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出生就是O型腿,需要矯正嗎?|嵌甲性甲溝炎|膝關節痛|踝關節|...

2020-12-22 健康界

剛出生的寶寶是O型腿、不能伸直,是否需要看醫生?

常穿高跟鞋,應該如何保護腳部?

指甲扎肉總是發炎,怎樣正確處理?

今天,北京和睦家醫院的骨科醫生馮垚就來帶您了解常見腳部足部健康小常識!


兒童常見的腿部足部問題有以下幾種:

● 足弓低平、平足


● 走路姿勢不協調


● X型腿、O型腿


● 內八字、外八字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兒童的腿型隨著年齡變化而不同。剛出生的寶寶是O型腿,2歲左右的寶寶腿變直,4歲左右的寶寶是X型腿,6歲左右的寶寶腿逐漸變直但略有X型,6-8歲腿型基本成型。



如果孩子的年齡和腿型偏離以上情況,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診,進行體態評估,如果存在問題,再通過足部矯正鞋墊等方式進行治療。


體態評估內容包含:

○ 靜態姿勢:坐姿、站姿、睡姿。


○ 動態姿勢:足底壓力、步態。


○ 結構方面:肩膀是否高低肩、骨盆是否傾斜、兩腿長度是否一致。


○ 腳弓方面:高弓足、扁平足。


○ 前足是否外翻、內翻。


O型腿、X型腿。


家長需要重視兒童腿部足部問題,也許孩子暫時沒有出現身體上的不適或疼痛,但長期來看,不進行及早幹預和治療,可能造成脊柱側彎變形等嚴重後果。


女性常見足部腿部問題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足弓逐漸塌陷。由於兩腿的塌陷程度會有不同,因此容易出現以下症狀:踝關節扭傷、膝關節痛、髖關節痛、腰痛、走路久後易疲勞、腳變長變寬。


高跟鞋是場合性穿著,不建議女性長期穿高跟鞋。經常穿著高跟鞋,可能造成以下傷害:

1

前足和後足負重比例的改變

一般腳平負重,前足佔47%,後足53%,無論鞋跟多高,都會改變腳的負重比例分配,既前足負重增多,後足負重減少,前足就會產生過多的負重負荷。

經生物力學研究測試,後跟每增加2cm,前足負重將會增加10%-15%,那麼腳對於負重分配的改變,逐漸的適應並代償,一旦出現失代償便會出現前足的病痛狀態,比如前足痛,痛性胼胝,疲勞骨折等。

2

前足擠壓

高跟鞋的前足空間狹窄,必然會讓前足受到擠壓,從而容易出現各種腳指頭的變形和疼痛,比如拇外翻,錘狀指,裁縫趾,嵌甲。一旦這些情況出現就很難恢復到從前。

3

下肢生物力學的改變

穿高跟鞋時,由於足底受力不均勻,踝關節受力減少,膝關節內壓力增大,下肢肌肉力量變小,骨盆前傾,脊柱負荷增加,容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足弓低平,膝關節痛,腰背痛等。

馮垚醫生足部護理建議

1. 增加穿高跟鞋的穩定性,避免崴腳。


2. 前足減壓。


3. 足弓的支撐,避免扁平足發生。


4. 定期泡腳,軟化角質,補充水分。


5. 足部拉伸及關節鬆動。

推薦物件:

高跟鞋矯正鞋墊,足浴鹽,足部護理霜

嵌甲性甲溝炎

嵌甲性甲溝炎非常常見,俗稱「指甲扎肉」。

大部分的患者不需要手術,利用足部器械工具便可治癒。對於指甲彎曲度大的患者,採用嵌甲矯正器,調整指甲的弧度、改變指甲外形進行治療。

此外,部分嵌甲性甲溝炎是因灰指甲,即指甲受到真菌感染、變形引發。這就需要首先治療灰指甲。

足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有一半多時間都在行走或站立,從出生那一刻開始,足的健康就與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呵護足部,從現在做起!


相關焦點

  • 寶寶有O型腿/X型腿,是缺鈣嗎?需要矯正嗎?3種情況別大意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一雙筆直、修長的腿,所以,在寶寶出生、成長過程中,總有家長感到疑惑:「寶寶怎麼長著一雙「羅圈腿」?寶寶越大腿越歪,看起來像個X,怎麼辦?……」寶寶為什麼會出現O型腿/X型腿?要不要進行矯正?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1歲四個月的寶寶O型腿如何治療
    2歲之前孩子有輕微o型腿是生理性的,隨著孩子的徒步的發育會慢慢變直,後面還會變得有點x型腿,然後再7歲左右再變直,通常不需要矯正。寶寶在2歲以內的O型腿是正常的生理性彎曲,只要雙側對稱的彎曲;股骨和脛骨均彎曲;身高正常範圍,行走時無膝外擺;膝外擺是指在起步向膝關節短暫的外凸的情況,符合生理性彎曲,不用處理。那什麼才是真正的「O型腿」?O型腿指的是平臥放鬆時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不在一條直線上,膝關節外移,致使雙腳靠近時,膝關節間有距離,可超過3-6釐米,外形類似字母「O」。
  • 兒童x型腿怎麼矯正?兒童o型腿矯正最 佳時間?弄清兩個關乎一生的問題
    人體骨骼尤其是股骨、脛骨、肱骨等長管形骨結構的兩端,從人出生後逐漸形成骨骺軟骨,骨骼的發育生長有部分是骨骺軟骨的發育形成。骨骺成長,就能讓骨骼縱向生長,如果骨骺閉合,就意味著人體失去長高的潛力。那麼x型腿與o型腿的矯正與骨骺有什麼關係嗎?
  • 矯正腿型方法 矯正腿型方法導致膝蓋內測痛
    怎麼做:保持正確坐姿家長應避免寶寶保持W型跪坐姿勢,需要隨時糾正不良坐姿。你可以鼓勵寶寶選擇盤坐,因為腿部變形造成大腿內側肌肉過於緊繃,可經常利用盤坐姿勢伸展緊縮的筋肉,加以矯正腿變形情況。你也可以給他坐小椅子,以減少不良坐姿對腿型的影響。2、NG習慣:蠟燭包網上有一種說法,「蠟燭包」可以預防寶寶羅圈腿。
  • 怎麼矯正o型腿,真的有用嗎?
    O型腿,我們也叫膝內翻,這是一種膝關節的異常排列,內側脛骨關節角小於180度(一般約為195度)。怎麼判定O型腿的嚴重程度呢?讓兩個腳的踝關節內側靠攏,看膝關節內側兩者之間的距離,距離越大,則說明內翻越嚴重,有意思的是,膝關節內翻不一定兩條腿同時發生,也可以只發生在一條腿上。O型腿的壞處是什麼?O型腿的人,外側副韌帶會被拉緊,膝關節穩定度下降,損傷機率也會增多,內側的半月板易被壓迫,損傷機率也會增高,膝關節的退變也會加速,容易誘發關節炎,O型腿的老年人,也較容易跌倒。
  • 怎樣修復o型腿?幾個步驟教你矯正o型腿
    因此上海解放軍微創矯形中心建議O形腿患者以及各位家長朋友,請勿胡亂接受不正規的治療方法,以免給自己或孩子帶來更為嚴重的危害。在我國臨床案例上,由於先天的因素導致O/X型腿的案例其實並不是很多,基本上沒有特例由於O/X型腿是遺傳造成的。但是在國際上,存在遺傳性的Blounts病是一種這種遺傳病導致的O/X型腿非常嚴重,兩條腿真得是形成了O型。這種O/X型腿,通過保守的辦法是無法矯正的。
  • 成年人「O」型腿還能矯正嗎?哪些情況需要手術?
    一、什麼是O型腿?O型腿也叫羅圈腿,是最常見的下肢畸形之一,雙足腳跟、腳掌併攏,雙腿放鬆直立。此時如果兩個膝蓋間有一定的距離,就說明是O型腿了,如果能插入一個手掌的厚度,O型腿就比較明顯了。三、為什麼O型腿會引起關節疼痛,導致關節炎、骨質增生呢?下肢「力線」是身體負荷的傳導路線,是髖關節中心和踝關節中心的連線。下肢通過髖關節和上身相連,身體的負荷只能通過髖關節中心向下經過踝關節中心傳導到地面。
  • 闢謠:O型腿無法通過訓練矯正?不一定,功能性失衡的O型腿就可以
    是否有過運動時膝關節彈響或不適的經歷?這有可能都是O型腿在作祟。今天圍繞下肢不良體態的問題——O型腿進行講解,希望通過本文來傳達一些相對專業性的知識及個人的薄見。O型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羅圈腿」,也是我們下肢最為常見的不良體態之一。它不像X型腿多發於女性,而是無論男女,我們都可能「光榮」獲得。
  • 羅圈腿怎麼矯正 五招還你健美腿型
    羅圈腿怎麼矯正1、儀器矯正儀器矯正是一種不需要進行手術矯正的方法,可以通過調節儀器來進行矯正,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需要患者能夠主動進行治療,大家要有一定的主觀性。2、微創針刀針刀治療原理,主要是松解攣縮失衡的軟組織,因為大多數羅圈腿都是軟組織失衡導致下肢力線異常,人體是一個整體,必須整體上來調整,脊柱,骨盆,雙膝關節,踝關節。
  • O型腿矯正,如何從O變11,盧九寧院長幫您解答
    3、外傷或其他疾病導致的O型腿 O型腿除了影響美觀外,也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影響,歸根結底,O型腿就是膝關節的內翻造成的,隨著人們年齡增加,
  • 輕鬆告別羅圈腿,每天花個5分鐘,O型腿也能自我矯正
    O型腿在醫學上稱為膝內翻,是膝關節正常力的分布被破壞,使膝關節內側所受的力增大,外側相對減少導致的膝關節側向翻轉。當雙腳併攏在一起時,雙膝關節還有大腿、小腿之間有明顯的縫隙,雙腿成了兩個弧線,而不是直線。
  • 武漢中陽中醫院「四維矯形」微創無痕矯正O型腿丨如何治療O型腿
    O型腿的形成原因包括遺傳、缺鈣、不良姿態和運動和外傷等等,而最常見的原因還是不良姿態以及運動。走路外八字腳、長時間單足站立、盤腿坐、跪坐、翹二郎腿、踢足球、武術訓練等等,都會過度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造成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疲勞性鬆弛,在內側韌帶力量的牽拉下,脛骨和腓骨向內旋轉而形成,形成O型腿。
  • 家玥月嫂提醒:關於寶寶O型腿這個謠言,寶媽千萬別信!
    一、正常寶寶腿型發育規律01、剛出生在寶寶出生前,媽媽的子宮空間比較狹小,為適應在子宮環境成長,胎兒的腿型會發生彎曲。所以,剛出生的寶寶,都是O型腿。02、約2-3歲當寶寶開始學習走路時,通常在6-9個月後,O型腿開始改善,最晚至3歲,大多數孩子的O型腿消失。
  • 寶寶先天性扁平足怎麼辦?需要矯正嗎?
    寶寶先天性扁平足怎麼辦?需要矯正嗎?但等到寶寶稍大一點後,有些家長焦慮起來了,發現寶寶的腳不太對勁:小寶寶腳背內側好像有一塊骨頭凸起來了;走路姿勢不對,看上去有點八字腳和X形腿;老是反覆扭傷腳……(圖片源自網絡)那他是正常的,還是有問題呢?需要找醫生看嗎?
  • X型腿不僅醜,還對身體有危害,定製矯正鞋來幹預
    家長也希望孩子的腿型漂亮,不要出現X型或O型腿。那麼該如何預防腿部畸形呢?一旦出現X型腿,又該如何幹預矯正呢?  X型腿,俗稱「外八字腿」,醫學專業名稱為「膝外翻」,也就是說雙腿自然伸直或者站立時,雙膝併攏,但踝關節的內側不能併攏。
  • 擔心寶寶「O型腿」和「X型腿」?你要知道這 4 點小知識
    什麼是「O型腿」和「X型腿」? 「O型腿」(或「弓形腿」),就是老百姓所說的「羅圈腿」,醫學術語叫做「膝內翻」,指膝關節以下向內翻轉,雙側踝關節靠攏後,膝關節內側之間留有間隙。孩子的外在表現為雙足內踝併攏時,雙側膝蓋不能靠攏。
  • 寶寶「O型腿」並非真正O型腿,別盲目矯正,否則就真成O型腿了
    現實中不少寶媽都可能發現自己寶寶突然成了O型腿,走路的樣子真的很難看。有的寶媽懷疑寶寶是缺鈣了,也有的擔心是尿不溼引起的,還有的給寶寶綁腿認為這樣可以糾正。其實這裡要說的是,在寶寶三歲之前,出現了O型腿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並非是身體的一種疾病。
  • 如何矯正O型腿?丨武漢中陽中醫院「四維矯形」技術
    O型腿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內翻,顧名思義:O型腿就是患者在雙足併攏直立狀態會出現膝關節內翻的現象。  O型腿的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傳統的治療方法主要採用手術和矯正的手段,患者要承受開刀截骨的痛苦或是漫長的治療周期。
  • O型腿,X型腿不要慌,試試一雙"後跟墊"你也能有筆直大長腿
    O型腿能矯正嗎?一聽到O型腿矯正,就會說:小孩子還好說,成年人骨頭定型了,還怎麼可能矯正呢?是這樣的嗎?O型腿無法矯正嗎?O型腿的形成是;膝關節角度異常由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決定的。1.合理運用物理矯正鞋墊,可以使用物理矯正正O鞋墊,把鞋子內部外側墊高,使膝關節負重力線外移,並給小腿骨一個向外旋轉的力量,這樣就能逐漸矯正O型腿了。
  • 膝內翻(O型腿)的鑑別與矯正
    ↑↑ 關注我們,啟動健康生活 ↑↑膝內翻,俗稱 「O型腿」、「弓形腿」、「羅圈腿」、「籮筐腿」,指的是在膝關節處,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