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丨家鄉小朋友的特殊禮物讓我想起17年前的自己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3月5日,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天台分院吳柳靖馳援武漢的第16天,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家鄉小朋友製作的手工畫報。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手工畫報,一下子把她的思緒拉回到2003年,她為抗擊非典的一線醫護人員製作賀卡的場景。「那時小小的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有白衣天使啊,是她們在勇敢地保護我們,我認真地勾勒每個線條,塗鴉每個顏色,一筆一畫,是崇拜,是祝福,是願望!如今那個小小的我長大了,穿上了那身夢寐以求的白大褂,站在抗擊新冠的前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吳柳靖在日記裡寫道。

吳柳靖日記

3月5日 武漢 晴

今天,是我跟隨省人醫來到武漢的第16天。今天,武漢的天空很藍,陽光很暖,心情也很喜悅。

我們天台分院8人小分隊收到了一份來自家鄉的禮物,裡面裝的是家鄉的小朋友為我們每一位台州援鄂醫務工作者準備的畫。

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手工畫報,小朋友們想像著我們與病毒鬥爭的樣子,想像著病人康復出院勝利的曙光降臨的情景,想像著疫情結束一家人團圓的場景……善良溫暖的孩子們,認真細緻的筆畫,他們在用另一種方式為湖北加油。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收到你們的畫作,覺得更有力量了,疫情籠罩的冬天會過去,揭下口罩的春天一定不會遙遠。

開心、感動、思念,複雜的情緒溢於言表。這些絢爛的色彩像一道光照進了我們的心房,一下把我的思緒拉回2003年我為抗擊非典的一線醫護人員製作賀卡的場景。那時小小的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有白衣天使啊,是她們在勇敢地保護我們,我認真地勾勒每個線條,塗鴉每個顏色,一筆一畫,是崇拜,是祝福,是願望!如今那個小小的我長大了,穿上了那身夢寐以求的白大褂,站在抗擊新冠的前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千裡之外的祝福送給海門小學的王思琪小朋友,我真的很喜歡你的這幅手工畫報。還在家裡上課的你,耐心等待開學的鈴聲哦!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願健健康康,開心地度過美好的童年。你的畫畫很棒,堅持做你喜歡的事情,願十幾年後的你也能實現最初的願望。

相關焦點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在援鄂期間,來自社會各界的力量一直支持和感動著我,捐獻的一批批物資,不管是對一線的我們還是對後方的家人,細緻體貼。加之湖北人民表現出來的穩定和感恩,患者的信任和肯定,讓我在這個遠離家鄉的地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一個月,我見證了中國實力,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 戰「疫」日記 | 鼓樓醫院湖北籍醫生張明:家鄉召,我必歸!
    「家鄉召,我必歸!」他就是鼓樓醫院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張明。「戰地日記 鼓醫心聲」,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外科主治醫師徐曄醫生深情朗讀,帶領我們感受一位醫者,一位父親,一位深愛故鄉的赤子之心。  我老家在湖北隨州,在武漢求學生活十幾年,算得上是半個武漢人。
  • ...隊員解金枝日記:丈夫為她寫下行行情詩,患者一句「謝謝」拉近距離
    想起出發那天,她收拾行李,不讓丈夫和女兒幫忙,也不讓說話。她怕他們一開口,自己失去了衝鋒的勇氣。她常對自己說:「作為一名黨員,必須衝在前面。」這句話始終激勵著她,家人也默默支持著她。解金枝的丈夫在該縣一家通訊公司工作,女兒在讀大學。疫情以來,家人們也以不同方式,奮戰在防控一線,對她的選擇,非常理解和支持。
  • 正月裡 他們剪掉了頭髮「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12」
    共同戰疫《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武漢逐步向全國蔓延。CCTV-9紀錄頻道2月22日起,每晚19:54連續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微9時段全天滾動播出。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6小時夜班護目鏡已布滿水霧,雖辛苦但值得丨援鄂戰「疫」日記④
    從2月13日起,珠江時報推出《援鄂戰「疫」日記》欄目,通過這些逆行者的「眼睛」,走進湖北戰「疫」最前線,深度了解他們如何與疫魔鬥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戰"疫"日誌④時間:2020年2月15日 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方艙醫院 記錄人:南海區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 李智勇不知不覺來武漢已經6天了,前段時間忙於各種培訓和熟悉流程,昨天我們正式進艙,值了第一個夜班。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確嚴峻,尤其是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患者很多。
  • 一起戰「疫」| 武漢球場收到的特殊禮物
    一起戰「疫」| 武漢球場收到的特殊禮物 2020-02-21 06:40  女子中巡CLPGATour
  • 楊大夫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
    在這五十多天裡,楊大夫寫了30篇戰「疫」日記,記錄了他在武漢戰疫的難忘經歷。3月19日,是他在武漢的最後一天,收拾完行李,打掃完房間,忙完了最後的工作,楊大夫寫下了他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楊楠戰「疫」日記第30篇 3月19日深夜 武漢 今天,是我在武漢的最後一天,白天剛把行李收拾完,又對酒店房間進行了消毒和清潔,基本恢復了剛來這裡的樣子,現在我準備寫下我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2020年3月19日,這是我到達武漢的第53天,也是我在武漢的最後一天,明天我將踏上歸途,回到河北。楊大夫在武漢街頭。
  • 戰「疫」日記:回家過年不忘守護家園
    「雖然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但此時抗疫需要我就要衝上去」。這是南新莊村人張俊傑在抗疫一線常說的一句話。27歲的他離開家鄉到煙臺市工作,只有過年期間才有機會回來。
  • 武漢戰「疫」日記丨在「紅區」的第八天,是我32歲的生日
    疫情仍在蔓延戰鬥還在繼續中國軍網微信推出《武漢戰「疫」日記》欄目陸續向廣大網友發布奮戰在戰「疫」一線的Ta們在忙碌間隙>記錄下的最真實最感人的日記!我的答案是不後悔,哪怕不久的某一天我回歸平凡。張鳳為武漢加油,為家鄉重慶加油!短短八天,病區環境已經熟知,穿著層層防護服、隔離服也能平穩地呼吸。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該系列報導九集,以全新的報導方式、新的傳播方式,真實的內容,聚焦重大疫情中個體人物的命運,暖心呈現普通人的微視頻(Vlog),成為聯結疫情防控前方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情感紐帶,也讓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
  • 一份特殊的禮物︱戰疫日記
    2月8日(正月十五),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人的元宵佳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棗陽市楊壋鎮中心衛生院隔離病區所有在院病人均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禮物贈送人是楊壋鎮黨委。這份名為「心理疏導」套裝的禮物,包括一個隨身聽(帶收音機)、一本書、一段祝福的話。
  • 傳承紅色基因與戰「疫」精神 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頒獎
    傳承紅色基因與戰「疫」精神 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頒獎 發布時間:2020-10-2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陳施敏
  • 萬企暖醫戰「疫」巾幗的特殊禮物一支來自廣東完美日記的口紅
    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雷神山醫院的醫護人員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支來自廣東的口紅。  眼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各行各業的女性堅守崗位,以衝鋒姿態迎接屬於自己的節日,在抗疫前線上,她們是戰士,脫下口罩,她們是母親、女兒,也是愛美的姑娘。
  • 「白衣戰士」湖北戰「疫」日記:「我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2月12日晚上,他們從湖北武漢最前線發回了戰「疫」日記,有的輕鬆描摹卻真摯鮮活、有的落筆莊重且飽含深情……  桑寧的戰「疫」日記:「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今天(12日),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 武漢戰「疫」日記丨戰鬥一線有「五大金剛」!
    中國軍網微信推出《武漢戰「疫」日記》欄目陸續向廣大網友發布奮戰在戰「疫」一線的Ta們在忙碌間隙記錄下的最真實最感人的日記!戰鬥一線的「五大金剛」。我們很默契地走向各自的戰位,測體溫、量血壓、換液體……43床血氧飽和度不高,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50床體溫38.6,需要降溫;20床,老人需要上廁所……處理完一名患者,有時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下一個床頭鈴就響起來了。等處理完所有病人,已經累得渾身是汗,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憋得頭髮暈,只是在救治患者時我們像打了雞血一樣,忙起來沒有感覺到而已。
  • 抗「疫」日記丨我在小湯山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生日
    抗「疫」日記丨我在小湯山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生日文/北京兒童醫院支援小湯山定點醫院醫療隊隊員、呼吸二科主管護師 王華營2020年4月8日 晴來到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工作已經回想起剛到時的院感培訓,穿脫防護服培訓考核,以及病房布置的種種細節,一切仿佛在昨日。3月18日下午5點,我快下班時,收到通知馬上要接待第一批待篩查人員。當時大家難免有些緊張,因為都是第一次。想到事情會比較多,我和我們醫療隊隊長、護理部副主任遲巍,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張潔一起留了下來。
  • 體彩「紅色日記」徵文大賽 戰「疫」日記優秀作品出爐
    5月16日下午,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戰「疫」日記)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廣東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本次徵文活動共評選出突出貢獻獎等5個獎項。此外,還有1萬名日記作者獲得特別紀念獎。  據了解,本次大賽組委會及時聚焦戰「疫」主題,在原有大賽徵稿主題中增設「戰『疫』日記」主題,向全社會徵集戰「疫」相關的真實人物故事和日記(筆記),充分彰顯了本次活動的正能量與價值觀。
  • 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
    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
  • 戰「疫」英雄回家了 不舍前線 感恩家鄉|市中心醫院|陳雅靜|馮獻榮...
    如今,首批醫療隊員全部安全返錦,作為隊長,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回到錦州,見到家鄉的一切,人,親;地,親;空氣,都親。回到賓館,打開房門,聞到久別而熟悉的錦州燒烤的香味,太美了,家鄉親人太給力了。她們要在賓館隔離休整14天,然後重整旗鼓,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熱情重返工作崗位,繼續為家鄉人民服務。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送你19朵玫瑰」,我一定安全回家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個特殊的情人節裡,當愛情遇上疫情,無數醫護人員卻選擇舍小家為大家,親臨戰「疫」一線為大家的安全保駕護航。除了這對抗疫夫婦,還有無數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也同樣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情人節。情人節當天,由北京大學深圳醫院1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深圳第二批醫療隊正式出徵,對口支援湖北荊州,呼吸內科的黃文締醫師也在其中。在2天的準備工作中,他們除了接受相關體檢,注射提高免疫力的防護針外,還連夜準備了醫用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