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書,神秘的水家易經

2021-02-19 紙書之美

水書又稱「鬼書」、「反書」,是水族的古文字、水族書籍的通稱。其流傳在黔南桂北龍江、都柳江上遊地帶的水族聚居區,水族語言稱其為「lesui」,音譯為「泐睢」,文字符號類似於甲骨文,也有漢字古體字。

有的字雖是仿漢字,但基本上是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字型的寫法。水書文字為何與漢字不一樣,其寫法與漢字相反,這些問題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一說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統治階級所迫害,相傳其祖先「陸鐸公」創製「鬼書」以反對和報復統治者。水書和漢字是世界上使用的文字當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有人說水書就是上古失傳的《連山易》,有人提出它與東巴文是世界上仍然「活著」的象形文字,有人認為它比甲骨文更古老,當它與中原古文化聯繫在一起,當它穿越時空默默昭示著遠古的信息時,更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水書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被稱為「水家人的易經」,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巫術用書。水書就是各種鬼怪魂靈、各種禁忌事項及各種避邪驅鬼方法的集成,水族人民喪葬、祭祀、婚嫁、營建、出行、佔卜、節令、生產等,一舉一動都受水書的制約。因此,在水族的社會生活中,水書具有廣泛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水族是一個崇尚鬼神的民族。水族人民認為:無論是祖先亡靈,是動物、植物,還是一些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包括山、石、洞、水、風、雨、雷、電等,由於有某種「鬼」或「神」附體,都具有靈魂,這些靈魂永遠不會消亡,當某種物體不存在時,它的靈魂就會轉移到其他物體身上。水族的崇拜對象,從宏觀上講,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鬼,另一類是神。凡陰暗的、落後的、消極的、對人民不利的靈魂就是鬼,凡光明的、先進的、積極的、對人民有利的靈魂就是神。總的來講,神既可以施福於人類,也可以懲罰犯錯誤的人,而鬼往往都是加害於人類的。

傳說「水文字」是一個叫陸鐸公的人創造的,在貴州省獨山縣水巖鄉水東村,當地的水族和布依族人都用布依語和水語吟唱一首古老的民謠,翻譯成漢語是這樣的:「有個老人叫陸鐸,四季居住山洞中。青石板上造文字,造得文字測吉兇。所有良辰全送人,等到自己造房時。書上已無好日子,無奈只好住洞中。若問深洞在哪裡,就在水巖和水東。」

水族古文字的結構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類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種密碼符號。

書寫形式從右到左直行豎寫,無標點符號。水書主要靠手抄、口傳流傳至今。由於其結構多為象形,主要以花、鳥、蟲、魚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圖騰物如龍等所撰寫和描繪,仍保留著遠古文明的信息。

水書文字的數量,至今都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一些書刊介紹水書時,有說100餘字、200字的,也有說300餘字的。

據貴州民族學院潘朝霖研究員介紹,水書中出現的水族古文字的字頭或字數,目前尚難準確進行統計。據他目前掌握的資料推測,水族古文字的字數總量至少有2500多個,其中異體字約佔2/3,獨體字約為800多個。另外,水書中還有一些圖畫文字,屬段落表意的圖畫文字或詞組表義文字,很難用單字的字頭來計算。

水書種類繁多,共分為閱覽本、朗讀本、宮掌本、時象本、方位本、星宿本等,按內容又分為應用卷、誦讀卷兩類。「水書」因其運用場合的不同而分為「白書」(吉)和「黑書」(兇)。

應用卷本主要包括:《二十八宿卷》、《時辰卷》、《方位卷》、《60甲子擇用卷》、《歷年卷》、《巫術卷》、《擋惰卷》、《掌官卷》、《喪葬卷》、《營造卷》、《婚嫁卷》、《炭菊卷》、《壬辰卷》、《祭祖卷》、《殺牲卷》、《生辰卷》、《解慣卷》、《招魂卷》、《佔卜卷》等數十種之多。其中,佔卜卷本又分《卵卜分卷》、《銅錢卜分卷》、《草卜分卷》、《石卜分卷》、《米卜分卷》等數十種。誦讀卷本包括《正七卷》、《春寅卷》、《亥子醜卷》、《正馬二子卷》、《所春龍滔朗卷》、《寅亥戊卷》、《炭菊卷》、《祝辭卷》等等。

水族曆法屬於典型的稻作物候歷。插秧結束過的卯節,是預祝莊稼旺盛,糧食豐收;端節是新年開端。水歷年終十二月、歲首正月,分別對應陰曆的八、九月。水族的正月建戌是根據水書易經來定的,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體為天地定位,體的先天乾為首,乾含戌,乾納甲,是十天幹之首,故水族先民以甲戌為歲首,也就是正月建戌。

在水書中發現了與河南偃師縣二里頭村夏朝「古都」陶瓷碎片上的一模一樣的文字

水書與甲骨文、金文具有"姻緣關係",為學術界所認可。

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先生於1899年才發現甲骨文,至今才105年。水族地區的水文字碑,明代的已發現兩塊;並發現明代弘治年間水書木刻本。由此看出,絕非甲骨文發現之後才有水書問世,而是早在殷商時期就有水族古文字存在。

此後,由於出現劃時代的兩次民族大遷徙活動,使水族語言文化出現由同源而出現分化,然後再出現吸收逐步融合的現象。困擾考古界40餘年的夏代陶片上的24個符號,是河南省有關單位看到水書的報導之後,給貴州省檔案局提供請求辨認的,結果找到了對應的文字符號就有十多個。

水族古文字與夏代文化遺存符號一脈相承,由此看出,在夏商時期,華夏民族群體中就包含有水族的先民。

水書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支撐著這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如,水書所承載的文化已遠遠超過水族社會的範疇,它不僅是研究水族宗教信仰、哲學思想、天文曆法、語言文字、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面的珍貴典籍,更是研究中華古文化和水、漢文化交流的歷史印記。

相關焦點

  • 水書——水族文化的傳承密碼
    水語將水書稱為「泐睢」,意即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書。水書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宗教等文化信息,是水家人的「易經」,目前仍在水族民間普遍使用,故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是一部解讀水族悠遠歷史的重要典籍,亦是破解、研究和傳承水族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密碼。
  • 失傳3000年的《易經》水書如今被發現,專家百般保護卻仍面臨失傳
    《易經》對中國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但是同時也是中國現存的古籍之中,存在謎底最多的一本書。  水書,是用水族文字寫成的圖書,水書的形狀非常的像金文和甲骨文,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記載水族的宗教、倫理和哲學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是水族的祖先在遠古時期所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的「易經」。
  • 神秘的「水書」
    水書」提到貴州,大家多半能夠想到浪漫的苗族,不過除了苗族外,貴州的山區中還分布著另一種更為稀少而神秘的民族——「水族」。相信大家會以為這是一隻瞪大眼睛向你賣萌的「小貓」,不過真相總是令人震驚的——這不是「貓」,而是水書中的「豹」字,這誇張的線條是不是勾起了你對甲骨文的回憶?沒錯,水書與甲骨文十分相似,可以說是文字中的一對近親,在構造上有許多一致之處。其共同特點是充滿了變形和抽象的線條,並不那麼容易讀懂,這使得研究水書變得十分富有趣味。不信?
  • 「央視第一品牌」水均益,成功的背後來自於水家家風的雕刻
    在蘭州地界,提到水家,眾人都會知道著名的水家花園,雖然現在水家花園早已尋不到影子,但是當年水家花園一直是西北文人聚會探討學問的絕佳之處。水均益便是出生在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水均益的爺爺水梓開始,水家便一直秉承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家風,教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家人,水均益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成人。
  • 《易經》是本什麼性質的書?
    那麼《易經》究竟是- -本什麼書呢?為什麼叫《易經》呢?這裡有什麼玄機? 其實,玄機展現在大家面前,也就沒那麼神秘了。歷代學者都認為:《易經》是一本具有巫術性質的佔筮之書,是集古人佔卜之大成的精華匯粹。也有學者認為:《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專著。我個人認為:《易經》是我國祖先最早的一部以佔筮為基本形式,而深刻蘊含著包括中國先民思維方式在內的百科全書。
  • 《易經》講「水為財」,用好5個「水」,讓你得心應手,財運不斷
    《易經》講「水為財」,用好5個「水」,讓你得心應手,財運不斷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每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就向成功的人生邁進一步。《易經》教你掌握規律,站在今天看明天,你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趨吉避兇,今天的選擇至關重要。」
  • 水族水書 文化同源
    水書所記,大多是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日期、方位、吉兇兆象及驅鬼避邪為巫師施行法事的工具。只是因為水族篤信鬼神,故水書用途很廣。水書這種特有的功能,促進了水族鬼神崇拜的世代沿襲。水書除了包涵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內容以外,它還保存了亟待挖掘和破譯的天象、曆法資料和水族古文字資料。水書所反映的天象、曆法資料,是一份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 民族名片 | 水族:水書記錄古老歷史
    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按互相之間的可理解度分類,水語可以分為三個土語區(或方言區),即三洞土語、陽安土語和潘洞土語。在日常生活中,水族主要使用水語,據估計水語使用人口目前大約為30多萬人,約佔水族總人口的93%。按語言使用情況,水族語言可以分為使用水語和轉用當地漢語、轉用苗語的水族語言三個部分。
  • 《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易經》被誤讀為卦書!那麼《易經》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易經是一本怎樣的書?《易經》(這裡指市面上常見的《易經》版本)是一本關於人生和人生規律的書;這是一本關於自然、社會和心理規律的書。是一本關於一個成功的人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失敗人生的心理素質差距在哪裡的書(易經中的卦用比喻和類比來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卦、物、心的組合,就是《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和六爻。六十四卦的卦爻辭和卦爻辭是來自客觀外部物體的某些特徵的象形圖,進而印證了人類心理的某些特徵:景觀物體的某些特徵就像人類心理的某些特徵,人類心理的某些特徵與景觀物體的某些特徵相比相形見絀。
  • 《易經》:宇宙中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人類的體內
    《易經》被質疑了6500年。到了現代,研究者有種種證據表明,《易經》其實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超科學!西方的學者驚奇地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易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易經與科學宇宙中有一股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探索,這就是"強互作用力(強核力)"。當我們在討論自然界的基本法則時,我們可以將一切事物分解成四種力,這四種力就是宇宙萬物的核心:強核力、電磁力、弱核力、引力。
  • 《易經》中有6個神秘數字,一般人都悟不透,但卻跟人們息息相關
    《易經》被人們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代表中華文化的最高智慧,它涵蓋範圍廣,可稱為中文百科全書,具有很大的歷史研究價值,也可作為教材使用。因此,書中的內容非常值得我們悉心學習,從而能夠很好地運用到生活和職場中。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個《易經》中的6個神秘數字,能讀懂的人不是天才便是鬼才。
  • 易經揭秘:宇宙中最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於每個人體內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同時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它可以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易經》更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更是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蘊含著遠古先祖的睿智卓識。
  • 易經透漏:宇宙中堅不可摧的一股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每個人體內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易經》:水為財,用好這6個「水」,讓你左右逢源,八方來財
    《易經》講水為財,但從書面來看,這屬於風水範疇,但是從實際來看,這句話對我們的人生和財運有著非同小可的重要意義。今天咱們拋開《易經》書面的意義,從現實生活來解讀一下「水為財」這句話。水為財,幹了這6杯壯行水,願朋友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由此可見《易經》中必然存在大智慧,並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社科院將《易經》與預測學納入博士招生計劃也並非偶然,從教育上國家一直在不斷地深入傳統國學文化。
  • 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中國著名院士臨死前留下一句話!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結晶《易經》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是解釋世界日新月異的古代經典和中國辯證法哲學著作的書。實際上,《易經》是一系列叢書的集合,其中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三本書。現在,除了《周易》之外,其他兩本書都已經失傳了。
  • 《易經》背後的三位聖人,伏羲、文王、孔子,代表了易經成書的三個偉大時代
    而伏羲作為這一時期智慧的代表,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了《易經》八卦之母。  伏羲時代的八卦叫伏羲八卦,也叫做先天八卦。  八卦到底代表了什麼?好多人都有這樣的迷惑。  神秘的八卦被視為《易經》的象徵,它由陰爻「--」、及陽爻「-」組成,原本是古天文學運動的標誌,《易經》說它是「天地定位」。
  • 易經透露:宇宙中有股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可能就隱藏在我們體內
    《易經》作為中國非常古老的書籍之一,至今已有6500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易經》一直不斷地遭受著各界的質疑:不少科學家認為,這種佔卜方式是一種封建迷信,毫無道理可言。然而事實上,它卻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著後世對它進行探索和研究,終於在今天被證實:《易經》中的內容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它的奧秘就在於能夠把握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進而對人對事的發展變化進行預測。
  • 《易經》提醒:宇宙有一種神秘力量,每個人都有,可以趨利避害
    在很多人看來,《易經》都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詞,這種刻板印象著實是一種悲哀。《易經》當真是科學的對立面嗎?這只不過是對易經的一種曲解,倘若你曾真正深入拜讀過《易經》,你就會理解,它並非封建迷信,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超科學產物。
  • 從華夏文明的起源,談《易經》中的智慧,揭秘《易經》的佔卜預測
    《易經》的出現、創作、傳承以及成書的過程,歷經了上古(伏羲、女媧生活的新石器時期)、中古(夏、商、周)和近古(春秋戰國)三大非凡的歷史時期。殷商末年,「文王拘而演周易」,文治武功的周文王將複雜的八卦再次演化,由此誕生了六十四卦的卦辭。春秋時期,聖人孔子為解讀《易經》著就了《易傳》,兩者合一,這就是後來的《周易》。
  • 水書:水族文化的奇異密碼
    筆者最早接觸水書,是在2006年8月,而且親眼所見的水書,要遠比《名錄》中介紹的更加豐富和神秘。那年,我們赴黔南州採訪,汽車顛簸在逶迤的山路上,人在座位上忽而被拋向左,忽而又被甩向右。但這裡的風景確實迷人,青的山、綠的水,時而還可以看見藏在濃蔭深處的吊角樓屋頂。淺灘處有幾頭水牛在喝水,悠閒的小牛倌躺在草地上,銜草,望天,想著自己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