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該節日設立的宗旨在於,動員全世界的人民群眾參與環保事業,提高群眾對世界環境問題意識,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每年的世界地球日都會有一個主題,而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破壞環境,就是「慢性自殺」
環境破壞就在身邊(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活動對自然平衡的破壞日益加劇,而人類也承受著自身行動帶來的惡劣後果,諸如:大氣汙染、水汙染等,這些惡果也成為了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難題:
(一)全球氣候變暖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銳減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氣汙染
(八)水汙染
(九)海洋汙染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環境汙染與人類健康
環境受到汙染後,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
長期生活在低濃度汙染的空氣環境中,機體可受到慢性潛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如目前吸菸引發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矽致矽肺等。同時,空氣汙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現,是現代肺癌發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土壤汙染對健康的危害
土壤被汙染後,對健康的影響有如下幾個方面:
(1)引起中毒
工業「三廢」中排出的廢水含有鉛、鎘等重金屬毒物,灌田後可以通過稻米造成慢性鎘中毒(疼痛病)和鉛中毒;含砷、汞農藥汙染土壤引起慢性砷中毒和汞中毒。
汙染觸目驚心(圖片來源於網絡)
(2)誘發癌症
近年來的研究進一步證實,鎘、苯氧除草劑和氯酚農藥等對人有致癌作用。除誘發癌症外,還會導致頭昏、乏力、脫髮、白細胞減少或增多等病症。
(3)傳播疾病
被含有病原體的糞便、垃圾和汙水汙染的土壤,可成為有關疾病的傳播媒介,如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病等。
3.噪聲對健康的影響
生活生產中主要噪聲源有:工業噪聲、交通噪聲、生活噪聲。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體現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幾方面,但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最直接。
長期接觸噪聲會使人聽力下降,還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心悸及睡眠障礙等神經衰弱綜合症。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人類發展的重要任務,保護環境可以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1.不亂扔垃圾,做好垃圾分類。
2.堅持綠色出行,少開或者不開車。
3.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4.節約用電,不用的電器隨手關掉。
5.提倡光碟行動,杜絕浪費。
6.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減少資源浪費。
7.保護環境從植樹做起,讓地球多些綠色。
值此世界地球日之際,成都譽美醫院真誠呼籲:參與綠色行動,保護美麗家園,珍愛共同的地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