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與道教中的「拜鬥祈福」文化

2021-02-23 青山共風雨

重陽節與道教的拜鬥祈福

「重陽」又叫「重九」,《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又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初具雛形,自魏晉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歷代文人墨客爭相吟詠,在唐代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氣,此後歷代沿襲至今。

道教文化中,「重陽」同樣也是中壇元帥、酆都大帝、鬥姆元君、九皇大帝誕辰、是玄天上帝、三天扶教輔玄大法師正一靜應真君、並玉府王真人、右侍趙真人、,重陽帝君飛升,左卿徐真人升仙日,又為東鬥、太上救苦天尊、北極下降、也是東華帝君降現的日子。
據道教《本命延生經》所載,鬥姆元君本為元始天尊的一股先天陰氣,託化西竺國中,化為王妃,號「紫光夫人」。紫光心地善良,常懷仁慈,教化民眾,供奉元始天尊,發宏願生聖子造福眾生,元始天尊圓其所願。

話說一日鬥姆在玉池中沐浴,忽見元始妙道光芒四射,普照華池。池中化九朵金蓮,過七日七夜,池中光明愈發熾盛,光芒直上九華天,化九所大寶樓閣。閣中,現出九位聖子,依次為:長子天皇大帝,次子紫微大帝,後七子即北鬥七星,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統稱北鬥九皇大帝。

從此農曆「重陽節」是鬥姆姥元君聖誕,初一至初九,便是九皇大帝生辰。普天道觀都要舉行盛大齋醮拜鬥祈福大會,稱之為「九皇聖會」。若有眾生虔誠膜拜,可消災解厄,延年益壽。

《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曰:凡夫在世,迷謬者甚多。不知身屬北鬥,命由天府。有災有患,不知解謝之門。祈福祈生,莫曉歸真之路。致使魂神被系,禍患來纏或重病不痊,或邪妖克害,連年困篤,累歲迍邅,冢訟微呼先亡復連,或上天譴責,或下鬼訴誣。若以此危厄,如何救解?須投告北鬥,醮謝真君,及轉此經,認本命真君,方獲安泰。以至康榮……

所以每當家有手術前後的病患,常年疾病纏身的親屬,體弱多病的老人,諸事不順的善男信女等便會拜鬥祈福;更適合為父母和家中長輩祈福延壽,也可為子女祈求健康平安!
道家觀點:認為人之生,死,魂魄的來源,歸宿,皆在於(鬥府),即人懷胎第一月稱為(胞),第二月稱為(胎),第三月稱為(魂),第四月稱為(魄),皆受鬥極陶魂鑄魄之功力,人死後亦歸宿與北鬥所管制,故人羽化升天又喻稱為(星沉北鬥),」鬥「即為人的本命元辰。拜鬥即是拜自己的本命元辰,可使元辰煥發光芒,起到祛災趨福,祈求平安之效。

北鬥宮中九星,其七星明二星隱,隨又稱北鬥七星,各星主宮分別為——貪狼(屬鼠之人屬之),巨門(屬牛及屬豬之人屬之),祿存(屬相虎、屬相狗之人屬之),文曲(屬相兔及屬相雞之人屬之),廉貞(屬相相龍及屬相猴之人屬之),武曲(屬相蛇、屬相羊之人屬之),破星(屬相馬之人屬之),二隱星為(輔)及(弼)。

鬥內法器之含義如何解釋:「鬥」,代表宇宙、諸天、天圓地方,故鬥為圓形。「米」,代表星辰、浩瀚宇宙布滿星辰。米又是民間最常見的避邪之物,漢朝之前更有用米作為道教降神之物只說。故將米置入鬥內。米鬥之上放鏡、劍、剪、秤、尺五法物,是以符,五方,五行之數。

鬥光映照大圓鏡,以心鏡驅魔,返照本命光芒四射,屬土本命。青龍桃木七星劍:斬不祥、護身形,屬東方木。朱雀鳳凰朝儀剪,剪藤蔓、去邪祟,屬南方火。白虎戥點兩生秤,含天心,屬西方金。玄武天蓬大法尺:以道尺衡量深淺,以神兵鎮威,屬北方水。
五法物之中置油燈點燃後久經不滅,寓意生生不息煥採元辰之意。鬥燈及鬥中法器蘊含大奧妙無窮,折射到待人處世之上——秤知輕重,度量善惡,即人情義理悉知,是非對錯分明。廣言之寓意萬物調和,需眾生互相關懷,彼此扶持,社會方能和諧。

關注我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道教說拜鬥祈福是什麼意思?
    拜鬥是道教獨有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應稱為「朝真禮鬥」。可釋義為:禮拜北鬥星。拜鬥是道教獨有科儀,俗云:「佛無拜鬥」,其他宗教更無拜鬥之科儀。拜鬥淵源甚古,始創於漢張道陵天師,據北鬥經所載【在永漢元年正月初七日,太上老君升玉局座授張天師《北鬥延生經》】。 《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記載,老君曰: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將,本宿星官,常垂蔭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凡俗無知,終身不悟。人類始知鬥為人神之主宰。漢代的霍光曾經禮鬥,三國的孔明也曾禳星。
  • 道教拜鬥的文化內涵及神聖功用
    拜鬥也稱之為朝真禮鬥,即禮拜北鬥星,而拜鬥是道家獨有的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安、祈福延壽之科儀。
  • 道教拜鬥的重要性
    拜鬥本是道教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
  • 道教拜鬥
  • 何為拜鬥?為何道教的拜鬥有消除一切厄難的大功德?
    拜鬥是道教獨有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又稱為「朝真禮鬥」「本命元辰鬥」。拜鬥本是道教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
  • 《拜 鬥》
  • 天中馬王閣將舉行九月初一至初九日拜鬥祈福法會!
    年10月26日-28日,共同舉辦【2019-中國•龍虎山第二屆道教文化研討會】。2、應廣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好者的要求,「六甲奇門能量學」學習研討會,將於2019年10月3日—5日,在河南天中召開。3、每逢初一、十五或三元、八節等,凡以鮮花、水果等供養 [ 馬王閣 ] 祖師的所有福主,[ 馬王閣 ]將依照登記順序,於早上吉時,為每位福主焚香祈禱,並上呈消災植福疏文,祈福金隨緣功德。
  • 【開工要拜鬥】什麼是拜鬥,那些人需要拜鬥
    禮鬥者,又稱拜鬥,道教傳統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七元解厄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六司延生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故消災祈福、祛病、延生常向南北鬥禮拜,以消災解厄,保安植福,趨吉避兇,而達吉祥隆昌,眷佑百泰為目的。
  • 拜鬥
    拜鬥是道教獨有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又稱為「朝真禮鬥」「本命元辰鬥」。
  • 拜鬥方法
    拜鬥,不光拜北鬥,還有拜南鬥,正所謂「南天門掛號,北鬥討封」,拜鬥的意義也在於此,現在,先說下拜鬥到底是什麼?古雲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換句話說,南鬥是負責已死未生,北鬥是負責已生未死,南北鬥同時掌管了人的生死壽夭,富貴貧賤,相對來說,北鬥更側重於人,而南鬥則側重人、神、仙、鬼等生靈。
  • 從五鬥經看道教的朝真拜鬥
    朝真拜鬥,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拜鬥,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的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 拜鬥源自東漢,據《五鬥經》記載,太上老君於漢桓帝時先後將此真經傳授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傳此真經讓世人誦念,以求罪消孽減,增福延壽。南鬥、北鬥星君掌世人生死壽夭、富貴吉兇。故消災祈福、祛病、延生常向南北鬥禮拜。
  • 【朝真拜鬥】的好處和妙用!虔誠拜鬥自可消除罪業,福壽臻身,遠離諸禍!
    朝真拜鬥,作為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拜鬥,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
  • 道教拜鬥十種禁忌須知
    禮斗法會,又稱拜鬥,是道教獨有的科儀,是古人對星宿的一種崇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
  • 拜鬥有怎樣神奇的好處,它可解一切厄難!
    拜鬥是道教獨有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又稱為「朝真禮鬥」「本命元辰鬥」。拜鬥本是道教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傳說中的孔明借東風及延壽命,是經由「禮鬥」而奏效的,因此世人乃以「禮鬥」的科儀方式來祈求「延壽賜福」。按「鬥」之意義係指星鬥,天上群星皆屬鬥部,人之十二元神所宿,則生命根源之象徵。
  • 朝真拜鬥的好處和妙用
    拜鬥是道教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清 徐喈鳳 《會仙記》:「 淑貞 偕姊妹朝暮焚香拜鬥念佛,與 丹忱 並坐,而不復與同寢。」二、拜鬥之淵源拜鬥源自東漢,據《北鬥星君賜福真經》《南鬥星君延壽真經》記載,太上老君於漢桓帝時先後將此二真經傳授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傳此兩部真經讓世人誦念,以求罪消孽減,增福延壽。南鬥、北鬥星君掌世人生死壽夭、富貴吉兇。故消災祈福、祛病、延生常向南北鬥禮拜。
  • 【拜太歲】黃大仙祠正月初十順星禮鬥拜太歲道場火熱報名中
    禮鬥,俗稱拜鬥。是向上界鬥真設醮供養,以求延生賜福,消災解厄。禮鬥者,又稱拜鬥,道教傳統獨有之科儀,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七元解厄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六司延生星君掌延壽施福。
  • 拜鬥的十大禁忌
  • 北京火神廟:《2021年祈福求財拜太歲法事活動安排》
    今年因疫情等原因北京火神廟延續傳統,廟內將繼續舉行新年祈福拜太歲等法會。信眾在家也可參與預約。    今年的春節期間,火神廟將推出接財神、祭星鬥,拜太歲,供燈鬥請靈符等傳統的道教祈福活動。詳細安排開列於後,請十方信眾仔細閱讀,按需參加。若因特殊事件或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影響,導致您不能親自來現場參加,請您不必擔心,我們將按場次如法如儀為您舉行。
  • 朝真拜鬥,從五鬥經看朝真拜鬥的好處
    朝真拜鬥,作為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拜鬥,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
  • 道教與民俗文化:正月初八「順星節」祭星祈福
    漢族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過去,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祭拜順星的習俗,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噹噹。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