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之死:利不容情

2021-02-07 新浪科技

來源:澎湃新聞

蝦米音樂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文/ 從易

終於還是要說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公告稱,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該條微博底下,一片惋惜之聲。

事實上,去年的11月底就有消息傳出,蝦米音樂即將關停。很多資深用戶希望這只是一個傳聞。然而傳聞還是成真了。

曾經的在線音樂領頭羊,如今走到這一境地,實在讓人唏噓。

蝦米音樂誕生於2006年,一直都以專業、精品、高質量著稱,並穩居國內音樂播放器鄙視鏈的頂端。2013年,阿里全資收購蝦米音樂。

我大概是在2010年前後註冊的蝦米,一聽就是好幾年。熱愛蝦米,因為它是音樂愛好者做的軟體,匯聚的也是音樂愛好者。除了小眾音樂齊全、音樂信息權威準確、歌單質量高以外,蝦米還有一些讓樂迷心水的、但看起來「無用」的設計。

譬如蝦米有一個橫屏鎖定的「磁帶模式」,磁帶的兩個轉的孔,點擊它,可以上下切換歌曲。團隊打造這個復古有趣的功能,目的是希望能營造一個傳統「卡帶」的概念,讓用戶感受到過去聽音樂時那種情懷。

如果從商業角度考量,這個設計實在是很雞肋。但在一切都講究效率和利潤的時代,還有人在做這種無用但有意思的事,也顯得可愛。

但我也得承認,這三四年幾乎不用蝦米聽歌了。根本原因在於,它的版權音樂實在太少了。

2015年7月,國家發布「最嚴版權令」,音樂版權得到重視,音樂播放器開始了爭奪版權大戰。音樂版權價格水漲船高,價高者得。財大氣粗的騰訊開始聲勢浩大的「圈地運動」,阿里雖然也不缺錢,但阿里音樂定位出現了偏差。

時任阿里音樂董事長的高曉松的說法是,阿里要做音樂公司,不僅是音樂播放器公司。所以蝦米無心於版權大戰,依舊保持「小而美」的定位,並著力於原創音樂的扶持。

蝦米音樂在版權大戰中落敗。這對於蝦米用戶的直接影響是,他們原本收藏的歌單裡的許多音樂變成灰色,他們原本可以在蝦米上聽的歌曲現在必須去其他的平臺聽。越來越多人離開蝦米。

某種意義上說,一些音樂播放器「成於」商業,蝦米音樂「毀於」情懷。前者是以商業思維在運營音樂,運營者不必多懂音樂、多愛音樂,他們拿著錢大肆買買買,版權音樂足夠多,自然就能吸引樂迷。後者則是音樂人在做音樂:音樂品味好,堪稱小眾音樂博物館,音樂推薦仿佛能夠讀懂人心,注重獨立音樂的扶持……這些優點太文藝、太小眾,欠缺的恰恰是商業運營。

蝦米可以成為一部分人的精神烏託邦,卻無法成為受到大眾歡迎的商業化產品。

極光大數據和易觀數據顯示,2019年,蝦米音樂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月活躍用戶量500萬,同期QQ音樂是2.5億。在商言商,一款缺乏商業價值、受眾有限、入不敷出的產品,慢慢走向消亡,是無法避免的。

因此,蝦米停服固然令人惋惜,卻不讓人感到意外。商業世界無法只談情懷,因為利(潤)不容情(懷)。就像今天的實體書店,需要書香氛圍,也需要商業思維的延展。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在商業世界談情懷、談文藝、談理想主義是一件無用的、可笑的事。恰恰相反,一味的商業擴張和一家獨大的壟斷,對於用戶反倒是一件危險的事。

該如何在商業和情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之間達到一個均衡?這不僅是蝦米的教訓,也是人們需要思考的議題。沉浸在精神角落裡,可能會與大眾隔絕,但走得太快,也會丟掉品味、責任和引導用戶的那種精神力量。

再見蝦米,那些美好的日子我會一直記在心裡。

相關焦點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當時王巖便有預感,蝦米可能真的離死不遠了,「我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就躺在我手機的某個角落裡吃灰,不卸載還是出於一種懷舊情緒。」情懷之外,蝦米的消失不會對王巖這些老用戶有實質性的影響,大家在朋友圈曬完「我和蝦米的故事」海報,喊一聲「爺青結」之後,依然照常打開網易雲和QQ音樂,度過擁擠的地鐵通勤或難熬的失眠夜晚。蝦米作為一個音樂流媒體產品的歷史結束了,但是蝦米用戶對於音樂的熱愛,和蝦米曾對中國音樂市場做出的貢獻成果保留下來,也留給了行業許多思考。
  • 「文青」蝦米之死:版權魔咒下的宿命使然
    當時王巖便有預感,蝦米可能真的離死不遠了,「我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就躺在我手機的某個角落裡吃灰,不卸載還是出於一種懷舊情緒。」有時在收拾屋子的閒暇午後,王巖會打開一首周雲蓬的《九月》,他讀大學的時候在蝦米上關注了很多小眾音樂人,和很多蝦米的「音樂信徒」一樣,即便後來QQ音樂、網易雲陸續收錄了很多小眾音樂,王巖也覺得,「同一首歌在不同平臺聽起來完全不是一種感覺。」
  • 蝦米之死:健康的音樂商業模式到底在哪?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作者 | 趙大卓蝦米死了。據內部的朋友說,2018年底以來,蝦米就僅僅在維持日常的運營,差不多早已是植物人的狀態,如今只是安樂死罷了。很多朋友其實已很久沒用蝦米,但都在朋友圈發布了哀悼之詞。蝦米在退出江湖的最後一刻,成了精神寄託的圖騰。
  • 誰搞死了蝦米
    蝦米要關的消息,令人們不舍、惋惜。有人呼喚,蝦米在關閉之前推出歌單一鍵導出功能,得以保存自己的音樂記憶。有人開了20年的蝦米SVIP,不知怎麼辦。最心冷的是小眾音樂樂迷。儘管蝦米失去了諸多頭部流行歌手的音樂版權,但在小眾音樂曲庫的覆蓋度上,其他競爭對手無可匹及。
  • 壓死蝦米音樂的「最後稻草」:蝦米之死演變成對版權缺失的控訴
    來源:AI財經社壓死蝦米音樂的「最後稻草」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蝦米音樂今天的命運,是在2013年時就已經註定的。那一年,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將蝦米賣給自己的前東家阿里巴巴。這一當時被解讀為投靠的賣身行為,以一個不能算高的價格成交。此後,王皓一語成讖,「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我乾脆等它涅槃好了」。
  • 從付費聽歌到「蝦米之死」 本土音樂人:僅靠版稅很難維持生存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原標題:從付費聽歌到「蝦米之死」本土音樂人:僅靠版稅很難維持生存當聽到蝦米音樂將退出歷史舞臺的 消 息 後 ,Colorful Bar 和LongTravel 樂 隊經紀人葉比比的心裡頗為難過。2012年,他讀高中時就開始用蝦米了。他欣賞這款APP的獨立與另類,因為其開拓了自己的電子音樂視野。
  • 蝦米將死,輸給了誰?
    她開始瘋狂地在網絡上尋找關於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消息,找來找去,並無實錘,「但又無法證明關停消息是謠傳」。 「好多人因為蝦米音樂即將關閉而流淚,這真的不是矯情。」陸雪說,「對於很多老用戶而言,蝦米音樂不只是一個音樂平臺。
  • 到底是誰「殺」死了蝦米音樂?
    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突然發布消息稱,將於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這似乎意味著一款承載了無數年輕人記憶的app就此黯然離場。想當年,蝦米鼎盛之時,也曾背靠阿里音樂的大樹,與QQ音樂、網易音樂分庭抗禮。誰知一朝風雲突變,蝦米轟然倒地,引得無數網友一邊感慨著「音樂已死」,一邊仰天長問:運營了12年的蝦米音樂,到底被誰吞噬了?
  • 蝦米音樂之死:享年12歲,被「親爹」阿里耽誤的一生!
    蝦米音樂:卒於2021,享年12歲!永別了,蝦米音樂!「很抱歉,由於業務調整,蝦米要在這個時候和樂迷朋友們說一聲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發布通知,將於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從20年年底傳出關停消息,到正式把關停提上日程,屬於蝦米音樂的一畝三分地,將徹底消亡。
  • 誰「殺」死了蝦米?創始人遠走泰國,曾嘆「行業荒誕到令人髮指」
    針對蝦米之「死」,遠在泰國的他在回復自媒體「摩登天空」時,倒像是終於「松」了口氣一樣:「現在好多人都在懷念,事實上,我覺得也沒什麼好懷念的。」那麼,蝦米音樂是怎麼「死」的?王皓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就要回溯到上世紀90年代的杭州。
  • 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死了
    今天,一隻12歲「老蝦米」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將於今年2月5日停止服務。曾經的蝦米音樂,被人們譽為「小眾的殿堂」,眾多苦於為耳朵尋找合適養料的文藝青年,進入蝦米就像是找到了家,無數小眾音樂滿足了他們的大「逼格」。與此同時,蝦米音樂樂庫的豐富程度也令人咋舌。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蝦米音樂|蝦米網|網易雲|阿里巴巴
    在蝦米,音樂分類是用戶可以修改的,曲目是用戶可以上傳的,歌詞等信息是用戶可以編輯的——這也是蝦米的信息為什麼特別全的原因,群眾的力量是無窮大的:這種對志同道合之人的信任和授權,促使了一大批的音樂愛好者成為了蝦米的編外人員,整天「用愛發電」,且對蝦米有很深的感情和用戶粘性。事實上,這種模式讓我想起了早期的A站和B站。
  • 誰「殺」死了蝦米?創始人遠走泰國,曾感嘆「行業現狀荒誕到發指」
    針對蝦米之 " 死 ",遠在泰國的他在回復自媒體 " 摩登天空 " 時,倒像是終於 " 松 " 了口氣一樣:" 現在好多人都在懷念,事實上,我覺得也沒什麼好懷念的。"那麼,蝦米音樂是怎麼 " 死 " 的?王皓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就要回溯到上世紀 90 年代的杭州。吉他手 " 南瓜 " 的小康夢吉他手 " 南瓜 " 曾經風靡杭州音樂圈。
  • 誰「殺」死了蝦米?創始人遠走泰國,曾感嘆「行業現狀荒誕到令人發...
    那麼,蝦米音樂是怎麼「死」的?王皓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創辦蝦米之初,王皓堅持培養用戶付費下載音樂的習慣,但當時在線音樂盜版侵權問題嚴重,用戶的付費習慣難以養成。隨後蝦米轉型,允許用戶上傳音樂資源,但也同時保留了付費下載的服務。然而,因為這些音樂資源沒有得到版權方的許可,蝦米的模式被音樂人抵制。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音樂版權內容公司 HIFIVE 首席策略官張昭軼曾對「深燃」說:蝦米對用戶來說是信仰級別的情懷。只是蝦米和豆瓣遇到同樣的尷尬,閃光之處有目共睹,但是沒有資本願意給他們續費充值。那時資本已經開始入侵音樂市場,騰訊音樂、海洋音樂(擁有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頂起了音樂版權大戰的兩大江山,蝦米音樂入不敷出,寡不敵眾。
  • 搞死天天動聽後,蝦米音樂也被阿里玩壞了
    這麼近的時間線,加上陸陸續續的小道消息傳出: 「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想必蝦米音樂要關閉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 那些喜愛蝦米的用戶們,內心要崩潰了!
  • 「蝦米」終究幹不過大魚
    蝦米音樂是否真的要關停?內部人士對此諱莫如深,底層員工也在等靴子落地。或許自幾年前輸掉版權大戰,從在線音樂領域TOP1的位置跌落之時,就已經書寫出了今天的命運。過分追求文藝,失去商業價值,凡是遵循這條理念的網際網路產品,都難以擁有長久的生命。而作為一群對蝦米音樂深愛到極致的用戶,他們幾乎已經失去了恨蝦米的力氣。
  • 蝦米別走
    蝦米要關的消息,令人們不舍、惋惜。有人呼喚,蝦米在關閉之前推出歌單一鍵導出功能,得以保存自己的音樂記憶。有人開了20年的蝦米SVIP,不知怎麼辦。最心冷的是小眾音樂樂迷。儘管蝦米失去了諸多頭部流行歌手的音樂版權,但在小眾音樂曲庫的覆蓋度上,其他競爭對手無可匹及。
  • 被情懷與夢想「耽誤」的蝦米音樂
    去年11月底,微博大V爆料,「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不少粉絲跑到蝦米音樂官微下苦求不要關閉:「求求你別關,我以後不用88會員的VIP了,單充會員可以嗎?」「求求你活下去,大家眾籌讓你活好嗎?」「我不信你要走,我蝦米十年,你走了相當於死了一個我!」「蝦米如果真關了,支付寶同步卸載......」
  • 蝦米怎麼做好吃?蝦米的家常做法
    小蝦米是一種利用小蝦製作出來的,它有很好的海鮮味道,特別是香,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食用小蝦米對於我們品嘗到美味的食物是非常關鍵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蝦米的做法大全吧。蝦米怎麼做好吃對蝦米怎麼做好吃呢,這樣的食物在製作上,都是有著很好方法,因此對它製作的時候,先對蝦米的製作方式,進行很好的了解,使得它含有的蛋白質能夠很好補充到人體當中。培根蝦米炒飯材料:活蝦米100g,培根2片,米飯一碗,雞蛋2個,胡蘿蔔一根,生抽一勺,鹽適量,青蒜葉3根。做法:1.活蝦米先用有炒熟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