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茲我羅輋龍興宮
姜尚太公,佐周伐紂,分封諸神,千古傳揚,恩澤四海,遐邇欽仰,有求必應,造福八方,信眾遍布大中華,太公恩威廣布,在歷屆理事會努力下,廣大信眾和社會賢達人士鼎力襄助,龍興宮宮場面貌得到極大改觀,太公文化廣場已具備一定的規模,成為當地一處風景文化名勝。太公威名遠播,遠近前來朝拜進香信眾與日俱增,十月十七慶祝姜太公寶誕之期,慶祝活動儀式多,曲奏梨園頌昇平,信眾觀眾如雲聚集,盛況空前。只是因宮前場地大部分未鋪築水泥,雜草叢生,高低不平,遇雨泥濘難行,座椅不平,車輛通行不暢,觀眾觀劇深為不便。
為進一步弘揚太公文化,發展太公神聖事業,理事會集體商議並經太公恩賜三筶連準,決定於今年秋大面積高厚度水泥鋪築廣場,栽植觀賞性強價值高園林樹木,更多建設附加便民設施工程,推進太公文化廣場建設事業,打造靚麗文化名片太公文化廣場,工程和附加工程較大,經建築師初步預算,需大約三十多萬元。
千秋大業,神人共願,勢不可擋,愚膺理事,力微難當,集體商議,薄發各地,誠望各界太公信眾,善男信女,賢達人士,善事共襄,集腋成裘,慷慨解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人盡誠敬,神必降祥,盡一已之綿力,圖太公事業之發展,以此祈求我風調雨順,事如心願,福緣善慶,壽因德積,化厄為祥,光中一點付出,暗中千倍補償,家家清吉,戶戶安康!是以為序,受福無疆!
說明一:
敬請各界信眾賢達人士鼎力奉獻,誠心捐題,喜題款者,芳名一律紅榜公布,喜題兩百元以上者芳名刻碑,千古流芳;
說明二:
交薄日期:農曆乙末年八月十五日,
地點:與鍾豔希聯繫,
薄要字跡端正,以便出榜刻碑。
鍾豔希 136 0042 8119 / 138 2526 6255
松林短號:665833 / 654136
多少由您出心,大家多多支持!
可接收網絡捐題/微信紅包轉帳:
鍾國杜 :13809889689
(本屆總理鍾豔希弟弟)
微信號 :13809889689
(捐款請附上姓名,以便出榜刻碑)
總理:張福來 鍾豔希
首事:鍾訓和 鍾榮林 曾木景 張土財 曾憲錫 曾炳坤 鍾七連 鍾耀東 曾娘桂
姜太公,本名呂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稱為太公望,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太公作為中國韜略鼻祖,其文韜武略、經國治軍,理民化俗之論、之策、之術,都為後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為華夏民族所稱頌、效法,後人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懷念他的豐功偉績,各地紛紛立廟祭祀,香火旺盛。
傳說明朝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疾病流行,大魚田村住民為祈求平安,特意派人從山東請來姜太公香火,供奉在村頭,全村祀奉,早晚上香。承蒙太公庇佑,合境平安,風調雨順,尤其是婦女分娩順利,人丁逐漸興旺。太公威名遠播,遠近信眾慕名而來朝拜、祈願,香火日盛,簡陋的宮廟不能滿足廣大信眾的需求。
一日,太公顯靈,親自尋龍點穴,法眼相中了形喝「鯉魚上水」的聖地龍脈。「鯉魚上水」山天然生成,遠處觀之,酷似一逆流而上的金鯉魚。有民諺曰:「鯉魚逆水上,若你做得對,金銀用鬥量」。此處青山綠水,山水兩相輝映,正如一聯曰:」四面青山環寶座,一彎綠水漾恩波」。
太公在鯉魚口開基立宮,虎踞龍盤,吞吐天地正氣,吸納日月精華。宮前潭形似彎月,潭水清澈,遊魚歷歷可見。想當年太公在磻溪隱居垂釣,待時出山,扶周滅商,建立不朽功業,留下「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千古傳奇。今太公擇此處立宮建廟,有山有水有魚,自是此地與太公有緣,天賜龍穴勝地予太公也!
迨至民國年間,本地歷史名人鍾超武(曾任國大代表、海陸惠紫龍源勘亂總指揮)、鍾鐵肩(黃埔軍校出身,曾任民國陸豐縣長)馳騁疆場、行軍布陣時,專門命一士兵肩背太公香火,每遇進退攻守難於決斷時,請益於太公,太公總是能謀善斷,指點迷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再現軍事家的風採。日寇侵華,神州大地到處遭受蹂躪,獨羅輋能免兵燹之災,自是神明顯靈,佑我子民也。
龍興宮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幾經重建。近幾年來,在值年理事會努力下,廣大信眾和社會賢達人士鼎力襄助,龍興宮宮場面貌得到極大改觀:太公潭水清魚遊,太公文化廣場寬闊平坦,花紅樹綠,太公路橋通暢,龍興宮宮殿壯觀巍峨,氣勢雄偉。太公文化廣場已成為當地一風景名勝,遠近遊人慕名而來。相信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太公文化會進一步發揚光大,為我地的文化事業增光添彩。
來源丨 客家擂茶
你隔壁班的同學
校園青春丨關注家鄉丨追求自由
專注於做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
不追求濫竽充數的數量
只追求原汁原味的質量
Copyright (C)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