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多少堅持,溫暖著一個村一座城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我們身邊總有這麼一群人,

用自己的愛心傳遞著人間大愛,

用自己的堅持演繹著世間真情。

他們,有名或無名,

他們所做的事,平常卻不平凡。

他們,

溫暖著一個村,一座城,

感動著你,我,甚至整個中國。

一個人,一條船,堅守孤島十八年

  位於大別山區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響洪甸水庫,山水相連,河汊縱橫。在1400多平方公裡的庫區深處,有一個被稱為「海島」的孤島。

  海島的東島岸邊,常年停靠著一個船屋,外面掛著「麻埠鎮齊山村海島衛生站」的牌子。39歲的餘家軍是船屋的主人,1999年衛校畢業後回到齊山村,和妻子吳起嬌把家安到了船上,取名「海島衛生站」,他也成了這裡唯一的村醫。18年裡,不論是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甚至下雪,餘家軍都劃著一條小木船,每日來往於東西兩島之間,為200多名村民看病,這條木船也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水上120」。

  幾年前,在揚州做生意的內弟打電話來希望餘家軍夫妻倆去廠裡幫忙,開出一個月5000塊錢的工資。餘家軍說:「我不能走,實在割捨不下這份情。只要鄉親們沒病沒災的,我就知足了。」

掃地僧式的世外高人:78歲院士高鐵二等座上仍筆耕不輟

  6月12日,在回北京的高鐵二等座上,為了做好一場報告,78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仍然筆耕不輟。照片在微博發布後,迅速引發網友的點讚和致敬。眼尖的網友發現劉先林院士穿的舊皮鞋十分樸素,不禁感慨:「這又是一個掃地僧式的世外高人。」

  公開資料顯示,劉先林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畢生致力於測繪儀器國產化,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曾說,測繪工作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大家手機裡使用的地圖,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幾十年來,劉先林致力於攝影測量和航測儀器的研究,所用經費很少,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結束了中國先進測繪儀器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為國家節省資金近2億元,創匯1000多萬元。

西安「煎餅俠」夫妻九年愛心送餅

趙彥蘋正在做煎餅。(西安日報資料圖)

  2007年,丈夫朱光偉突發腦溢血,一年的治療,讓夫妻倆早前打工攢下的十多萬元很快就見了底。「多虧學校給孩子免了學費,老師還送來衣服,周圍鄰居提米拿油沒少幫忙,我這才磕磕絆絆緩了過來。」「這情誼怎麼敢忘啊,人要學會感恩!」妻子趙彥蘋說。「擺攤時,我看見有些流浪漢在垃圾桶撿吃的,我就試著給他們送些煎餅,算是一種力所能及的回饋。」

  這一免費,就是9年。有時候每天要免費送出10餘個煎餅果子。每當有拾荒者、殘疾人、環衛工路過,趙彥蘋還會主動上前詢問,一個不夠,就兩個、三個,直到對方吃飽,偶爾她還會塞給對方幾十元錢。「能幫一個是一個!」為了讓更多人吃到免費的煎餅果子,夫妻倆還印製了厚厚一沓「愛心接力」名片。「有些人不知道我這個小攤,但是通過名片,他們就可以給我打電話,或者找朋友捎回去。」

  朱光偉說:「煎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吊著尿袋做手術的醫生:對患者承諾了,就不能失信

  他叫袁家天,是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的教授、主任醫師。袁家天自己前一天才接受完急診輸尿管鏡碎石取石手術,手術後不到24小時,在確認了身體麻醉的影響已經完全消退、可以主刀之後,他就果斷拔下了鎮痛泵,吊著尿袋投入到了手術中。當天他主刀手術的對象是他的一名老病人。因得知袁家天曾為一名92歲的老人成功手術過,所以這名病人堅持要袁教授為自己實施手術,但他並不知道,袁教授是吊著帶血的尿袋為他主刀的。

10名環衛女工每天輪流上門照顧殘疾夫婦四年

  部分環衛女工和張弘英合影,從左到右依次是付智會、張金紅、朱順敏、劉俊芝、肖麗瓊。 杭州網 圖

   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洗頭、推出門曬太陽……四年多來,杭州半山街道一群環衛工人利用業餘時間照顧「杭鋼南苑」小區一對殘疾人夫妻。「我們都在杭州打工,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爸媽。我們做的都是小事,但能幫到他們,很欣慰。」

客人吃1碗 老闆捐1元 

抄手店的店規(左)。老闆張德蓉當面存入捐款箱,有些顧客會額外多捐(右)。

    領助學金啦!地點是在涪陵區濱江路一家抄手館。What?去抄手館領助學金?是的,抄手店老闆張德蓉在櫃檯設了一個捐款箱,客人每吃一碗抄手她就捐出一元錢,定點幫助位於涪陵區的長江師範學院學生。開店大半年來,已經募集了6000多元,資助了共計18名困難學生。雖然每名同學受助的金額不多,但這已可以衝抵他們半個月生活費了。

跨越半個世紀的愛心傳遞:一家三代義務清掃公廁

劉忠蘭說自己會把清掃公廁堅持下去。自己不行了就交給兒子,交給孫子。新華網 歐陽小潔 攝

  最近兩年,每天早上9點多鐘,78歲的劉忠蘭老人就會戴上口罩,拿著掃把,蹣跚著去清掃村裡唯一的公廁。公廁離家不遠,路上見到地面有垃圾,劉忠蘭會慢慢蹲下身子拾起來丟進垃圾桶。

  「我掃了快兩年了,這是接老伴的班,老伴已經掃了50多年了。」劉忠蘭的老伴叫謝伍賢,1950年參加志願軍後回國到鐵路系統工作,工作之餘,他就提著掃把、拖把清掃廁所。2015年初,87歲的謝伍賢被查出患喉癌,住進了醫院,臨終前再三交代大兒子謝常清要把清掃廁所的擔子挑起來。1987年出生的孫子謝強在高中和大學期間,每逢周末也會幫著扎掃把、清掃公廁。謝強說,不久的將來,鐵路會拆遷,車站也會撤銷,公廁將不復存在。「但只要公廁在一天,我就會幫著掃一天。這是為了完成爺爺的遺願,也是想把爺爺這份愛心一代一代傳下去。」

28年,軍人「老大哥」義務幫購車票3萬張

戰士們回家,張青葉會到火車站為戰士們送行。(圖片來源:中國鐵路微信公號)

家屬來探親,只要有時間張青葉就會陪同戰士一起去接站。(圖片來源:中國鐵路微信公號)

拿到春運車票後,老張趕緊把票送到哨所戰士的手中。(圖片來源:中國鐵路微信公號)

    他叫張青葉,曾是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的邊防戰士,脫下軍裝後做了一名汽車司機。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邊防部隊的官兵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每年春運的時候,張青葉都要奔波綏芬河深山裡的部隊和火車站之間,幫助部隊官兵購票、取票,這一幫就是28年,先後為官兵們購票3萬餘張,接送來隊家屬1200餘次。這期間,他不但一分錢沒賺,有時還往裡搭錢。

  這些年來,張青葉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你圖啥?」他總是那句話:「咱要對得起自己穿過的這身軍裝。」

愛心媽媽27年養育數十名孤殘兒童

  從1990年收養第一個孩子至今,黃秀華已陸陸續續收養過數十名棄兒。這些孩子中有的還不會站,有的還不會走,有的還不會說話。每天,房間裡的孩子們躺的、臥的、爬的、跳的,不是這個哭,就是那個鬧。黃秀華一會兒抱抱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對每一個收養的孩子都視如己出,付出自己全部的心力。

  每年過年,黃秀華都爭取給孩子買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每一個孩子生日,黃秀華都記得清清楚楚、提前準備。花開花落,春夏秋冬,27年過去了,黃秀華為了照顧這些孩子,常常睡不了安穩覺,吃不了安心飯。

  因腦梗記憶力衰退,如今的黃秀華已記不清收養孤兒的確切數目了。這些孩子或被陸續領養,或已結婚生子,至今只有黃唯和餘萍仍留在她的身邊。

「長江守護者」:有人落水就要救

  生活在朱沱江邊的溫敘華,今年61歲,因為過人的水性,多次救起落水者。在江邊落水的人有各種原因,可無論何種原因落水,無論什麼季節,溫敘華總會在發現的第一時間跳進長江,將他們救起。

  對於救人,溫敘華已經有了自己的經驗,救女性一定要從背後去救,落水者都比較驚慌,如果正面迎過去,落水者有天然的求生欲望,會拽著身邊的所有東西,很容易導致救援失敗;救男性直接拉手臂;救小孩子就直接抱起來。

  「我從小生活在這裡,熟悉水性,有人落水,我肯定衝上去,生命最大。」他說,「我只要生活在江邊,長江的維護、救援就一定會做下去,即使我自己動不了了,也會交給下一代。」

  (綜編/張明宇 根據新華社、成都商報、重慶晚報、西安日報等媒體報導整理)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7621122064291

相關焦點

  •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愛上一個人而有時候愛上一座城還因為這座城裡溫暖的故事和動人的風景……走進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道口村呈現在眼前的畫面在一年多前並不是這樣  010030101140000000000000011100871126185629
  • 三門:因為一隻蟹 致富一個村 成就一座城
    三門:因為一隻蟹 致富一個村 成就一座城 2020-11-07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一個村,看一座城
    來源: 文明大連 時間: 2020-12-17 【從一個村,看一座城】如今,在甘井子區紅旗街道岔鞍村,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構築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等都開展得有聲有色,展開了一幅幅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畫卷。
  • 一把傘溫暖一座城,2000把愛心雨傘期待與您溫暖相遇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傘隨著車溫暖了一座城長沙是一座多雨的城市,乘客出行突遇下雨多有不便。肖師傅的愛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回報,這股溫暖和善意也在人群間循環往復地傳遞。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的主流媒體,三湘都市報一直堅持發掘、傳播、弘揚、表彰社會正能量,推崇人性真善美,關注參與社會公益。僅近兩年就有60多名普通市民獲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勵,肖壬根就是其中一人。
  • 因為一個人,溫暖一座城
    因為一個人,溫暖一座城。走進澄江,迎面而來的是乾淨的風、熱情的人、友善的笑。這座城市的文明,早已浸透在人們的舉手投足間,流露在巷口的相互禮讓上。一個善舉、一個細節,就足以溫暖一座城。 日前,記者走進澄江市,深入街巷、走進市場,感受這座城市文明的氣息,探尋「三年一次創成」背後的故事。
  • 一把傘溫暖一座城|愛心雨傘增至2000把,期待你與它在公交車上的...
    三湘都市報12月10日訊(文/記者 周可 實習生 何潔 圖/記者 王珏 視頻/記者 何佳潔)12月10日下午,由三湘都市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主辦的「一把傘溫暖一座城」主題公益活動愛心傘發放儀式在湖南龍驤巴士智能運營管控中心舉行。
  •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孫先生說,歷史上嘉峪關的感動是一群人堅守一座城,新時代嘉峪關的感動是一群人用自己的力量溫暖著一座城。上海遊客孫先生是上海一家文化傳媒公司的一名職員,11月29日中午1時30分許,他出差新疆喀什路過我市時,決定利用倒車的時間感受一下這座以天下雄關著稱的旅遊名城——嘉峪關。孫先生抵達我市後,他遊覽了我市著名景區嘉峪關關城、品嘗了嘉峪關烤肉。
  • 「一首歌溫暖一座城」 百城聯唱 激情戰疫——晉中臺《遮不住的情...
    一首歌溫暖一座城 發起單位: 中廣聯城市臺廣播新聞工作委員會 中廣聯文藝委員會省會市臺工作部 統籌: 南京廣播電視臺
  • 「一首歌溫暖一座城」 百城聯唱 激情戰疫——瀋陽臺《手牽手》
    百城聯唱激情戰疫特/別/企/劃一首歌溫暖一座城發起單位:中廣聯城市臺廣播新聞工作委員會中廣聯文藝委員會省會市臺工作部完成了這首MV的製作以此來致敬抗擊新冠肺炎前線人員《手牽手》作詞:王力宏/陶喆作曲:王力宏/陶喆/陳鎮川翻唱:921都市廣播這世界 乍看之下有點灰你微笑的臉有些疲憊抬起頭 天空就要亮起來
  • 一個人溫暖了一座城……
    斑馬線上,老人蹣跚 車輛禮讓,司機攙扶 發生在欽州市的這暖心一幕 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視頻顯示:6月14日11時30分,一位老人蹣跚著過斑馬線
  • 【揭秘】市郊水泉溝鎮大沃鋪村,驚現一座石頭城
    在承德若問在避暑山莊外面還有啥大家的首選答案都會是外八廟很多人並不知道就在外八廟之一「羅漢堂」以西離避暑山莊不遠處水泉溝鎮大沃鋪村的大山裡還藏著一座神秘的石頭城一起去一探究竟吧尋 夢 石 頭 城▲廢棄的碾子,曾經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今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碾過多少歲月的塵煙……春三月的大山裡,荒草蕭瑟仍是主色調,但花骨朵已在細弦般的枝條上冒了尖兒,野草從土裡率先鑽出頭來。無言地屹立於天地之間的石屋,仿佛見慣世事的慵懶的老貓,看一眼新綠,又緩緩閉上眼睛睡去。▲這座很有特色的石頭城,今天已成為放牛郎的天堂。
  • 小李補胎:季寒冬充值,溫暖一座城
    「這稱得上重磅福利。對於我這個喜歡品酒的人來說,可謂正中下懷。」杜先生忍不住給小李補胎豎起來大拇指。 充值的錢可消費門店任意商品和服務,因為我是年卡會員,還能享受消費折上折,仔細一算,一年下來,能省不少錢。」 回到家後,杜先生給小李補胎的24小時客服熱線來電,透漏了一個「小秘密」:「剛和朋友喝了幾杯,你們送這個茅臺鎮白酒,味道真不錯,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是好酒!」聞聽此言,我們的客服小姐姐忍不住笑了。
  • 愛上一個人戀上一座城
    愛上一個人,只因他對我好!戀上一座城,只因這座城裡有自己喜歡的人!因為愛他,所以腳步在心的牽引下,義無反顧的跨越千山萬水,與他相聚在這座城!隨著時間打磨與生活淘洗,他的愛愈發的溫暖,與其說他對我的愛是丈夫對妻子的倍加呵護,不如說我對他的情是女兒對父親的死心塌地信賴!
  • 小丫涮 溫暖一座城-—老北京涮鍋
    在鄭州,對於冬天的體會,是城市心跳最直接的表達;人們在尋求暖意的同時,身體更加傾向對味蕾的滿足;對於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城市而言,渴望開啟取暖的旅程,「涮食」的含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冷和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內和外拼接出生活的含義;「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走近老北京、明識小丫涮、溫暖一座城。
  • 多少人曾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愛在黎明破曉前》: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而我因為某個人曾經也熱烈地愛上了上海這個魔都,只不過後來我們都走散了,而上海也成了我不敢踏足的禁地。曾經的我深深的愛上了上海,我是那麼的想去靠近它,可是卻不能,這也許是我今生無法到達的海市蜃樓。
  • 「一首歌溫暖一座城」 百城聯唱 激情戰疫——大連臺《我是你身後...
    百城聯唱激情戰疫特/別/企/劃一首歌溫暖一座城發起單位:中廣聯城市臺廣播新聞工作委員會中廣聯文藝委員會省會市臺工作部在大連這座城市,幾乎每一個有影響力的新興節日都鐫刻著她的名字,每一個社會議題都激起她傳播真理和表達獨立見解的熱情。改革開放四十餘年,曾數十次肩負國家、省市多種大型活動的專家組組長、晚會總導演、首席藝術顧問等。1996、2006、2016年,是大連唯一連續三次獲得每十年一評的城市女性榜樣。
  • 一碗「摔面」溫暖一座城 海陽姜常論榮登「中國好人榜」
    姜常論,生於1983年,煙臺海陽市徐家店鎮晶山後村人,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的傳承人,經營了多年郭城摔麵店。6年來,他為了讓環衛工人在寒冬清晨吃上熱乎的早飯,免費送出6萬多元早餐,用一碗麵溫暖了一座城,凡是吃過常論郭城摔面的顧客都豎大拇指:常論是個厚道人。
  • 小丫涮 溫暖一座城—老北京涮鍋
    在鄭州,對於冬天的體會,是城市心跳最直接的表達;人們在尋求暖意的同時,身體更加傾向對味蕾的滿足;對於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城市而言,渴望開啟取暖的旅程,「涮食」的含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冷和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內和外拼接出生活的含義;「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走近老北京、明識小丫涮、溫暖一座城。慢步輕聲,緩緩走入這棟中國風和現代化相結合的建築中。在這裡,別樣的分區設計,類似小四合院的大廳,格調布局錯落雅致,暖暖的色調和精緻的吊燈、瀰漫著濃鬱民俗風情的壁畫,古樸與時尚的碰撞,透露出老北京的氣息,如同歸家的溫馨。
  • 老人遺失養老金路人寒風中守候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老人遺失養老金路人寒風中守候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時間:2020-12-24 22: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遺失養老金路人寒風中守候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12月21日上午8點半左右,江蘇蘇州崑山北路附近一名穿著黑色外套的老人,蹣跚地走過商業街。
  • 身邊一群人 溫暖一座城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 總有一個個溫暖的好人故事 讓我們心頭一熱 護送斷指昏迷小孩 為金城交警點個讚 12月20日18時05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