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氣象與農業農村廳聯合推進防災減災

2020-12-1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志宏 王秀琴報導 4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氣象局聯合印發通知,就進一步做好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進行部署。兩部門將加強合作,按照自治區黨委工作部署,紮實推進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準確研判、科學施策,努力減輕災害影響,牢牢把握農業防災減災主動權。

  通知要求,發揮氣象信息對農業抗災救災和農業生產指導的決策支撐作用;雙方要發揮信息共享和聯合會商機制、強化災害監測預警服務;加強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隊伍建設,建立由涉農專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人員組成的農業氣象服務專家聯盟,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通式」服務水平,發揮人工影響天氣保障作用等方面加強部門合作;在提升智慧氣象在農業氣象防災減災中的應用、聯合打造綜合信息網、「氣候好產品」品牌建設等方面推進合作研究。

(責任編輯:王敬濤)

相關焦點

  • 新疆:氣象局與農業農村廳共商為農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志宏 高淑敏感報導 5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圍繞服務鄉村振興、保障現代農業發展、做好「十四五」規劃等進行工作對接,共商合作意向,謀劃興農對策。
  • 「精」端發力 趨利避害惠農心 聚焦春季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系列報導...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從南到北,中國的田野正在復甦——春播漸漸進入高峰期。截至4月3日,全國春播糧食1億畝,明顯快於去年同期;夏糧主產區正有力有序推進「奮戰一百天奪夏糧豐收行動」,農民忙著澆水施肥、除草打藥、防治病害。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加強培訓 服務防災減災
    近日,各地氣象局聯合應急管理、交通、旅遊等部門為氣象災害防禦重點單位、氣象信息員、鎮街防災減災負責人、鎮街(村社)災害信息員、景區工作人員開展培訓,推進基層防災減災建設。同時,各地氣象局研發培訓考核平臺,加強業務培訓,提升業務服務能力。
  • 畢節市氣象局:強化工作聯動打通氣象防災減災「末梢」
    防災減災,氣象先行。畢節市氣象局與工會、應急局等多家市直單位聯動,採取多重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極端天氣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的損失。將氣象信息接入全市3315個行政村4733套農村大喇叭,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1.37%,提高農村氣象預警信息的覆蓋面;製作發布決策服務材料3019期,啟動應急響應36次,通過國突系統發布預警信息2550條,發布簡訊服務1242萬人次,最大限度降低群眾在生產生活的損失。
  • 蓋州:舉辦鄉鎮氣象信息員防災減災培訓
    12月11日,遼寧省蓋州市氣象局舉辦氣象信息員培訓,小石棚、梁屯、萬福、什字街、礦洞溝、臥龍泉、楊運鎮7個鄉鎮分管氣象副鎮長和氣象信息員參加培訓。  培訓中,專家講解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及暴雨、乾旱、雷電等災害性天氣特點,並以今年的暴雨等影響為例,闡述了氣象災害防禦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同時,結合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需求,專家詳細講解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種類、級別、防禦措施、接收與傳播方法及災情上報渠道。
  • 推進「氣象為民」黨建品牌建設 江蘇通州巧拼「七巧板」
    發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農村局合作建立專家聯盟,聯合製作發布農業氣象服務材料,開展面向種植和養殖大戶的「直通式」氣象服務,服務用戶145家;與江蘇有線通州分公司合作,利用15個鄉鎮的3508隻「大喇叭」傳播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實現點對點精細化預警服務和劃片傳播。推動基層 「六個一」建設,提升基層防災減災能力。
  • 氣象雷達:洞悉莫測風雲,助力防災減災
    多年來,我們研製的氣象雷達參與了多項國家重大工程,為氣象現代化、防災減災等作出卓越貢獻。  氣象雷達的工作是「追雲逐雨」,給大氣中的風場和雲層做CT掃描,實現精細化氣象探測。今年6月以來,中央氣象臺持續多日發布暴雨預警;7月2日,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
  • 密雲區氣象局築牢氣象防災減災首道防線
    為應對此次過程,密雲區氣象局提早部署,嚴密監測,加強分析研判,強化部門聯動和防災減災聯動機制,密切關注強降雨天氣過程,精準服務、提前預警,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全局動員,積極備戰局領導參加區政府應對調度會,匯報了天氣形勢及有關工作情況。
  • 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文/柏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廣大氣象工作者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為促進國家發展進步、保障改善民生、防災減災救災等作出了突出貢獻。氣象工作關係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做好氣象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 重慶市氣象局:做精服務保障 做實防災減災
    聚力氣象防災減災 發揮防線作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是氣象部門的職責和使命。同時,加強部門聯動,在市減災委員會和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氣象災害防禦3個專項指揮部的統籌領導下,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預警信息發布響應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自然災害會商研判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的通知》,建立「汛前年景分析、汛期滾動訂正、災前加密研判、災中實時應急」會商制度,開展全市自然災害臨災會商暨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視頻培訓
  • 看這份「十三五」氣象為農服務成績單
    氣象部門始終堅持把氣象服務「三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充分發揮趨利避害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設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提升氣象保障現代農業生產、服務農村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和水平。五年間,帶著「新時代、現代化、趨利避害並舉」的鮮明特徵,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的轉型升級版——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正是氣象助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村防災減災的再實踐、再發展。
  • 從「天鴿」到「山竹」——澳門防災減災能力持續提升
    2018年3月底,由澳門特區政府委託清華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和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聯合編制的《澳門「天鴿」颱風災害評估總結及優化澳門應急管理體制建議》正式公布。(小標題)澳門加強自身防災減災能力在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團隊的科學指導下,澳門特區政府成立「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及時跟進澳門防災減災工作的進展。按照《澳門「天鴿」颱風災害評估總結及優化澳門應急管理體制建議》,在總結強颱風「天鴿」經驗的基礎上,澳門致力於推進建設以特區政府為全面主導、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的現代化防災減災體系。
  • 氣象預警要「跑贏雨」還要「快過風」,我省推行「氣象+網格」防災...
    而在氣象災害敏感性極高的基層,如何發揮「草方格」作用,夯實基層氣象災害防禦基礎,如何聯合「全科網格員」力量,守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成為浙江省氣象部門的重大課題。截至目前,浙江已有9個設區市和72個縣(市、區),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工作,納入網格員的工作職責。
  • 應對颱風影響 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出農業防災減災補救措施
    9 月 3 日 , 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下發 2020 年第 16 期《農情信息》,針對當前颱風對我省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提出農業防災減災補救措施。目前我省玉米、水稻已進入成熟階段,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次颱風造成的強降雨過程,雨量大、間隔時間短,可能出現災害疊加,為有效落實農業防災減災措施,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現提出如下補救措施。一、玉米(一)排水散墒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
  • 重慶涪陵:鄉村振興戰略氣象行動方案出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倪超報導 1月3日,重慶市涪陵區委出臺《涪陵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氣象行動方案(2019-2022年)》。該方案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氣象行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通過實施智慧農業氣象保障行動、農村生態氣象保障行動、農村氣象科普行動、農村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提升行動和實施精準扶貧氣象行動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構建涪陵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提高現代農業氣象服務能力,切實提高氣象服務農業綜合生產、農村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農村生態文明和脫貧攻堅戰的現代化水平,為涪陵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推進涪陵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 防災減災資訊——2020年9月11日
    5)《及時預警 靶向服務——黔桂基層氣象部門積極應對旱澇急轉》:近日,貴州、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旱澇急轉特徵明顯,多地氣象部門提前發布暴雨預報預警信息,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9月4日至9月6日,貴州多地出現強降水,其中,多地降水量超過200毫米。福泉市出現大暴雨,馬場坪辦事處平堡村最大降水量達181.9毫米,境內平堡河水位快速上漲,黑塘橋水庫超警戒水位。
  • 氣象部門這項工作不簡單
    2020年9月1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創新發展合作協議,通過部企合作共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防災減災公共事業發展;2020年10月14日與自然資源部聯合召開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座談會
  • 打響防災減災「發令槍」 ——河北省氣象臺氣象會商室的防汛時刻
    河北日報記者宋平攝進入防汛關鍵期,河北省氣象臺氣象會商室裡的氣氛已經到了最緊張的時刻。今年,河北省「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比往年推遲了10天,強降雨落區預報的複雜性更讓氣象預報員的壓力陡然增加。早上6時,李宗濤就已經到達氣象會商室,調閱各種資料,籤發預報、預警信息,為8時的全國會商作準備。
  •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氣象考題,如何作答?
    氣象預警實時地圖數據 圖片來源: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身處災害防禦鏈條第一環,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既是氣象工作的戰略重點,也是氣象人的初心使命。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推進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是新時代氣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 吉林:省委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求強化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12月4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通過《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要求「強化氣象保障服務能力,發揮防災減災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