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2021-01-09 汪默韓

懂點《易經》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夏有連山,殷有歸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連山易》,商朝的《易》是《歸藏易》。

到了商末,周文王由於被拘於羑裡無事可幹,於是演繹出《周易》。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失傳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

日月為易,陰陽也。

《易經》是一部積累筮佔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

其中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早已經在2000多年前失傳了,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多年來,史學家們一直在苦苦尋找這兩本書的下落,可是連書存在的痕跡都沒有發現。

因此,學術界也開始對這兩書是否存在產生了疑問,不少學者認為,《連山》和《歸藏》或許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莫須有」書籍。

但在不久前,我國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種古老的上古文字之後,夏代《連山易》中的5冊重現天日。

眾所周知,我國最古老的成熟系統文字是被譽為「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但這並不意味著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還有很多,其中「夏代水書」便是其中一種。

說到水書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因為這種古老的文字是被發現於西南地區水族的「水書先生」家中,這水書先生按照中原的說法便是「鬼師」。

水書,水族的文字,它來自夏商時期,形狀方面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時至今日,水族群眾遇到結婚等重要事情,都會按照水書記載的「水歷」進行推算。2006年,水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水書則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書先生」通過口傳、手抄的形式流傳幾千年至今。但如今,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所以水書又被譽為「天書」。

這種被譽為「天書」的上古文字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是世界上現存的兩種象形文字之一。

那這本「天書」是如何被發現的?

在2005年, 貴州有一位名字叫謝朝海的老人向有關部門表示,自己家中收藏了一套名叫《連山易》的古書。

《周易》的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以說是不可估量,如果謝朝海所言屬實,那麼轟動的不僅是中國更是整個世界。

老人介紹的時候說,這一套書一共有五冊,是他們世代相傳用手抄下來的,而且祖上有規定,新的一代抄完之後,舊書便要燒毀。

謝朝海已經是第7代傳人了,而此時他拿出來的《連山易》已經是自己60年以前抄錄的了。

經過「水書先生」與文物專家的仔細研究後,他們對《連山易》裡的符號進行打卦,發現這個卦象與《易經》中的八卦圖完全一致,這成為了《連山易》是真品的重要證據。

這個發現在當時迅速的震驚了世界。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這簡直就是一本上古夏朝時期的百科全書,裡面包含了天文曆法、農業以及陰陽五行的相關知識。

無論婚喪嫁娶、行軍打仗、養殖種植、甚至 「鳥鳴春、雷鳴夏、蟲鳴秋、風鳴冬」,這種四季的變化均有記載,這些對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我國古人超前的智慧。

最後,專家認定這本書就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夏代《連山易》,謝朝海老人也決定把祖傳的《連山易》無償捐給祖國,被貴州省民族文化館所收錄,不久後《連山易》被印刷出版,再次融入到了磅礴的中國文化。

更值得慶幸的是,國家非常重視夏代水書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水書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但是《易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易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書中並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一本僅需要48塊錢,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被神話了的古書《易經》,被專家證實:竟然是中華失傳已久的古籍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專業人士們在不斷的尋找著這本書卻發現這本書在世界上現有的歷史館藏中了無蹤跡,當人們以為這部天書無跡可尋的時候,卻在我國發現了蹤跡。「天書」終究沒逃過專業人士的魔掌。經過專業人士不斷的考察與對比發現我國有著一部極其相似的古籍。這本圓點式的古籍正是《易經》。
  • 失傳千年的《易經》,在貴州老人家發現!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傳說《易經》共包括3部,除了我們熟知的《周易》之外,還有兩部分別是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這兩本書什麼樣?誰都沒見過,有人認為這只是個傳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兩本書。目前的學術界大部分人認為,這兩本書早在3000年前的時期就已經失傳。
  • 曾經「失傳」3000年,被人誤當成迷信,如今「專家」證實是科學
    《易經》假如您想談一談我國五千年歷史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易經》問世於新石器時代,是一百多個思想流派的開端,是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關鍵標誌。《易經》的出現對中國哲學,歷史,文學,宗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 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古代的百科全書?
    樂兒 神州日知《周禮》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幾成定論。此二易也成為中華文化領域裡的一件千古之謎。
  • 失傳3千多年的《易經》重見天日,專家看後表示古人智慧太深奧了
    傳說中的《易經》共有三部,除了《周易》外,還有兩部是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興奮不已的專家來到老人家裡。當老人把幾本書遞給專家的時候,在場的專家都愣住了,因為根本看不懂,這部書採用的是水書的字體,只有水書先生才能看懂。於是專家們請來了一些水書先生來對這部書進行解讀。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的祖先利用自已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的文明和文物。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這些古老的文明已經消失不見,但是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連山易
    7、姚信曰:連山氏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  8、阮籍曰:庖犧氏布演六十四卦之變,後世聖人觀而因之,象而用之,禹、湯之經皆在而上古之文不存。  9、皇甫謐曰:夏人因炎帝曰《連山》。《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以十三月為正,人統,艮漸正月,故以艮為首。
  • 失傳3000年的《易經》水書如今被發現,專家百般保護卻仍面臨失傳
    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現在,這三部圖書除了《周易》之外,其他的兩本書《連山》和《歸藏》都已經失傳了。  《周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智慧的結晶,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天人合一」這一理論,就是出自這本著作。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卻說一個字不認識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卻說一個字不認識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的祖先利用自已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的文明和文物。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這些古老的文明已經消失不見,但是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破譯哈拉帕印章文字的密碼就深藏於《山海經》之中
    綜合起來:上古的魚、禺、隅、餘、杼、宇、禹、都讀做魚也可以這麼說:現代漢字的魚、禺、隅、餘、杼、宇、禹,都可以用上古一個文字:「魚」字來代替。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上古,在創造文字之初,文字數量少,文字的數量不足以滿足使用。那就出現了最簡單的方法:「假借」,就是只要讀音相同,用哪個字表達都可以。有點像今天小學生寫「別字」一樣可以原諒。從哈拉帕出土的文字數量來看,總數400多個。
  • 《連山》、《歸藏》、《周易》
    《連山》、《歸藏》、《周易》,是我國古代的三部書,這三部書合稱「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來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循環變化的道理的書籍。為了使人相信這的確是古傳的易書,作偽者自然不敢吐露實情,後來劉歆被誅,其事益無人知曉,故桓譚見到了《連山》、《歸藏》,也相信是古易而寫入了《新論》。此書北魏時尚行於世,故酈道元尚得見而引之,至《隋書·經籍志》已不著錄,則其時已經失傳。劉歆等偽作得這部《連山》的具體形式和內容已經不可詳知,據《周禮》所言:「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鄭注曰:「三易卦別之數亦同,其名佔異也。」
  • 連山易憑什麼是三易之首?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易關係是是什麼?很多學者以為《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體系的易經,其實這是不全面,只能說流傳下來的易分成了很多體系。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要從易的起源說起。在古代「三易」的關係是不同時期,不同人演繹的產物。
  • 古之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
    「《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 據《周禮》所言:「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鄭注曰:「三易卦別之數亦同,其名佔異也。」
  • 揭秘公元前一萬八千年,中國最早的物理學——《連山易》
    連山易周朝史典籍《周禮》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易》出現的時代最早,相傳連山易形成於天皇氏時期,是為盤古開天闢地劈地以後,盤古的兒子成鳩氏及其家族統治華夏地區的時期。
  • 白髮飄逸戀太極,萬字歸宗連山易 | 第二期公益講座隨堂筆錄
    童老師認為,「卐」 字符起源於中國黃河流域的燧明國連山氏,而連山氏也是河圖洛書和五行易的根源,連山文化貫穿了中國玄學的理論基礎。「卐」 字符是一個蘊含強大能量的符號,隱射了世界萬物的規律。「卍」符號是中國也是世界性古老的神秘符號,是人類最寶貴的非物質遺產。
  • 貴州81歲老人,拿出失傳三千年的《易經》,專家感慨:根本看不懂
    而在這一古墓中就出土了很多竹簡類書籍,經過清理之後,專家發現這些書籍就涵蓋了《周易》。只不過《易經》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周易》,《周易》和《易經》有本質上的區別,《易經》包含《周易》,也就是說《周易》只是《易經》這本哲學文獻中的1/3。另外還有一個叫做連山,一個叫做歸藏,這是上下三部分,共同組成了《易經》。只不過現在人們只是找到了《周易》。
  • 連山易之八卦演繹——下
    對上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直接跳轉:連山易之八卦演繹——上女性是人類的締造者,主分動靜變化,開始由兌而演變到離轉動到巽,為動之主氣,是人類延續的基礎,故巽為進退之果,離為進退之初,坤為陰為靜,為進退之終。兌卦是女性出生後,到青春期這一段的推算。直至從離發展到生育階段,再從離到巽,亦是年齡增長變化的過渡,從巽到坤是老奶奶的發展過程,是漸進的生息關係。
  • 河圖、卦象(連山易)的由來
    在《古三墳·太古河圖代姓紀》裡,是這樣描述「河圖」出現,伏羲畫卦(連山易)的: 「伏犧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時,龍馬負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畫八卦,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
  • 古三墳——山墳連山易、氣墳歸藏易、形墳乾坤易(史料集萃)
    其書分《山墳》、《氣墳》、《形墳》,以《連山》為伏羲之《易》,《歸藏》為神農之《易》,《乾坤》為黃帝之《易》,各衍為六十四卦而系之以傳。其名皆不可訓詁。又雜以《河圖代姓紀》及《策辭政典》之類,淺陋尤甚。至以燧人氏為有巢氏子、伏羲氏為燧人氏子,古來偽書之拙莫過於是。故宋元以來自鄭樵外,無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鏜刻入《漢魏叢書》,又題為「晉阮鹹注」,偽中之偽,益不足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