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國傳奇系列——西班牙帝國1

2021-02-13 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西班牙帝國1

 

西班牙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1、帝國的建立(1402—1521年)

阿拉貢王國、勃艮第王國和葡萄牙王國是西班牙日後成為帝國的模範。

這個時候,在收復失地運動末期期間,卡斯蒂利亞的國王收取其附庸摩爾人的格拉納達王國(Taifa)進貢之黃金(Parias),並容許其存在,因此讓黃金能從非洲尼日運送到歐洲。卡斯蒂利亞也開始向北非擴張,與葡萄牙帝國爭雄。

1402年,卡斯蒂利亞國王恩裡克三世在1402年派遣諾曼第探險家讓·德貝當古,開始在加那利群島建立殖民地。

阿拉貢國王的斐迪南二世與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莎貝拉一世兩位天主教君主(ReyesCatólicos)聯婚,使得兩國變成一個共主邦聯,仍有其獨立管理,卻由同一個君主政體統治。根據亨利·卡門,西班牙由帝國締造,而非西班牙締造帝國。卡斯蒂利亞在新大陸、菲律賓和非洲迅速擴張殖民地,故此創造帝國,分別在1497年和1509年佔領梅利利亞和奧蘭。

1491年開始,兩位天主教君主決定支持那不勒斯的阿拉貢王室,在義大利戰爭對抗入侵的法蘭西王國的查理八世。身為阿拉貢國王的斐迪南與法國和威尼斯競爭,以爭奪義大利,使這些衝突稱為其外交政策的重點。在這些戰役,西班牙步兵壓倒法蘭西騎兵,而貢薩洛·費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將會締造在16和17世紀初期幾乎無敵的西班牙軍隊。

1492年,西班牙驅逐格拉納達最後一位摩爾人國王。

西班牙取勝後,其君主與熱那亞水手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商討,希望能向西方航行到Cipangu(日本)。當哥倫布向伊莎貝拉一世提出其大膽的航行計劃,卡斯蒂利亞正在與葡萄牙展開探險競賽,以最先到達遠東。哥倫布不經意地「發現」了美洲,讓西班牙開始開拓美洲殖民地。東印度群島則預留給卡斯蒂利亞。

這無疑給予西班牙在美洲建立廣大殖民地的權利。自此,西班牙便開始在把目光投向新大陸的發展。

1493年,教皇詔書Intercaetera確立了西班牙對這些土地的宣稱;在翌年,託爾德西裡亞斯條約將全球西葡宣稱擁有的土地分成兩半球。這使西班牙獲得獨有權利,能在整個新世界建立殖民地,從阿拉斯卡到合恩角(巴西除外),以至亞洲西部。

伊莎貝拉女王死後,其夫斐迪南二世獨掌政權,並推動比以前更積極的對外政策,擴大西班牙在義大利的勢力範圍,並對抗法國。在康布雷聯盟戰爭,他首次派出西班牙軍隊,與威尼斯共和國戰鬥。

法軍在1509年的阿尼亞代洛戰役取得勝利,與西班牙軍隊同樣享有盛名。僅一年之後,斐迪南為了奪得其王朝宣稱擁有的米蘭和納瓦拉,而加入義大利天主教聯盟抵抗法國。不過,結果並不比對威尼斯一役好。

1516年,法國籤署停戰協定,繼續控制著米蘭,並確認西班牙控制上納瓦拉。

1500年代初,伊斯帕尼奧拉島殖民地成功建立。之後,殖民者開始到處找尋新殖民地。一些人來自不太繁榮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渴望在新殖民地取得新成就。其中,胡安·龐塞·德萊昂徵服波多黎各,而迭戈·貝拉斯克斯·德奎利亞爾則奪得古巴。

1512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在巴拿馬達連建立首個美洲大陸殖民地。

1513年,巴爾沃亞橫越巴拿馬地峽,展開歐洲首次從新大陸航行到太平洋的探險行動。他宣稱大西洋和所有毗連的土地為西班牙王室所有,甚具歷史意義。

2、黃金年代

(1)日不落帝國(1521—1643年)

16及17世紀有時被稱為西班牙的黃金年代(SiglodeOro)。

在16世紀,西班牙就從新西班牙得到了相等於1萬5千億美元(1990年的物價)的黃金及白銀。當時其版圖之廣,使之經常被譽為「日不落帝國」。這個黃金時代中運轉不靈的帝國,其權力重心並非遠在內陸的馬德裡,而是塞維亞。哈布斯堡王朝揮霍從卡斯蒂利亞和美洲殖民地得來的財富,為其利益而在歐洲屢開戰端,數次拖欠借款,使西班牙破產。帝國與卡斯蒂利亞人民的矛盾,終於引發1520至22年的卡斯蒂利亞社區起義。

兩位天主教君主(ReyesCatólicos)的政治婚姻,使其外孫查理繼承了卡斯蒂利亞在美洲的帝國、地中海的阿拉貢帝國(包括今義大利大部份地區)、神聖羅馬帝國、低地國家及弗朗什孔泰的王位。故此,此帝國是以領土傳承而建立,而非徵戰。

查理平定了卡斯蒂利亞社區起義後,成為歐洲最有權勢的人,其歐洲帝國無可匹敵,直到拿破崙年代為止。此外,他又嘗試在沃木斯議會遏止宗教改革,但馬丁·路德拒絕公開放棄其「異端邪說」。而且,他對宗教的虔誠,並未能阻止其譁變的部隊劫掠羅馬教廷。

哥倫布之後,一群稱為西班牙徵服者的探險戰士繼續在新大陸開拓殖民地。這些軍隊利用當地族群和國家的爭端以獲益。當地一些勢力為了打敗比自己強大的敵人,而過於渴求與西班牙人結盟,例如印加人及阿茲特克人。後來,其他歐洲殖民勢力都經常利用同樣的戰術。而且,疫病的傳播也使西班牙人更輕易徵服美洲大陸。疫病(例如天花)在歐洲常見,在新大陸卻從未出現,使得大量美洲原住民死亡。這造成勞工短缺,因此殖民者最初非正式地漸漸開始大西洋奴隸貿易。

當中最成功的西班牙殖民者領袖,可能是荷南·科爾蒂斯。他帶領一支小軍隊,並同時有大約二十萬名美洲原住民的支持,於1519至21年間徵服強大的阿茲特克帝國,將墨西哥納入西班牙帝國版圖,作為建立新西班牙的基礎。此外,佛朗西斯科·皮薩羅徵服印加帝國,後來更成為秘魯總督,可說是同等重要。徵服墨西哥後,黃金城市的傳言(北美洲的基維拉和西沃拉Quivira、Cíbola;南美洲的黃金國ElDorado)引起更多遠徵活動,不過很多都空手而回;即使找到城市的人,都發覺所得的比預期少得多。其實,礦場成立後,美洲殖民地才開始為王室帶來大部分收益,例如波託西礦場(1546年)。

1521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發覺其國被哈布斯堡領土包圍,於是攻擊西班牙在義大利的屬地,再次引起兩國的衝突。法國遭遇災難性敗績,先後在比克卡會戰(1522年)、帕維亞會戰(1525年,弗朗索瓦本人被虜)和蘭德裡亞諾戰役(1529年)受挫。結果,弗朗索瓦退出戰爭,再次放棄米蘭予西班牙。

(2)帕維亞會戰及奧格斯堡和約(1525—1555年)

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維亞會戰中擊敗法國,使很多義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擔心他將會繼續擴張勢力。當時,教皇克萊芒七世倒戈支持法國及義大利一些重要城邦,參與針對哈布斯堡帝國的科尼亞克同盟戰爭,但是失敗。

後來在1527年,查理漸漸厭倦教皇幹預他認為與宗教毫無關係的事務,並攻陷羅馬,使教皇蒙羞。結果,克勉七世與繼任的教皇與世俗勢力交往時,都顯得加倍謹慎。

1529年,教皇與查理籤署巴塞隆納和約,建立更和諧關係。西班牙正式成為天主教的保護者,而查理被加冕為義大利國王(倫巴第)。而且,西班牙需要出兵,以推翻佛羅倫斯共和國。

1533年,克萊芒七世拒絕讓亨利八世離婚,主要原因是他不希望觸怒查理五世,令羅馬再度被洗劫。

1522年,葡萄牙人斐迪南·麥哲倫主導一支西班牙船隊進行環球航行,途中在菲律賓去世。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SebastiánElcano)將會承繼領導工作,使航行成功。

1528年,著名海軍上將安德烈亞·多裡亞(AndreaDoria)與查理五世結盟,打敗法國軍隊,使熱那亞重新獨立,也讓查理有改善財政的機會。同年,熱那亞的銀行首次借貸給查理。

西班牙更積極在新大陸建立殖民地,在1530年代建立新格拉納達(今哥倫比亞),在1536年建立布宜諾斯艾利斯。

西班牙曾訂立法例,保護其美洲殖民地的原住民,首條法例在1542年建立。法例的法律意義,成為現代國際法的基礎。歐洲殖民者藉著殖民地的遙遠,感到權力受制時,便發動叛亂,使部分新法律(LeyesNuevas)被廢除。後來,約束力較弱的法律訂立,用以保護原住民,但紀錄顯示這些法律效力不足。監護徵賦制(Encomienda)重新建立,印地安人不受保護,反而受到剝削。

1543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宣布首次與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大帝結盟,並與奧斯曼軍隊佔領西班牙控制的城市尼斯。亨利八世雖然不滿查理五世阻止他離婚,但更不滿法國,所以跟查理五世一起侵略法國。雖然西班牙在薩伏伊的切雷索萊戰役遭受重大挫敗,但法國仍然難以威脅西班牙控制的米蘭,又在北方敗於亨利八世,故此被迫接受不利的條件。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領導奧地利軍隊,繼續在東方與奧斯曼軍隊交戰。查理則處理早前未解決的國內問題,由路德派德意志諸侯及其他新教邦國組成的施馬爾卡爾登同盟。

查理決定多在海岸與奧斯曼軍隊作戰,結果牽制了奧斯曼軍隊企圖在地中海東部進侵威尼斯共和國領土之攻勢。當奧斯曼軍隊進犯西班牙東岸,查理才親自率兵進攻非洲大陸(1545年)。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相關焦點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法蘭西帝國1
    法蘭西帝國1 一、法蘭西第一帝國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印加帝國1
    印加帝國的中心區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上,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一帶。其主體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締造者。(1)傳說印加本來只是一個位於庫斯科的小國,主要的領土擴張到15世紀才開始,圖帕克·印卡·尤潘基將印加帝國的版圖擴大到哥倫比亞的帕斯託,以及阿根廷的圖庫曼和智利的毛雷河邊。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奧地利帝國
    (1)誕生與發展東法蘭克王國經過一系列擴張,於公元962年改稱神聖羅馬帝國,該帝國是一個聯邦性質的帝國,最初是由擁有實權的皇帝進行統治。其疆域鼎盛之時,包括了今德國、奧地利、捷克、丹麥南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國東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領土。在德語中,奧地利意為「東部邊區」,起初只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國巴伐利亞、斯提裡亞東部的邊疆領土。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1
    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1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莫臥兒帝國1
    莫臥兒帝國1 莫臥兒帝國(波斯語: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阿拉伯帝國1
    阿拉伯帝國1 阿拉伯帝國(阿拉伯語:الامبراطورية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地處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大韓帝國1
    大韓帝國1 大韓帝國(朝鮮語:대한제국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帖木兒帝國1
    帖木兒帝國1 帖木兒帝國(1370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1
    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1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神聖羅馬帝國1
    神聖羅馬帝國1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莫臥兒帝國2
    >阿克巴去世後,莫臥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和沙賈汗統治。這些短視的政策導致帝國境內的非穆斯林與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銳起來,並很快演變成武裝鬥爭。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臥兒帝國公開的敵人;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最危險的國內敵人是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它後來發展出可與莫臥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臥兒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匈奴帝國1
    匈奴帝國1 匈奴帝國(The Xiongnu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拉丁帝國
    ,其拉丁語正式名稱是羅馬尼亞或羅馬尼亞帝國。1、定義拉丁帝國(Latin Empire,1204~1261),古國名,其拉丁語正式名稱是羅馬尼亞或羅馬尼亞帝國。是歐洲中世紀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時,為取代東正教的拜佔庭帝國,而建立的羅馬天主教國家。因希臘人稱西歐人為拉丁人,故名。
  • 王升 | 誰害死了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會滅亡,你可以說是因為源於帝國的內部矛盾,也可以說是源於製造業的衰敗,但真的來說,還是因為西班牙帝國這種封建帝國的制度過於腐朽,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也沒有自我革新的內在動力和意願。【本文為作者王升向察網的投稿】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海權大國和殖民帝國,西班牙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西
  • 世界帝國興亡史系列——巴比倫帝國1
    巴比倫帝國1 巴比倫帝國可稱為巴比倫王國
  • 西班牙帝國之殤!連綿不絕的戰爭毀掉了一個龐大的「日不落帝國」
    西班牙帝國皇帝——查理五世 就算自己發動的宗教戰爭受挫,並損失慘重時,查理五世也不願意後退分毫,他還是計劃建立一個世界天主教帝國,他對那些勸告他的臣子們如此說道
  • 西班牙帝國興衰——濫用富貴 禍害匪淺
    這個帝國是雙核驅動,分別以西班牙的馬德裡和奧地利的維也納為中心,不僅擁有今天西班牙、奧地利和德國,還包括義大利南部、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以及美洲和菲律賓兩大殖民地。這座帝國在極盛時期的領土面積達到1054萬平方公裡,超過古羅馬帝國的兩倍。在雙王聯合統治時期,還發生了一件改變世界歷史的大事。
  • 西班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的傳奇探險,新生的王國率先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超現實主義最早出現於一戰結束後的法國,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發展為繪畫表現形式四、大國的興衰研究西班牙從頂峰一路跌入深淵的過程,能為當今世界提供什麼經驗與教訓呢?大國崛起往往由時勢決定,但下坡路走的快與不快,由自身決定。
  • 歷史 人類史上最傳奇的帝國 —— 吐蕃帝國
  • 17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帝國: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們曾經擁有過許多世界聞名的鑽石,這其中就包括名噪一時的科依諾爾鑽石,該鑽石最初重186克拉(37.2克),後來被重新切割,現已成為英國王室珠寶收藏的一部分。莫臥兒帝國皇帝的寶座被稱為「孔雀王座」,毫無疑問,這是莫臥兒帝國繁榮的最好例證。「孔雀王座」由1噸以上的黃金和230公斤的寶石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