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
12月8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行「深圳市地名圖錄典志新書發布會」,《深圳市地名志》《深圳市標準地名詞典》《深圳市標準地名圖錄》系列叢書正式出版發行。
記者了解到,首本《深圳市地名志》於1987年1月出版。時隔三十三年,《深圳市地名志》等新版系列叢書出版發行,立體化、全景式展現當代深圳地名特點,回溯地名歷史沿革。該叢書著重突出深圳的區域特色,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地名文化特色,希望能在推廣深圳本土文化、普及地名知識、建設家園理念上具有積極作用,也能為相關學科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打造為深圳城市發展的閃亮名片。
歷時三年推出系列叢書
《深圳市地名志》《深圳市標準地名詞典》《深圳市標準地名圖錄》系列叢書為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轉化重點項目。圖書的策劃、編纂、出版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內容以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為核心,吸取各有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由地理、史志、地圖、民俗、交通、建築、旅遊、規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地名工作者共同努力編纂而成。
編纂工作從2018年開始,歷時三年,於2020年12月初完成,叢書正式出版發行。深圳市各區區級地名志計劃於2021年出版。屆時,十二卷本的圖書將構成完整的「深圳市地名志系列叢書」,收錄的總詞目超過1000條。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區級地名志的外封為市地名志同風格的手繪地標,十卷本封面相連可構成連貫的長卷,鋪展深圳自西向東的美好景色。
720度全景航拍「上天入地」
《深圳市地名志》(上、下)由海天出版社出版,是深圳市第二次整理、編輯、出版的地名志類圖書。全書收錄總詞目203個,其中199個為現今使用中的標準地名,4 個為歷史地名;共計110 萬字,收錄地圖1幅,照片980餘幅,720度航拍全景連結194個。收錄地名由相關專家與機構在普查資料2萬餘個總詞目中,綜合考慮地名所承載的社會與文化意義採選得出,重點採選歷史悠久、口耳相傳的老地名,與「改革開放」之後誕生的、具有深圳特色的新地名。
圖書配圖由720度航拍全景(二維碼連結)、航拍照片、當代實景影像、歷史影像與標準地圖構成。全書收錄近200個地名的航拍全景影像,720度立體呈現了本書出版時,深圳市內各個代表性地名及其周邊的實體景觀,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直接觀看,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閱讀。航拍連結的加入,在全國各地的地名志圖書中應為首創。近千幅配圖來源於三十餘位攝影師與海內外多個收藏機構,記錄了深圳地區從19世紀中後期至今各個時代的地名境況。
此外,地名典志圖書中,每一地名詞目都標註有獨一無二的「地名代碼」,為20位數字編號。這一代碼是該地名在國家地名信息庫中的代碼,典志圖書文本與資料庫連結,為智慧城市的地名系統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打下基礎。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