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凌晨一點半,一個在新疆工作的98年女孩暈倒在下班回家路上,經歷6個小時搶救,最終不幸離世。
女孩暈倒的半小時前,她剛在朋友圈分享今年的網易雲歌單。有女孩的高中同學稱她最近經常在朋友圈中提到加班的事,還發過「拼多多女孩從不認輸」。
女孩在拼多多內部花名為潤肺,內部軟體籤名上寫著:為多多奪邊疆。女孩離世一天後的晚上,拼多多市值一度跨過2000億美元大關。
但這一切與這個女孩再無關係,因為她就像巨大機器中的一個小小齒輪,被永遠埋在了2020年的雪天。
其實早在8年之前,我們就探究過類似事件的原因。8年了,一切都已改變,一切都未改變。
作者 | 卓 宇
01、摞成金字塔的紅牛
2012年9月4日下午,一條微博迅速傳播開來,微博中稱,金山公司有年輕員工猝死。
當日下午,金山公司證實消息,猝死員工就職於金山軟體旗下的西山居遊戲工作室,5個月前剛剛入職,離世那年25歲。
金山軟體員工採訪時表示,「9月3日晚上,他與幾名同事同在公司過夜,卻在第二天早晨沒再醒來」。
在公司過夜的細節,引發網友質疑:猝死是否和頻繁加班有關?
隨後有人翻出此前公司官微所發的一張員工昏睡在電腦前的照片,配文中稱:連續加班一周沒有碰過床,困了就睡桌子。
桌子上有10罐未打開的紅牛摞成金字塔,有兩罐已喝完。
沉默4天後,金山軟體在9月8日再次發聲。
官方先澄清,官博那張紅牛照片是員工個人所發,與此事無關。
後來官方又發布聲明稱,該員工突然離世是因自身身體狀況導致的猝死,與外力無關。
最後金山補充稱已本著「人道主義精神」額外追加一筆撫恤金,用於為員工家屬今後的生活提供保障。
聲明發布後,有網友留言,一張假惺惺的聲明,把自己推得一乾二淨。也有網友認為,金山是個負責任的公司,勞動強度絕對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那幾年IT業年輕白領猝死事件頻發,例如百度地圖一位年輕技術研發人員,上崗4個月猝死,曾引發熱議。
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前後,「過勞死」發病率直線上升。業內人士分析,當時軟體頻繁迭代是整個IT業的潮流,節奏快、壓力大的行業環境是罪魁禍首。
彼時,996還不是熱詞,過勞死也未引發今日的全民關注,人們更願相信這是個偶發的悲劇。
一位網際網路多年從業者告訴《未來商業觀察》:「996的制度當時很多網際網路大廠都有,但是分部門。而且不是強制的,員工們有的選。」
那年,新聞上還都是出海外包,沒人聽過內卷上岸。
02、猝死在馬桶上
2015年春天,深圳36歲的張斌,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
他是清華畢業的計算碩士,IT從業者,去世當日凌晨1點時,他還在發送工作郵件。
張斌就職於深圳一家通訊公司,當年10月份被公司指派到南山科技園,參與華為項目的封閉開發。
其妻子稱,張斌經常加班到凌晨,「他為了這個項目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作為該項目的軟體負責人,張斌經常加班,沒有加班工資。公司租了附近酒店用於開發期間住宿。
他的生命軌跡,最後固化在微信聊天記錄和郵件記錄中,張斌經常連續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甚至早上五六點,短暫休息後上午又開始工作。
工作之外,他的生活,只剩下下班後吃路邊的麻辣燙或者24小時營業的肯德基。
去世前半年,姐姐和他見面,「看到他,我的心都碎了。滿頭白髮,長發齊耳。我說,你的髮型怎麼跟周星馳一樣,你怎麼這麼滄桑?」
去世後,其同事對媒體反映,加班已隱隱成為行業文化,「晚上11點下班都算早的」。
張斌離世引發行業熱議,然而論調悲觀:到處加班,不加班便被視為不敬業。
智聯招聘做過《2015年白領8小時生存質量調研》,13400份的問卷中,僅有28.6%的白領表示「不需要加班」,有11%的白領處於「996」的工作模式。
更多人開始被動融入加班生活,「想要融入其中,就必須學會接受加班。」
那些年,996討論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憤怒慢慢沉澱為麻木。
03、不做試金石
倒在烏魯木齊街頭的女孩,今年才23歲。
她喜歡唱歌,大學拿過校園十佳歌手。她熱愛生活,喜歡在朋友圈裡分享自製的美食。她敢於面對挑戰,即便畢業沒拿到心儀的offer,但入職拼多多後,仍一路從上海跑到新疆為自己的選擇而奮鬥。
就是這樣一個人生才剛剛開始的女孩,倒在了拼多多全面開啟社區團購徵戰的新業務一線上。
2020年10月,黃崢在社區團購內部動員會上講到,「買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
現在來看,買菜是不是好業務尚未印證,對於像潤肺一樣奮鬥在前線的員工們來說,這的確是個苦業務。而那塊試金石,試的是生命。
女孩離世之後,拼多多因一句秒刪的言論被捲入輿論旋渦,人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宣洩口,發洩對「996」制度積壓許久的憤怒和不滿。
8年前,金山軟體猝死時,人們還認為那是偶然的悲劇。8年後,這可能是內卷時代各行各業人們的宿命。
風波仍未停歇,人們在期待,事件能引起普遍的反思,通過法規和制度,限制「996」。
女孩離世一天前,網上傳出阿里的「996福報」要取消了,但無論這是不是起點,女孩都看不到了。
德國古典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說過,人就是人,而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但環顧今天網際網路廣闊的紅海之上,到處都是競相賽跑的艦艇輪船,而在船上的我們,是辛勤的動力源,而不是冰冷的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