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幹農活沒有什麼收入,現在不僅學會了百香果種植技術,一個月還有3600元工資。」2020年11月9日,正值收穫時節,在海南省東方市天安鄉長田村百香果種植基地裡,金黃的百香果已掛滿藤蔓。40多歲的脫貧戶劉麗玲像往常一樣在基地修剪藤枝,看著即將豐收的果實,她已喜上眉梢。
今年3月,經過村裡推薦,劉麗玲進入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駐村工作隊協助村裡建立的田美合作社百香果種植基地工作,不僅有了穩定的工資、獲得產業分紅,還學會修枝、施肥等種植技術。「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現在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生活也有了盼頭。」她高興地說。
長田村地處偏遠,全村共236戶100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6戶614人。此前,村民以種植南瓜、玉米等傳統經濟作物為主,不僅收益低,還極易受市場影響。如今,村裡新興起的百香果種植等產業,正助力村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2016年4月,長田村被確定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幫扶村。五年時間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重點,不斷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截至2020年11月,全村貧困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00元,脫貧成果得到了鞏固。如今,長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作為幫扶單位的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也在長田村裡種下了長久的幸福。
精幹的隊伍 長效的機制
如何建立一個脫貧長效機制,讓經濟落後的長田村走出困境,讓貧困戶脫貧不返貧?這是來自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的駐村幹部駐村伊始就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在幫扶工作中一以貫之的使命。
從2016年4月長田村被確定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幫扶村開始,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就把打贏長田村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來抓,一套圍繞著「長效脫貧」的工作機制迅速建立起來。
為統籌抓好扶貧工作,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成立了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各工委負責人擔任組員,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五年來,扶貧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定點幫扶工作具體事項,明確職責分工,使每項工作有專人抓、有監督檢查,落到實處。
加強脫貧工作指導,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將定點扶貧工作定為每月主任辦公會議固定討論事項,督查扶貧工作計劃是否落實、有效等。常委會黨組和機關黨組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開展「如何確保未脫貧人口如期實現脫貧」等專題調研,形成「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和調研報告。
五年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多次到長田村開展脫貧情況調研,召開省市有關部門、鄉鎮、村「兩委」幹部座談會,研究解決長田村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有力推動了長田村脫貧的步伐。
2018年6月,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許俊(右一)在長田村調研扶貧產業發展情況。(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供圖)
人才是開展脫貧工作的重要基礎。2016年以來,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精心挑選了5位政治素質硬,工作能力強的處級幹部駐村,專職開展扶貧工作。
駐村扶貧工作隊駐村伊始,通過上千次走訪農戶,摸清村民家庭情況、生產生活情況、致貧原因,通過調取有關資料等方式,摸清底數,了解長田村的基本情況。扶貧工作隊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脫貧計劃和脫貧措施,為下一步實施精準幫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保障扶貧工作隊工作的開展,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出臺了扶貧工作隊員待遇保障制度,落實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經費。為及時交流情況,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創建了定點扶貧微信群,邀請鄉村幹部、農作物種植專家以及龍頭企業有關同志加入,全天候交流情況、反映問題、指導工作,時刻把長田村貧困戶的動向握在手上,記在心上。
在常委會黨組和機關黨組的密切指導下,駐村扶貧工作隊摸清底數,廣泛聯繫群眾,開展產業扶貧,不留死角幫扶貧困戶等行動取得了成功。
優質的產業 穩定的支撐
初冬時節,北國已是寒風凜冽、葉落金黃。此時,遠在海南島長田村的扶貧產業花卉基地內,卻展現出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大棚內,一盆盆正在怒放的吉利紅花,正在全自動智能灌溉控制系統的呵護下,享受著陽光雨露的滋潤。這處花卉基地,正是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通過產業打頭陣助力長田村脫貧攻堅的一處縮影。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2016年幫扶工作一開始,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經過和鄉鎮、村裡幹部群眾討論研究,決定因地制宜發展熱帶高效農業和庭院經濟,為長田村村民提供穩定的收入。
2018年,長田村設立了田美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自投資金200萬元,協調海南省林業廳投入資金100萬元、東方市政府支持資金50萬元,建設長田村200畝百香果、花卉種植產業基地。
優質的產業,離不開長效的生產激勵機制。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市場+龍頭企業+農戶」五位一體利益聯結方式,村裡參與種植基地勞動的貧困戶增加了工資性收入和收益分紅,雙重增收促進可持續扶貧模式建立起來,村民脫貧的內生動力被充分激發。
為進一步拓展產業,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還於2018年投入了120多萬元,幫助農民在已荒廢的280多畝地塊兒上建設農田基礎設施,鼓勵農民種植反季節瓜菜。
如今,隨著合作社百香果、花卉產業的蓬勃發展,長田村一年四季果美花香。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長田村村民參與百香果、花卉基地務工7000餘人次,工資性收入98萬餘元。這兩個項目不但讓村民不出村就有工作,還給貧困戶提供了長期穩定的工作收入和股份分紅。
2020年6月,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何西慶(左二)在長田村了解貧困戶對《海南省脫貧攻堅扶貧手冊》的知曉情況。(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供圖)
內在的幫扶 思想的進步
「扶貧幹部總有離開的時候,但脫貧致富奔小康卻是一件久久為功的事業。」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派駐長田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怡遠表示,當他來到長田村,工作中想的最多的問題,便是如何為長田村鞏固長效脫貧機制。
五年時間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的扶貧幹部們通過提升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開拓村民脫貧思路,培養村民的脫貧技能,打造了一個積極向上、自發在脫貧致富路上邁進的新長田。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通過強化黨建、培養幹部、完善制度,為長田村打造一個富有戰鬥力的班子,是這幾年來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脫貧幹部們的重點任務。
其間,駐村扶貧隊和村委會對黨員進行分組,由村黨支部成員任各組組長,以便組織黨員開展活動和及時聽取黨員意見,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規範黨組織生活。為了提高村「兩委」幹部的工作能力,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多次組織村「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致富帶頭人赴外縣考察,參觀學習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先進經驗,開闊鄉村幹部視野。為方便村委會和黨員開展活動,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幫助長田村建設和完善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服務設施,對村委會辦公設施進行更新。
面對五年來村幹部隊伍的變化,長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吉桂玲感慨:「如今,一個團結為民,富有戰鬥力、凝聚力的村黨支部被打造出來。這是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在幫扶過程中,為長田村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駐村工作隊走村入戶收集村情民情,了解農戶現實訴求。(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供圖)
與此同時,為提高村民的脫貧技能和內生動力,來自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的幫扶幹部們的努力也從未間斷——
為幫助貧困戶提高養殖、種植技術,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東方市畜牧局人員、種植專家對貧困戶進行養殖、種植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貧困戶養鵝、養豬養羊、茄子種植的技術。
為幫助村民學習先進脫貧經驗,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鄉、村班子成員和貧困戶代表到瓊中、樂東等地參觀葡萄、芒果種植、美麗鄉村建設等扶貧產業項目,開拓他們的視野,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外出務工是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但讓習慣了守在家中的村民轉變思路走上打工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讓村民感受到打工的好處,駐村工作隊發動村民到紅泉農場、公愛農場等地採摘芒果、修剪枝條,參加的群眾每日收入120元至200元。通過駐村工作隊的不斷努力,村民外出務工比例大幅提高。截至2020年9月30日,長田村實際外出務工人數為314人,同比增長22.65%。
美麗的長田 長久的幸福
鄉村美不美,事關廣大農民群眾長久的福祉。美麗整潔的村容村貌,更是村民脫貧致富後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走進長田村,只見一棟棟嶄新的民房錯落有致,乾淨整潔路面貫穿全村,富有民族特色的農家庭院圍牆別具一格,綠植遍布院內各個角落。
2020年11月,海南省東方市天安鄉長田村風景。(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供圖)
花園般的村莊環境和暢通無阻的村內道路早已成為長田村一道亮麗的風景。收入增加的同時,環境的變化也讓村民越來越有幸福感。
很難想像,就在幾年前,長田村裡道路破敗不堪、髒水亂潑、垃圾亂倒,不少村民還長期過著人畜混居的日子。
在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啟動幫扶工作後,在幫扶幹部的建議下,長田村召開了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了人居環境整治攻堅重點事項。村「兩委」幹部帶頭拆除破敗廢棄建築物、房前屋後的牲畜圈舍,規整庭前院後,美化庭院環境。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群眾自覺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主人翁責任感明顯增強。
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直接投入44.78萬元在長田村新建一條長401米、寬3.5米的生產通道。該生產通道的建成,為長田村村民發展生產增收、生活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也讓他們徹底告別了「晴天滿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日子。
「村裡環境的改變特別大,走在路上或是在家門前都感覺特別乾淨,平時我們外出在路上丟個垃圾都不好意思。」長田村村民張蓮芳告訴記者,收入越來越高,環境越來越美,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舒心。
2019年年底,長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如今的長田村,全村村民廚廁齊備,「廁所革命」群眾滿意度高,移動通信手機無信號問題得到根本解決,汙水管網已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垃圾分類基本設施配備初步到位,特色民族村寨正加緊建設當中……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駐村扶貧隊在長田村定點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得到省市有關領導和部門的充分肯定,東方市多次組織鄉鎮和村「兩委」幹部到長田村召開現場會,介紹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幫扶長田村發展產業、促進增收的經驗。
脫貧攻堅戰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將以釘釘子精神一鼓作氣,強化組織領導和工作措施,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努力不讓返貧、不新增貧困人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長田村群眾帶來長久的幸福。
策劃:於浩、王萍、李小健
記者:李磊、王博勳
責編:舒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