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街的火神社

2021-02-07 潁源柳

      上古時期的祝融被恭為火神,火神之功在於發明掌管火併教人用火,開闢了人類生產生活的新紀元。千百年來火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文字記載,祝融居在秀嶽衡山,我家雖距衡山幾千裡,同樣也有敬火神的風俗。不知何年何因,老家人把獅子視為火神的圖騰,於是結社玩獅子,成為敬火神的主要活動內容。老家人所玩的獅子,可不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真獅子,而是把獅子的形象擬人化和戲劇化,是北方舞獅的一種。

       我家在伏牛山下,潁河之源的石道街。石道街是回漢同居村,分東、西兩街,如帶的潁河從村南半環繞向東流去,村東還有一條小河,流到村子東南的盡頭與潁河交匯,兩條河谷的兩岸儘是沃野良田。潁河水澆灌的莊稼,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這裡的人們勤勞、豪放、厚道、爽直、熱愛生活、好集體活動,集體榮譽感很強,好臉面不受辱。在石道街上點年紀的人中找幾個「滑頭」不好找,找幾個「別倔頭」大有人在。

       玩獅子就是集體活動,參與玩獅子的人結成的一個組織叫「社」,老家人叫「火神爺社」或"獅子社」。這個「社」是村民自發組織,一代一代向下傳。村人把好玩獅子的人稱為」玩社人」,把領頭玩獅子人家的男主人稱為「社頭」。我父親說舊社會石道街獅子玩得已遠近聞名,日本鬼子來時的1944年,「火神爺社」的物件都被燒了。趕走日本鬼子後,玩獅子的社火才又興盛起來。

        凡技都有師,石道街的玩獅子技術是從君召鄉周窪村學來的,把玩獅子玩到爐火純青境界之後,大金店鎮王上村,君召鄉胥店村也曾來拜師學藝。村與村之間的民間文化交流,春節、燈節起會打熱鬧,烘託節日喜慶氣氛等,都離不開玩獅子。相對於鬧歌,旱船,小黑驢,小竹馬,採高蹺,推小車,擔花籃等「文社」,老家人把玩獅子的「社」稱為「武社」。  小村子是玩不起「武社」的。「武社」第一要求是人數多,並且是男人人數多,近幾年才有女子參與玩社,以前是從沒有的。

          老家的「火神社」主要有五種職責的人組成,一是鑼鼓銅器隊(有牛皮大鼓若干面,銅鑔,銅鑼,銅鐃組成);二是小鼓隊(有一面小鼓和幾副銅鑔組成);三是舞獅隊(通常為兩人一組,一個玩獅子頭,一個玩獅子尾;又可分為地攤舞獅人和高架舞獅人,也有舞獅子過獨木橋的,也有舞獅子玩梯子的,也有舞獅子踩繩的等);四是「打鬥」獅子的「回回」隊(可能獅子來自西方,回族也從西方來,只有回族英勇的壯青年才能鬥敗獅子之故吧,老家人把逗玩舞獅的人稱為「回回」。);五是梢子棍隊(手持梢子棍維持地攤舞獅的場地空間,為整個舞獅隊壯威,為上板凳高架的舞獅提供安全保障。);其餘人員還有打彩旗的,吹號的,打令旗的,放鞭炮的,上到板凳架上護架的等。出一次社,少說也得百十號人左右。誰參加了村裡的「火神社」,可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哩。

        老家「火神社」的功能作用有三大項,一是為石道街的全村父老鄉親提供歡樂;二是以自己的舞獅之長「勾社」,即勾聯外村的「文、武社」來我們村演出;三是外出到繁華的大村、大集鎮表演,提高石道街的知名度,增強石道街人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在交通不便,不通電線的數十年中,老家的「火神社」就像一塊磁鐵,緊緊吸引著愛好歡樂熱鬧的鄉鄰們,給我們這個落後的豫西小山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

        每年的臘八小年一過,火神社就開始熱鬧起來。找個大點的空院子或幾間閒房子;弄來桌子,板凳,綁根大繩,弄個席筒,找來四口鐵鍘刀對成一個口字放在桌子上;「鬥」獅子用的大刀,長矛,梢子棍,竹繡球等一應備齊;上午,中午,晚上,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小後生都往這裡集。有學打鼓打鑔搧鐃的;有練習沿繩,躥席筒,躥鍘,走獨木橋的;有學練「回回」演技的;有習練地攤舞獅的;有習練上高架舞獅的。長者教,中者練,幼者學,一派生龍活虎的場面。

        年三十、正月十五和正月十九晚上,我們村有個風俗叫「送有啦」,火神社的人全員參加,全村臨街的家家掛燈籠,沒有燈籠的也須掛個馬燈。一街兩行都是歡樂的人群,大人孩子,婦女兒童都會跟著」送有啦」的隊伍,那真是「鑼鼓聲聲辭舊歲,燈火盞盞迎新春。」村人以擊鼓驅邪,擊鼓辭舊迎新,擊鼓祈禱人壽年豐,用喜慶的鑼鼓聲迎來「萬紫千紅新歲月;五穀豐登大有年。」  「送有啦」即送給「大有年」之「有啦」。我所知道的鼓歌種類僅有「兩打邊」,「十字跨」,「攢谷」等。老家的「送有啦」不分陰晴天,越下雪「送有啦」隊伍越寵大,鼓聲也越激越喜慶,人們心中都在盼望著「瑞雪兆豐年」的吉兆成真吧。

        過了「破五」,我們村的火神社開始出去勾社了,擔著鼓,背著鑔,夾著鐃,提著鑼…,走村串鄉去表演,擔鼓比較固定的人有張小榮,蘇鳥槍,田瓜子;背「獅子皮」比較固定的人叫陳章仁。每個村都有「社頭」,我們村的領社人和被勾社村的社頭一經商定,演出就開始了。常常是吃了早飯出社,晚上七八點鐘才下社回家,全靠兩腳走,自帶乾糧吃,沒有一分錢的報酬。從正月初六開始出社,斷斷續續出社到正月十八。正月十九,凡勾過的社都集中到我們村匯演。正月十五到王上村出社,王上村的領社人會安排我們村的出社人員吃派飯;正月十六到周窪村匯演,周窪村安排吃雜燴菜,白蒸饃和麵湯。這兩個村一個是石道街舞獅的學徒,一個是老師。

         至今仍為老家人津津樂道的舞獅共有六次,一是1955年元旦在登封城舞獅;二是1955年農曆正月十六在大金店街舞獅;三是1956年農曆二月初六在臨汝縣夏店街舞獅;四是1969年農曆正月十六再到大金店街舞獅;五是1988年農曆正月十九在潁陽街舞獅;六是1990年農曆正月十七在胥店村舞獅。

       1955年在登封城舞獅,除了高架舞獅演技被叫響外,獅子「大參神」尤為奪人耳目,連演三遍,掌聲雷動,叫好聲振天,主要是兩個「回回」真把獅子逗活了,這兩個「回回」是馬金道和孫現周 。         

       1956年在大金店街演出,一出社,老家的舞獅隊就「」贏了戲」,走在最前邊的是兩桿長號,號聲威武;接著是六個壯年舞獅者的肩頭站著六個小「回回」,每個「回回」都著戲裝扎著長長的「野雞翎」,一入大金店街的西門,就把觀看舞獅的人群引聚得人山人海,街上、房坡上都站滿了人。那兩個吹長號的的是劉太升和蘇黑蘭;六個小「回回」是馬金道,孫現周,範慶雲,倪糠換,張江佔,馬永良。也是在這次演出中馬海臣第一個、也是第一次跳越了四根板凳,開了石道街舞獅的先例。

        1956年2月在臨汝縣夏店街的演出中,鄭丙寅可是出了洋相鬧了笑話。他人心眼好,樂觀得很,風趣幽默得很,好開玩笑,也很厚道聰明,在老家舞獅隊中被稱為「五把杈」(即舞獅中的什麼技藝都會)。在臺下他能說會道,口若懸河,演什麼象什麼,維妙維俏。在夏店街演出結束後,夏店街人被舞獅隊的高超演技折服,非要見見舞獅團的「團長」並請「團長」站到桌子上講話。眾人一鼓動,他成了石道街舞獅團的「團長」,也算是為整個舞獅隊「解決難題」吧,無可奈何而又只得欣然接受。正準備跳上桌子講話時,突然兩個婦女手捧大紅花走到眼前並別到他棉襖的胸口處,這一戴花不打緊,他顫顫巍巍站到桌子上,臉紅脖子粗,嘴也不會發聲,眼也不敢亂瞅,歪著頭傻站了幾分鐘,又默無聲息地下來了,滿街的人都樂開了懷。須知六十多年前「男女授受不親」在他頭腦中有千鈞重的。多少年之後,村人說起石道街舞獅團的鄭團長,還是快樂得很,親切得很。

       在潁陽街和胥店的表演中,陳雙全,範雲龍,劉興,劉佔敏,劉偉,張二娃,孫振華,孫國宏等人的演技可是出盡了風頭。

        石道街舞獅的地攤表演形式有大刀打獅子,梢子棍打獅子,三股鍤打獅子,長槍(矛)打獅子,大參神,小參神,繡球逗獅子,獅子過獨木橋,獅子踩繩,獅子玩梯子等;「回回」們除了打逗獅子外,表演的形式有躥桌子,躥鍘,躥席筒,蠍子爬爬等。上架獅子的表演形式有獨板凳,兩根板凳,三根板凳,四根板凳,鐵椅子,「拔武官」(幾張方桌撂起來,最上為一個小馬扎凳子,兩人披獅子皮在上面表演),南天門,靠山尾,三根板凳上雙獅子等。

        在傳統文化裡獅子是瑞獸,驅邪淫,降妖魔。我一歲多時多病,1968年農曆正月十九下午,正值街上大會玩獅子,我大伯父劉老憨把我放到街中央,讓獅子「吃」。老年人說獅子吃進去,從尾處「屙出來」不好,必須再吐出來,孩子的「災辰」才算消完了,我就是被「獅子」吃了又吐了出來。吃我的舞獅者的獅子頭是君召周窪人,獅子尾是我的表伯程更新。我的這個表伯已下世多年了,玩獅子頭的那個人至今也不知姓名,我應該感激人家的。

        我的學生時代,逢上春節出社,只要有機會我都參加,我的伯叔父輩們酷愛玩獅子,我在獅子社裡的角色主要是「擂大鼓」,參加工作後,老家火神社的活動參加的少至又少。近些年,由於人們的觀念變了,娛樂的方式也多樣化了,不計報酬玩獅子的活動很少有人再組織,也組織不起來了,上年紀的玩不動了,年輕人誰願出那憨力呢!?

         從我算起,我所聽到見到的老家舞獅者,如果活到今天,最長者該有一百一十歲左右了。石道街的火神社,興盛了那麼多年,今天算是頹廢落幕了,但它作為一種文化記憶,永遠會留在老家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中,也永遠存留在參與過火神社舞獅活動者的深深懷戀之中。

        石道街舞獅的表演形式和高架的擺法,單用文字是不能表述清楚的,你若看不懂,那也無所謂的,權當讀一個陌生的人名罷了,只要讀懂我的那份鄉情,我就知足了。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在老家住的時間長,知我略通筆墨文字,許多當年火神社的舞獅者,便囑我寫些這方面的文章。選材構思數月,生怕寫不好,對不住父老鄉親們的心,尤其怕落下哪個人,為解決這個疑慮,我將有關的人員分類如下(因是公開的文章,涉及人又多,只得直呼其名了,若有不恭,見諒。在分類人員中,有的人有多種演技,由於篇幅所限,也只出現一次名字)

領社者和「社頭」:

蘇大亮   張松安   劉老憨  洪和坤  

梁大安   王大祥   賀    聚  張鐵庚   

蘇章程   陳會仁  劉    偏   趙    財

郭小平  鄭丙寅   韓太平   孫振偉   

劉太升  倪    凡   劉少卿  劉先覺  

範竟北  張德意  ………。

舞獅者:

吳官升  李老文    趙    運   趙德運

羅蘭子  郝老八  梁耀敏   馬    黑

梁進章    馬文祥   程更新  馬海臣

洪海亮   袁金成    張忠義  張    路

孫尾巴   劉    興    劉佔敏  劉    偉

王長庚   梁    偉    張二娃  孫    民

範雲龍   陳學明    賈同正  陳雙全

陳乾坤   孫振華    孫國宏   李    江

高忠義   孫    傳  ………。

「回回」:

張     三  張根永  羅寶玉   程相卿

馬金道   倪    相  洪和旺   馬永良

劉籮頭   劉     義  倪糠換  孫現周

範慶雲   王     平    ……。

打小鼓:

蘇小法    張江佔  ……。

擂大鼓:

劉海寒  霍大豹  蘇丙超  蘇軍龍

孫小輝  程相臣  楊水山   張國升

張國強   ……。

        上述名單是我根據記憶並諮詢有關人員後草列的,若老家的人看到此文後,認為沒有把某人列上,可自行添上的。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留住那點「鄉愁」和「鄉情」,如果將來寫村志時可作為資料參考吧。

 

                                         2020年11月

                                            劉曙光

             

        

     

       

 

    

       

相關焦點

  • 看西崗石道街房價走勢
    其中西崗石道街5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4767元/平,環比4月下降5.38%,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33%。一、石道街二手房房價走勢西崗石道街5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4767元/平,環比4月下降5.38%,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33%。最近一年中,8個月房價上漲,4個月房價下跌。
  • 哈爾濱馬家溝樂園街至學府三道街段將修道路建景石增座椅種樹木
    原標題:馬家溝樂園街至學府三道街段將修道路建景石增座椅種樹木日前,黑龍江建設網發布消息稱,哈爾濱三溝綠化及慢道改造項目(香坊區)——馬家溝樂園街至學府三道街段環境整治和設施工程已由相關部門批准建設。據了解,項目包括建設景石、座椅、垃圾桶、公園標識牌、樹木整形、臺階、房屋拆除、路床(槽)整形等。栽種二月蘭10697平方米、委陵菜13123平方米,栽植五角楓、暴馬丁香、紫丁香、花楸、山杏等。
  • 石道—林國平
    近年來,他的作品也頻頻獲獎:2003年《十一面觀音》、《悟》分別獲得第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偉統藝術金獎、銅獎。」同年《億》、《達摩》分別獲得福州第三屆風華杯青年藝術家壽山石雕刻作品大獎賽「銀獎」「銅獎」。2005年《觀自在》、《彌勒》分別榮獲第三屆中國*福建壽山石藝術家作品展「銀獎」、「銀獎」。
  • 嘉州名街 | 學道街:院試遺址 科舉見證
    學道街,從大十字到濱江路,長304米,寬6~15米。學道街,又名會府街,1965年曾改名為東風路,文革中又改為向陽路東段,1981年地名普查時復名為學道街。▲2011年的樂山學道街 劉躍平/攝學道街是樂山城內富有文化內涵的一條街道,早在明清時就是本地科舉考試的標誌性街道。其來歷與我國古代的科舉取士制度相關。
  • 紅地毯,彩虹門……石壩街小學開學好有儀式感!
    紅地毯,彩虹門…石壩街小學開學好有儀式感!「從今天起,你們就進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啦!」 8月29日,江津區石壩街小學校舉辦2020級新生入學禮,160餘名一年級新生和老師、家長一起參加了此次迎新典禮。家長和學生一起穿過入學門石壩街小學校江津區石壩街小學校創辦於1916年,坐落在白沙鎮東南面古樸而幽雅的石壩街,現有27個教學班,學生1300餘人,教師69人。
  • 西十二道街人行道護欄拆除
    按照中央大街商務區改造提升項目的工作安排,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管理處19日22時開始對位於西十二道街兩側的人行道圍擋柵欄以及廣告牌進行拆除,截至20日凌晨,拆除工作完成。西十二道街是連接兆麟商圈和中央大街商圈的通道,往來車流量與人流量較大。
  • 【玉道•雕刻】久石團隊
    【玉道·雕刻】久石團隊久石團隊對玉道原有的【玉道·雕刻】石叟團隊進行融合和更新。延續了玉道一貫認真嚴謹的工藝作風,並把年輕新穎的創意賦予玉雕之上。  【玉道·雕刻】久石團隊獲獎證書久石,是一個由「九零後」組成的新銳玉雕團隊。常聽到玉雕老前輩說:現在的年輕人心浮氣躁,吃不了玉雕的苦。
  • CNN評出世界最美街道,中國名列榜首|文化街|哲學之道|錦裡|倫巴底|...
    而其中,位於中國成都的錦裡歷史文化街,以蜿蜒迂迴的空間,川西民俗的魅力和古意悠然的韻味位列榜首,足以讓我們驕傲和自豪。NO.5哲學之道,日本京都The Philosopher's Walk, Kyoto, Japan日本京都東山腳下的「哲學之道」,位於銀閣寺與南禪寺之間。據悉是因為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很愛在此冥思,故而命名為「哲學之道」。
  • 人行道緣石坡道竟高出車行道8釐米 市政:一周內整改到位
    11月1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高差最大的地方,緣石坡道坡口竟高出車行道8釐米,而相關規定中明確要求高出車行道的地面不應大於1釐米。緣石坡道坡口高出車行道8釐米11月16日,記者在車站北路省檔案館路段看到,人行道上是新鋪不久的瓷磚,這段500米範圍內,馬路兩側人行道上的多數緣石坡道坡口與車行道基本持平,但有6處明顯高出車行道。
  • 贛榆「二道街」文化街區工程先睹為快,重現當年風採!
    「二道街」一期拆遷完成後,如何建設一直牽動榆城市民的心。此前我們已經探討過,近期區規劃部門又公示了最新的工程審批及效果圖,讓大鬼帶你先睹為快!「二道街」多圖來襲▲指揮部掛牌▲7月25日剛剛公示▲鳥瞰圖是不是挺古色古香?
  • 道生一|來一石精品篆刻大賞
    (何)如此美妙的鳥蟲篆想必石瓜的朋友們也一定非常喜歡,今天石瓜就給大家帶來一場來一石教授以鳥蟲篆為主題的作品展,今天分享的作品均為美石良工佳篆!釋文:眉壽來一石老師篆刻的最大優勢是全面深入,技道雙擅。邊款:泥巢釋文:心畫值得一提的是,來一石慎終如始的創作一以貫之地佔領高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投入篆刻的百花園採擷眾芳,釀得一蜜,蜜醉「一石」。
  • 別讓無障礙通道成障礙|人行道緣石坡道竟高出車行道8釐米,市民:像...
    11月1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高差最大的地方,緣石坡道坡口竟高出車行道8釐米,而相關規定中明確要求高出車行道的地面不應大於1釐米。緣石坡道坡口高出車行道8釐米11月16日,記者在車站北路省檔案館路段看到,人行道上是新鋪不久的瓷磚,這段500米範圍內,馬路兩側人行道上的多數緣石坡道坡口與車行道基本持平,但有6處明顯高出車行道。記者拿出事先準備的捲尺,對這些高出車行道的緣石坡道坡口進行測量。
  • 杭州道街:推行多維共建,共同締造便民坦途
    今年,杭州道街推進以黨建引領的多維共建,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轄區共建單位願意拿出資金幫助貽豐家園小區道路改造。如今在社區黨委的支持和引導下,小區道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共同締造了一條便民坦途。道路損壞嚴重,居民出行困難「我們年紀大了,腿腳不好,道路不平,就怕磕著絆著,晚上更不敢出門了。」
  • 日本全國9大特色溫泉商店街巡禮
    ▋關東地區群馬縣伊香保溫泉伊香保的石段街「伊香保溫泉」的石段街相當有名,長約300公尺,共有365階,象徵著一年365天欣欣向榮,據說爬完365階財運也會提升。石段街也是最有「文學造詣」的溫泉街,部分階梯上刻著活躍於明治到昭和時期的日本詩人「與謝野晶子」的詩句。另一個石段街的小秘密就是地上的「幹支」(十二生肖),有了這麼多小巧思爬階梯一點也不枯燥了!伊香保據說是溫泉饅頭的發源地,推薦一定要嘗嘗「湯乃花饅頭」,以及群馬特產「蒟蒻串」。
  • 記憶中的貓兒石
    今日的苗兒石小學 我家原來在市中區住,日本侵華對重慶實行大轟炸時,才遷到了江北貓兒石許家灣。1951年,我在貓兒石出生了。我在那裡長大,對貓兒石的樣子記得非常清楚。這裡通3個方向3條街,正面是一條100多米長、10來米寬的石梯坎,是貓兒石的主街;向右是一條封閉的街;向左是一條約七八米寬的街。 先說向右這條封閉的街吧,因為這條街不寬,進街的一段頂上都蓋了瓦,所以稱為封閉的街。剛進街口,右邊是貓兒石理髮店,同學朱忠橋、裴富英的父親都是理髮店著名的理髮師。理髮店生意長年都很好,每次去理髮都要排很長的隊。街道的兩邊是一些商鋪和住家戶。
  • 下一站,石碁!
    」石碁,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碁為古字,現在有些人也稱之為「石基」「石碁,是個很俗氣的地方」。開門全看心情,卻次次排到巷尾的肥姨牛雜;月餅老字號的細路明,每到晚上火爆的整條宵夜街;讓人充滿童年回憶的珍珍雲吞店.關於石碁的美食,3天3夜也說不完。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北七道街,中華巴洛克歷史建築細節航拍
    今天更新的內容是哈爾濱市原西傅家甸區七道街歷史建築,一百多年前,中東鐵路的修建拉開了哈爾濱這座小漁村走向國際化都市的序幕,這裡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工匠,學者等。傅家甸地區聚集的是國內的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築。
  • 光復道街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發揮光復道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陣地作用,光復道街日前邀請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晉利珍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光復道街領導幹部、社區書記、副書記、居民代表等60人參加。
  • 【登山寶典實操】崗子村線-板倉街線
    崗子村線-板倉街線線路如下圖:彈琴石位於頭陀嶺景區內,距劉基洞百餘米,六朝時期因為一段君臣知音的佳話而成為「金陵三奇石」之一。從聽琴亭對面的臺階往上(圖中向右的道路),直上頭陀嶺。從翠竹音樂臺,直下板倉街。圖中是從板倉街上山的方向。這一段道路,翠竹森森,風景優美。
  • 西十二道街新貌,看看這座1916年建成的老房子,內部樓梯很漂亮
    西十二道街終於換新貌了,每棟建築就好像第一次見面一樣,很陌生又很熟悉。今天拍攝的是西十二道街29號,同樣小編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後面照片給大家介紹。西十二道街於1903年形成,以前叫中國十二道街。建築右面兩棟房子很有來頭,一棟是原華俄道勝銀行舊址,一棟是原花旗銀行舊址。這次西十四道街廣告牌匾的拆除,原貌的修復要點一個大大的贊。我們進入建築內部還是發現了問題,通用傳統要面子不要裡子在這裡還是發生了。院子通道放了幾個垃圾桶,味道非常刺鼻,院子內部電線還是很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