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三焦攻略(一)
——————
什麼🤔是三焦?
天地之所以能永恆存在,由於有三輪,即風輪、水輪和火輪。
人想要長壽,必須要通三焦,三焦即等於天地的三輪。
通三焦分為風輪、水輪和火輪;
由陰蹺經仙骨而達玄關為風輪;
由陰蹺經腎竅而達玄關為水輪;
由陰蹺經心竅而達玄關為火輪。
虛無○
無極☉
太極☯️
虛無:道的本體。
無極:混元一氣,玄關。
太極:陰陽兩儀,任督二脈。
三焦:水火風三路。
三焦又稱為三才、三清、三景。
打通三焦時是怎麼樣的體驗?
打通三焦時,腦中有️閃光,舌頭被吸住,牙齒🦷打不開,炁運行小周天,能看見天地人現象,或脊髓骨像銀河🌌晶瑩剔透,像鑽石閃閃發亮,像流質快速流動;強迫入定;天地能量充電人體,此種現象持續3-5分鐘。
打通三焦後有什麼🤔好處?
三焦打通後,可以隨心所欲吸取日月星水火風精華、天上精華地下靈氣、地上萬物能量;亦可開始學習吸取十天幹十二地支的能量。
舌頭👅在行住坐臥睡如何放才是正確的✅♂️?
舌頭上卷的重要性
舌尖上卷到最後面,是為取海底湧泉水,也是隔住內臟的濁氣。
若是由食管呼吸衝了腦髒,則神經不清。故而吸清氣入內,舌尖上卷閉住六門,清氣自然由雙孔直入腦中,衝開了玄關,腦筋清而不濁也,以後放氣者乃是濁氣也,所以靜坐時吸氣後,舌尖卷上腔而閉氣,為的是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是為清濁交流之功。
舌尖上卷,嗓後二孔乃通玄之門,還有舌下有二青筋,稱為二龍汲水,即舌尖卷放之力,能吸動精竅而過心竅,中間有二孔乃連腎臟,舌尖卷放時由此二筋及精氣推動,津液等於腎水上行,由此二孔入腦髒,同腦汁相合,此乃川流不息之功,因此使精汁、心血、腦汁皆能不滅,則自然長生也。
靜坐時用舌尖上卷,是為使精竅之氣直通心竅上玄關,津液經舌根二線上由天門二孔入腦補腦汁。
靜坐扣齒、閉口、捲舌,專為使氣接合全身,上通其玄,外連天地之氣,方為三才之氣也。
三門三鎖:
天門無縫鎖🚪
玄門虛碧鎖🚪
動門寶藏鎖🚪
三鎖不開,三門難入。
開天門,在舌尖上卷。
開玄門,在舌尖後卷,用元神引動。
開動門,則用到口腔水火風三部,連運三津,補增腦汁、心血、精汁,引動神性靈機,周身電子靈順血脈,昌旺氣神。
行住坐臥,修道人須舌尖上卷後卷;運津之妙,三教中皆不知此妙。
靜坐,舌頭👅放的正確位置。
舌頂上顎位置有三:
位置一:風穴,腦後生風,昏昏欲睡。
位置二:火穴,上火,口乾舌燥。
位置三:水穴,二龍汲水,津液滿滿。
舌頂上顎,正確位置是水穴,位置3。
舌頭往後卷。
儘量往後,將上顎兩小孔堵住。
這才是真正的正確位置,屬於水穴,津液產生。
一般人都不會。
我們把上顎分為三個地方:水穴、火穴、風穴。
水穴:最裡面,口水直流,甘甜,身心愉悅,頭頂的後上方冒氣;因為捲舌正確,可以讓湧泉穴吸取地氣上來,腎水也會補上來。
火穴:舌頂上顎正上方,口乾舌燥,頭頂冒氣。
風穴:舌頂牙齒根,生風,昏昏欲睡,額頭冒氣。
分別是位置3、2、1。
位置3,為道家不傳之秘️。
小孩子🧒在三歲以前,不會開口說話時,都是舌頂上顎,向後卷的。
另外嬰兒有一個動作,叫做握固,也是自然天生的習慣。
平時上班、走路,睡覺(行住坐臥睡)都是可以隨時做這個動作的。
津液譁譁流。
口不幹,舌不燥。
舌頭👅後卷,剛開始會不自然,一周後,舌頭也放鬆了,津液也源源不斷了。
舌頭👅後卷的意思,就是越往裡面越好。
握固
開口無道,閉口有道。
嘴巴平常都要閉著;牙齒🦷平常都要扣齒。
叩齒是上下牙齒🦷輕輕相互敲擊,以活絡神經。
而扣齒,是指️牙齒🦷平常都要上下牙齒輕輕扣上,扣齒是咬合的意思。
輕輕扣齒;大家自己拿捏力度,有電流感的力度是最好的。
大家試試;平時都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閉眼感受扣齒的電流感,一定有;就是最適合🈴️的牙齒🦷咬合力度。
肚臍如何放置才是正確的✅♂️?
肚臍要隨時隨地保持內收的狀態,微微向內收起,不要挺出肚子來。
肚子一外挺,真氣外洩。
肚臍微微內收,等於是人體關竅的總開關打開,時時保持身體各個重要關竅運轉的狀態,身體自然健康。
肚臍一旦內收,其位置就是要固定不動,閉氣或自然呼吸的情況下,肚臍的位置是固定不動的,不要因為呼吸,讓肚臍有起伏感。
如果在守竅時,呼吸是自然呼吸的,只要做到細長,均勻,無聲,肚臍就容易固定不動;這是正確的。
打通三焦攻略未完待續。
歡迎轉發功德無量。
靜坐打通三焦需要有老師指導,進公益群學習免費,需學習者可加我微信邀請進群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