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訊 「所有女生,你們的魔鬼來咯~」「距離千年老店,只差八百年!」「皇家的感覺,太子才能享有!」…… 近日,山東濟南一位80後博士副縣長火了!視頻中,他正賣力的銷售家鄉美食——商河皇家扒雞。在商河,這是第二位成為網紅的副縣長了。在此之前,該縣的另一位副縣長陳曉東也曾因做直播火遍全國。全國各地做直播的縣長很多,為何商河能火了兩位?大眾網·海報新聞進行了獨家調查。
一個縣倆「網紅縣長」走紅全國
背後是全縣17位幹部直播當「店小二」
「所有女生,你們的魔鬼來咯~」「距離千年老店,只差八百年!」「皇家的感覺,太子才能享有!」…… 近日,商河80後博士副縣長吃扒雞的視頻火了。
而早在2019年1月10日,商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曉東以 「店小二」的身份親自試水,走進直播間,一邊喊網友寶寶,一邊為當地農特產品代言。整場直播活動粉絲觀看量達到82萬人,這讓商河縣這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著實在網上火了一把,被網友稱為「東東縣長」,各大媒體也報導了這位網紅縣長。這一火,也讓商河的領導幹部感受到了做網絡直播的魅力。
在記者採訪中,兩位縣長都曾向記者介紹,為了利用網絡把商河的好產品推出去,商河縣有17位領導走進直播間,從縣長到鎮黨委書記,從鎮長到村長到農民。
「鄭路西瓜採摘節縣長駕到」、「孫集鎮扶貧公益專場的鎮長站臺」、「濟南促銷費活動直播現場」、「村長來了」......直播就像是一根接力棒,在商河的幹部間傳遞著。放下身子、放下架子,甘當商河的「店小二」,粉絲們也為商河這些萌萌的直播幹部們點讚。
「能把商河產品賣出去,大家不介意『網紅標籤』」商河80後網紅博士縣長王帥告訴記者,和「網紅」身份比起來,他們更重視的是能利用網際網路、新媒體、新手段宣傳商河,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通過幹部直播,直接銷售了200餘萬元,間接帶動銷售超1000萬元,累計觀看人次超過350萬人,多肉、扒雞、野雞蛋等產品網上銷量增長3倍以上,扒雞直播銷售4萬隻,多肉60萬株。2019年1-11月份,全縣網絡零售額5.4億元,同比增長13%。商河直播贏得全國多家媒體報導。
最大的網紅老大爺70多歲
除「網紅官員」,當地更重視培養「網紅達人」
在山東商河,由於「網紅縣長」的出現,興起了「網紅熱」。
除了「網紅官員」,商河縣更加注重對「網紅達人」的培養。
70來歲的老大爺、初中沒畢業的農民、銀行職工、開網店的小商小販,村裡的漂亮或帥氣的「村花」「村草」…… 一向樸實、羞澀的村民,也嘗試開始做起了直播賣貨。
「現在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有了170多人的網紅團隊。」在今年5月份,大眾網·海報新聞採訪「網紅縣長」陳曉東時,他介紹,當地已專門啟動了農村網紅招募活動,已招募了兩批,在這些網紅中,有的人的粉絲已經超過10萬人。
「門檻極低,只要有手機,在田間地頭,都可以播。」陳曉東說,這批網紅中,有很多人就在地頭上播、在大棚裡播,收穫的粉絲都非常多,賣得非常火。
為什麼呢?在田間地頭直播,有真實場景,隨時可以拿貨,網友看了非常踏實,放心。
新走紅的網紅縣長王帥則表示,商河推進了電商服務體系建設。先後引入村淘、京東、蘇寧、郵政等電商平臺,還將直播活動、人才培育、產品網銷等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工作,以「獎分制」鼓勵各鎮參與直播活動、銷售當地農特產品、培育孵化「網紅達人」。
「縣長都當網紅了,我也想再奮鬥一下,他是我的偶像。」在商河一家多肉基地,一位曾在銀行工作過的網紅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商河已在全縣啟動「網紅村播」招募活動,共舉辦村播專題培訓6場,培育孵化村播達人44人,培訓人數超過100人。共開通直播帳號52個,湧現出「村播小凱」等優秀主播,當地李碩德包辦全鎮農特產,年銷售300多萬元;「鄉野小帥」組建了10人直播團隊。
對於這批人才,商河不但加強培訓,提供專業的直播技巧培訓。還為他們組織、準備網貨。
如今,商河縣早已成為山東淘寶直播「村播計劃」第一批試點縣。有了自己的「網紅產品」,有了自己的「網紅達人」,更是有了一批以人民為中心的「網紅幹部」,「村播計劃」讓商河縣成為了「網紅縣」。
電商直播給商河帶來的不單單銷量和知名度,更讓商河從電商直播中找到了商河電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直播與鄉村振興的契合點。
皇家扒雞!太子才能享有?
產品熱銷全國,「網紅縣」這樣講故事
「酒香也怕巷子深,商河有很多好產品,我拍這個視頻就是讓皇家扒雞等好產品走出商河,飄向全國。」80後博士網紅縣長王帥說。
商河網紅縣長和網紅達人的走紅,離不開強有力的產品支撐,商河雖然是農業大縣,農特產品豐富,但能稱得上「網貨」的產品卻很少。挖掘產品,講好商河故事,成為首要任務。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和梳理,「直播產品池」裡的產品達到42種,從1月-12月,每個季節都有可以網銷的產品。孫集鎮的「黃皮金瓜」被重新貼上了新標籤,與綠皮西瓜一起被定義為「金童玉女」在直播間首次亮相。
據介紹,直播過程中很多粉絲對這對「金童玉女」熱議,紛紛想嘗一下不一樣的西瓜,原本只能通過採摘賣出去的西瓜,賣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種植基地通過直播等宣傳手段,增收近萬元。
懷仁鎮的紅薯產業是懷仁鎮藉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打造的特色紅薯種植基地。今年第一茬「沙窩地瓜」上線直播,2個小時線上觀眾達15萬人次,銷售2800餘單,一萬五千斤地瓜全部售罄,「懷仁味道」通過直播賣向了全國各地,產品在各大市場供不應求,一畝地收益高達6000元。
除此之外,商河多肉、白橋大蒜、孫集果蔬、少得利火燒、豆腐皮、皇家扒雞、秋葵、梨、老粗布等近20個品種通過直播方式上線銷售,不僅僅賣出了商河的知名度,也賣出了商河的產業、旅遊和文化。
兩位網紅縣長的反思
銷售火爆背後是缺貨、物流、包裝待創新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兩位「網紅縣長」在重視通過網絡帶來的銷量之外,更重視的是當地產品的銷售和下一步發展。他們一致認為,直播帶來了巨大的紅利,也帶來了很多「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為商河設計了更深入發展是計劃。
珍珠紅西瓜直播過後持續火爆、博洋甜瓜一場直播幾近售空、豆腐皮售出500單後因物流問題廠家叫停、商河葡萄因包裝問題遲遲不能上線等等,這些從不同層面反映出了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商河的產業需要提檔升級。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少得利火燒是商河百年老字號,產品深受線下消費者喜愛,但淘寶店鋪一直不溫不火。通過直播活動與粉絲反饋發現,產品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包裝過於傳統,缺乏購買慾望。少得利的負責人表示,以前總是在產品的質量和技術上用工,現在看來產品更需要「網際網路思維」。
據介紹,直播之初,商河的傳統工藝產品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如今,在商河縣政府的支持下,基地考慮擴大種植規模,廠家需要將產品變成網貨,快遞物流要在冷鏈上發力等等,這些問題將倒逼著商河的「產業革命」。
記者調查了解到,為了提高包裝水平,商河舉辦首屆電商產品包裝創意設計大賽。邀請山東六所高校208名學生及部分設計企業參與大賽,徵集作品共計258件。設計作品涉及商河工藝品、特色產品、生鮮產品三個品類,涵蓋商河老粗布、大蒜、糖酥火燒、豆腐皮、薄荷糖、梨等14個產品,有效提高了商河產品品牌形象,也贏得了更多網友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