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做人太強,結局荒涼」,太要強的人往往難有幸福,謹記

2020-12-22 世本常態世本無常

王陽明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是南京吏部尚書。王陽明天生氣質特殊,5歲還不會說話,十二歲才正式就讀私塾。十三歲那年母親去世,對他的打擊甚大。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二十五歲再次落榜,二十八歲禮部會試非常出生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正式步入了仕途。

踏入仕途的王陽明,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先是被貶龍場。經歷了這次苦難考驗,期滿後的王陽明仕途也走上了正規,先是親自帶兵平定江西;三年後決戰鄱陽湖,平定寧王叛亂。

之後王陽明開始立院講學,創立了陽明學,又成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於孟子。王陽明的思想後流入日本,影響了明治維新。

王陽明的一生坎坷,卻取得了優秀的成績,還被後人所吹捧。王陽明曾說:「做人太強,結局荒涼」,太要強的人往往難有幸福,謹記

第一個原因:做人太強,到處得罪人。

一個人如果過於要強,那麼,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會遇到障礙。一個太要強的人,總是處處「得理不饒人」,人生路上,他們總是怕自己吃虧,在遇到和人有糾紛的時候,會想方設法地跳出來,不擇手段地為自己的利益站臺。這樣一來,他們就常常得罪人,到處樹敵,漸漸地,他們身邊就沒有了朋友。

從此以後,做人做事,他們很難得到大家的幫助,自然就難以獲得幸福和快樂的生活的了。所以,做人太強,往往會樹敵太多,從而到處得罪人,結局荒涼,我們一定要及時糾正自己的這個毛病,才能獲得更多的人脈啊。

第二個原因:做人太強,同事會嫌棄。

人活著,總要為了家人的幸福,去努力工作。在我們工作的範圍裡,良好的同事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每個人的性格,是各自不相同的,因此,懂得相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在和同事交往中,過於強硬,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我們總想自己說了算,那麼,這個過於要強的性格必然會給我們帶來想不到的麻煩。

一旦我們過於要強的性格得罪了一些人,那麼,這些人就會嫌棄我們,甚至可能會在背後結成一個小圈子,暗中對我們進行詆毀和打擊,到時,我們的結局就荒涼了。所以,做人太強,在單位中,即使自己工作能力突出,卻往往很難會擁有好人緣,這個原因,也要怪自己,我們一定要懂得就是改變這個不良的脾氣,才能融入到同事中,我們才能擁有快樂的工作時光,和美好幸福的未來啊。

第三個原因:做人太強,親友也怕你。

人活著,除了家人之外,良好的親情,也非常重要。在我們生活的圈子裡,一些遠親,一些近鄰,都是我們生活中難以避開的人情圈子。對於這樣的圈子,我們既然不可迴避,那麼,我們就要懂得適應。即使有些遠親近鄰對我們不是那麼地友好,甚至對我們還有些偏見,但是,這些人和我們卻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平時的和睦相處,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們在和這些親友的交往中,過於強勢,處處要擠佔他們的空間,甚至會想方設法地「我說了算」,那麼,我們就會成為這些親友厭惡的對象,最後,我們成為孤家寡人,難有幸福,結局荒涼。所以,做人太強,就連親友都會怕我們,我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這個臭毛病,才能更好地融入親友圈。

第四個原因:做人太強,婚姻易失敗。

人活著,夫妻關係,是最為重要的一種關係。夫妻兩人,從遇到起,其實就是成為血肉相融的人了。俗話說得好:「少時夫妻老來伴」,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才能更加明白這一句話的含義。如果夫妻兩人在相處的時候,過於要強,那麼,兩人勢必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常常吵架。其實,夫妻兩人,不管哪一方爭贏了,也都是算失敗者。

一旦兩個人的婚姻出現紅燈,甚至婚姻分散離崩,那麼,對子女,對家庭造成的傷害,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們也難免晚景悽涼。所以,做人太強,是良好婚姻關係的「絆腳石」,我們一定要懂得好好改改自己的這個太強的壞毛病,才能避免婚姻出現危機,而讓自己的家庭幸福,失去了溫度和方向啊。

從王陽明的4個觀點來分析,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打開視野和格局,還能讓我們領悟到不同的人生智慧。

王陽明的人物故事充滿了哲理啟發,每一句話都有很深刻的道理,都可以作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指明燈。

想要讀王陽明的,小編推薦大家讀一讀《傳習錄》。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對於《傳習錄》,萬不可做一場話說,也不可僅當一篇文字看。

另外一本就是《知行合一》,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讓讀者通過這些故事了解到一個風雲變幻的大明王朝。

王陽明心學影響的不只是中國,還有全世界。如果你還身處困境、迷茫,不妨看看王陽明,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難,都能在裡面找到應對之法。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謹記一句話:做事別太滿,做人別太絕
    謹記一句話:做事別太滿,做人別太絕在職場生活中,總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回過頭去想又好像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比如被公司調崗、降薪、離職,這些事情大多是很突然沒有預兆就那麼發生了。而且往往人事部門給你的解釋,雖然是那麼的不近人情,但你回過頭一想,好像自己也確實不能說出什麼反駁的理由來了,或者是你覺得已經沒有反駁的意義了,因為事已成定局,大多數的人也只有被動接受。
  • 做人難,難做人,世上最難的學問是做人!
    作者: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做人難,難做人,世上最難的學問,是做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做人太善,別人認為你好欺負。做人要行善,但是要看人。對於知恩圖報者,付出再多都值得。對於恩將仇報者,半點兒的善心都不要使出來。善良很昂貴,不是對誰都大方。過於大方的善良,就是沒有原則。
  • 王陽明:不爭,才是人生大智慧,男人慾成大器,要謹記「三不爭」
    人生太短,歲月太長。生活是公平的,要活出精彩,需要一顆奮進的心。以勤為本,以韌為基,儘自己的全力,求最好的結果,行動成就夢想,奮鬥成就人生。縱觀王陽明的一生,從天堂墮入地獄,起落無數,磨難不斷。但王陽明卻始終沒有自暴自棄,最終悟出警醒後人的王陽明心學。
  • 王陽明:「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面子都是別人給的,做人請低調
    人與人之間相處,尊重是互相的。做人不要太囂張,眼界放寬一點、心態放平一點,面子都是別人給的,做人低調是涵養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也沒有人會一直處在低谷,所以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鹹魚翻身」。
  • 「物極必反」,過於「太好」的4種人,往往命運多舛,難有福氣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人都是在遇見了各種各樣的磨難和麻煩後,才會變得更加輕鬆堅強,才會不斷的去完善自己,但是,有些時候,反而是不太完美的我們,才是更加真實的。老師說過,並不是成績優異,人格完美的人,才最有福氣,「物極必反」,過於」太好「的4種人,往往命運多舛,難有福氣。一.過於聰明的人:工過心計,聰明反被聰明誤「傻人有傻福,有時候過度聰明反而會害了自己。」——佚名過於聰明的人,想的太多,有時候反而會失去更多。
  • 費勇《做人》:心學是王陽明的靈魂,修煉內心,行事遵從內心
    我想不僅是因為姐姐們超高的顏值,還有姐姐們的風採,更有每個人的獨特做人魅力。這麼多的小姐姐大家最喜歡哪一個呢?我最喜歡萬茜小姐姐。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姐姐們在用餐的時候,金莎說:「我怕麻煩,誰能給我剝蝦。」萬茜很自然的給金莎剝蝦,還給她餵蝦。金莎說:「太幸福了,兩位美女給我剝蝦吃!對,我覺得很多男人會羨慕我。」
  • 王陽明勸世良言:做人不能太單純,懂點套路,做個圓滑的老實人!
    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只能靠自己。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夢想,但如果其中一個不斷攪擾著你,剩下的就僅僅是行動了。只有品味了痛苦,才能珍視曾經忽略的快樂;只有領略了平凡,才會收藏當初丟棄的幸福。相信有很多的人從小的教育就是要做一個單純善良、腳踏實地的老實人。
  • 一個日本人,創造6萬億日元,王陽明心法《做人》:揭示成功之道
    「真正有信仰的人,把一生都當做了自我完善的修行。」——《做人》稻盛和夫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不僅是多部暢銷書的作者,更是一位著名企業家,他創辦的兩家公司都進了世界500強,銷售額超過了六萬億日元。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在這2件事上很低調,多數人不知
    王陽明說過,一個人,具備這兩種低調做人的「心計」,也是內心強大的表現。心計一、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心態上很「低調」王陽明說:「萬緣脫去心無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覺得生活太辛苦,就開始羨慕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人生活。
  • 做人千萬不要太鋒芒畢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喜歡事事出風頭,處處表現自己。如果一個人表現的太過於鋒芒畢露的話,也難免會惹人討厭。所以做人做事,要懂得學會低調,這樣才會對你的人生和成長有進步。有很多的人,雖然你覺得自己有能力或者有關係什麼的,但也沒有必要太過於鋒芒畢露,不然就會傷人也傷己。俗話說,「槍打出頭鳥」。鋒芒太露,會讓人感覺你太自以為是了,對你就會產生反感,嚴重一點就有可能引起別人強烈的不適。同時,也會讓其他朋友產生嫉妒,然而給你的成長製造障礙。
  • 王陽明:能克己,知進退,是人生最難的修行!
    王陽明說:「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處。」王陽明心學教導我們「此心不動」,但不能被這一切所左右。像真君子一樣,鼓勵我「無入而不自得」,這也絕不是容易達成的精神領域。為了「此心不動」,不僅自己具有先天性強的定力,而且必須通過後天不斷的練習來強化心靈。有人說人生有兩個悲劇:一是我們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我們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接近幸福,我們就會幸福,即使幸福在進行,也還在遭受失敗。
  • 做人不能功利心太強
    現實中,為什麼很多人做事情總是做不好,總是半途而廢?其實只有這一個原因,那就是功利心太強。做任何一件事,你的初心和目標都不能變,如果你總是考慮的太利益化,那麼你也就丟掉了你最初的想法。在這個社會中,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 王陽明:人在得意之時,在這3種人面前也要「低調」,很有道理
    用現代哲學話語來說,就是指人的「精神世界」「自我意識」。生活就是一場羨慕嫉妒恨,《紅樓夢》中有一句話說: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低調謙虛,一時得意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甚至瞧不起別人,貶低別人,往往就會為自己帶來煩惱和麻煩。
  • 《做人》王陽明心學解讀:做好3件事,就是一生
    談起王陽明,總是不免感慨,12歲就確立志向的人,平定江西,平定叛亂,立院講學,造就了後世眼中不凡的一生,他的心學更是成為當時主流學說之一,被後人傳頌、研究。談起做人,我們總是有很多種解讀,那麼對於會做人,也有了不同的解讀。何炅會做人,人緣很好,處事得當;蔡康永會做人,情商極高,說話有道;黃渤會做人,謙卑有序,幽默風趣。
  • 太偏激的人,生活往往不幸福.
    公眾號:yangguang99buxiu 看到最近各種抵制美貨日貨、鼓動戰爭的低端憤青做法,我的腦海跳出來的第一句話是:太偏激的人,生活往往不幸福。 記得幾年前的抵制日貨風潮,有一批熱血國人上街遊行,打砸日系車的人,風風火火、熱熱鬧鬧,諷刺地是親見隊伍中有人拿著尼康相機記錄這一切,諷刺嗎?當時我就呵呵噠了。 那段時間,有一位警察跟我說,他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休息了,平時上班,周末陪同遊行,苦不堪言。
  • 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可能是犯了這4個忌諱
    在股市有一句話叫「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這意味著,只要選對了時候,即使股盲也能賺到錢,可見,抓住機遇的重要性。人生有3次最不能錯過的機會,第一次一般出現在20歲左右,而這時,往往因為太年輕而不能抓住。
  • 人與人的交往:目標感一定要強,但目的性一定不要太強
    目的性太強的人 可真讓人反感 文/ 02 跟做人做事太急功近利的人打交道,你不會太生氣,卻會產生失望情緒,繼而對這類人敬而遠之。 他們只關注自己的利益是不是能馬上得到實現,根本不關注自己的言論是否會影響到別人的心情。 有意思的是,他們這麼做,往往自己也賺不到什麼錢。
  • 職場被人排擠,不是因為你能力強:王陽明的這3句話,解釋很透亮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對手的才學,王陽明告訴我們,被排擠,不一定是能力強,也有可能是以下3點原因:1、能力不在強,而在變通王陽明曾對他最喜愛的弟子徐愛說過一段話:「聖賢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身上往往會有三個特徵,一眼便能識破
    每個人身邊都或多或多或少的藏著一些心術不正的人,他們心計深不可測,精於算計,通過損害他人來獲取利益。他們往往隱蔽性高,常人往往難以識別區分。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寫道:「心術不正之人,往往相由心生,一眼就能識破。」
  • 「人太狂妄,必有禍患」:做人再有本事,也別觸犯這四個人,有理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原是很有本事的人,但是卻因為自己過於狂妄,不知好歹,有意無意地觸犯了一些人,結果給自己帶來了禍患,甚至是滅頂之災。所以,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人太狂妄,必有禍患」,做人再有本事,也別觸犯這四個人。那麼,老人家所說這四個不要觸犯的人,究竟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