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南京夫子廟:源溯太學,秦淮伴豔(上)

2021-02-23 芷蘭齋

有關南京的儒學史,宋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八《儒學志》中有「前代學校興廢」一篇,此文從晉建武元年十一月講起,稱當時的徵南軍司戴邈上疏,講到了自喪亂以來,教育制度被廢,致使社會道德淪喪。而今朝廷定都於建業,故應當重開崇儒之風,以便修正人們的行為道德準則,於是「元帝從之,始立太學」。

太興三年,皇太子到太學舉辦釋奠禮:「鹹康三年,國子祭酒袁瑰、太常馮懷,以江左寢安,請興學校。帝從之,立太學於秦淮水南廢丹陽郡城東南,徵集生徒。而士夫習尚老莊,儒術終不振。太元十年,尚書令謝石請復興國學於太廟之南。」(《景定建康志》)

國子祭酒袁瑰等人看到江南地區長期平安無事,於是提議開辦學校,皇帝同意了他們的建議,而後在秦淮河畔設立太學。但那時社會崇尚老莊之風,儒學還未完全振興,於是在太元十年,在太廟之南又創建國學。到元嘉十五年,南京一地又分別創立了儒學、玄學、史學和文學。

以上所載乃是宋之前的情況,關於宋代的狀況,《景定建康志》中專有「本朝興崇府學」一篇,該篇有如下簡述:「雍熙中有文宣王廟,在府西北三裡冶城故基。天聖七年,丞相張公士遜出為太守,奏徙廟於浮橋東北,建府學,給田十頃,賜書一監。景祐中,陳公執中又徙於府治之東南,即今學基,建炎兵毀。紹興九年,葉公夢得更造學,援西京例,奏增置教官一員。淳熙四年,劉公珙重修。慶元二年,張公杓建閣以奉御書,閣下為『議道堂』,稍重釋奠禮儀,儲典籍,增既廩,文風大振。淳祐初年,別公之傑增修學宇。六年,趙公以夫即命教堂更名『明德』,增造兩廊,以安從祀。十年,吳公淵列祠先賢,增學廩,創義莊。寶祐中,馬公光祖興學校,舉孝廉,集周漢以來名賢祠而祠之,士氣興焉。」

雍熙年間,在冶城創建文廟,後來文廟又遷徙到浮橋的東北,同時在文廟旁建起府學,此後又幾經變遷,但以紹興年間葉夢得對該廟學的復興作用較大。廟學復建之後,葉夢得寫過一篇《府學記》,他在該記中引經據典,談到了文教的重要性,而後稱:「建康領江左八州之地,於東南為大都會,異時文獻,甲於它方。舊有學在州之巽隅,更罹兵火,城郭鞠為丘墟,獨學宮巋然僅存。頹垣敗壁,毀壓相藉,生徒奔散,博士倚席不講。紹興二年,某始以安撫大使分鎮。時自淮以北,裂為盜區,蜂屯豕突,鼙鼓相聞,蓋欲葺而未暇。後七年,大駕還錢塘,詔以建康為留都,蒙恩復畀居守視事之。明年,輯寧荒殘,流亡稍復,民益安業,於是喟然曰:『可以有事於學矣。』乃命其屬,因舊址盡徹而新之。」

葉夢得講到了建康在南方的重要地理位置,而後談到它在文治方面的巨大影響,但那時因為金兵的戰火,使得當地的府廟之學已經成了殘垣斷壁。紹興二年,葉夢得作為安撫大使前往南京任職,當時戰爭仍頻,強盜四起,根本來不及搞文化建設。幾年之後,皇帝改杭州為臨安,同時下詔將建康定為留都,命葉夢得掌管建康。葉夢得採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而後修復廟學。

對於廟學的建造情況,葉夢得在《府學記》中簡述說:「起己未孟冬,訖庚申仲春,凡五月,為屋百二十有五間,南向以面秦淮,增斥講肄,列置齋廬,高明爽塏,固有加於前。不侈不陋,不及庖圊,罔不畢具。」

僅用五個多月的時間,葉夢得就組織人建起了125間房屋,所建廟學就在秦淮河邊。

對於葉夢得開辦廟學的功勞,當時有不少文章中提及,比如宋遊九言在《御書閣記》中說:「建康學宮舊在西北隅,景佑初元陳恭公執中徙今地,建炎蕩於胡寇。紹興九年,資政殿學士葉公夢得復新之,規摹略備,獨累朝御書緘藏夫子殿中,嚴奉猶闕。」

建康廟學原處在城的西北角,到景祐初年遷到了秦淮河邊。建炎中,被金兵燒毀。紹興九年,葉夢得在原址復建。宋章汝揖在《修學記》中亦稱:「建康學故在府之西北隅,景祐元年,天章閣待制陳公執中重建茲地,中厄兵燼。紹興九年,左丞葉公夢得實新之,距今裁四十年而椽棟陊橈,瓦飄壁摧,殆無以尊聖祀,宏教基者。」

章汝揖撰寫《修學記》的時間是淳熙五年六月,其稱紹興九年葉夢得重新修建廟學至今已有四十年,因為風吹日曬,又有些破敗了。於是:「淳熙二年,今觀文殿學士建安劉公珙來鎮茲土,謁奠之,始視學圮陋,心拳拳焉。時適以旱告,公視飢由已,惟荒政是力。既民被實惠,若更生,則凡所以教民者,次第修舉,以春秋釋奠。所以事先聖先師者,率不終敬,公己事益虔,必視徹乃退以明道。先生實傳孔孟之統,而仁民愛物之政,著於為上元簿。時乃祠之學宮,以示尊尚。民有與猶子訟至庭者,公佔辭自責,剖析天理,民至感以泣,爭心兩絕,由是家傳戶誦,閭閻興輯睦之風。」

劉珙知建康府,他視察廟學時看到房屋破敗,欲將其修繕,但可惜趕上旱災,使其無力修之。但災情緩解後,劉珙繼續抓文治建設:「公一日詣學,顧謂文學掾汝楫黼曰:學宇之弊若此,葺其時乎。乃捐公帑三百萬,命知上元縣薛、裴董其役、學亦傾積歲所儲得錢百三十餘萬,以佐費僦工市材,易壂之,圮腐而峻整之,飾象之,黓晻而採章之,堂廡齋廬、廩廟庖湢,弊者修,壞者創,計以堅久,不為苟美。寢處所須,凡用嚴具。以淳熙五年二月戊寅始事,四月晦日訖功。」

某天,劉珙到廟學跟張汝揖商量修建廟學之事,劉珙先拿出了一筆錢,經過一番建設,終於又使得廟學煥然一新。然宋末元初的戰爭又使建康廟學被毀。蒙古人奪得天下後,元朝廷下令恢復各地廟學,元盧摯在《集慶路孔子廟碑》中說:「上元年,詔以興學作士,為王政先務。申飭郡縣甚至。二年秋八月,建康孔子廟成。」

元末戰爭時,該文廟又毀於戰火。明洪武十五年,皇帝下詔「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左廟右學」(嘉慶《新修江寧府志》)此後在景泰 、成化、弘治、正德等年,該文廟一直得到修葺。到清初時:「國朝改為府學,改彝倫堂為明倫堂。設四齋,門坊、殿廡悉仍舊。」(同治《上江兩縣誌》)

對於在清代時的維修狀況,乾隆版《江寧新縣誌》中簡述說:「康熙五十四年,布政司張公聖佐重修尊經閣。五十八年,按察使李公馥重修文廟及青雲樓。順治九年,恭貯欽命禮部所頒臥碑,康熙四十一年,頒御製訓飭士子文,康熙四十三年,頒御製平定朔漠告成太學碑,雍正三年,頒御製平定青海碑。」

此後的南京文廟又幾毀幾建,也許是為了與復建於冶山的江寧府文廟區分,處在秦淮河邊的文廟被當地人稱為夫子廟。因為江南貢院位於夫子廟旁邊,故這裡的熱鬧程度遠超新建的江寧府廟。再加上夫子廟前的秦淮河乃是歌妓集中之地,故使得夫子廟周圍熱鬧非凡。

晚清時取消科舉,前往夫子廟朝聖的文人就變得很少了,但那裡依然是人們遊覽獵豔之地。比如1936年7月出版的《興業郵乘》第四十七期上刊發了吳申淇所撰《閒話夫子廟》一文,此文稱:「凡是到過南京的人,恐怕沒有不知道這麼一個夫子廟的。南京的夫子廟,正如北平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玄妙觀,倷伲故鄉無錫的崇安寺一樣,是個熱鬧的場所,大眾娛樂的所在。」

民國年間,夫子廟成為了大眾娛樂場所,吳申淇在文中談到其他地方的孔廟都是莊嚴肅穆,他記得在故鄉讀書時每天上學路過孔廟時,總看到那塊「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的告示碑,雖然說到民國時已經沒有人遵守這個規矩,但即使頑皮的孩子走到文廟周圍時,也會變得肅穆起來:「而南京的夫子廟,可不然,現在是完全已經給嘈雜喧鬧、惡濁骯髒的空氣包圍了,一些也沒有尊嚴的氣象。這裡的視聽言行,都不是合於『禮』的,這裡也絕不會有人來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如果要有些背得出四書五經的迂儒,到這裡來瞻仰瞻仰,那是會給他們一個大失所望的。」

這真是一種奇特的現象,江南貢院的關閉,絲毫沒有影響到夫子廟一帶的繁榮景象,但是夫子廟本身卻少有人涉足了。方繼之在《新都遊覽指南》中說:「夫子廟,在秦淮河北岸。廟西南向,與他邑文廟仿佛,荒蕪零落,蓋已無人涉足其間。但廟前及左右一帶,百戲雜陳,茶寮酒市,鱗次櫛此,實為南京遊樂之中心點,每日午後,遊人麇集。」

當然秦淮河畔歌妓的繁榮乃是有其歷史原因,方繼之在該書中說:「當六朝之際,多風流韻事,遂為千古所豔稱。」這種繁榮景象到明初仍是如此,劉辰在《國初事跡》中說:「明太祖設富樂院於乾道橋,以大火復移武定橋。又以各處將官妓飲生事,盡起妓女赴京入院。」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洪秀全全面禁娼,同時燒掉孔廟。曾國藩攻下南京後,恢復了府廟一帶歌妓繁榮的狀況。在民國年間,相關部門清理了夫子廟一帶的歌妓,但也有人認為不必如此,比如吳申淇在文中說:「走過文德橋,似乎踏進了特殊的區域、神秘的地帶,許多大街小巷,都是這幾年禁娼的成績。夫子廟所以名譽壞透,一提起到夫子廟去,就覺得應該避諱,也都是為了這點。其實『食色性也』,跟聖之時者的孔老夫子的主張,原不違背;況且南京有這麼一大批靠薪水吃飯的獨身漢,因為養不起老婆,通融暫欠,也是人情之常。但政府則力行禁娼,人民則一提起夫子廟,便避之若浼,捨本逐末,真有些莫名其妙。」

可能有這樣心態的人不在少數,故南京夫子廟周圍的妓女禁而不止。對於夫子廟周圍的妓女的清理問題,直到南京解放後,南京市公安局方予以徹底性解決。高福真在《建國後南京夫子廟的妓女改造》一文中說:「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後,南京市公安局開始著手消除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各種社會渣滓,消除汙染社會空氣的煙、賭、娼妓。」

相關焦點

  • 秦淮名勝——南京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為是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中國四大文廟之一。走過「古秦淮」的牌樓,穿過一段商業街(貢院街),就來到了南京夫子廟。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鹹康三年(337年),以「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到了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移東晉學宮於秦淮河北,並在學宮之前建廟祭奉孔夫子。現在的夫子廟就是在秦淮河的北岸,是一組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的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 1945年南京老照片:五孔九龍橋、夫子廟小吃攤、雞籠山上雞鳴寺
    上世紀40年代初,玄武湖公園還不是如今的模樣。那時的玄武湖岸邊楊柳依依,不時有幾艘小船划過。南京(五孔)九龍石橋,為一座橫跨秦淮河的南北向無鉸五孔石拱橋,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九龍石位置在東水關之側,跨越秦淮河南北兩岸;此橋建於明初時期。
  • 南京夫子廟1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 擦亮「十裡秦淮」金名片,南京為夫子廟景區立法
    到南京怎能不去夫子廟?從「烏衣巷口夕陽斜」到「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老南京的韻味在這裡沉澱千年。11月23日,一部重新修訂的關於夫子廟的地方性立法——《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涉及到以夫子廟為核心、「十裡秦淮」為軸線的大片歷史街區,以及朝天宮、熙南裡等「最南京」的區域。
  • 打卡南京夫子廟,景色美不勝收,卻沒了昔日的熙熙攘攘
    南京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城市,也是我國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提起南京的旅遊景點,南京夫子廟那得榜上有名。夫子廟是古時候用來祭祀、考試和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地方,南京夫子廟實際上有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自古以來就匯集無數的文人墨客在此處吟詩作賦,更有許多富商在秦淮風光帶開店營生。
  • 夫子廟最貴的「秦淮小吃」,本地人去的不多,卻深受外地人喜愛?
    大家好我是吹夢,說起南京,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夫子廟,畢竟夫子廟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有一種不去夫子廟,就好像沒有到過南京一樣。但是,夫子廟真的可以說是秦淮風光帶的精華。1985年,南京市市政府斥資修復夫子廟,完善夫子廟古建築群,並將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等都改造成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可以說夫子廟重現了明清時期的百姓生活,今天我們不提夫子廟的風景,只談夫子廟的「秦淮小吃」,畢竟無論去哪裡旅遊,只有先吃飽,才有力氣去壓馬路!
  • 南京夫子廟各收費景點免費開放日定了!今日開始預約!
    夫子廟展覽館(大成殿)、王謝古居展覽館、李香君故居陳列館需要提前進行網上預約,詳情請看:  #Part 01   以上三個景點實行限流措施,並開通實名預約通道。可關注「南京夫子廟」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導覽——線上預約」板塊進行預約。(須提前進行預約,請正確選擇出遊時段,以免耽誤行程)。
  • 文藝哥打卡南京夫子廟秦淮河,真不愧六朝煙月之地,金粉薈萃之所
    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秦淮河有南北兩源,北源句容河發源於句容市寶華山南麓,南源溧水河發源於南京市溧水區東廬山,兩河在南京市江寧區方山埭西北村匯合成秦淮河幹流,繞過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門上坊門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由東向西橫貫南京主城,南部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 夜遊夫子廟大成殿
    我離開夫子廟不第3天,就接到公告,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管委會所屬的各景點、公園、博物館等實施閉園閉館,秦淮河遊船停運,原定所有的春節活動取消,包括每年讓南京人驕傲的「秦淮燈會」。    上圖是網友在夫子廟景區封閉式古秦淮大牌坊拍的街景,與我年前拍攝的是同一景點,新春快樂幾個大字仍然高懸在那裡。短短的幾天時間現在街景已經面目全非,完全是人去樓空。
  • 南京| 這可能是最全的南京自由行攻略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歷經滄桑,幾番興廢,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國四大文廟之一,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夫子廟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李香君故居 】:媚香樓又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樓,是為紀念李香君而建。內有秦淮八豔史料館。
  • 把秦淮燈會搬進室內,南京人的「超級文和友」什麼樣?
    繼長沙、北京和長春之後,南京也將落地第一個沉浸式商業綜合體。秦淮·戲院裡,是由江蘇夢加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和秦淮文旅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沉浸式商旅文綜合體,一經曝光便收穫多方好評,成為夫子廟的地標性品牌。相對於盒子式購物中心,植入了沉浸式策略的秦淮·戲院裡,更能體現出老南京夫子廟的底色與氣質。
  • 古城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
    泛舟秦淮,您不僅可以得到全程免費導遊講解,更可以飽覽沿岸的名人故居、歷史遺蹟、著名橋梁、江南名園、秦淮燈彩等四十餘處景點和景觀,聆聽導遊為您道來的歷史典故、軼聞趣事。如今 「乘畫舫、遊秦淮」成了遊客來南京首選活動。沒到夫子廟乘畫舫遊秦淮,就等於沒到過南京。
  • 莊子 攝影作品集(二十二)《南京印象1》
    南京印象 先來到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轉轉,偶遇無相城~網紅打卡地哦~ 科舉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學宮東側,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已開放的部分場館包括博物館地下三層,地面上明遠樓、至公堂、號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閣等,含11個展廳,是中國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館。
  • 秦淮有戲·夫子廟沉浸式體驗演出帶你「夢回...
    由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支持,南京華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策劃執行的秦淮有戲·夫子廟大型沉浸式體驗項目將於
  • 【賞梅花之王贈南京板鴨】3月4-5日:梅花山+明孝陵+夫子廟秦淮河+洪澤湖+恩來故居2日
    第二天;上午遊覽梅花山,她位於中山陵西南,明孝陵正南。每年春季,南京都會舉行南京國際梅花節,南京梅花節享譽中外。 南京梅花山是南京東郊紫金山一座小山丘,山上遍植梅花,因此得名。佔地400餘畝,有230個品種,13000餘株梅樹,為四大梅園之一,每年春季舉辦有「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梅花山以及山下的「萬株梅園」佔地1533餘畝,有近400個品種,13000餘株梅樹,有「梅花世界」之稱,以品種奇特著稱,為四大梅園之首。
  • 世界文學之都的「秦淮文脈」
    東水關牌坊上有一副楹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地;痴色痴聲痴夢痴情,幾輩痴人。」朱元璋的聯句貼切地概括了秦淮山水人文,寫得極有水平。清初時,家住老門東的李漁寫了《笠翁對韻》一書,成為歷史上第一部楹聯創作指南。如今,秦淮河邊的夫子廟、老門東、白鷺洲、桃葉渡、瞻園、愚園等所有景區景點,處處懸掛楹聯。明代及今,春節期間秦淮人還家家貼上春聯,秦淮楹聯之盛可想而知。
  • 二更鄒琦:很多人提到南京,首先就想到夫子廟
    揚子晚報訊(實習生 陳星宇 記者 張可)6月23日晚在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舉行的《槳聲燈影裡的「大咖故事薈」》第二季,將有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界專家與學者參與其中,他們中既有擅長打造爆款視頻的製片人
  • 花燈映笑靨 南京秦淮燈會「滿血回歸」
    3月15日下午5點半,第34屆中國·秦淮燈會重啟儀式在夫子廟大成殿廣場舉行。秦淮燈會各展區再度點亮花燈,打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也為南京人補上每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儀式感」。《秦淮區「戰疫情」促消費六項舉措》現場發布,各展區燈組將持續到5月31日。
  • 南京:總統府景區一票難求 夫子廟30萬人打卡
    線上提前預約輕鬆暢玩】   總統府是南京最熱門的景區之一。  【南京夫子廟景區5天30萬人打卡 秦淮小吃讓人饞】   夫子廟也是來南京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從10月1日到現在為止,南京夫子廟景區已經累計接待遊客超過了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