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是傳統健身功法的一個基本功。這些年來,也非常火,幾年前就有人告訴我,孫儷也在站樁。
站樁動作很簡單,就是用一個固定的姿勢站著不動,儘可能地維持姿勢。站著不動能有什麼運動量呢?這是喜歡跑步、力量訓練等西方健身方式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只有真正站樁的人,才能體會到,站樁也是會讓身體發熱、出汗。當然,肌肉也會酸痛。
站樁的方式有幾種,主要是馬步和手勢的區別,各有不同的側重點。有些要求高一些,有些低一些。比如我教學生站的無極樁,就是最簡單的,和普通的站姿差不多,不需要蹲馬步,沒有手部動作。
但是這麼一個簡單、平凡無奇的動作,很多人剛開始時站不穩,會搖晃;站不了一會,也會覺得膝蓋、小腿酸脹、累。為什麼呢?
因為維持姿勢,依靠的是我們的深層筋膜和肌肉,這是平時我們在日常活動時用不上的。當你儘可能地靜止下來時,淺層筋膜和肌肉就派不上用場了。身體向來是用盡廢退,很弱的深層組織,經不起幾分鐘就會累了。
另一方面,維持平衡需要身體有足夠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日常許多人都是久坐不動的,筋骨本身十分僵硬,再加上有駝背、頭前傾等體態問題,大腦的平衡感受器無法準確判斷身體位置,所以就搖晃起來了。就跟我們騎自行車一樣,動起來輕鬆保持平衡,不動很快就掉下來。
站樁就是通過對身體深層筋膜和肌肉的鍛鍊,讓深層循環變得順暢,所以才會有發熱、出汗的現象。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更多奇妙的體會。毫無疑問,站樁練得好,確實是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
這也是站樁之所以流行起來的原因,特別適合懶惰的現代人。
然而,站樁並不是一種懶運動。因為它太簡單了,所以很容易誤入歧途。許多人看了很多網絡文章,就開始站樁,而且站的時間很長,反而站出問題了。我有一個頸椎不好的學生,之前去北京專門找某大師學站樁,站了兩個月,每次一站都要2小時,特別刻苦,越站身體越差。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是不太適合久站的。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本就很安靜,基本不怎麼活動,所以身體更需要的是活動,而不是靜靜地站樁。
站樁練的是深層筋膜,本來深層就弱,再長時間地站,就會積累勞損,因而導致身體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都下降。這樣,就會拖累淺層肌肉,越站越累,淺層循環也受阻。就算深層循環變好了,淺層循環變差,也是得不償失。所以,不少人站樁,是越站越虛。
更有甚者,因為不知道站樁的門道,迷信各種玄之又玄的「神話」,給自己異常的心理暗示,最終練至走火入魔的。
站樁很好,是站的人有問題,不合適。(當然各種鍛鍊方法不當,都會出現這種問題)
站樁出不了成績的,是練習的方法有問題,捉不到門道。其實要訣很簡單,松靜自然。但是怎麼放鬆身體,怎麼讓心神安靜,怎麼順其自然,說起來簡單,卻是大學問。有人一站身體就僵硬,頭腦就胡思亂想,更別說調整呼吸和動作的事情了。
還有體態不良的人,如何站樁,如何實現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等身型要領呢?說是容易,做到太困難。沒有老師指導,除非悟性過人,否則不可能跨過這些關卡。
當下,普通人最需要的是動態鍛鍊,先把僵硬的筋骨放鬆下來。最好的鍛鍊方式,莫過於第八套廣播體操。通過長期練習,先是淺層筋膜,慢慢深層筋膜都會放鬆下來,最終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狀態。到時再去站樁,更簡單,效果更好。
我現在隨便就能站個半小時以上,毫無壓力。我不追求站多久,覺得舒服了,見好就收,留有餘力、留有餘地、留有餘興。因為我經常坐著,日常鍛鍊還是以動態的八段錦為主。我教學生站樁,是讓她們注意身型,作為練體操的基本功,和輔助調整體態而已。如果站多了,方法不對,或者拿捏不好尺度,反而可能站出問題。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站樁和所有健身方法一樣,都需要真功夫,不是模仿一下,看一看視頻就能學會的,還得琢磨、學習,體會其中要領,更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想練體操或諮詢健康問題,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