校,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軍中少有的猛將。可能大家對他不太熟悉,如果說的巴頓將軍,相信了解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他,美軍中著名的鐵血悍將,同時也是二戰時期十大名將之一,而沃克就是巴頓將軍最器重的美軍將領。
  • 二戰時期,日軍薪水待遇以及日本國內物價一覽
    昨天狗子我寫到了美軍二戰時期的薪水以及消費能力,最後舉了個例子談到一個美軍傘兵中尉在當年月薪大約有3720美元,這差不多就是一個月能買三臺車或者在偏僻的州買個獨棟房子。
  • 二戰時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戰場,日軍去到歐洲戰場會怎樣
    現在網上關於二戰有各種各樣的假設。這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假設就是:如果二戰期間德軍和日軍互換位置結果又會如何呢?德軍在亞洲戰場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日軍如果去歐洲戰場又會發生什麼呢?歷史本來是不存在假設,但人們往往總會忍不住進行假設。二戰時期德國是以坦克等陸戰武器聞名的,而日本則以航母等海戰兵器著稱。這樣兩支軍隊互換戰場會發生什麼呢?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二戰時期德國在亞洲,日本跑到歐洲,也就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全部換成了日本人,日本全部換成了德國人,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日本到歐洲會被完虐首先在歐洲戰場,日本會被完虐。在日本的東邊是強大的蘇聯,西邊是強大的英法,而在歐陸戰場,主要拼的是陸軍,日本雖然海軍強大,但是如果陸地被人家佔領了,海軍再強大也沒有用,在歐陸戰場,只有當陸軍能夠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海軍才能在後來進攻英倫的時候發揮作用,如果陸地戰場不行,海軍再強大也是沒用的。
  • 二戰時期的德國,戰鬥力很強,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希特勒的失敗呢?(二戰時期的裝甲部隊)一、希特勒指揮失當像這樣的事例,在二戰中比比皆是。如果希特勒能多聽取統兵將領們的意見,德國也不至於在二戰後期如此艱難。德國在二戰中最終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結於遭到了圍攻。拋開幾十天投降的法國不說,德國在二戰中的主要對手其實是英國、美國和蘇聯。由於地理上的優勢,英國憑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只要德國向東發兵,或是蘇聯主動進攻德國,那麼德國必定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中。而在二戰中抗擊德國最為賣力的國家,顯然應該是蘇聯。
  • 二戰時期德國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黑科技
    卡爾臼炮二戰時期德軍射擊出來的一種威力最大自行臼炮,所謂的臼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重型迫擊炮卡爾臼炮炮區別於古斯塔夫巨炮其中一點,就是實現不需要軌道進行的運載就實現在戰場自行轉移能力這這一點才是卡爾巨炮的可怕之處,其口徑600毫米,需要16個人進行操作才能運轉,期初德軍造出卡爾巨炮是為了炮擊法國的馬其諾防線的
  • 二戰時期發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慘往事
    一名工人割開橡膠樹以獲取樹脂在某種程度上,這群人的境遇代表了二戰時期拉丁美洲局勢的一個縮影。表面上看起來,拉美各國大部分時間仿佛普遍置身於二戰的戰事之外,然而實際上戰爭的幽靈始終在這片大陸上徘徊。二戰產生的巨大旋渦,直接或間接地將拉美各國許多人的命運捲入其中。兩大交戰陣營為了獲取這裡的橡膠、石油、鎢、鎂等重要戰略資源而展開的爭奪,貫穿二戰始終。拉美各國表面的平靜之下,實則暗流洶湧。
  • 俄羅斯二戰新劇《逃兵行動》:蘇軍偵察兵奇襲德軍集中營
    由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薩爾尼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Сальников)執導的4集二戰迷你劇《逃兵行動》(Операция Дезертир)已於今年6月24日在俄羅斯NTV頻道播出。襲擊計劃分兩個階段進行,參與的部隊中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它的具體細節,然而在取得初步進展後,隨後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障礙……劇中格羅莫夫的扮演者梅列霍夫完美地扮演了一名熱愛家鄉的愛國者,儘管影片中沒有令人驚嘆的影視特效,也沒號稱消耗掉多少公斤炸藥的爆炸效果,但仍完美地反映了衛國戰爭時期東線敵後戰場的真實狀況。影片的伴奏音樂也非常棒,對可怕的戰爭氛圍做到了渲染和補充。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敢「瘋狂」到什麼地步?你想都不敢想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敢「瘋狂」到什麼地步? 當時日本女人非常支持和鼓勵自己的丈夫上戰場,她們甚至希望自己的丈夫戰死沙場,因為這樣為國捐軀是整個家族的榮耀,而且還會收到一筆高額的撫恤金,在二戰期間日本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因為捨不得妻子所以不想去戰場上打仗
  • 【新片資訊】俄羅斯二戰新劇,蘇軍偵察兵奇襲德軍集中營
    由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薩爾尼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Сальников)執導的4集二戰迷你劇《逃兵行動》(Операция Дезертир)已於今年6月24日在俄羅斯NTV頻道播出。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時期,為何蘇聯海軍連五分之一的日本海軍都打不過?
    蘇聯是二戰的戰勝國,也是二戰中陸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在二戰時期,其海軍卻比日本聯合艦隊差的多。這主要是因為各個大國都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發展環境和歷史,而且地理環境也不同,因此,每一個國家在自己的成長壯大的過程中,都有自己側重的方面和短板領域,如果放棄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那就等於放棄了國運。
  • 俄羅斯為什麼更改二戰結束日期
    法案說,新定義旨在「加強歷史基礎和愛國傳統,維護二戰勝利者的歷史公正,使為保衛祖國犧牲的英雄永垂不朽」。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公眾為日期更改發揮了作用,他們主張恢復慶祝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確立的對日戰爭勝利日。該紀念日先是根據史達林的指示慶祝,後遭遇與5月9日同樣的命運,不再作為休息日。勃列日涅夫恢復了5月9日勝利日,
9月3日卻被「遺忘」。
  • 二戰時期最強的戰鬥機
    在二戰中為德國空軍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它採用了兩項全新設計:一是無支撐下單翼,二是可收放起落架。作為二戰中德國空軍的主力骨幹,bf109出現在所有戰場,幾乎所有軸心國的空軍都裝備有這款戰鬥機,建造數量大約30000架,可謂二戰最強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