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千年的《易經》,在貴州老人家發現!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2020-12-18 史為今用123

我國是一個文物資產十分豐富的國家,在眾多的文物中最難以保存的可以說就是古籍和書畫了,因為就在經過數千年的時間之後它們已經變得十分的脆弱了,稍有不慎就會毀掉它們。

《易經》作為我國遠古文明的產物,也是一部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它將自然和社會兩種科學融為一體。

傳說《易經》共包括3部,除了我們熟知的《周易》之外,還有兩部分別是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這兩本書什麼樣?誰都沒見過,有人認為這只是個傳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兩本書。

目前的學術界大部分人認為,這兩本書早在3000年前的時期就已經失傳。

失傳千年的《易經》,在一貴州老人手中被發現!專家:根本看不懂

但在2005年,貴州一位叫謝朝海的76歲老人站出來說:「我家有!」

他拿出來的是一套《連山易》,而且這套書有5冊,據他介紹他是此書的第7代傳人,每代人都要抄寫一遍書後,將上套書燒掉祭祖,他手裡的這本抄寫於民國年間。

當看了老人拿出的幾本書後,在場的所有專家們愣了神,完全不知道這本書的意義,也不知道書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連山》上的文字是水族的水書

專家們一臉不解地詢問謝朝海老人,老人連忙跟專家說,這是水書,是水族的文字,字形跟甲骨文很相似,由「水書先生」時代流傳下來,專用於記載水族宗教、天文、地理和哲學等領域的信息,能看懂的人很少,看不懂是很正常的。

水書作為一種文字體系,時至今日約有1600個,而水書目前最為嚴峻的一個問題,就是傳承。

一直以來,水書都由水書先生傳承著,而這些能夠傳承的人,一律都是男性。口耳相傳,手抄等方式,使得水書存留至今。為了能夠更好的研究這本書,專家們請來了一些水書先生對這本書進行研究解讀。

水書記載了什麼內容

專家在水書先生的幫助下,研讀發現《連山易》是上古神農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囊括了天文曆法、農事。

動物、圖畫和各種符號為表現形式,講述了天象、曆法知識,又在天文曆法的基礎上,推算出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及各種衝、克、刑、合的原理;

然後再根據這些原理來預測、指導現實中的各種活動,比如婚喪嫁娶、出行、經商等的「吉」或「兇」。

《易經》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專家確定,失傳近兩千年的《連山易》終於現世,最終,謝朝海老人把《連山》無償上交國家,如今這本奇書在貴州省民族文化館珍藏。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如果大家有時間,建議大家一定要讀一讀《易經》。

《易經》這部千年的經典,回答了「人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這類古老的哲學問題,吻合了人們潛意識想渲洩的憂懼與想望,提供了解決吉兇禍福、貴賤窮達等切身問題的辦法。

俗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裡說的真經就是指《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馬雲則認為,職場人都該去《易經》裡拜拜師。

其實有很多人想了解易經,卻奈何讀不懂,這套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然後把看不懂的大智慧用圖解的方式講述給我們。

更關鍵的是,易經的智慧可以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職場中,生意場上,幫助我們走向成功。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體會到古人的智慧。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5元錢,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自己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的祖先利用自已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的文明和文物。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這些古老的文明已經消失不見,但是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卻說一個字不認識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卻說一個字不認識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的祖先利用自已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的文明和文物。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這些古老的文明已經消失不見,但是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失傳3000年的《易經》水書如今被發現,專家百般保護卻仍面臨失傳
    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現在,這三部圖書除了《周易》之外,其他的兩本書《連山》和《歸藏》都已經失傳了。  《周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智慧的結晶,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天人合一」這一理論,就是出自這本著作。
  • 貴州81歲老人,拿出失傳三千年的《易經》,專家感慨:根本看不懂
    我國有很多哲學書籍,但是走出國門受到國際認可程度最高的一本哲學書籍,還得當屬《易經》。這是一本關於思想方面的經典文獻,主要是告誡後人應該要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萬物,讓人們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自然,更好地去生活。2015年,海昏侯墓被列為十大中國考古發現。
  • 失傳3千多年的《易經》重見天日,專家看後表示古人智慧太深奧了
    經書重見天日,專家居然看不懂其中文字儘管這本書在歷史上有記載,但它在三千多年中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並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在2005年,貴州一位叫謝朝海的76歲老人站出來說:「我家有!」當老人把幾本書遞給專家的時候,在場的專家都愣住了,因為根本看不懂,這部書採用的是水書的字體,只有水書先生才能看懂。於是專家們請來了一些水書先生來對這部書進行解讀。水族文又叫做殄文,還稱作鬼書和反書,是水族這個少數民族專門寫給已逝之人看的文字。這種文字結合了象形文字以及漢字的寫法,有些甚至還是漢字的反寫以及倒寫。
  • 30年前湖北挖出一秦墓,出土813枚古書,是失傳2000年的易經
    這批古書許多都已經失傳了上千年,對此有專家表示: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那本《歸藏》,它的面世說明失傳千年的《易經》終於被找到。可能有人會疑惑,五本書中哪裡有《易經》的名字?其實大體來說《易經》就是《周易》。而實際上,周易的內容只有易經的三分之一。
  • 被神話了的古書《易經》,被專家證實:竟然是中華失傳已久的古籍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竟被兩部給予如此高的稱呼,看過玄幻小說的網友們應該都會時常看見『天命』『命運』等詞語,大多會感覺到天命、命運等詞語充滿了神秘色彩從而對其心生敬畏。根據蘇美爾中神話的描述此書中有著神秘莫測的力量,據說可以通過此書獲得掌控世間萬物的能力。這更凸顯出此書的神秘。
  • 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中國著名院士臨死前留下一句話!
    1973年,法國學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該書第一次闡明了64種生物遺傳密碼和《易經》64卦之間的對應關係。這表明,數千年來,《易經》可以預言未來不是封建迷信。因為研究人員證實,《易經》自身就是解鎖生活準則的關鍵。這真的是很不可思議!
  • 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易經》是一部積累筮佔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早已經在2000多年前失傳了,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多年來,史學家們一直在苦苦尋找這兩本書的下落,可是連書存在的痕跡都沒有發現。
  • 曾經「失傳」3000年,被人誤當成迷信,如今「專家」證實是科學
    在大部分人眼裡,《易經》與《周易》一樣,但真相併不是這樣。《易經》最開始包含三本簡單的書籍:《連山》,《歸藏》和《周易》,但因為《連山》和《歸藏》遺失了,因而世界上依然只存有《周易》,因而《周易》被視作《易經》。但,在二零零四年,考古工作者詫異地發現,已被確定遺失的《連山》被秘密保留了下來。
  • 外國山崖發現千年書法,專家看完哭了
    ∆石刻發現地全景在國外的山脈中發現了刻在崖石上的漢字書法而且是兩千年前留下來的這意味著什麼?∆斑駁的石刻這塊崖石上刻有二十餘行漢文經過大量的核對和考證之後最終中國專家才確定了這是一篇二百餘字的紀功性質的銘文刻寫的時間大約距今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年
  • 《易經》三個字,寫盡人的一生,讀懂這3字,行得正、走得遠
    得《易經》三字,做人生的主人!【引言】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我們如何借風、借力呢?《易經》是不可多得的寶貝。讀懂了"上、止、正"三字,你才能行得正,走得遠。這三個字和卦象有關。有什麼樣的卦象,就對應什麼樣的情景;有什麼樣的情景,就對應什麼樣的決定。
  • 中國古代有三本易經,如今《歸藏》殘本被找到,揭開了千古懸案
    有人說《周易》和《易經》有什麼區別嗎?其實《周易》是《易經》中的一本,《易經》共有三部易書,分別是《周易》、《歸藏》、《連山》,最後兩本早已失傳上千年,只有《周易》留存於事,大家也就習慣性地稱之為《易經》。
  • 諸葛亮遺留的十二字,準確的預料千年後的事,這難道僅僅是巧合?
    諸葛亮死前,留下了12字預言,準確的預言了千年之後的事情,並且千年後都應驗,這難道真的僅僅只是巧合嗎?在諸葛亮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為他蓋了一間祠堂,名為武侯祠。但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武侯祠年久失修,早已經是殘破不堪。
  • 失傳千年王羲之「草書密碼」,揭示不為人知筆法!專家:影響發揮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草書,是幾大書體最難掌握,其實早在1000多年前,書聖王羲之就給我們留下一部《草書密碼》,飽含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筆法奧秘,可惜失傳很久了!從東晉以來,上千年歷史中,這部《草書密碼》散落在民間,很多書法家都聽說有這部經典,很少有人親眼看到,在書法江湖上留下「神話」般傳說!
  • 《易經》:人生的精髓,全藏在這三個簡單的字裡面,希望你全擁有
    曾仕強認為,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第一個字:時《易經》裡講:「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孔子晚年讀《易經》讓他最有感想的就是這四個字:「時也,命也。」三個字貫通整本《易經》,人生中的每一個決定都能從這3字裡面找到答案!「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經》的智慧遍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易經》被列入國考,不僅僅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復興,更是要讓經典的智慧用來指導生活和工作,少走彎路,尤其是要行正道。
  • 想要讀懂《易經》,關鍵在「易」字上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成書跨越千年,由三位聖人: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共同完成。孔子之後的上千年時間,更是作為儒家經典之首,研究者不計其數。很多人都看過《易經》,但是能看懂的卻不多。根據老唐的調查,《易經》之所以難懂,大抵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由古文寫成,過於晦澀。我們拿第一卦——乾卦舉例。
  • 古墓挖出9部「失傳醫書」,記載「起死回生」之術,專家:迷信
    在我國考古史上也有挖到有關於醫術的文物,有一座古墓之中還挖出9部「失傳醫術」,記載了「起死回生之術」,專家卻表示:迷信!出土西漢「老官山漢墓」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在修地鐵3號線時在施工的範圍內發現了一座西漢時期的古墓,隨後成都省博物館和荊州文物局聯合組成考古隊一直對古墓進行考古挖掘。
  •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皇古代歷史奇聞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他
  • 諸葛孔明西去之前唯留12字,千年之後一一應驗,是巧合還是預知?
    諸葛孔明西去之前唯留12字,千年之後一一應驗,是巧合還是預知?《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諸葛亮是裡面的靈魂人物。劉備三顧茅廬,放下身段就為了邀請這麼一位奇人出山,可見諸葛亮在蜀漢政權的建立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