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體驗展。
打開手機掃描,國寶文物便可立體化呈現;戴上VR眼鏡,陝西美景就可盡收眼底。12月17日,2020陝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在西安召開,現場設置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成果體驗與VR雲展館給參觀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720度全景參觀 立體化展現革命文物背後故事
記者現場在展區看到,打開手機掃描圖案,鎏金銅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等國寶文物便立體化地出現在眼前,觸摸電視屏還可以任意翻轉觀看;戴上VR眼鏡,延安寶塔山美景盡收眼底,配合講解員介紹,就可以線上聆聽一趟革命教育思政課。
AR文物體驗。
西安新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斌告訴記者,依託5G技術優勢,參觀者戴上VR眼鏡就可以進入虛擬實境空間,自由地在陝西各個革命紀念館和革命遺址虛擬遊覽,進行720度全景參觀,全方位、互動式觀看革命文物,聆聽講解,重溫革命歷史,身臨其境感知革命文物價值。
掃描看國寶文物,觸摸電視屏可翻轉。
「革命文物不應只是陳列在博物館裡的一件件收藏品,它應該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讓更多人看得見、記得住,做到見人見物見精神,推進『網際網路+』革命文物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李斌說。
歷時5年 用數字動畫藝術再現大唐帝王命運
「承繼漢魏、風雲六駿、萬王之王、開山建陵……」記者看到,由陝西數字基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策劃投資,下屬子公司陝西數字新媒體藝術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動畫紀錄片《大唐帝陵》,是一部運用現代數字影視動畫傳播手段講好中國故事、陝西故事的作品,其在展館展映時也吸引了不少圍觀。
動畫紀錄片《大唐帝陵》展示區。
陝西數字新媒體藝術有限公司分景預演主管嚴偉凡告訴記者,該影片採用情景再現動畫,遺址復原動畫、綜合演繹動畫和實景拍攝等表現形式相結合的手法,展現那些個性迴異命運不同的大唐皇帝及其帝陵故事,再現了從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到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等與其陵墓之間盪氣迴腸的歷史畫卷。
記者了解到,《大唐帝陵》拍攝歷時5年,耗資2000多萬元,約有3000個動畫鏡頭,通過以唐代帝陵為線索、以數字動畫為主體的藝術形式,真實還原和側面解剖歷史,並將千年帝王陵墓文化演繹出時代感,系統講述了大唐皇帝陵墓及其背後的歷史故事。
對於製作中的難點,嚴偉凡說,這部影片工作量特別大,團隊最多時達到200人,大家看到的宮殿或者屋子裡的小物件都是通過三維建模來呈現,流程比較複雜。「1分鐘的場景大概是10個鏡頭,去渲染合成,二三十個工作人員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