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如果由戰神粟裕來指揮,結果會怎麼樣?

2020-12-14 東方文史

對越自衛反擊戰,如果由戰神粟裕來指揮,結果會怎麼樣?

推薦語:每當閉上眼的時候,我們總會想起那些因為戰爭枉死的英魂們,也會想起那些奏響了這一凱旋之歌的英雄烈士們。他們是中國歷史長河當中最美的一抹風景,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健兒的熱血,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畏的勇氣。如果要說中國近代史哪一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最重要的話,相信一定會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因為這是這場戰役,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的能力,也給了那些想要侵佔中國領土的國家們一個響亮的耳光。背靠蘇聯的越南都不敵中國,那麼又有什麼國家可以染指中國的領土呢?

對越自衛反擊戰讓大家看到了中國的可能性,也讓我們擁有了幾十年和平,可以去好好發展自己國家的經濟,而中國現今的經濟騰飛,也是那個時候打下的堅實基礎,我們擁有的這一切都是英雄烈士們他們無私的給予才獲得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以中國獲得勝利結束的,但不得不說,當時為了對付越南,中國軍隊的損失也是很大的

1.我軍戰神粟裕

很多人都在想,如果當時換一個指揮官的話會不會支持就能夠少一點呢?如果對越自衛反擊戰是由粟裕來指揮的話,那麼最終的情況又會如何呢?粟裕大將用兵如神,是中國軍隊歷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戎馬一生的粟裕大將戰功赫赫,也為中國的革命戰爭,特別是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粟裕大將,除了敢打敢拼以外,在戰場上最擅長的就是指揮戰術。他計謀深遠,善用奇兵,以奇得勝,也因為勤於思考,勇於實踐,總能夠帶給大家驚喜。粟裕大將的指揮能力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被稱之為是天才謀略型的統帥。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在1979年2月份的時候正式打響的,那個時候粟裕大將已經72歲了,擔任中央軍委常委,這一次的戰役也是中國軍隊從抗美援朝戰役結束之後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前後歷時28天,雖然時間很短,可是整個參戰的規模並不小,中國解放軍派出了55萬將領,這是一次典型的多兵種協同的大兵團作戰。

無論是在開戰的過程當中,還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很多人都在想大兵團作戰不就是粟裕大將的強項嗎?如果是由粟裕大將來指揮,而不是由許世友來指揮的話,會不會這樣過會更大傷亡會更小了,整個進程會不會更加的順利呢?毫無疑問的是粟裕大將的軍事水平肯定是比許世友要高的,可是如果僅僅只因為這個原因就認定粟裕出徵就一定會比許世友打得更漂亮,部隊的傷亡肯定會更小的話,難免大家有一些想當然了。

2.打仗是一個整體工程,戰爭的結果是多方面原因造就的

打仗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工程,不能只靠著指揮員的運籌帷幄,深謀遠慮,同時也需要士兵們衝鋒陷陣,前赴後繼,哪怕是再高超的謀略,如果沒有大家萬眾一心的話,沒有士兵們去實實在在貫徹的話,也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當時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我軍之所以受傷慘重,除了敵軍的能力之外,還有就是我軍所存在的弊端,1979年作戰的時候,部隊的整體軍事素質其實是比較低下的,首先大家訓練不足,受到特殊時期的衝擊,當時我軍事訓練長期在低層次。還有就是當時新成分的大量增加,都說了是多兵種協同合作,所以當時參戰的各部隊,也都是五花八門。

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實戰經驗,大部分參戰部隊從50年代初期之後就已經沒有打過仗了,長期都是處於和平環境當中的,所以大家肯定是缺乏上戰場的經驗,而在當時越南軍隊剛剛獲得獨立,在此之前接連打了好幾場大仗,論起戰場經驗肯定是要比我軍領先的。

3.戰場要因地制宜,戰術要與時俱進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當時中國和越南邊境,以及越南北部的地形也使得中國軍隊受到了很大的滯緩。在這樣惡劣的地形環境下,和陌生敵人進行作戰,本身就是全新的課題,也只有通過實戰,才能夠去解決這些問題。粟裕並不是神仙即便用兵如神,可是面對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哪怕真的是由他來指揮,情況也未必能夠好到哪裡去。

畢竟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根本就不適合和越南軍隊打大兵團作戰,想要利用解放時期的人海戰術去對付越南人,從根本上是不正確的。一開始我們也犯了沿襲老戰術的錯誤,不過好在後來我們與時俱進,更改了自己的戰術,也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粟裕最擅長的是大兵團作戰,但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從地形上來看就是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越南軍隊在暗處,而我軍在明處,對方根據險要地形和工事,常常會讓中國軍隊防不勝防,所以不死人是絕對不可能的,大家如果一味的把中國軍隊的傷亡歸咎許世友將軍的話是不公平的。

總結:粟裕在戰場上指揮作戰的時候,首先必須要先準備充分才能打仗,而他打仗主要是圍殲,消滅敵軍力量,和許世友打法肯定不一樣,中國的軍隊那時雖然素質不太強,但裝備比越南好多了,怎麼打都是壓倒性的,就看怎麼運作。上了戰場,一場戰役的勝負主要是比戰術水平,對於這一場戰役,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對於許世友你還有什麼了解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許世友》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對印自衛反擊戰,負責前線指揮的軍長張國華,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對印自衛反擊戰,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當時印度強佔了我國藏南地區9萬多平方公裡的領土,不僅如此,還繼續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邊境,屢次挑起事端。1962年10月,印軍悍然在中印邊境全線發動了大規的模武裝入侵。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主帥一直定不下來?最後為何是他?
    小編寫了很多關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歷史,大家一定多少理解了這一點。 小編多次閱讀史料和書籍,知道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臨戰交替。 我知道在戰場上是大忌。 鄧小平一定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但他為什麼要繼續這種做法呢?粟裕將軍被稱為「戰神」。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中國和柬埔寨,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地緣關係
    中國不主動挑釁其它國家,但如果其它國家主動來挑釁,我們將會讓它付出代價。 ,但是相對於距此最近的一場自衛反擊戰—對印自衛反擊戰就可以稱傷亡慘重了。 我國對越自衛還擊戰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當時分西線和東線兩個集團,西線的昆明軍區由楊得志將軍指揮,東線的廣州軍區由許世友將軍指揮。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便是對我國將領以及軍隊實力的一次完美見證。由許世友將軍領導的我國軍隊大獲全勝直達越南首都,然而此時的許世友將軍已有74歲的高齡了,為何國家仍然派遣許世友將軍帶兵出徵呢?
  • 對越反擊戰: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變成什麼?
    1979年,中國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也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中,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佔領越南二十多座重要城市。此後,很多人做出假設,倘若越軍以主力應戰,對越戰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1979年,越南在蘇聯的教唆下屢次對我邊境發動侵略行為。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位偵察兵犧牲後,班長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而蘇聯在我國北方邊境陳師百萬,隨時有發動戰爭的可能,但就是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勢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他們妥善的處理了這個問題,在恰當的時候教訓了越南一頓,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並使得中美關係破冰。更為重要的是,這場戰爭給中國的改革開放贏得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後的立國之戰是抗美援朝戰爭,那麼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是改革開放的基礎。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犧牲」的最高長官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為了保衛國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於是1979年2月時,中國軍隊開始進行自衛反擊,這也就是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了。 在戰爭爆發之後,我軍在廣西以及雲南兩個方向同時對越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軍就攻佔了越南的20多座城鎮,並且殲敵57000多人。但是與此同時,我軍也有7000人犧牲,並且15000人負傷。
  • 真實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遠比電影《芳華》要殘忍
    所以,儘管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之前,鄧小平完成了對美國的歷史性訪問,並在訪問期間受到了美國的高規格接待,看上去,似乎美國會支持中國。但當戰爭爆發後,美國的聲明卻是這樣說的:「中國有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政治中發揮有影響的作用。但中越要和平解決爭端。」「在有關亞洲共產黨國家之間的鬥爭中,我們決不偏袒任何一方。」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越南在佔領柬埔寨之後竟對我國產生了覬覦之心,這場轟轟烈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必然是以我們的勝利告終的,那麼這場戰役過後,對越南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對越自衛反擊戰貪婪之心升起從建國初期一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蘇的關係就如孔子此名言一般。
  • 戰神粟裕:抗戰時期曾成為唯一同時指揮兩個師的師長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重建新四軍軍部,由陳毅任代軍長,劉少奇任政委,其中一師師長粟裕,政委劉炎(未到職,後由粟裕兼任),主要活動範圍在蘇中地區。六師師長兼政委譚震林,主要活動範圍在蘇南地區。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中國軍委會在1978年12月8號下達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命令,為了維護邊界地區的安寧不得不發動反擊。這場戰役被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被稱作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也被稱作中越戰爭。中國也是剛結束十年之久的內部動亂,所以按道理來說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而且中軍自打1962年以來有十年沒有打過大戰役。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兵臨越南首都,因這3個原因不得不撤軍!
    因此中國進行自衛反擊,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開始。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評論文章,正式宣告將與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鬥」。由此拉開大戰的序幕。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普通人:他們沒有光輝事跡,但同樣是英雄
    1978年12月8日,為了打擊越南侵擾中國邊境的氣焰,中央軍委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命令。人民解放軍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方曾有「攔腰」策略,為何最後放棄?
    我國改革開放能順利進行,有一場戰爭不得不說,此戰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何打?我在之前的文字中介紹了,應該說越南當時在蘇聯鼓動下,不斷挑釁,甚至想當整合東南亞當個「小霸王」。因此最後我們不得不打,也是為教訓這個想當東南亞「霸主」的小國。當時因為對越自衛反擊戰,高層還出訪過美國。關於這件事以後在詳述。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還擊越南,印度官方是啥態度?
    推薦語:時至今日,我們還是一直在倡導和平,關於這個原則中國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可能會有有心人士拿越南,印度說事,但是必須要說的是,對於越南和印度的反擊戰,中國由始至終都是站在正義的那一邊的,中國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侵犯別的國家,是別的國家一直挑戰中國的底線,侵擾中國的領土,傷害中國的子民,所以才會有反擊戰的出現。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拉開戰幕。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火,雙方停止戰鬥。其後,又不斷產生邊境摩擦,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才真正偃甲息兵。 戰爭自然免不了死亡。中越戰爭期間,中國和越南各自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的真實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中國一共調派了56萬的兵力參與此次戰爭,而越方參與此次戰爭的兵力是陸軍10萬名,還有民兵15萬名,戰爭結束之後我軍的總傷亡人數為27000人,而越軍的總傷亡人數為6萬人,另外還有50000名民兵,中國以較小的代價就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結局。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最倔師長:寧可被罷官,也絕不放過一個俘虜!
    圖|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前動員談到這支「常勝之師」,就要先從它所屬的第55軍談起,55軍的骨幹組成部分有48軍第144師。要是說他自己需要些什麼,那就是在作戰中如果出了差錯,什麼懲罰處分都要攬到自己身上扛!有這樣的師長,戰士們哪能不心生敬佩。
  • 對越自衛反擊戰:必須要教訓一下這個狂妄的「東方古巴」,忘恩負義
    鄧小平爺爺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後的講話:目的是教訓教訓這個狂妄的"東方古巴"【越南】,同時也是對於柬埔寨反對越南侵略的一個支援!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可忍孰不可忍!戰前動員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為了國家經濟建設有一個穩定的環境,維護國家安全,1979年轟轟烈烈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了。
  • 1979年的三月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中國凱旋而還
    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中國979年3月7日勝利撤回、3月16日勝利凱旋而歸結束,圖為凱旋而歸的中國軍隊。1979年2月17日,中國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長距離的越南邊界上拉開了戰線,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二十天的的戰鬥中,雖然中國軍隊雖有傷亡,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