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皆苦,都是在孤獨中自渡

2020-12-22 張蕭瀟一

巜擺渡人》中有一句這樣的提問: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長河,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渴望有人擺渡自己的靈魂,但事實上,能擺渡的人唯有我們自己。

張嘉佳說,"孤獨是全世界,是所有人,是一切歷史,是你終將學會的相處方式。"

有時候我覺得我很孤獨,在看到別人歡樂的樣子的時候,感覺自己的孤獨有點兒苦澀。

孤獨中擺渡

我們渴望熱鬧,又害怕喧譁;我們渴望自由,又害怕孤獨。我們是一個個矛盾的個體。

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有不同的需求,有諸多的欲望,還有豐富的情感。我們要怎麼來平衡心中的這些情感,才能渡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有三次大的孤獨需要我們去自渡。那就是學生時代的苦,中年時代的難,和老年時代的

學生時代

01 學生時代渡苦

也許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的原因,大多數學生不懂得什麼是苦,想吃什麼就買什麼,上學,放學都是車接車送的,我們為什麼要去吃苦,為什麼要去努力讀書,就像是生活在溫水中的小青蛙,學生時代的使命就是刻苦努力,奮鬥在知識的海洋中,而下一代的這些鑽研精神逐漸在退化。

我們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想努力讀書,靠努力讀書走出小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靠努力讀書,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體體面面的生活。

早上5點起床,去自習室、去小河邊、去小樹林背單詞、背古文、背公式。

早自習上,書聲朗朗。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做好筆記。課後及時完成作業,做好預習,複習,晚自習到十一。

現在想一想我們那個年代,步行三十裡,翻過兩座大山去學校讀書,帶著媽媽給準備的一大罐鹹菜,過上一周的住校的學校生活。

現在想起那個時候,還在激情澎湃。去年媽媽問我,"你還要看書學習啊,累不累呀?"

我說,"累呀,但是累也開心啊,每學會一樣知識都有收穫的喜悅。"

廖士健老師說,"書上得得終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宋代陸遊寫給小兒子的一首詩,勸勉子聿勤學苦讀。

古人學問無遺力,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中得來的知道,還要去理解其中的道理,並且付注到實踐中去。

古往今來,我們努力學習的精神一直都在。

榮獲"文明學生標兵"稱號

在現代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感謝多年前在學生時代吃的苦,感謝那時候讓我養成了一個愛學習的好習慣。這個習慣一直支著我們走上人生的下一階段。

02 人到中年渡難

人生就像一座高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攀登者。

從學生時代到畢業工作,又到結婚生子,我們每爬一步,山就陡峭一分,身上的負荷開始加重。到了中年,要撫養教育子女,還要陪伴照顧老人;要經營家庭生活,培養夫妻感情,還要在工作上努力掙錢,積極進取。

可是我們沒有"分身之術"

生活的重擔壓彎了少年的腰,吹鄒少女的臉。

俗話說"家家都一本難念的經"

面對不同的境遇,我們承受著壓力,我們面對著孤獨。

我曾經孤獨的醉過

身邊有個朋友說,"我離婚了。"

身邊有個朋友說,"我做生意賠了。"

身邊有個朋友說,"我父親得了癌症。"

聽到這些,我們心情沉重而壓抑,看看別人,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還好。試著安慰自己,試著解讀自己。

蘇東坡傳

我們偉大的宋代詩人蘇軾,蘇東坡先生的坎坷一生。22歲喪母,30歲喪妻,31歲喪父,42歲差點死去,45歲開始不停被貶謫,49歲喪子,62歲還一直被貶,在66歲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在蘇東坡跌巖起伏的一生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是嘻嘻哈哈一笑而過,這不是他沒心沒肺,而是把自己的情感附註於詩詞中,在詩歌中表達的淋漓盡致。

蘇軾的童年是幸運,也是快樂的。母親的關愛,家庭的溫暖,讓成人之後的蘇軾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他苦中作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讓人忍不住跟著他開懷的詩句。

我們能說他不孤獨嗎,但是他把孤獨轉化成了激情澎湃的詩句。

再來看一位古人。

我國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

司馬遷受宮刑以後,在獄中仍堅持寫《史記》。

宮刑又稱腐刊,是將男子的下體割去。這是一個男人的恥辱。面對文武百官異樣的眼神,在精神上、身體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

出獄後仍忍辱負重,發憤著書。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書中說道:

"恨私心有所不改,勇者不必死節。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而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司馬遷用異於常人的堅強意志,最終花費了十四年的時間,創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時期黃帝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多的歷史,對後世史學甚至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被魯迅贊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無論是在獄中,還是在出獄後,在遍訪大江南北,在十四年中,他是孤獨的,他是痛苦的。但是他擺渡著自己的靈魂,展現給人們堅強的毅志,用不巧的精神鑄就了千古絕唱。

回觀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安逸,舒適和幸福。古人這樣能在坎坷的人生中找到自我,走出人生的輝煌。

而我們在人生中遇到點小挫折跟古人一比只是冰山一角,只是空氣中的一粒塵埃。

生活中的種種境遇跟古人一比我們就像是在鬧小情緒,我們於其在矛盾中,在痛苦中掙扎,不如效仿古人以樂觀的心態,豁達的胸襟去接受現實,用知識去改變命運,用智慧去拓展人生,用自己靈魂的去擺渡生命。

攀爬中擺渡苦難

人生皆苦,需要自渡。年少時我們培養刻苦的意識,中年時在攀爬中鍛鍊毅力,不畏艱難,都需要自渡。

人生皆苦,也是一場修行。

一位孤獨的行角僧,疲憊的行走在回寺院的路上。他就是日本的稻盛和夫。

獲取超越自己的力量

他成就了兩個世界500強,

在多年的忙碌中,隨著公司的擴張,稻盛和夫慼受到內心力量越來越弱,已不足以支撐他走上更高的人生舞臺,漸漸彷徨。

他想超越自己,獲取更高級的力量。他悟出了適合自己的成功哲學。

03 人到老年是渡心

在稻盛和夫經歷了多次人生涅槃以後,他不慌不忙穿上了僧衣草鞋做起了僧人。

一天,在外化緣的稻盛和返回寺院,一位清潔工婆婆看著這個疲憊行角僧並給了他500日元,"師傅,累了吧,買個麵包吃吧。"

稻盛和夫的心像被什麼擊中了一樣,忍不住潸然淚下。

草鞋僧衣:尋找心靈的歸宿。

他終於悟出,原來,自己兜兜轉轉一直尋找的就是要有一顆愛人的心。

於是他把公司的股權全部散給了員工,孑然一身。

在78歲時再次出山,在一年多時間裡,在他他的帶領下扭虧為盈,當年盈利高達2049億日元,創造了世界經營史上空前的奇蹟。

他在苦難中磨礪,少年時的砥礪,讓他明白了磨難之於人的進取力量;青年的挫折,讓他懂得了面對災禍和逆境,只要堅持我們堅定信念積極克服,全力以赴,就會給我們帶來成就感和自信心。而現在,步入古稀之年的他,終於徹悟,善良、心正誠意和擁有一顆愛人的心。

在人生的長河中,人們經歷了坎坷,經歷了潮起潮落,看遍了人生百態,有些不舍,有些執念,有些掛礙,都應該放下。

就像《斷舍離》那本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割斷,要捨棄,是到了我們該放下離開的時候了,不要再去指導安排下一代的人生,不僅僅是物品,情感也是這樣,讓他們有自己生活的勇氣和空間,去搏擊藍天,去感悟生活。

飛躍心靈

放下手中的一切欲望和權力。用善良的愛人之心去包容這個世界。讓心歸於恬靜和安祥。

人生一世,萬般苦難,孤獨雖然是人生的常態,但是,我想告訴你,不論是少年、中年還是老年,在人生的每一個路口我們都需要自渡,做自己靈魂的擺渡人。去樹立人生的旗幟,去攀登陡峭的高峰,去抵達生命的彼岸。

當我們孤獨地躺在病床上,我會說我的人生無憾了,讓心歸於平靜,當回憶已成往事,我們還期待美好,靜靜地等待生命的下一場精彩相遇。

感覺你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人生一世,皆在自渡;萬般皆苦,唯有自渡!(深度好文)
    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在其作品《擺渡人》中,提出了這樣一個提問:「假如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那麼,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靈魂擺渡人在現實生活中,自然是不存在的,如果說有真正的擺渡者,那也只會是我們自己。
  • 萬般皆苦,他人難悟,悲喜自渡
    這世界哪有那麼多的感同身受,你的人生、你的性格、你的抗壓力、你的一切一切能和第二個人是一樣的嗎?既然沒有感同,又何來身受。真的,人生的任何時刻都要自渡,親人或是朋友可以給你物質的支持、精神的鼓勵,但這一路的關卡還是要自己關關破關關過。
  • 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常有朋友與我抱怨,生活太苦,過的好沒意思,求神拜佛沒少去,卻沒什麼變化,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他們中不乏有大老闆,也有普通小市民,但是談及到生活,都有著各自的苦水。其實,眾生皆苦,芸芸眾生都在這個婆娑世界之中,婆娑世界雖大,但是苦海無邊,想要脫離苦海,自渡才是關鍵。
  • 人生的低谷,需要自渡
    這樣的人其實不懂,靠誰都靠不住,除非你有用。所以說,人生的低谷需要自渡。身處人生低谷時,自渡,才是最好的路,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三毛說過:「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裡,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誠如魯豫在《偶遇》一書中所說:「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而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歷,面對煩惱和痛苦,又怎麼會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有人天生堅強,只有人不斷逞強,哭過,累過,終究還要自己過。酸甜苦辣也好,人情冷暖也好,體會過,方知人生百味。
  • 佛說:眾生皆苦,只可自渡!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乃宇宙之規律,概莫能外。其餘四苦皆是人七情六慾、因果業力所感召。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眾生皆苦,苦在心地。
  •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我們都曾經歷過在這個陌生城市裡獨自一人生活,經歷過凌晨兩三點的城市,隔著窗戶看東方泛白,經歷過與甲方無數次的對談周旋。有時,真想放肆一回,也想酩酊大醉一次,然後大哭一場。叔本華曾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有些苦,註定要一個人承受;有些路,也註定要一個人去走。因為苦累中,真正能救贖的只有自己。眾生皆苦,我們更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 華為被打壓,孟晚舟歸回遙遙無期: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華為的軟體被把控、硬體被終止合作,女兒歸回遙遙無期,任正非這位老父親在70多高齡的時候,深切的再次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生活之苦,但他卻沒有被擊垮,而是完美的完成了一場自渡。苦難也好,悲傷也好,如果連自己都提前放棄屈服於此,那麼,何來美好的明天呢?畢竟生活再苦,不咬緊牙關堅持到底,誰能預料到就不會有轉機呢,不是嗎?
  • 人活一世,做自己的靠山: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01深山的鹿,不知歸處;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很多時候,人會處於焦慮和迷茫,就像是深山之中的鹿一樣。世界那麼大、那麼深邃,有太多的未知、不確定,該何去何從?人活一輩子,任何人都只是過客,有的人陪你的時間長一些,有的人陪你的時間短一些。真正陪著你不離不棄、一路到底的,唯有自己。求人不如求己。真的遇到問題了,唯有自渡才是最高效、最可行的出路。
  •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有深度的心情好文)
    你在這複雜世界裡獨自舔傷,你不想說話,你也不想找誰傾訴,只想自己安安靜靜地孤獨著。可內心的悲傷還是溢於言表,你連微笑都懶於在嘴角上漲幅度。你在在失去自我的路上,逐漸消沉。你不知道明天是什麼樣子的,你沉迷於當下的悲傷世界,你無法走出那些被傷害過的瞬間,你在他給的痛苦中無法自拔,他卻在當下和你規劃著未來前景。
  • 晚安 我的城 |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晚安 我的城 |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2020-12-14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成年人的世界: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應驗叔本華的那句話:眾生皆苦。小城鎮的青年愁著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大城市的人為了生計奔波。做銷售的總是在衝鋒和找客戶的路上,做產品的一直在改BUG,做員工的一直在底層掙扎,做老闆的永遠在擔心公司破產的邊緣......
  • 萬般皆是命,唯有人自渡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塵世人皆苦,唯有人自渡。生而為人,立於塵世,苦難重重,在苦難中追尋快樂,在痛苦中找尋希望。人生路上,道路艱難且漫長,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一段無人幫助,無人支援,無人問津的日子,一步一難的走過去,經歷了大起大落,才能大徹大悟,唯有真正走過,才能自己扛過來,然後迎來佳境。萬事皆有因,唯有人自解。
  • 經典有深意的勵志語錄,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2、人生的路,說長也很長,說短也很短。偶遇不幸或挫敗只能證明某一時候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做得不夠。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無窮;你認為你自已不行,就會精神萎靡。孤獨,是給你思考自己的時間,在一個人的日子裡,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變得優秀。3、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就是優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你就是成功的。
  • 「萬般皆苦,只可自渡」:遇困難那時,心裡默念這3句話,自然順
    萬般皆苦,只可自渡":遇挫折時,心裡默念這3句話,自然順利1、 一切苦難皆是修行在生活當中,人們都討厭苦難和一些事情的不圓滿,因此,人們都會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生。其實我們人生的苦難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其實也算是我們在成長路上磨練人生的途徑。2、忍辱是在積德行善我們在生活當中所經歷的磨難,雖然說是苦的,但是卻可以磨練我們的心境,就好比如說修養忍辱之心。
  • 《心流》: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心理學家說,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細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從少年到老年,從為自己到為家人,各種條件制約,各種麻煩襲來,早已把我們的心錘鍊了千萬遍。即使生活這般不易,但是掌舵的仍是我們自己。無論好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意義。
  • 人生一世,皆在自渡
    人生一世,皆在自渡。作者:洞見Autumn《擺渡人》中,有這樣一句經典提問:「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人生恰如一座高山,我們每個人都是攀登者。從上學工作,到結婚生子,每往前攀爬一段,山就陡峭一分,身上的負擔也隨之加重。到了中年以後,登山的難度便達到了一生中的峰值。
  • 人生有八苦,唯有自渡
    佛說:「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人這一生,註定要吃苦,如果你害怕吃苦,苦難就會圍著你轉,就像影子一樣跟著你;如果你敢於吃苦,苦難就會離開你,你的生命,就是苦難中盛開的一朵芬芳馥鬱的花。
  • 上海24歲國手墜樓去世: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後餘生。平時在家人和同事面前是一副活潑開朗的人,其實內心也許有不為人知的傷。作家劉亮程說:「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34;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只有一邊拾起自己的玻璃心,一邊繼續奔跑。
  • 上海24歲圍棋國手墜樓去世: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上海24歲圍棋國手墜樓去世:萬般皆苦,唯有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