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盤分時多周期鈍化過程中

2020-12-23 飛鷹聊技術

先來回顧一下盤面,周二早盤,三大股指集體高開,開盤市場陷入頹勢,滬指橫盤震蕩,深成指、創業板指雙雙走弱,後者跌近1%。午後,指數拉升,滬指和深成指先後翻紅,創指跌幅縮小。總體上,市場賺錢效應一般,兩市總成交額較昨日稍稍放大。截至收盤,滬指報2921.40點;深成指報11112.50點;創指報2145.29點。兩市漲停84家,跌停5家,兩市上漲2330家,下跌1306家,兩市合計成交7721億,量能同比周一基本持平。

從個股的漲跌來看,雖然指數出現了高位的窄幅的震蕩,但上漲的家數還是明顯大於下跌的家數,只是漲停的家數相對於周一有所減少,但總體表現的還是不錯。兩市的成交總量基本和周一持平,沒有出現明顯的萎縮,這是個很好的想像,有利於短期獲利盤的換手,只要成交量能維持在7000以上方的水平,就會給後期市場再度上攻打下基礎。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三大指數雖然都再次的站上了中短期趨勢線,但又面臨到新的問題,就是在分時周期上出現了多周期的鈍化,截止到周二收盤,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各分時周期都處在鈍化的過程中。有朋友們會問到什麼是鈍化?什麼是鈍化鈍化消失?什麼是結構形成?接下我們就它們之間的關係做一下闡述:

從循化的角度來說,市場分為新生. 鼎盛. 和衰退。從平衡的角度來講就是上升對應下跌,上升的新生. 鼎盛. 衰退,就是上升過程,上升走完,走下跌。下跌也有新生. 鼎盛. 和衰退。鼎盛應該是最快最猛烈的,速度上有差異,比新生和衰退都快。這個能理解吧。如果速度從猛烈到衰退,就是鼎盛到衰退的過渡過程。急漲,回調然後再漲的時候速度放緩就是進入到衰退。衰退怎麼才能量化呢?我用定量結構來量化,鈍化就是量化的標準。

但鈍化是一個過程,價創新高而指標中的macd的dif值不創新高,就開始出現鈍化。在鈍化的過程中後面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鈍化消失,表現在價格上就是價格再次快速上漲,那就還是鼎盛階段。一種是形成頂部結構,表現形式就是價創新高,而指標中的macd的dif值不創新高反而形成轉向 向下到死叉。轉向向下形成頂結構的概率是百分之70,死叉是百分之形成。【這中間牽連到頂結構的級別,這到後期找時間再說】。衰退是一個過程,衰退的時候,就是整個上升的結束。一個趨勢的結束。就是另一個趨勢的開始。上升衰退的結束,就是下降的新生。然後再走鼎盛,然後走下降的衰退,然後就是衰退的結束。再上升的開始。往復的循環,就是行情的,波動。鈍化就是衰退的量化,結構的形成,就是衰退就是的量化。一個趨勢的結束,另一個趨勢的新生,就是轉折點。先衰退。然後又加速,就是鈍化消失。先衰退,然後轉折點形成,就是結構形成。

除了 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大周期套著中周期,中周期套著小周期,就是級別。再分析一下不同周期共同作用在當下,就是盤面的盤口。道理一通百通。最後就是理解和執行,這就是規則。共同的轉折點,是不同周期的重疊,形成的作用力。量化和結構形成,是數學的部分。平常看的漲了,跌了,位置呀,形態,量和指標等等都是現象的部分。以上就是鈍化,鈍化消失,結構形成和新生,鼎盛和衰退的關係。

從當下的大盤來看,從60分鐘到120分鐘都有鈍化,如果周三走強日線大概率也會有鈍化。我看了各個周期的頂部鈍化,級別並不算大。鈍化後面只有兩種可能,要麼結構形成要麼鈍化消失。如果結構形成,當下價格到趨勢的距離比較近,再次下破趨勢的概率還是很大;如果鈍化消失,不僅趨勢短期無憂,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內沒有結構。關鍵看漲速,漲速快傾向於鈍化消失,漲速慢傾向於結構形成。

綜上所述:近兩天重點關注的就是漲速,不要主觀臆斷,鈍化的消失和結構形成是能看得到。耐心等結果的出現。有些時候耐心點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每天我們都會有技術方面的文章和大家交流分享,敬請「關注,收藏」以便後期回顧。

相關焦點

  • A股:大盤再次出現分時多周期鈍化
    市場的盤面行情,兩市1600多股上漲,1900多股下跌,其中漲停53家,漲幅超過3%的個股292家;相對的,兩市19股跌停,313股跌幅超過3%!從盤面個股數據看,兩市下跌、領跌個股佔據相對優勢。兩市成交量基本和周三持平,連續4天量能維持在7000以上方。
  • A股:大盤再現分時頂部結構
    咱先來看鈍化的標準,先從時間上來看,最快的鈍化是在周三的中午收盤,並且收盤價還要過10478點,這是鈍化的條件。鈍化後就比較簡單了,鈍化後形成結構,這波的反彈結束。從周三收盤來看,深證成指的60分鐘鈍化是在中午的收盤,但到下午收盤就形成了60分鐘的頂結構。頂結構的形成不排除就是這波反彈結束的標誌。有朋友問,什麼是鈍化,鈍化消失,結構形成這三者的關係?
  • 淘氣天尊:市場全周期鈍化被突破後怎麼辦?
    首先,從今天市場盤面上看,市場呈現明顯的普漲格局,兩市3300多股上漲,僅300多股下跌,其中漲停66家,跌停僅1家,盤面483股漲幅超過3%,16股跌幅超過3%!從盤面數據看,今天市場仍然是屬於相對強勢的板塊和個股輪動上漲行情,兩市上漲、漲停、領漲個股佔據明顯優勢,再加上市場出現一點點的偏好消息,市場的突破就更犀利了,今天盤中不少投資者問題淘氣,上周被大C浪派的「全周期鈍化」風險忽悠的賣出離場了,並且還清倉了,問怎麼辦?你們說怎麼辦?淘氣一早就說了,這樣的忽悠並模稜兩可、事後還能自圓其說的觀點不可信,你為什麼信呢?
  • 【復盤】指數小周期出頂,大周期頂部鈍化消失。
    聲明:公眾號tangulunjinwx不做個股診斷,更不推薦個股,也不接受各類商務合作,不建群,不加微信等,寫博文目的是總結和提高自己的同時分享給朋友們學習參考之用,不作為交易依據,盈虧請自負。小周期終於出頂了,並且是15和30分鐘頂部重合。
  • A股:密切關注120分鐘和日線鈍化的演變
    從盤面兩市個股來看,上漲家數1555家上漲,2088家下跌,其中43家漲停,329股漲幅超過3%;相對的,兩市22家跌停,313股跌幅超過3%!從今天市場個股數據可以看到,由於市場衝高回落明顯,尤其創業板領跌,所以市場下跌個股開始多於上漲個股數量了,並且漲停和領漲個股數量在萎縮,跌停和領跌個股數量在增大。兩市成交量6843億,同比上周五放大500億。
  • 『晚自習』日KD鈍化了,還是新高量,大盤要漲到哪兒去?
    當大盤爆出大量來,而分時圖又是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勢時,大都是短線進入整理,甚至修正的時候到了;當大盤還是盤中殺低,又立即向上拉升時,大盤繼續震蕩走高的結構就不會改變。大盤今天成交量來到4516億,前半小時的成交量是相當大1319億,原先以為今天是破5000億的一天,不過,盤中的量縮又讓大盤迴到成交量穩定增加的價量結構,大盤震蕩走高的結構目前還是沒有改變,當上漲的走勢沒有改變時,漲到那兒不是我們要關心的,重點是,當壓回時怎麼應對,盤中震蕩時怎麼做?而今天是大盤進入高檔鈍化的第一個交易日,成交量4516億也是3288回檔修正以來的新高量。
  • 什麼是分時線?分時線怎麼看?分時圖中的黃線、白線是什麼?
    什麼是分時線?分時線即大盤、個股分時走勢圖中的白色曲線,它反映的是大盤、個股的實時走勢。分時線代表了股票每一分鐘內最後一筆成交的價位。在股票的分時圖中,最重要的一條曲線就是分時線了。分時圖怎麼看?分時線有兩種,一種是指數的分時,一種是個股的分時。指數的分時上有黃線和白線。其中白線表示當前各指數成分股經過加權計算後得出的指數值,黃線則表示的是所有股票未加權計算後得出的指數值。
  • 升哥學堂|實戰形態——「大盤分時圖怎麼看」
    大盤分時圖中,白線表示上證指數,黃線表示上證領先指數。 上證指數是根據各上市公司的總股本進行加權計算而來,受大盤股的影響較大。黃色的上證領先指數線表示的是不含加權的上證指數,大盤股和小盤股對這個指數的影響是相同的。
  • A股:大盤繼續高舉高打,再次上演逼空
    在當下快速上漲的過程中,持股不動也是一種修行,一種很不簡單的修行。如果沒有經歷過牛市,你是不會理解的。這也是我在上篇文章中讓大家回看回看過往的牛市的原因。真正的牛市是靠持有的,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但大多數人短線操作是不賺錢的,有的只賺個熱鬧。因為交易最大的難題是人性,短線交易的越多面臨的人性問題就越多,反而不如持股不動。
  • 1.7晚間復盤:周期股強勢券商單騎救主,大盤節節升高牛市持續中?
    一、大盤分析:周四滬深兩市分化開盤後震蕩走高,早盤維持窄幅震蕩午間前逐步走高。午後大盤一度衝高回落跳水,兩點後大盤企穩強勢拉升。至收盤滬指漲0.71%報3576點,深成指漲1.11%報15356點,創業板指漲1.52%報3162點,北上資金實際淨流入32億元。
  • A股:2019的完美收官,能否開啟2020牛市的徵程
    接下再看大盤日線的圖形,如下圖:從上圖中可以看到,今年大盤【深成指】從元月4號7011點的到4月8號10541點的上漲我把它定義為1浪的上漲。從4月8號到6月6號為止,暫定為2浪回調的a段的回調,從6月6號開始到本周二收盤暫定義為b浪的反彈,這點可能不太好理解,需要深度思考。
  • 『周末悅讀』關於KD鈍化,這些你都能答上來嗎?
    當你有答案之後,也不用告訴我,因為老實說KD鈍化理論和多周期架構邏輯早就定型了,你的參數請當做是你的秘招,自己用就好,要法展出一套自己的交易邏輯也行。(二)為何不考慮D值?KD是0~100之間的擺蕩指標,50是多空分界,當然很重要,但是在KD高低檔鈍化理論中,20和80與鈍化有關,這方面我寫得比較多,50的著墨就比較少。清華老師是這方面的高手,BKD講了很多相關的技巧和手法,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研究看看。
  • 順周期板塊為何沒能撬動大盤?
    面對這一狀況,不少人的判斷是隨著大盤藍籌股的繼續走強,股市將會上一個臺階。而在這波中行情的亮點,自然是大盤藍籌股中的順周期板塊,這一板塊蟄伏已久,價格被低估,有著很大的上漲空間,應該成為重點配置的對象。然而,事與願違的是,股指在向上突破以後很快就掉頭向下,雖然期間被輿論熱議的順周期板塊中還是有不少個股輪番啟動,卻無力穩住盤面,更談不上將指數重新推高了。
  • 全靠一招「半倉一隻股+...
    二、用合理的價格買下好股票 買股票不是買最便宜的股票,而是用合理的價格買下好股票,今天中石油收盤報4.37元/股,相較於其48塊多的最高價,已經跌去了8成多,並且近些年其股價波動並不是很大(相較於大盤或者其他股票的情況),股價已經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 A股:下周市場是否還能再創新高
    在上周末的文章中我們談到,大盤日線和120分鐘的鈍化將會在本周給出結果,鈍化的消失與否將決定短期浪型的劃分,一種是大盤加速,鈍化消失,在浪型上形成3浪3的主升,一種是結構形成,形成從3月份以來市場1浪的上升的結束。截止到本周收盤,市場又給出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 A股:大盤短線反彈不改構築頭肩頂本質,核心數據已經揭示真相
    最終截至收盤,大盤收漲1.59%,深成指收漲2.47%,中小板指收漲3.17%,創業板指收漲3.24%。個股方面截至收盤,漲跌比個數為3327:400 ,個股普漲的局面。3、上面一個章節也說了,正值大盤短線處於反彈周期時,傳出《傳中信和中信建投將合併》這樣的消息,無疑會大幅加大了大盤反彈的力度。
  • 「分時圖」真的會說話,看懂賺錢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投資者還要加強對個的股選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隻籃子裡,否則研判不準的話,可能會受到重創。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的根本所在。(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 A股:大盤構築複合頭肩頂的右肩部份,再現權重集體護盤V型反轉
    A股:大盤再現做空的分時多指標、時間空間等諸要素共振的威力》,周四的A股四大指數小幅漲跌互現地開盤後,同步於10點前衝高至日內高點後,大幅向下跳水,午後開盤時刻,同步到達日內低點,全線翻綠,在這期間,大盤下跌0.59%,深成指下跌1.66%,中小板指下跌1.91%,創業板指下跌2.339%。
  • 【技術篇】精華:周KDJ線完美實戰全過程(從買到賣)
    周J線在100上方下行與周KD線死叉後,周J線一般都會下行到0值以下,弱市行情還會在0值下方鈍化。其間也會有周陽K線出現,那只是下跌行情中的反彈。建議關注尋牛炒股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更多個股問題。第七:周期共振  這是所有指標都具有的特性。要了解周期共振,首先要理解周期共振形成的過程。舉例就針對上面第一要點:中的低位金叉:一個月線級別的20以下金叉的形成,一定經歷了60分鐘20以下金叉、日線20以下金叉以及周線20以下金叉這樣一個過程,趨勢的扭轉都是從小周期到大周期蔓延的。
  • A股:指數高位鈍化,周五如何走?
    導讀:今天大盤並沒有向較好的預期方向發展,而是空頭小優的走勢;上證指數高位鈍化,雖然創業板繼續上漲,現在看來也只能定性為超跌反彈。強勢龍頭個股出現炸板和大幅回調的走勢,分化加劇;昨天的盤中突破行情並沒有進一步激起市場人氣,資金又回到高拋低吸老路。階段性行情短線走弱,分支難以維持盤面熱度,也就意味著行情短線或有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