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線教育因其授課靈活等原因開始受到資本的關注。「9.9元五節課」「給你家孩子一個愛上數學的機會吧」等廣告語充斥線上社交平臺和線下商圈廣告牌。
然而,網際網路的「流量思維」「唯快不破」打法是否真的適合教育行業,行業「燒錢大戰」背後企業能否持續運營?一切似乎都還是未知數。
暴雷、融資現象同期顯現,行業呈現「兩重天」
儘管疫情以來,在線教育機構一度迎來「高光時刻」,不少公司獲客量和營收都創下新高,但近期傳出的一系列暴雷事件,也為這一行業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續性敲響了警鐘。
2020年11月30日,線上樂器一對一陪練平臺柚子練琴App發布申請破產公告,次日App即關停,無法正常提供服務。該公告稱,由於市場環境和經營不善,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並出現現金流斷裂、資不抵債,無法繼續經營,並已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2020年12月27日,關於學霸君部分被收購、倒閉破產、拖欠工資等消息傳開。儘管彼時創始人張凱磊發表公開信承諾「學霸君絕不跑路,絕不推卸責任,問題不解決不宣布破產」,但今年1月,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文章中寫道:「這個冬天尤其的冷,奔跑了8年的學霸君還是在2020年冬天倒下了……」根據公開報導,目前學霸君資金鍊已斷裂,全國大批學生家長和老師面臨著被拖欠工資和退費難的困境。面對高額的學費,不少家長都向銀行申請了分期,課上不了,但貸款仍需還款。
然而,在暴雷的同時,也有機構相繼傳出融資消息。2020年底,先是猿輔導更新一筆3億美元融資,接著12月28日,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就在同一日,跟誰學也宣布不久前的8.7億美元定增融資已全部到位。
瘋狂營銷「燒錢」成常態,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事實上,此前,在線教育機構一直以「多金」的標籤活躍在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
比如,在上海的人民廣場、徐家匯、南京東路商圈的廣告牌、地鐵站上,猿輔導、斑馬AI課程、學而思等的廣告可謂「鋪天蓋地」。
這只是近年來在線教育機構大肆營銷的「冰山一角」。除了傳統的線下廣告,在線教育「燒錢」的主場,還有各大綜藝節目和社交平臺。
比如,贊助熱門綜藝《嚮往的生活》第四季的作業幫,上熱搜的頻率就讓資深公關人士王曉明大呼想不到。王曉明發現,#嚮往的生活隱藏細節##嚮往的生活爆笑名場面##嚮往的生活收官#……儘管這些掛在熱搜榜前五的詞條乍看是綜藝本身,點進去一點,卻是作業幫直播課的植入。
「業內人都知道,上微博熱搜,以前都是娛樂圈的小鮮肉們玩這一套,沒想到,培訓機構也開始了。」王曉明說。
其他在線教育機構也不甘落後。猿輔導先後與《中國詩詞大會》《最強大腦》《王牌對王牌》三檔綜藝達成了合作,並贊助央視春晚、成為北京冬奧會官方贊助商;字節跳動旗下啟蒙品牌瓜瓜龍系列則合作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快樂大本營》《妻子的浪漫旅行4》和《奇妙小森林》四檔綜藝;網易有道旗下有道精品課也聘請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成為品牌代言人,並在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各大衛視黃金時段播放廣告片。
「剩者為王」理論有待驗證,業內稱仍需關注「虛火」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在線教育機構之所以瘋狂燒錢,與此前上門O2O及各類電商平臺的邏輯一致,即通過營銷首先搶佔市場,最終實現「剩者為王」。
「然而,出現一些暴雷,一些持續融資的分化,是否就說明行業已經呈現出馬太效應,還很難說。」該業內人士認為,教育作為一個「百年樹人」的行業,能否適應網際網路式的快打法,仍有待驗證。
「我感覺這個行業現在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飛得很高,體格卻很虛。」談及在線教育的問題,有多年從業經驗的程琦感慨說,當前相當一部分培訓機構把精力放在營銷上,卻沒有練好內功,很難持續下去。
「教育本身應當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產業,不應該出現所謂的爆發式增長,我們更希望看到的其實是穩定持續的線性增長。」資深網際網路人士張棟偉認為,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作為商業機構,將財務三張表放在第一位,很大程度上背離了教育的初心。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認為,在線教育脫離不了教育本質。教育產品的決策周期、使用周期以及回報周期都較長,只有打造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以及完善的教育體系,才能在教育的長跑中笑到最後。(記者 胡潔菲)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