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我要給你們講東野圭的《祈禱落幕時》,講述了一個連環殺人案背後,不可告人的父女情。
東京的某一處公寓出現了一具腐臭不堪的屍體,經法醫鑑定,死者為女性,死亡時間在5月14號下午,到15號上午之間。
後經DNA排查證實,這名女性叫押谷,於5月13號從琵琶湖來到東京,而公寓主人越川卻於15號失蹤了。
警察松宮發現這起案子,似乎與發生在5月16號的流浪漢燒殺案,存在著某種關聯。
因為兩起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都非常接近,而且越川的公寓陳設很簡單,就像流浪漢搭建了窩,會不會越川和被燒死的流浪漢是同一個人?
另外,女死者押谷和越川又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死在越川的公寓裡?
這一切或許需要從女死者為什麼來東京查起,也就要回到女死者的居住地——琵琶湖。
琵琶湖養老院的護工告訴警方,女死者在去東京之前,在養老院遇到他初中同學——淺居的母親。
淺居是一名知名的舞臺劇導演,女死者生前喜歡戲劇,說是要找淺居,把淺居那個難纏的母親從養老院帶走,事實上可能是想以此去和淺居套近乎吧。
淺居
於是淺居成了警方的第二個調查點,淺居似乎料到警察會來,平靜的告訴警察,她在5月13號傍晚見過女死者,那天是舞臺劇首映的前一天。
但是淺居拒絕接回母親,她恨毒了母親,二十幾年前,正是母親偷了父親的印章,借了巨額高利貸去養小三,才導致父親走投無路、跳樓自殺。
看來淺居和女死者之間沒什麼瓜葛,而劇院工作人員也證實案發時,淺居在劇院工作。
好巧不巧的是,松宮在淺居的照片牆上發現了一個熟悉的人,表哥加賀。
淺居與加賀
加賀告訴松宮,5年前淺居聯繫到曾是日本劍道冠軍的加賀,希望他能給劇團的孩子們做一個簡單的培訓。
加賀仍舊記得這位美麗的女導演淺居,以及她說過的那句莫名其妙的話,她說她墮過胎、殺過人。
這讓松宮更加覺得淺居不簡單,但沒有證據表明淺居和案件有什麼聯繫。
此時,DNA鑑定證實了失蹤的越川和被燒死的流浪漢果然是同一個人,那麼越川和女死者到底什麼關係?
越川的一件遺物給了松宮新的線索,這是一本普通的月曆,但每一頁都寫著一座橋的名字,這12座橋名寫對應著12個月,到底什麼意思?
松宮決定從中間第7個月的日本橋查起,誰知他到了日本橋,竟遇到了加賀。
加賀聽說月曆之後異常激動,因為他也有這麼一本月曆,他們兩相對比之後,發現筆跡竟然相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加賀也有這本月曆?
這還要從加赫的童年說起,加赫的母親婚前做過陪酒女,婚後就經常受到親戚的欺負,而父親忙於工作不著家。
久而久之,母親的情緒越來越糟,終於不堪重負,在家赫10歲的某一天,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了。
直到幾年前,加賀突然收到消息,說母親在仙臺去世了。
加賀匆匆趕往仙臺,才知道母親離家之後,就一直在小酒館工作。
母親的後事是小酒館老闆料理的,而家赫的通信地址是母親離家後的戀人——綿部告訴小酒館老闆的。
據說棉布從事電力工作,全國各地跑,經常換手機,連小酒館老闆也聯繫不上。
加賀只從綿部留下的東西裡,發現了這本寫著12座橋名的月曆。
加賀知道,要想知道母親離家後的人生,就必須找到綿部,而這月曆就是找到綿部的唯一線索。
但十六年來,加賀一直沒能勘破這本月曆的秘密,沒想到如今相同筆跡的月曆又出現了。
根據見過流浪漢的路人的描述,畫出的肖像在小酒館老闆那裡得到證實,這正是綿部。
沒想到加賀找了十六年的棉布,竟然就是最近被燒死的流浪漢越川,這一切到底怎麼回事?
越川身上的謎團越來越多,70年來,不僅沒留下一張照片。而且用了不止一個名字,他在躲避什麼?
現在唯一的線索就是那12座橋了,為了找出這背後的真相,加賀加入了松宮的專案組。
他們決定從橋入手,7月份對應的日本橋,在7月有洗橋活動,是每年的一大盛事,加賀意識到這可能是掩人耳目的絕佳機會。
果然在歷年的洗橋照片裡,他找到了淺居,又是淺居,這絕非偶然,加賀決定調查淺居的過往。
淺居初中時轉學了,當時特別關心淺居的苗村老師對外宣布,淺居的父親因為欠債跳樓自殺了。
而苗村的前妻則告訴加賀,苗村當年因為出軌離開了家,還被她發現花了50萬日元,買了一條十字架形的紅寶石項鍊。
加賀記得淺居的脖子上就戴過這樣一條項鍊,難道苗村的出軌對象是淺居?
事情似乎有點眉目了,那麼綿部會是苗村嗎?是因為被女死者發現師生不倫戀而殺人滅口嗎?
但小酒館老闆否認了照片上的苗村是綿部,一切線索又斷了。
加賀開始重新審視所有關聯人物,相關人員要麼死了,要麼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據。
不,還有一個人沒被算進來,那就是加賀自己。
加賀想了一下,他想找的是母親的戀人綿部,那麼5年前,他和淺居素昧平生,淺居為什麼會找他?會不會淺居想找的其實是加賀的母親?按這個邏輯,難道淺居是棉布的女兒?
如果淺居是棉布的女兒,就能說得通,為什麼淺居即使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但屢次和案件有關聯。
按照加賀的這個邏輯,綿部就是淺居的父親淺居忠雄了,可是淺居忠雄不是跳樓自殺了嗎?
事實上,一調查才發現,當年沒有人親眼見到淺居忠雄跳樓,也沒有找到淺居忠雄跳樓自殺的官方記錄。
出乎加賀意料的是,淺居忠雄自殺地點的官方記錄卻是一處懸崖。
那麼淺居忠雄當年到底死沒死?如果死了,那他就不可能是綿部;如果沒死,以淺居忠雄之名死的人是誰?
加賀決定快刀斬亂麻,他帶著一個女性朋友去拜訪淺居。
在牆上刷著地獄之火的客廳裡,淺居從容的應對著加賀的提問,直到加賀說到她的父親,淺居完美的情緒開始破裂。
淺居的客廳
這次拜訪重點並不在提問,而在於加賀女性朋友以上洗手間為由,收取了淺居的頭髮。
等到淺居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DNA果然證實被燒死的流浪漢,正是淺居的父親淺居忠雄。
而此時,松宮也查到了綿部還有另一個名字——橫川,加賀的假設得到了證實,橫川、綿部、越川、被燒死的流浪漢,背後是同一個名字——淺居忠雄。
證實了這一點之後,加賀腦子裡的故事也就畫上了句號。
而此時淺居的痛苦的記憶也被撕開了,她終於坐上了前往琵琶湖養老院的列車,她要去見那個此生最痛恨的母親。
故事的帷幕緩緩拉開,原來當年淺居母親盜用父親印章,借了高利貸之後就逃走了。
而父親淺居忠雄無力償還借款,只好帶著女兒連夜逃跑,父親一度絕望到想自殺,如果他這個父親死了,女兒會被送到福利院,至少還有活路。
最後一夜,淺居忠雄不想再逃了,用身上僅有的錢,讓女兒淺居住進了旅館。
在這裡他們遇到了核電站工人橫川,淺居意識到父親死意已決,就決定順著橫川的不懷好意,出賣肉體給橫川。
年幼的淺居以為這樣能賺到錢,父親就不用死了。誰知橫川只是騙淺居,在反抗中,淺居反手刺死了橫川。
橫川的死改變了淺居忠雄的命運,作為父親,淺居忠雄絕不容許淺居背負著殺人之名活下去。
年幼的淺居與父親
他將計就計和橫川調換了衣服,並把橫川的面部砸爛、推下山崖,讓別人認為這具屍體是淺居忠雄。
而真正的淺居忠雄以橫川的身份開始改名換姓,在福利院開始新生活,他們父女倆將從此不能相認。
原本應該自殺的父親就這樣活了下去,用自己的餘生守護著女兒。
淺居忠雄
後來淺居到東京追尋自己的夢想,她成為了一名舞臺劇演員兼導演。父親則隱姓埋名,認識了加賀的母親。
父女只能偶爾偷偷見一面,這當中只有淺劇的同居戀人——廟村老師,和初中同學押谷發現了真相,都被父親秘密殺了。
殺苗村老師的時候,父親不敢告訴淺居。到了殺押谷的時候,父親再也扛不住了,他知道自己的存在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毀了女兒。
為了不連累女兒,也為了不再造罪孽,父親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藏匿了二十六年,背負著罪惡活著,已經累了。
現在他想解脫了,他決定用火來結束這一切,大火會吞噬他的面貌和指紋,自此就再沒有什麼會威脅到女兒了。
淺居突然想起當年逃亡時,父親說以前的和尚為了對抗將軍,放火燒了正殿自殺,如果是他的話,一定不會選自焚這麼殘忍的方式。
淺居也不能讓父親以這麼殘忍的方式死去,所以她親手了結了這個她最愛的人。
父親曾告訴淺居,他死後的魂魄要附體在明治座(劇場),在那裡就能盡情觀看淺居的舞臺劇了。
而現在臺上的悲劇要落幕了,臺下的悲劇也終於要走到盡頭了。
加賀告訴淺居,如果5年前她不來找自己的話,他應該想不通這一切的。
可是淺居說自己不後悔,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覺得父親愛上的加賀的母親一定很優秀。
被警察帶走前,淺居把父親臨終寫給加賀的信交給了他。
當年加賀母親因為長期壓抑痛苦的生活,而患上了抑鬱症,一心想死卻舍不下兒子。
直到有一天夜裡,她發現自己拿著菜刀,卻不記得自己要做什麼。
自己死了也就罷了,她不能傷害到兒子,於是母親決定離開家。
後來母親看到兒子獲得劍道冠軍的雜誌後哭了,她說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舐犢情深,加賀的母親和淺居忠雄一樣,選擇守護自己的孩子,這兩個生活中懦弱的好人,卻陰差陽錯走到了最絕望的地步。
一個心力衰竭,抑鬱而終;一個抹去自己的存在,成為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當悲劇落幕,觀眾唏噓之時,是否還有人記得那邪惡的開端,那看似不足為奇的惡意和貪慾。
那麼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評論呦。
餛飩異聞錄,專注世界奇聞異事,腦洞很大,喜歡記得關注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