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歸屬柬埔寨上千年的湄公河三角洲,怎麼就被越南奪走了?

2020-12-14 環球情報員

湄公河三角洲

作者|羊洋洋

責編|Thomas

河流三角洲,尤其是大河流域的三角洲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開發的優勢,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現代,許多大河三角洲平原成了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等。

▲湄公河流域,柬埔寨首都金邊儘管位於下遊,但出海口屬於越南

在東南亞,也有一塊面積排名世界第三的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河流全長近5000公裡,是東南亞第一長河以及亞洲最重要的國際河流,共流經六個國家,最終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入海。

大河衝積出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最大的農產品產地,它的水稻種植不論是面積還是產量都佔到越南的半數以上,稻米出口佔全國的90%以上。湄公河三角洲地區也是越南最富裕的地方。三角洲東北角的胡志明市是該國第一大城市,經濟總量佔全國的20%以上。

▲湄公河三角洲是東南亞最肥沃的土地,水稻兩年可收成七次

然而,如此肥沃富饒的土地,從公元1世紀到18世紀都是柬埔寨領土,柬埔寨土著高棉人歷來在三角洲地區種植水稻,設立港口積極發展海外貿易,因而它得到另外一個名字「下柬埔寨」。

但現在4萬多平方公裡的湄公河三角洲平原中,柬埔寨僅佔五分之一,五分之四屬於越南管轄。越南是怎樣從柬埔寨手裡得到這塊富饒的土地呢?

▲湄公河三角洲鳥瞰

一、歷史悠久的柬埔寨與崛起的越南

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相比,柬埔寨當今的國土面積不大,經濟也處於不發達狀態,但它卻是東南亞最早建國並有著最長歷史的國家。公元1世紀,柬埔寨地區就開始出現政權,在王朝更迭的過程中,先後出現了扶南、真臘、吳哥等政權,還留下了著名的文化遺蹟吳哥窟。而它的鄰國越南、泰國直到10世紀左右才出現政權。

▲代表著柬埔寨輝煌歷史的吳哥窟

公元1世紀,柬埔寨最早的王朝—扶南國興起,後定都在湄公河下遊的獵人城。扶南國國土南到南海,其中湄公河三角洲就處於它的統治之下。湄公河三角洲儘管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越,但是因為它遠離扶南國的統治中心,因而沒得到國家的有效開發。

▲扶南王國的版圖

中南半島的中南大部地區一度在扶南國掌控下,北部灣西側是直接受秦漢王朝管轄的郡縣。後來扶南國東邊的土著佔族人,趁東漢混亂之際建立了林邑國(後改稱為佔城)。

▲扶南王國的強盛時期

6世紀後扶南的屬國真臘興起並取代了扶南,真臘基本保持了扶南的疆域,自然也包括湄公河三角洲。9世紀真臘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在洞里薩湖北側建立新的都城——吳哥城。

從9世紀定都吳哥一直到15世紀柬埔寨遷都到金邊,這6個世紀是柬埔寨歷史最輝煌的時刻,這段時間的柬埔寨稱之為「吳哥王朝」。16世紀後,明朝的記載中才出現「柬埔寨」的稱呼。

▲柬埔寨最鼎盛的吳哥帝國9世紀的疆域

吳哥王朝最鼎盛的時候,領土不僅控制了湄公河的中下遊,還往南延伸到馬來半島,其統治中心在湄公河支流形成的洞里薩湖周圍,主要圍繞著洞里薩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種植水稻。

對於湄公河三角洲,吳哥王國主要利用其便於出海的優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當時外來船隻可通過湄公河入海口直接到達吳哥城。

10世紀,吳哥王朝東部的大越國(越南)開始崛起。大越國位於中南半島東北角的紅河三角洲,曾經是秦漢王朝直接管轄的郡縣,後當地的貴族趁唐朝滅亡和中原混戰的機會自立建國。等到北宋建立,大越國打敗了宋朝軍隊,從而迫使宋朝承認它作為一個國家存在。

大越國北邊是宋朝、南邊是佔城,西南邊是吳哥王國。剛成立的大越國為了避免佔城和宋朝聯合,兩面夾擊新生的政權,就先下手為強佔領了佔城部分城市,來穩固自己的後方。這個時候吳哥王朝實力強大而且和宋朝關係很好,為了避免吳哥王朝和宋朝合作,大越國還曾派兵對吳哥王朝施加壓力,但吳哥王朝不受威脅,在宋朝軍隊進攻大越國的時候依然派兵協助。

▲越南領土的擴張

這是這段時間吳哥王朝和大越國之間的唯一一次衝突,雙方總體關係還是不錯。吳哥王朝這時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徵服它東邊的佔城,但長期的戰爭消耗也使得王朝開始走向衰落。

14世紀時吳哥的自然災害嚴重,導致糧食減產,使得以農業立國的吳哥陷入困境;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其國內又出現了沒完沒了的爭奪王位混戰。趁吳哥對北方控制力減弱的機會,泰族人建立了泰國的開國王朝——泰可素王朝。

▲洞里薩湖周邊的泛濫平原

泰族人通過不斷學習先進的文化和制度,實力逐漸強大起來,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不斷侵略混亂的吳哥帝國,甚至兩次攻陷了吳哥城。

▲吳哥城航照。都城搬走後,柬埔寨進入被泰國和越南支配的「黑暗時代」

泰國的入侵以及自然災害的頻發,使距離泰國十分近的國都已不適合當統治中心。在這種困境下,吳哥王國將都城向南遷到了湄公河幹流西側的金邊,但遷都後的吳哥王朝並沒有擺脫被泰國入侵的局面,他們之間的鬥爭仍持續了幾個世紀。

▲柬埔寨國都變化

二、吳哥的衰落與越南南進

在吳哥王朝和泰國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大越國(越南)也開始了自己的南進之路。越南北邊是強大的中原王朝,它向北不但沒有發展空間,還要表面順從,向西又有山地阻礙,這決定了它只能向南來拓展自己的領土。通過幾個世紀的戰爭,越南將整個佔城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中。

▲越南南進和對應年份示意圖

攻下佔城後,越南就與柬埔寨管轄下的湄公河三角洲接在了一起。湄公河三角洲儘管土壤肥沃,但因其之前一直遠離柬埔寨的統治中心,開發程度不夠,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好地方。為了獲得這塊富饒的土地,越南採取了多種策略。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越南趁柬埔寨遭受泰國侵略之機,不僅主動將公主嫁給了柬埔寨國王,還派兵幫助打退了泰國的入侵。越南在付出美女和軍隊的投資後,開始向柬埔寨尋求回報。

▲物產豐富的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先以湄公河三角洲地廣人稀而越南國內因戰爭難民太多為藉口,向柬埔寨提出向三角洲移民的要求。就這樣,大量越南民眾湧入普利安哥(胡志明市)。

後來越南又提出在移民區建立稅收機構的要求,這些要求都得到了柬埔寨的同意。通過這些措施,大量越南移民逐漸擠走原在三角洲世代居住和耕種的高棉人。

為了能真正將這片土地控制住,越南又以柬埔寨侵犯邊境為藉口,派兵佔領了三角洲大片土地。到18世紀末,越南通過設立行政機構,實現了對三角洲地區的完全控制。獲得這塊土地後,越南國王先後下達多項命令開墾湄公河三角洲,使得這一富饒地區得到大規模開發,成為真正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

但湄公河三角洲不能滿足越南的胃口,它還想吞併整個柬埔寨,建立一個大帝國。越南借柬埔寨國內爭奪王位之際,扶持傀儡政權強化統治。1813年越南設立了專門保護柬埔寨的官員,使柬埔寨成為它的保護國,到1835年,越南幾乎兼併了整個柬埔寨。

▲越南領土的最大範圍(1840年)

越南在控制柬埔寨的時間恰逢英法等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東南亞。18世紀後期,英國經過七年戰爭佔領了原來法屬殖民地印度,而後英國以印度為基地,不斷向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擴張。之後,英國不僅控制了印度,還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1847年法軍炮擊越南沱灢,宣告法國入侵越南的開始

法國為了與英國對抗,憑藉著自己的堅船利炮,佔領了越南剛奪取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越南改名為南圻)。湄公河三角洲是法國與英國爭奪東南亞的陣地,佔領了它可以往西進入柬埔寨、寮國、泰國,阻擋英國從印度和緬甸而來得侵略力量。此外,湄公河三角洲剛好處於馬六甲海峽和中國的航線中間,戰略地位十分顯耀。

▲英法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其中紅色的是英國的殖民地,褐色是法國殖民地

法國既要將湄公河三角洲打造成與英國爭奪東南亞的陣地,又想以它作為入侵中國的跳板,因此在這裡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城市,西貢(胡志明市)在法國的建設下成為中南半島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法國還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殖民機構—交趾支那局。

柬埔寨也沒有逃脫被法國入侵的命運,淪為了法國的保護國。柬埔寨國王多次建議法軍將佔領的湄公河三角洲的西部(永隆、安江、河仙)歸還柬埔寨,法國拒絕了它的要求。但柬埔寨一直沒有放棄收回湄公河三角洲的訴求。

法國的侵略活動引發了柬埔寨人民的反抗,為了平息柬埔寨的反抗情緒,法國在19世紀70年代劃定柬埔寨與越南的邊境時,將湄公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區(今柴楨省、茶膠省、貢布省邊境地區)作為補償歸還給柬埔寨。

▲柬埔寨南端邊境三省

二戰中,日本為了切斷盟國從東南亞進入中國的的補給線,出兵佔領了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1945年日本戰敗,法國捲土重來妄圖重建其殖民統治,但在柬越等國人民的努力下,法國的願望最終破滅了。

三、爭論不休,要收回談何容易

二戰後,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熱潮下,柬越兩國在50年代先後取得了獨立。1954年在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上,柬埔寨代表從歷史等角度強調湄公河三角洲應該為柬埔寨領土,而越南為非法佔領。

但當時美蘇兩國為了自己的霸權利益完全忽視對於柬埔寨的要求,兩國將越南一分為二,其中湄公河三角洲劃歸給南越。

▲1954年日內瓦會議確定了現在越南與柬埔寨的分界

獨立之後的柬埔寨在西哈努克親王領導下開始登上國際舞臺。柬埔寨的領導者想要重振柬埔寨的輝煌,實現「大高棉」的夢想。他們不僅要收回湄公河三角洲,還想將越南的中部地區納入版圖,而越南則針鋒相對,雙方衝突不斷關係不斷惡化。

1977年柬埔寨入侵越南的邊境並企圖要求越南歸還湄公河三角洲,這激怒了越南。1978年越南發動了對柬埔寨的戰爭。但越南的侵略活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長期的戰爭和制裁使得越南經濟惡化,最終被迫從柬埔寨撤軍。越南儘管撤軍,但仍然將自然條件優越的湄公河三角洲控制在手裡。

▲繁華的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

農業的發展對人口眾多的越南來說至關重要,湄公河三角洲佔據了越南全國農業產出的半數以上。除此之外,得益於法國殖民統治的開發和當地自然條件的充分發揮,湄公河三角洲及周邊已經成為越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越南南部地區的經濟活力要遠高於越南中北部,因此成為眾多外資進入越南的前沿陣地。

從越南獲得湄公河三角洲以來,高棉人在當地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越南對湄公河三角洲的高棉人實行嚴苛的控制,迫使高棉人改姓越南姓氏,學習越南的語言文化。

對於柬埔寨來說,失去了湄公河三角洲不僅失去了一塊肥沃富饒的土地,還意味著柬埔寨再也不能直接通過湄公河自由進出海洋。為此,柬埔寨只能在其西南沿海重點建設西哈努克港,儘管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的第一大港口,但其缺乏河海聯運的條件,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都遠不能與湄公河入海口的胡志明市相比。

▲西哈努克港與胡志明市的位置

柬埔寨一直沒有放棄收回湄公河三角洲的訴求,綜合國力遠遠落後越南的柬埔寨也提出了用和平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兩國領土爭端,但效果至今未見。曾經輝煌的東南亞霸主如今淪落到看別人臉色的局面,留下的可能就是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遺憾吧?

長期作者|羊洋洋

揚州大學歷史系畢業|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湄公河三角洲是如何從柬埔寨一步步成為了越南領土?
    湄公河三角洲位於越南的最南端,是東南亞最大的平原地區。這裡有縱橫交錯的河渠,一望無際的稻田,四季飄香的果園。如此富庶的地方,曾經屬於柬埔寨,但現在卻成為越南重要的一部分。那麼湄公河三角洲是如何從柬埔寨一步步成為了越南領土?
  • 糾正在中國廣為流傳的錯誤概念:越南胡志明市並不在湄公河三角洲
    對於越南的認識,在中國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錯誤概念: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在湄公河三角洲。這個錯誤的說法,基本只在中國流傳,在越南從未有過這個說法。按照越南的大區劃分,東南大區、湄公河三角洲大區屬於八個大區中的兩個,胡志明市屬於東南大區,而非湄公河三角洲大區。
  •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天災,逾130萬人口外流
    報告顯示,出於對天災的恐懼,超過130萬名住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民眾已遷至胡志明市或外地。一些學者還預測,湄公河三角洲人口至2030年會降至1700萬人以下。
  • 中國人陌生的某越南城市:世界標準特大城市、在湄公河三角洲最大
    芹苴市是一個非常類似中國廣州的城市,它也是湄公河三角洲最大的城市。按照世界城市的標準,越南芹苴市屬於一個特大城市——雖然比中國廣州小很多。芹苴市在越南歸為直轄市,但是它與類似的廣州市並非友好城市,反而與廣東省另外的一個城市汕頭市結成了友好城市。
  • 【熱門考區】柬埔寨的地理概況,揭秘流經六國的湄公河,一篇文章帶...
    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寮國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相鄰。 柬埔寨由20個省、3個相對較短的海岸線、2個中央直轄市、172個縣共1547個鄉組成。 柬埔寨海岸線長435公裡,沿岸有十分廣闊的紅樹林,其中一部份從未遭受外界的破壞。
  • 解析越南九龍江三角洲的芹苴市:市區卻比友好城市中國汕頭市略小
    芹苴市是越南最南部的大區——九龍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芹苴市是越南直轄市當中最後建立的。芹苴市的總人口大約是160萬,市區人口也只是勉強達到百萬。從規模上來看,它不算是一個大都市,其市區人口也是越南5個直轄市中人口最少的。芹苴市在越南地圖上面的位置如下所示。
  • 越南為何定都於北方的河內,而不是南部經濟更為發達的胡志明市?
    越南現在的政治中心是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河內,經濟中心是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胡志明市,很多人比較好奇,越南為何不把首都放在經濟更為發達的胡志明市?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一、越南國家起源於北方,河內是越南的多朝古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 發源於我國的湄公河,流經哪六個國家?
    眾所周知,歐洲的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的沿岸國有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其實,摩爾多瓦與多瑙河的接觸不過幾百米。如果以東歐劇變以前的標準,多瑙河只有8個沿岸國。而流經6個國家的,有亞洲的湄公河。哪六個國家呢?從上遊到下遊分別是:咱們國家、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
  • 盤點世界上10個最大的河流三角洲,您知道幾個?
    奧裡諾科河三角洲,是世界第八大三角洲,位於委內瑞拉境內,境內主要河流為奧裡諾科河。有著複雜生態系統的奧裡諾科河三角洲,許多管道流入大西洋。3.巴基斯坦,印度河三角洲,面積41440平方公裡。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4.越南,湄公河三角洲,面積40577平方公裡。
  • 全球五大三角洲都在哪裡
    排名第五: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流域面積有249萬平方公裡,勒拿河三角洲佔據的地理區十分遼闊,它佔地38073平方公裡,龐大的河系分成150多條水道。
  • 柏威夏寺之爭:泰國和柬埔寨為何因一座寺廟而大打出手?
    公元1世紀,高棉人在湄公河流域建立了柬埔寨早期的國家——扶南國,鼎盛時期的扶南國控制了中南半島中南部的大部分領土。中南半島因為離印度近,相互之間也沒有險峻地形阻擋,因而印度教在公元3世紀就傳入了中南半島。扶南國及其之後近千年的帝國統治者都接受了印度教並把它作為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種手段。
  • 自詡「龍的真正傳人」,歷經千年的殺伐和徵服,越南未來會好嗎?
    如果發問,世界上最像中國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毫無疑問,那將是越南!  越南曾在中國治下近千年,無數漢人融入到這個國家,漢文化滲透到了其骨髓。  越南人以紅河三角洲為界向外討伐,主要對象就是佔城(今天越南中部)、哀牢或南掌(寮國),以及真臘或高棉(柬埔寨)。  在越南不斷向南、向西的疆土擴張中,佔城不斷被侵蝕同化,最終導致滅國。
  • 高棉族(柬埔寨王國)||介紹
    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佔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內有湄公河和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又稱金邊湖),首都金邊。柬埔寨人口約1500萬,高棉族佔總人口80%。華人華僑約100萬,其中廣東潮汕人佔了約70%。柬埔寨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公元1世紀建立了統一的王國。20世紀70年代開始,柬經歷了長期的戰爭。
  • 歷史上越南與寮國、柬埔寨之間的愛恨糾葛
    但即便如此,越南卻仍舊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國家,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它一直想要將寮國和柬埔寨是兩個國家劃歸到越南的版圖之內。雖然現在全世界的格局已經趨於穩定,不可能再出現國家被吞併,但是越南心中仍然抱有想要拿下寮國和柬埔寨的念頭。 在共同被法國殖民期間,越南當地的武裝力量就曾聯合寮國還有柬埔寨的武裝力量,共同形成一個聯邦式的武裝組織。
  • 洞悉越南的北南高速公路:連通兩大三角洲,相當於中國北京到廣州
    河內市是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的中心,芹苴市則是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的中心,因此越南的北南高速公路恰好是連通兩大三角洲,相當於中國北京到廣州的京港澳高速的京穗段。2020年3月,越南總理阮春福就尋找措施加快推進北南高速公路一些路段、美順-芹苴高速公路建設召開了會議。
  • 越南芹苴市的行政區劃:分成5個郡、4個縣,郡全部沿著湄公河
    本文介紹的是越南九龍江三角洲的最大城市:芹苴市的行政區劃。芹苴市也是越南九龍江三角洲地區的最大城市。九龍江三角洲也就是著名的湄公河,這個地區是越南八個地理大區最靠南的一個,此處的農業非常發達,但是大城市卻不多。
  • 歷史上越南為何一直對寮國與柬埔寨如此虎視眈眈?
    在共同被法國殖民期間,越南當地的武裝力量就曾聯合寮國還有柬埔寨的武裝力量,共同形成一個聯邦式的武裝組織。由於當時大家都是共同反對法國的殖民主義,因此對於越南的提議寮國和柬埔寨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認可,但是也並沒有否定。
  • 歷來野心勃勃,卻無法成為地區強國,中南半島的越南有啥意圖?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裡,有14個陸地鄰國,越南算其中一個。這個國家歷史上與我們中國有很深的淵源,甚至在近代史上也曾是患難與共的兄弟國家,但為何到現在卻與我們關係微妙?一切都是因為越南的野心!而越南對我們的情感也十分微妙,甚至根本不承認我們援助他們反抗法國殖民者,並且不少華裔在越南存在感很低,每次南海有任何風吹草動,越南便開始叫囂,這都是因為越南骨子裡膨脹的野心。越南的野心不得不承認,越南十分像中國,因為受著上千年的中華文明的影響,所以越南人也吃苦耐勞,勤勞勇敢。
  • 了解一下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平原,面積有4.4萬平方公裡,位於越南最南端和柬埔寨的東南,是越南地理最富饒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 高棉族(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介紹
    在建立過程中,新政府得到了全越南境內的多數反共主義者支持。1949年6月14日越南國正式成立,但仍留在法蘭西聯盟(fr: union française)內。1954年法國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失敗,被迫退出印度支那半島。經日內瓦會議(Hội nghị Geneva),北越(Bắc Việt)、南越(Nam Việt )、寮國(Lào)、柬埔寨(Campuchia)的獨立均得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