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怎能不去夫子廟?從「烏衣巷口夕陽斜」到「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老南京的韻味在這裡沉澱千年。11月23日,一部重新修訂的關於夫子廟的地方性立法——《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涉及到以夫子廟為核心、「十裡秦淮」為軸線的大片歷史街區,以及朝天宮、熙南裡等「最南京」的區域。
傳承保護好:從非遺特色到老字號都有政府保護
《條例》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放在首要地位,加大保護力度,被列入保護對象的不僅包括街區內的名勝資源、古樹名木,也包括中國古琴藝術·金陵琴派、南京剪紙、秦淮燈會、南京白局、夫子廟小吃製作技藝、烙畫、繩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歷史地名、歷史掌故等等。
設立風景名勝區保護資金,將用於對風貌建築的保護、修繕;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比如開辦展示場所、傳習所、工作坊、大師 工作室等;開展傳統曲藝、民間手工藝、民俗文化等研究、表演和展示活動;還包括文化藝術作品創作,開辦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圖書館、紀念館、國學館、科普館等文化展館等等。
文旅深度融合:開發「秦淮小吃」,鼓勵發展體驗式民宿
保護性利用也是更好的傳承與發揚。《條例》注重促進老街區的改造升級和消費創新,明確重點發展博物館展覽、觀光旅遊、娛樂 休閒、民宿民居、餐飲購物等文化產業和旅遊配套服務,鼓勵在保持建築原有格局和風貌基礎上,提供體驗式居住、特色手工、展示陳列、旅遊體驗等服務。立法還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支持力度,發展文化和旅遊相結合的創意產業;統籌規劃、建設、改造小餐飲集中場所和街區,保護註冊「秦淮小吃」集體商標和規範小吃產業,挖掘小吃文化內涵、發展夜間經濟等。
提升旅遊品質:劃出禁菸、禁釣區,停車、遊覽更智能
舒適的遊玩體驗,離不開現代化的管理和科技化的手段。如何打造具有鮮明「美麗古都」特徵的城市名片?南京以立法為手段,推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建設集旅遊觀光、美食購物、休閒體驗、科普教育、節慶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型風景名勝區。
在提升景區品質方面,規定了劃定禁菸、禁釣區域等措施,強調風景區禁止高亮度照明,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舒適的遊覽環境;在提升服務質量方面,不僅規定市區兩級政府應當完善通達風景名勝區的路標路牌、交通標識和指示系統,保障交通樞紐、地標性商業、文體旅遊設施之間交通指示清晰明確,還要求通過加強智慧景區建設,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做好客流疏導、智慧停車等景區管理工作,提高旅遊服務標準化、智能化水平。此外,風景名勝區內的新建管線還應當採用隱蔽方式敷設,既有公用設施架空線應當逐步轉入地下。商業方面,鼓勵設立退稅免稅商店,讓遊客享受到更加完善、國際化的旅遊服務。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圖片攝影:宋嶠
校對 蘇雲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