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公元前一萬八千年,中國最早的物理學——《連山易》

2021-01-08 米拉圖世界之窗
連山易

周朝史典籍《周禮》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連山易》出現的時代最早,相傳連山易形成於天皇氏時期,是為盤古開天闢地劈地以後,盤古的兒子成鳩氏及其家族統治華夏地區的時期。

大汶口文化的畫作

《連山易》無論是史籍記載還是道教的口述傳揚,都有它真實存在於遠古時代的蹤跡。在天皇氏時期,還沒有文字,因此最初的典籍應該口述傳承至各個部落裡。

在河北出土的陶器碎片上,就有圖畫,而陶器碎片在進行碳十四測定,得出結論為公元前8800年到公元前7700年之間。因此,《連山易》在天皇氏時期以後也有以畫作傳承至各部落的可能。

連山易早期的畫作標記

《連山易》最初是,人們對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規律的研究。盤古開天闢地,是晚期智人向現代人過度的證明。因此在盤古開天闢地以前,晚期智人就已經對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行研究與探索,也包括天文和季節等。而在盤古開天闢地以後,中華文明開始高速發展。

成鳩氏

《連山易》不是簡單由哪個人創造的,而是從晚期智人開始到早期現代人,人們對自然現象發生的變化總結的規律。連山,詞義即是連著的山,山山相連,山上、山下;風來風往,雲捲雲縮……

山連山

風,水,火,天,地,雷,澤,山。依次對應,速度,穩定,融化,光學疏遠,密度,太極,溶解,物體。這是遠古人們對感覺,視覺,聽覺的雙重認知。他們將這些自然法則進行口述傳承,後來學會了用畫作標記,學會結繩記事,再到後來創立文字後,人們把它編纂成《連山易》。它是人們最早的文明匯集成書,它也是人們對自然的物理現象最早的研究與總結。

著名作家陸亦順

相關焦點

  • 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古代的百科全書?
    樂兒 神州日知《周禮》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幾成定論。此二易也成為中華文化領域裡的一件千古之謎。
  • 連山易憑什麼是三易之首?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易關係是是什麼?很多學者以為《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體系的易經,其實這是不全面,只能說流傳下來的易分成了很多體系。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要從易的起源說起。在古代「三易」的關係是不同時期,不同人演繹的產物。
  • 湖南玉蟾巖陶器的出土最早 距今約一萬八千年
    —前3077年;五帝時代—約前3077—前2029;夏王朝時期—約前2070~前1600年;商王朝時期—約前1600~前1046年。從7000年前神農時代開始,中國由一元化文化時期進入多元文化時期,多種文化同時並存,交錯變化。
  • 連山易
    ——幹寶《周禮注》引云:「此《連山》之易也。」羅泌《路史·發揮》亦云。  13、同復於父,敬如君所。——《春秋左傳》:閔二年,魯史卜楚丘之父,筮之,遇大有之乾。程迥《古佔法》引之云:「此固二易之辭也。」  14、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春秋左傳》:僖十五年,晉卜徒父筮,卦遇蠱。  15、南國蹙,射其元王,中厥目。
  • 揭秘公元前307年,佛教最早傳入中國
    尸羅是最早有記載的印度佛教僧人傳教,時間是戰國中期。洛陽白馬寺而在西漢末年,佛教正式傳入中國,並且得到了朝廷許可。洛陽的白馬寺是中國目前建立最早的寺廟,建於東漢年間,距今1900多年。樂山大佛在唐朝時期,佛教成為國教,替代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四川樂山大佛建於唐713年,耗時90年,於803年完成。唐朝盛世與佛教文化的關係甚大。
  • 古之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
    「《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 據《周禮》所言:「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鄭注曰:「三易卦別之數亦同,其名佔異也。」
  • 揭秘公元前1萬6千年,最早佛教誕生於中國
    盤古開天闢地約公元前18000年,當中原文明進入盤古開天闢地時代,男權主義登上歷史舞臺。臃腫苯教佛教而公元前16000年,在青藏高原上誕生了早期的臃腫苯教佛教,即是以「卍」為符號,對天氣變幻莫測和星辰鬥轉的敬畏,用活人活著活物祭祀天地的巫教。
  • 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懂點《易經》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夏有連山,殷有歸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連山易》,商朝的《易》是《歸藏易》。到了商末,周文王由於被拘於羑裡無事可幹,於是演繹出《周易》。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失傳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日月為易,陰陽也。
  • 從考古看八千年以來早期中國的文化基因
    從距今八千多年文化上早期中國的萌芽,距今六千年左右文化上早期中國的形成,到距今五千多年早期中國文明的形成,距今四千年以後早期中國文明走向成熟,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早期中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連續發展過程,錘鍊出了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質,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早期中國及其文化基因的形成,與地理環境和氣候有很大關係。中國是世界上最廣大的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區。
  • 白髮飄逸戀太極,萬字歸宗連山易 | 第二期公益講座隨堂筆錄
    2017年06月03號上午,【易量邏輯學】創始人童世民老師登上生態健康論壇的講堂
  • 河圖、卦象(連山易)的由來
    在《古三墳·太古河圖代姓紀》裡,是這樣描述「河圖」出現,伏羲畫卦(連山易)的: 「伏犧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時,龍馬負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畫八卦,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
  • 韓建業:從考古發現看八千年以來早期中國的文化基因
    從距今八千多年文化上早期中國的萌芽,距今六千年左右文化上早期中國的形成,到距今五千多年早期中國文明的形成,距今四千年以後早期中國文明走向成熟,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早期中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連續發展過程,錘鍊出了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質,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 《連山》、《歸藏》、《周易》
    近年來出版和發表的一些易學研究的專著和文章,論及《連山》與《歸藏》,對這兩種古易書的一些問題做了探討,但似乎諸家對這二易不甚重視,多用前人舊說輕輕帶過,並不深入。因古人之說多有訛誤,未足據信,故今作此文,就《連山易》的一些問題,做一些深入的探討。
  • 誰才是中國歷史記載最早的創世神?
    神仙傳說在浪漫且富有想像力的中國可謂多如牛毛,提起創世神,或許你腦中會蹦出盤古、鴻鈞、伏羲等多個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靈,但誰才是歷史記載最早的創世神呢?盤古開天闢地的盤古可謂中國家喻戶曉的創世神了,傳說天地混沌如同一個雞蛋,盤古生於其中。就這樣一直過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過來,見天地一片混沌,睜開眼睛一看,不知道從何處抓過來一把巨斧,朝著眼前的混沌用力這麼一劈,混沌忽然破裂開來。其中有些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濁的東西,沉沉下降,變成地。
  • 易道追蹤:《連山》探秘
    《連山易》古多隻稱《連山》,其名初見於《周禮·春官·宗伯·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筮人》又云:「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義為山出內氣,山連山。
  • 醜牛合歡度春秋——連山易2020年六甲幹支運勢分析
    六十甲子是一種古老的紀年預測工具,通常為60年算一個周期,而這六十甲子不僅僅可以用來計時,還能用來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如何。連山易理論認為,天運由六甲所主,六甲每一旬的十個天幹管10年,十二個方位由值符十二神所主,每一旬各方位是吉是兇一目了然。
  • 連山易之八卦演繹——下
    對上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直接跳轉:連山易之八卦演繹——上女性是人類的締造者,主分動靜變化,開始由兌而演變到離轉動到巽,為動之主氣,是人類延續的基礎,故巽為進退之果,離為進退之初,坤為陰為靜,為進退之終。兌卦是女性出生後,到青春期這一段的推算。直至從離發展到生育階段,再從離到巽,亦是年齡增長變化的過渡,從巽到坤是老奶奶的發展過程,是漸進的生息關係。
  • 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契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春秋》被譽為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被列為儒家的重要典籍。《春秋》主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間的魯國的歷史,因而《春秋》這本書就是魯國的編年史。《春秋》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麟經》,《春秋》寫作手法上詞語簡練,對歷史事件的描寫上言簡意賅,全書共一萬八千餘字。由於《春秋》語言精練的特點,便出現了對它進行詮釋的作品,被稱為「傳」。最為著名的就是「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轂梁傳》。
  • 物理學四大神獸,有一個已經被消滅,最早出現的那個晦澀難懂
    時至今日,這一部分理論中,有的仍然是物理學領域的重點課題,有的已經被新興理論推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大神獸」了。最早出現的「神獸」是芝諾的烏龜,它所對應的理論是微積分,這個幫助人們解決了大量測算問題的理論,十分晦澀難懂,卻在學術界發揮著重要作用。
  • 歸藏、連山的含義及其在曆法上的應用
    >文|黃飲冰 一、什麼是曆法上的歸藏易、連山易 歸藏是太陽的回歸運動。也就是說,由於理論名稱的變化和造歷辦法的變化,「歸藏」和「連山」兩個曆法概念在後世不用了,後人又沒有搞清楚其發展變化和理論的承接和轉化,以為「歸藏易」「連山易」遺失了,實際上換了個辦法或者名字還在用。總之,歸藏易就是太陽的回歸運動,連山易也就是定位觀測。這些技術依然在應用。歸藏與連山的關係,一言可以歸納之:歸藏是體(理,原理),連山是用(法,辦法,造歷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