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扇子:小扇子,大文化

2020-12-23 我是書翁

#世界文化發展日#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更迭,人們在夏天消暑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曾經用來消暑的工具——扇子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現在,扇子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影視作品中了,現在很多小孩子甚至沒有見過蒲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扇子的二三事。

01扇子的起源

工具最開始產生的直接作用是讓人們能更舒適的應對問題,扇子的出現也是這樣。

遠古時期,烈日當頭,一群人搜尋著今天的食物。可是天太熱了,他們一個個汗如雨下,這樣下去估計都得中暑,怎麼辦呢?一群人心裡想著:「要是有風就好了!」這時,一個聰明的人看見路邊的植物長著很大的葉子,他便靈機一動,摘下一片,擋在頭上,頓時涼快許多。有人拿在手裡搖了搖,頓時一股風撲面而來,其他人紛紛效仿。就這樣,扇子出現並流傳下來。因為扇子能擋住太陽產生風,所以有了「障日」的稱呼。

02扇子升職記

後來國家產生後,出現了階級分化。統治階級就想:「我都已經和你們這群地裡刨食的人地位不一樣了,我得表示一下」。剛好他的僕人用葦草做了個扇子給他扇風。他覺得很不錯,就告訴僕人:「不錯,這把扇子以後都是我用,其他人不允許用!」瞧瞧,這就可以標榜自己的特殊之處了。因此扇子早期是作為一種禮儀工具,是統治階級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與特權而使用的。

圖中奴隸拿長柄扇

後來文化逐漸發展起來,文人群體壯大。這群讀書人都有一顆騷動的心,看著扇子不錯,能增添幾分風採,也有一樣學一樣。他們經常邊搖扇子邊吟詩作賦,即使大冬天也不例外。這就好像一堆有地位的人聚在一起,你不戴個名牌手錶,感覺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一樣。就這樣扇子升職了,當上了社交場合裡的潮牌。

03用扇子說話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含蓄,我們喜歡用特定的動作、表情、儀式來表達我們不方便說的話,有時也藉助身邊的道具進行表達,這時候扇子就派上用場了。

我們在和他人交流時,要是把扇子翻來覆去得來回把玩,就是在告訴別人:「你別說了,我不想聽。」;當有人和你說話,說著說著用扇子遮住半張臉時,恭喜你,你有桃花運了,因為這代表:"我中意你呀,你中意我嗎?"。

當別人一邊和你說話,一邊快速地搖扇子時,你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因為它的意思是:"你這人真讓人感到厭煩,請你馬上從我眼前消失!";別人將扇子「啪」的一下合起來時,就是說:「我要攤牌了。」

如今扇子的納涼功能漸漸被其他作用所取代:請藝術家在扇面上寫字作畫,用來當作增加文化氣息的收藏品;在影視作品中、cosplay展覽上作為增加角色形象特點的裝飾品;在廣場舞大媽手上又是一件伴舞道具;在朋友、同學生日或節日時作為有格調的禮物登場,低調奢華有內涵。

扇子不僅僅是用來當作一件簡單的物品,它所蘊含的文化代表著中國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所以感興趣的人可以多多了解,相互探討,讓我們的扇文化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輕羅小扇撲流螢 中國文化——扇子
    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中國傳統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著密切關係。歷來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制扇技藝有江蘇蘇州檀香扇、 浙江杭州王星記扇子、重慶榮昌摺扇、四川自貢龔扇、廣東新會葵扇 、湖州羽毛扇。 日本則有檜扇、蝙蝠扇。
  • 一把小扇子 傳播大文明
    一把小扇子 傳播大文明 2020-06-14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統文化 | 中國扇子文化的三千多年歷史
    扇子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的扇子文化。扇子,在我國有非常古老的歷史。出於招風取涼、驅趕蟲蚊、撣 拂灰塵、引火加熱種種需要,人們發明了扇子。中國扇文化起源於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
  • 扇子與文學——當扇子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關鍵詞
    扇子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形象,在雕刻、書法、繪畫甚至舞臺形象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以扇子為關鍵詞,重新看中國古代文學,會找到非常有趣的一類「扇子」文學。那一句「輕羅小扇撲流螢」將這些宮女無奈的日子寫明。縱使牛郎織女十分可憐,一年只有七夕(秋夕)這一天能夠相見,相比這些可憐的宮女只能被緊鎖後宮,在無奈中荒廢歲月,只好以小扇和流螢來度日。似乎有些詩意,反差則是她們生活的無奈冷清。
  • 【聚焦】京扇子將手工文化做成「時尚」
    「京扇子」創辦於2012年,創始人王后榮懷揣著將「京扇子」做成北京獨一無二的手工文化品牌,融時尚與高品位於一體的理念,開啟了其雅韻的事業
  • 你不知道的中國扇子文化
    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用於奴隸主和帝王們外出時遮陽擋風避沙的,所以有「障扇」之稱。  後來,皇帝和高官出行的儀仗中都有大障扇,其功能更趨向於顯示威嚴。  到了南宋(1127~1279年),隨著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的盛行,扇子鋪和畫商也應運而生,從而促進了中國制扇工藝的迅速發展。明清以後,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成為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種時尚,編織、雕刻、書法、繪畫及金石篆刻等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融合,使得中國扇子升華為一種更加珍貴的民族藝術。民間製作的扇子品種更加豐富,工藝也更加精巧。中國扇子作為一種東方文明開始傳入歐洲,風行世界。
  • 自豪了一千多年的京扇子
    引風的夏令必備之物扇子,並不只是我們的專屬,也是日本風情文化的代表物。
  • 手繪扇子DIY,給夏天一點顏色看看!
    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在炎炎夏日裡,輕撥手中扇帶來徐徐微風,消去夏暑中國傳統扇文化有著深厚底蘊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著密切關係它是中國民族文化之集成體現了中國藝術文化的發展2020年8月27日遮浪街道社工站
  • 【科普向】懷袖雅物—扇子
    說起扇子大概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特殊。家家戶戶皆有之,夏天乘涼必備物。這麼普通的東西有什麼好說的呢?恰恰可能是因為太過尋常,所以才想和各位小夥伴說道說道。最近讓我把關注點放在扇子上的原因是前幾日的香道課。日本的傳統文化中,扇子絕對佔有一席之位。茶道和香道基本上沒有扇子就可以退到和室外面把門關上面壁思過去了。
  • 關於扇子收藏的價值與用途
    絹宮扇又稱團扇,泛指由絹、紈一類絲織品製成的圓形或「方不應矩、圓不應規」的各種形狀的扇子,所以又叫絹扇、紈扇。由較長的柄和扇面兩部分組成,不可攏合,並有別於用蒲、竹、羽等材料製作的圓形扇子。團扇在我國古代非常流行、經久不衰。  中國古代的扇子,先後用羽毛、竹篾、絹、絲等製作扇面,隨著造紙業的發展,又用紙糊制扇面,並不斷演變創新,展示著時代特徵和文化內涵。
  • 扇子除了扇風納涼,還是身份的象徵,漫談古代扇文化
    在古代夏季,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納涼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扇子了。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扇子在中國已有3000-4000年的歷史,但實際上古人使用扇子肯定是早於文獻中的記錄。本期我們就來談談古人和扇子的哪些事。
  • 中國扇子簡史
    在長達數千年的歲月裡,扇子不僅是引風納涼之物,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逐漸發展成為與禮儀、風俗、詩詞、舞蹈、戲曲等文化藝術相關聯,與書法、繪畫、織繡工藝等有機結合,交相輝映的藝術品。因此,在盈尺大小的扇子上,不僅凝聚著匠師們的聰明才智,而且還蘊涵著人們豐富的思想情感,承載著深厚的、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積澱。
  • 泰山扇子崖
    扇子崖位於泰山西溪西側,因狀如扇,故稱扇子崖。開啟徒步之旅,從泰安市區的天外橋徒步至扇子崖。奈河的部分河段已經結冰,河裡面有幾個冬泳的健身達人。繼續往扇子崖方向前行。曲折的山路上可見古人的遺蹟。寨門,也許是綠林好漢據險自重的所在。過了寨門,又前行約20多分鐘,到了售票處,前往扇子崖的門票為2.5元/人。抬頭仰望扇子崖。
  • 關於扇子的古詩詞擷拾賞析
    張祜《賦得福州白竹扇子》詩詞賞析枯木《賦得福州白竹扇子》(探得輕字)【唐】張祜金泥小扇謾多情,未勝南工巧織成。藤縷雪光纏柄滑,篾鋪銀薄露花輕。清風坐向羅衫起,明月看從玉手生。而在二三十年前,扇子還是非常流行,基本上是人手一把,一到夏天,各種扇子琳琅滿目,有摺扇、團扇、蒲扇、羽扇、泥金扇、檀香扇等等,眾彩紛呈,簡陋的可以隨便拿本書或報紙當扇子,講究的會購買高檔的檀香扇,扇面上常常有字畫圖案,或山水、或花鳥、或書法、或詩詞,風格迥異,蔚為壯觀,文化氣息濃重,凝聚著古今工藝美術和文化之精華,體現民族傳統特色的藝術瑰寶。
  • 古裝劇中的翩翩公子都喜歡拿扇子,那扇子在古代有什麼作用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古裝劇中的一個規律,就是翩翩公子之類的人大都是拿著扇子的形象,好像只有扇子才能顯示出他們翩翩公子的氣質,那扇子在古代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古人喜不喜歡拿扇子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扇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 小小的扇子,如何成了區分階層與雅俗的符號?
    不論是高舉的大扇子還是小扇子,權力的因素往往縈繞其上,像是風,一搧而招搖起來。小說《水滸傳》在智劫生辰綱一段就借白日鼠白勝之口說到了這樣一首歌謠:「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酷暑當頭,每個人一視同仁麼?
  • 葉羅麗:孔雀的扇子有什麼作用?她和顏爵的扇子有著相同的秘密
    精靈夢葉羅麗第八季在萬眾矚目中開播了,我們也終於又見到了那些擁有不同性格樣貌和不同魔法能力的仙子們,在期待劇情看完劇情又陷入等待劇情的同時,小夥伴們也想不斷從文章中獲悉一點不容易被發現的關於某些仙子的細節小秘密,這次盛夏和大家共同來說說有關葉羅麗仙子的小細節,孔雀的扇子有什麼作用?
  • 扇子中的古代歷史密碼
    這是說堯舜之時用萐莆草的大葉子扇風納涼。扇子古代也叫「箑」,大約最早就是用萐莆葉做成的,後來用竹子做骨架,並用竹篾編織,所以改成了竹字頭。字又寫作翣,應該是有些扇子是用鳥羽製作的緣故。扇子形制多種多樣。從是否可以摺疊的角度來看,扇子可分為屏扇(又叫硬扇)和摺扇兩種。我們說扇子在原始社會已經存在,是指屏扇而言。
  • 金莎表演時掉扇子,因撿扇子造成空位,被張雨綺的臨場反應圈粉了
    金莎表演時掉扇子,因撿扇子造成空位,被張雨綺的臨場反應圈粉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到現在,熱度依然高居不下。姐姐們在舞臺上大放光彩,為我們呈現出了她們熱情又努力的一面。最近,金莎在《浪姐》中的表現十分出色。
  • 中單扇子媽怎麼玩
    ,本篇就來講講S6扇子媽的天賦、符文以及相關攻略。      扇子媽和璐璐確實十分的相似,Q技能POKE、E技能群體護盾,在6.6版本中加強了E技能的基礎數值和AP加成,算是有點加強把,因為她的Q技能在大招的支撐下傷害已經蠻高了,再加強Q技能也沒有什麼作用。S6扇子媽中單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