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2020-12-18 海外網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 樊玲)記者12月15日從寧夏召開的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區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各方力量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下好產業扶貧「特色棋」

圍繞自治區九大特色產業,因地制宜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肉牛、灘羊、冷涼蔬菜、枸杞、釀酒葡萄等高效種養業和馬鈴薯、小雜糧、中藥材、黃花菜等區域特色產業。今年整合下達9個貧困縣(區)農業項目資金18.28億元,增長19.63%,其中貧困家庭40%以上的收入來自特色產業。持續實施「四個一」示範工程,完善減貧帶貧機制,累計培育150個產業扶貧示範村、166家扶貧龍頭企業、1066家扶貧產業合作社、10434名致富帶頭人,累計帶動36萬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大力開展光伏扶貧,今年光伏發電收益9816萬元,惠及貧困村421個貧困戶5.8萬戶。

強化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支持

建立了與攻堅任務相適應的投入保障機制,確保扶貧資金只增不減、足額保障到位。脫貧攻堅戰以來,累計投入各類財政扶貧資金468億元,75%以上的分配給了貧困縣。今年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02.71億元,其中中央專項29.8億元,增長20.7%;自治區專項12億元,增長30%,超過國家考核標準;整合涉農資金48.8億元,實現因需而整、應整盡整。嚴格執行金融扶貧政策,強化信貸風險防範,累計向57.2萬戶(次)貧困戶投放扶貧小額信貸261.7億元,其中今年新增45億元,戶均貸款5萬元,貸款覆蓋率為72.7%,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應貸盡貸」。

做好搬遷移民後續扶持「大文章」

聚焦搬遷群眾產業、就業、社會融入3件事情,今年安排3.6億元,實施移民貧困人口、零就業家庭、住房困難家庭等七項清零行動,新建扶貧車間44個、養殖圈棚4132座、溫棚881座,帶動務工就業1.7萬人,搬遷群眾以特色種養收入為基礎、勞務收入為主體的增收格局基本形成。持續推進生態扶貧,加快移民遷出區拆舊復墾和生態修復,復墾復綠4.9萬畝,生態恢復880萬畝,優先使用建檔立卡戶苗木和勞務,貧困地區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1.13萬人。今年10月,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現場會在我區召開,寧夏移民搬遷經驗向全國推廣。

織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網」

精準做好農村低保和扶貧「兩項制度」銜接,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統籌各類兜底保障措施,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今年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提高760元、達到4560元,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應扶盡扶」。目前,全區已脫貧人口中,享受兜底保障的19.3萬人,佔比25.7%。實施殘疾人脫貧行動,20萬人(次)殘疾人享受「兩項補貼」,5.5 萬建檔立卡殘疾人全部脫貧。

協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保持政策連續穩定。借鑑脫貧攻堅經驗做法,推動機制銜接、政策接續、產業持續,有效銜接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創新開展鄉村振興「一村一年一事」行動,每年為每個行政村辦好一件實事,久久為功、長期堅持、確保成效。今年梳理實事1890件,已全部辦結,完成投資18.6億元,經驗做法得到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肯定。(寧夏新聞網)

責編:陳亞楠

31941091,.寧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確保脫真貧、真脫貧,.2020-12-17 17:49:24,.204309,.陳亞楠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脫貧智慧】寧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確保脫真貧、真...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 樊玲)記者12月15日從寧夏召開的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區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各方力量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 「中國的脫貧智慧」寧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確保脫真貧、真...
    本文轉自【寧夏新聞網】;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 樊玲)記者12月15日從寧夏召開的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區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各方力量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 省委常委葉貞琴到我市開展脫貧攻堅督戰檢查: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
    省委常委葉貞琴到我市開展脫貧攻堅督戰檢查: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05-21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脫貧不返貧長效機制青島「防貧保」構築防返貧「攔水壩」
    今年,青島市在加強專業扶貧和行業扶貧政策保障的基礎上,引入市場化機制,創新扶貧資金使用方式,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委託中國太保產險青島分公司啟動了精準防貧減貧綜合保險項目(以下簡稱「防貧保」)。五項創新,青島深化扶貧長效機制「防貧保」項目為青島創新、全省唯一,創新之處在於關注到不穩定脫貧戶返貧的根本因素在於收入不穩,在遵循精準識別、適度保障的原則下,為不穩定脫貧戶因疫情、因災害、因意外的收入損失上了一道「保險」。同時,「防貧保」將「扶」與「防」相結合,為農村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系牢「安全帶」,為探索低收入人口幫扶長效機制提供創新實踐,實現了五大創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築牢防返貧防線 鞏固脫貧成效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築牢防返貧防線 鞏固脫貧成效 2020-12-22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返貧才是真脫貧——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⑥
    73歲的陳文珍和老伴在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務工多年,老兩口每年能收入3萬多元,如今不僅脫了貧,而且日子越過越紅火。  讓脫貧後的鄉親有活幹、有錢賺,實現穩步增收,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返貧致貧的關鍵。當前,我省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絕對貧困人口全部清零。
  • 河北保定持續發力確保脫貧攻堅不鬆勁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 通訊員張雷)今年,保定市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防返貧長效機制三方面,以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以6項任務清單為抓手,進一步提高扶貧脫貧工作質量,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玉井鎮召開領導班子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玉井鎮召開領導班子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問題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2020-05-21 0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_政務動態_廣西桂林市人民...
    會議指出,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我們要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切實增強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兩會·聲音2020)
    堅持精準施策,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查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突出發展產業帶動就業,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堅持政策穩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用好防風險基金,做到扶貧力量、幫扶關係不變。
  • 再接再厲 一鼓作氣 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再接再厲 一鼓作氣 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劉國中來到寧強縣團團科技電商孵化運營中心、金濱電子科技公司、玉皇觀生態茶園、羌州繡娘文化公司,了解貧困勞動力就業吸納、技能培訓等情況,勉勵他們緊盯市場需求,強化技術和管理創新,把企業做大做強,更好發揮帶貧益貧作用。劉國中強調,要堅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精準搞好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服務,強化公益崗位開發管理,以就業促進增收。
  • 邵陽:全方位鞏固脫貧成果堅毅接續奮鬥 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
    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左二)在武岡市調研脫貧攻堅工作現場。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朱傑 記者 顏瑤)12月11日上午,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在武岡市調研脫貧攻堅工作,重點針對脫貧攻堅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工作鞏固落實情況開展現場走訪,同時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滻灞生態區:當好一線「督軍」助力脫貧「收官」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滻灞生態區紀檢監察工委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關鍵環節,統籌監督力量,構建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通過較真碰硬「督」,因地制宜「查」,凝心聚力「幫」,持續開展脫貧攻堅領域專項監督,有效助力脫貧攻堅圓滿「收官」。較真碰硬「督」,監督把責任扛在肩上。
  • 江蘇灌南創新推出「防貧保」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低收入農戶脫貧了,如何防止返貧?江蘇省灌南縣積極探索,結合已脫貧不穩定戶及邊緣易致貧戶「兩類戶」動態監測情況,創新推出「精準防貧保險」(防貧保)工作機制。2020年,灌南縣「防貧保」工作機制已救助727戶貧困戶,發放防貧保險金277.23萬元。
  • 中國剩餘52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出列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新華村村民彭先榮在家門前展示自己家的「精準脫貧明示牌」。新華社記者歐東衢 攝截至目前,中國今年剩餘52個貧困縣集中的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7省(區)已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
  • 海南人大:長效機制幫扶長田村脫貧「摘帽」
    五年時間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重點,不斷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截至2020年11月,全村貧困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00元,脫貧成果得到了鞏固。如今,長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作為幫扶單位的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也在長田村裡種下了長久的幸福。
  • 沅陵:「七大機制」 堵住返貧通道紮實長效機制「防風險」
    目前,全縣建立教育獎扶基金21個、醫療救助基金19個,通過建立「關愛互助機制」,用「幸福基金」防致貧返貧風險。「我們在全力衝刺脫貧攻堅的同時,建立健全了『七大機制』,防範扶貧領域的各種風險。」沅陵縣扶貧辦主任舒序剛說,全縣把抓好扶貧領域「防風險」工作放在緊要位置,不僅建立了防貧保險、關愛互助機制,還建立健全了分類監測、工程質量監管、項目資金績效評價、信訪輿情考核、小額信貸風險防範等長效機制「防風險」。
  • 新榮區:委書記鄧志蓉深入上深澗鄉調研脫貧攻堅和安全穩定工作
    12月22日上午,區委書記鄧志蓉深入上深澗鄉調研脫貧攻堅和安全穩定工作。區委辦、區扶貧辦等部門負責人參加。   調研中,鄧志蓉聽取了上深澗鄉黨委、鄉政府關於脫貧攻堅和安全穩定工作的匯報,並對下階段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
  • 專訪湖南省扶貧辦主任王志群:以責任擔當決戰決勝湖南脫貧攻堅重任
    今年,湖南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做好「加試題」,下足「繡花」功夫,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攻堅成色,持續強化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加快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為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貢獻「湖南智慧」和「湖南力量」。目前,湖南省剩餘19.9萬貧困人口已具備脫貧條件,正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退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徹底消除。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從制度層面看,要培育綜合性的治理結構,開展扶貧制度的供給側改革,用系統化的機制設計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用體系化的制度安排來促進持續增收。既要研究設計客觀反映新貧困特點的指標體系,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完善貧困對象識別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又要加強緩解相對貧困問題頂層設計,還要加快扶貧開發法律制度建設,確保長效減貧工作依法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