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就是出自《易經》之中最為人知的《周易》一書,也是眾多大學的校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就是出自此處。意思就是說,君子就是要剛毅堅卓,發奮圖強,像大地一樣氣勢厚實和順,容納萬物。
一、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是我國的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一部闡述天地時間的變化萬千的古老經典,是中國關於辯證法的哲學書。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現在,這三部圖書除了《周易》之外,其他的兩本書《連山》和《歸藏》都已經失傳了。
《周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智慧的結晶,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天人合一」這一理論,就是出自這本著作。我們的古人,從古代起,就知道從整體的角度去把握和認識世界,把人和自然去看作一個統一的整體,勸誡人們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長期以來,《周易》在民間都是被用來當作佔卜的聖書,這本書自古以來就是用來佔卜兇吉的,屬於巫醫樂師之中的「巫」術的一種表現形式。
二、水書有可能就是失傳的《易經》
其實,《易經》的內容不僅包括了佔卜術也就是巫術的內容,毫不誇張地說,《易經》可以說是涵蓋世間萬物,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易經》的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生活、哲學、文學、藝術和環境等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很多的見解,雖然寫在幾百年前,但是放在現在來說,只能看到古人當時的智慧,放在現在來用也並不過時,也有人將這本書稱為「中國第一經」。《易經》對中國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但是同時也是中國現存的古籍之中,存在謎底最多的一本書。
水書,是用水族文字寫成的圖書,水書的形狀非常的像金文和甲骨文,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記載水族的宗教、倫理和哲學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是水族的祖先在遠古時期所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的「易經」。一直以來,水書都是由水書先生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傳男不傳女,這些男性通過口耳相傳還有手抄經書的方式,使得水書沒有像其他的文字一樣後繼無人。但是,水書,現在仍然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傳承問題,水書作為一種文字體系,到現在為止僅存了1600個,隨著時間的推移,知曉水書的人的年紀越來越大,懂水書的人也越來越少,很多的年輕人忙於生活,忙於賺錢,並不願意去學習這些枯燥難懂的文字。
由於水書主要是記載鬼神的圖書,書中大多記載的是宗教信仰的方位和日期等等,所以在某些方面與同樣是記載宗教的《易經》之中的《連山》非常的相似,所以,也有的專家,經過研究之後,水書存在的時間和內容都和《連山》極為相似,甚至有的地方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有的專家就認為水書就是早就已經失傳了3000多年的《易經》。
三、神秘文化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
水書作為一種神秘的文字,剛剛被發現的時候,是在我國貴州的一些老人手裡的,專家們看到這些水書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的興奮的,但是興奮之餘,他們開始對這些祭祀,宗教和佔卜之類的文化進行破解,但是奈何這些文字過於高深,看過的專家們都連連搖頭,說:「根本看不懂」。那些保留著這些水書的貴州老人們,也只是對水書的內容一知半解,再加上水書的傳承靠的是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傳和手抄經書,其中的真實性已經無從考究了,所以,對水書的研究一度陷入了停滯的階段。
水書,作為一種神秘的文化,人們為了研究水書上存在的秘密,以及水書與《易經》的關係,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水書大多保存在貴州的一些老人的手中,在我國的貴州,有兩名國家的水書傳承人,雖然其中省級和州級的傳承人有若干人,但是水書的傳承和保護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境界。
因為水書獨特的傳承方式,再加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研究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傳承水書的難度可以說是非常的難以想像,更不要說是弄懂再繼續傳承下去,想要看懂一點點水書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時間,再加上水書作為一種非常小眾的文字,想要依靠它來賺錢,可以說是無稽之談。所以說,想要學習和傳承水書,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能平靜得下心,還要能甘受清貧,遠離喧囂。
據統計,現在在全國的範圍內只存在著1000多名水書先生,不過他們大多都已經是年紀非常的大了,可以說是到了耄耋之年,身體都不太硬朗,所以,水書的傳承人的數量在急劇的減少。在這1000多名的水書先生裡,其中有80%以上的水書先生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為了水書能夠傳承下去,國家也是下了非常深的功夫,比如說,會讓一些電視臺去拍攝關於水書的紀錄片或者邀請水書先生們去參加節目,講述水書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大家都了解水書,進而對水書產生興趣,主動去學習和傳承水書。為了能夠保障水書先生們的基本生活,讓水書先生們能夠安心進行研究,國家還進行了財政補貼,給予先生們一定的生活補貼,使他們能夠正常的生活下去。雖然專家們百般保護這些水書,但是依舊面臨著要失傳的風險。
為了能夠使水書能夠繼續傳承下去,水書先生們也開始打破常規,不再墨守成規,開始對外廣收弟子,就是希望那些真正喜歡水書的人,可以學習到水書,能夠在他們百年之後,能夠很好地將水書傳承下去,不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現在失去了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