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眼科患者數量巨大,屈光不正人數超過6億,45歲以上的老視患者達3.91億,還有2億白內障患者和2100萬青光眼患者。
目前眼科醫生缺口依舊很大,目前全國有4.48萬眼科醫生,約平均5萬人才有1.6個眼科醫生。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朱萍
圖 / 圖蟲
「我希望當我真正退休的時候,我培養的一批優秀的醫生,能給我做手術,因為我早晚要做白內障手術,希望有一天我躺在手術臺上,給我做白內障手術的醫生是我培養起來的,那是我最大的光榮與欣慰。」
近日,在愛爾康中國首家體驗中心(Alcon Experience Center,AEC)媒體開放日上,北京同仁醫院門診部副主任喬春豔向媒體半開玩笑地講著自己的願望。
喬春豔專業是青光眼和白內障,碩士與博士都是在同仁醫院完成的,目前還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循證眼科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教育委員會眼科分會委員兼總幹事等職。
雖然這是喬春豔半開玩笑的話,但這背後反映的卻是中國眼部疾病患者與日增加而眼科醫生缺口巨大的事實。
「目前全國有4.48萬眼科醫生,較2003年的1.9萬有了較大進步;差不多5萬人當中有1.6個眼科醫生給大家服務,這是平均情況。在新疆、青海、西藏,5萬人裡面連0.6個醫生可能都沒有。」 喬春豔道出她熱愛培訓教學工作的主要原因。
眼科醫生缺口巨大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中指出,各類眼科疾病最常見的是近視,白內障仍是我國首位致盲性疾病。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日益加速,年輕人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過長,眼部疾病患者與日增加,並有年輕化趨勢,我國眼病防治工作依然任務艱巨。
據《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
我國青少年近視眼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總體發生率超90%;
6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80%以上,仍然是我國首位致盲性疾病;
代謝相關性眼病、高度近視引發的眼底病變凸顯,與白內障一併成為我國當前主要的致盲眼病;
乾眼發病率約21%—30% 。
其中,白內障、黃斑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直接與年齡相關。
喬春豔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我國眼健康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目前眼科醫生缺口依舊很大,目前全國有4.48萬眼科醫生,約平均5萬人才有1.6個眼科醫生。
「我國屈光不正人數超過6億,45歲以上的老視患者達3.91億,還有2億白內障患者和2100萬青光眼患者。」
喬春豔還介紹,我國每百萬人口白內障手術人數已達3000人,這個數字在十年前是300。雖然進步令人振奮,但印度和美國的數字分別為5000和8000;我國配光師大約有6000人,對比佔總人口58%的近視人群來說,缺口很大。
「相較於逐漸增加的眼病診療需求,仍需培養更多專業化程度更高的眼科醫師。眼科醫生教育周期長、難度大,我們正在積極通過眼科碩博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等方式培養有生力量。」喬春豔指出。
另據了解,在2020年全國眼健康工作交流會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對下一步我國眼健康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下一步將結合我國國情和致盲性眼病疾病譜的變化,編制「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進一步完善三級防盲和眼健康服務體系,繼續抓好高度近視、糖尿病視網膜病等導致盲和視覺損傷的主要眼病防治工作,擴大白內障手術的有效覆蓋,將諸如青光眼、角膜疾病等致盲性眼病的防治納入眼健康規劃,提出防治要求;同時,繼續強化基層眼科專業隊伍建設,建立眼科醫療質量控制體系,推動眼科和視光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努力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眼健康需求。
加碼科普與培訓
圖 / 圖蟲
喬春豔指出,目前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眼科很多疾病都可防可治,但她感到可惜的是,很多病人在比較嚴重的時候才就醫,但如果在早期發現的時候會有較好的治療手段。「這主要是病人的患者教育以及整體的篩查手段還不夠到位,如果這方面都再逐步提高的話,我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獲得更清晰的視覺質量。」
實際上,患者在治療方面確實存在很多誤區。喬春豔舉例說,一些老人還持有20年前的觀點,即「白內障等熟了再做手術」,而隨著手術技術水平的提高,不需要等熟了,熟了其實手術的難度、風險就增加了。
不過,讓喬春豔感到欣慰的是,除了醫院在做培訓項目外,目前很多眼科公司也在積極地做培訓,例如愛爾康白內障培訓的PD項目。
近期,愛爾康體驗學院在全國眼科年會上正式上線,國內外一線專家學者在平臺上分享各自專業見解,為行業人才提供免費知識庫。2020年初至今,愛爾康已面向專業醫生及視光從業者進行超千場培訓,累計覆蓋超5萬多人次。
與此同時,愛爾康中國與好大夫在線也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打造「網際網路+」模式眼健康教育平臺,提高大眾對眼部疾病知識的關注度及認知。
愛爾康中國區總裁王慧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患者獲取眼科相關知識很多來自網絡,但相關信息良莠不齊。「我們希望患者看到的是科學、客觀的信息;另外,醫生端的培訓也在走向網際網路化。」
好大夫在線創始人、執行長王航認為,眼健康領域存在很多機遇和挑戰,例如眼健康管理的可持續性、眼健康信息的完整性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有望真正打破廣大群眾的眼健康知識壁壘,構建良性的眼健康科普、交流及線上問診流程,緩解眼科醫資分布不均的問題,積極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眼健康需求。
事實上,「網際網路+」正在強勢進入醫療行業,越來越多傳統醫療企業加入新藍海探索的隊列中來。7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等13個部門聯合發文,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以網際網路優化就醫體驗,打造健康消費新生態。進一步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線上預約檢查檢驗。規範推廣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遠程醫療、網際網路健康諮詢等模式。支持平臺在就醫、健康管理、養老養生等領域協同發展,培養健康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