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的一紙限薪令

2020-12-01 柳叔聊財經

有一個非常奇葩的新聞直接毀我三觀,咱們某協會出臺了一個限薪方案,什麼俱樂部單賽季開支不超過6個億,本土球員年薪不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外援合計不超過1000萬歐元,國內單個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也不能超過稅前300萬歐元,我的酒量差,直接就醉倒在地。

第一,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反映的是供需的結果,有土豪願意出錢,有人願意拿,你情我願的幹啥要拆散人家。雖說中超水平不咋地,但有人願意出現支持,就表示他有商業價值對不對?即使現在薪資有泡沫,拉長時間自然也會回歸價值。

第二,球員的薪資難道是協會出的嗎?俱樂部有自己的股東,有自己的資金來源,他們願意給球員多少錢,這是他們的自由,賺了虧了,俱樂部自己會算帳。

就好比一個老師非得逼著家長說不給孩子穿鞋,這沒道理嘛!那你是不是還得要在每個俱樂部安排個財務人員?

第三,也是我看不慣的,什麼本地球員限制是多少,外籍球員限制是多少?這種出發點本身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對本地球員的一種歧視,為什麼不是同一個標準?這不自信的內心是油然而生。

說實話,我其實就是一個純粹的足球盲,我也相信限薪政策一定是有道理的,但是評估這個限薪的政策是否合理,關鍵是要看協會它的目標是什麼?目標明確了,那麼評估依據就清晰了。

如果是為了振興中國足球,我覺得限薪這沒啥道理。如果一定要說有,我覺得是不是精力放錯地方了?

改革開放40多年了,市場經濟推動了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政策是培育市場最重要的土壤,所以我噴歸噴,真心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健康發展,早日出現我們自己的馬拉度納

相關焦點

  • 反對中國足協限薪令的理由
    這幾天球迷們熱炒中國足球大概率的限薪令你中國足協一句扣三分,就完了?!你把國家的財務制度、稅收制度等等置於何地!?中國足協與其考慮限薪,不如制定個長期發展計劃,根本就不用限薪,而是要求俱樂部拿出給球員和教練員同樣的資金交給足協的一個專門機構,比如,你這個俱樂部一年給球員和教練員的工資是三個億,那麼你就同樣得向足協繳納三個億,這筆錢專款專用,用於發展這個俱樂部所在省市的基礎教育,不只是用在校園足球上,還包括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教師的待遇等等。這樣,你俱樂部有錢,願意給多少薪水隨你的便!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你怎麼看
    長江網12月14日訊(記者馬萬勇)12月14日,中國足協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再次重申限薪的重要性,並公布了一系列新政。
  •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存在一個大漏洞,限薪令極有可能形同虛設
    近日,在中國足協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正式推出了下年度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投資帽和工資帽計劃,簡稱653計劃。也就是俱樂部年投資額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本土球員年薪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
  • 解讀足協新政:「限薪令」如何影響青訓
    但無論後續如何調整,足協大刀闊斧地限薪已成定局。依據媒體人的說法,讓足協進一步推動限薪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今年年初某俱樂部被財政拖垮時的查帳,部分球員的籤字費和年薪都飈到了上千萬的級別,這也使得足協高層痛下決心,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幹預俱樂部的財政。
  • 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幾天,最熱門的消息就是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相信高薪的國內球員和大牌外援心裡一定涼了一大截,因為限薪令等於裁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因此限薪令的出臺將影響著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著整個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麼,這樣的限薪令對於中超聯賽和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足協將推「加強版限薪令」?
    繼本月19日蘇州會議後,中國足協將於今天在蘇州舉行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據了解,相比於上周的會議,本次會議更為務實。從中國足協主要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及中超俱樂部投資人代表受邀來看,此次會議的規格也更高。
  • 中國足協限薪令仍在優化,陳戌源:將進一步壓縮投資
    日前,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回答了記者關於足協還有什麼保障聯賽健康發展的舉措問題。對此,陳戌源直言聯賽至今還不可持續,最重要原因還是俱樂部運營過度泡沫化。今年有16家職業俱樂部退出,就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想要聯賽健康有序,必須財務健康。
  • 足協再發限薪令?早該動手了
    中超聯賽已經落幕,中國足球的熱度卻絲毫不減。不說即將到來的亞冠小組賽,還有即將到來的足協杯決賽,這一段時間裡最受人關注的,其實還要數中國足協計劃推行全新的限薪令。中國足協從去年開始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在今年曾經實行過一份限薪令,對於本土球員的頂級年薪限定在 1200 萬元以內,可以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對很多球隊、球員造成了確實的影響。
  • 為什麼限薪令之後足協的二次限薪引來一片喝彩
    10月11日,據足球記者苗原透露,足協醞釀再次限薪,國腳年薪500萬,此前是1200萬。事情還只是醞釀,但當消息披露時,網絡上還是叫好聲一片。中國足球明星的形象之負面可見一斑。前天的日本男家男足的歐洲西徵估計給中國足協的刺激不小,因為日本男足的名單之中的成員幾乎全部都在歐洲聯賽效力。
  • 中國足協將推限薪令,本土球員年薪上限大幅下調
    中國足協醞釀將在明年賽季再次祭出限薪令。陸媒報導,目前規劃中的年薪上限方案,中國本土球員為稅前人民幣500萬元,外籍球員為稅前300萬歐元。不過消息一出已經引起多方反彈。一般預料將會再度制定新的「限薪令」。報導引述中國球界人士說法,雖然還沒有正式取得共識,不過目前內部規劃中的年薪上限方案,中國本土球員為稅前人民幣500萬元,外籍球員為稅前300萬歐元。報導指出,這樣的「限薪令」較2019年年底提出的規劃方案更加嚴格。當時提出的方案是中國本土球員的年薪天花板為稅前人民幣1000萬元,外籍球員為稅後300萬歐元。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球員工資減半,中超新賽季不再燒錢?
    最近據各個媒體報導稱,足協將在下賽季繼續實行限薪令,此次限薪被稱為「腰斬版」限薪令。繼上年年底發布的限薪令後,足協這次又加大力度去實行球員限薪,對於這次限薪還包括了對外援之內的薪資限制,這條命令是好還是壞,等著我們去衡量分析。
  • 澳媒:中國足協推出限薪令參考了澳超的工資帽制度
    虎撲12月01日訊 在中超進一步推行限薪令之後,澳大利亞媒體TheWorldGame對足協的舉措也進行了評論,該媒體以「中超學習澳超工資帽縮減開支」為題報導了中超限薪。文章稱,在研究了澳大利亞等亞洲國家的聯賽薪資水平後,中國足協決定在明年採取更嚴格的限薪措施。中國足協發現,中超球員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日本聯賽球員6倍,是韓國聯賽球員10倍,超出澳大利亞聯賽更多。
  • 澳媒:中國足協推出限薪令參考了澳超的工資帽制度
    虎撲12月01日訊 在中超進一步推行限薪令之後,澳大利亞媒體TheWorldGame對足協的舉措也進行了評論,該媒體以「中超學習澳超工資帽縮減開支」為題報導了中超限薪文章稱,在研究了澳大利亞等亞洲國家的聯賽薪資水平後,中國足協決定在明年採取更嚴格的限薪措施。中國足協發現,中超球員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日本聯賽球員6倍,是韓國聯賽球員10倍,超出澳大利亞聯賽更多。
  • 【侃球吧】限薪令,中國足協最大的挑戰是知易行難
    難得一見的,中國足協這次的中超改革方案並沒有以往的各種低級「腦殘」點子,諸如「轉會鎖」這種直接違反國際足聯相關規則的政策也只在傳說中小露崢嶸。就頂層設計水平來看,中國足協這次倒是狠狠長進了一次,至少在邏輯和法律層面上還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 中國足協限薪令效果顯著!曝俱樂部支出大幅減少,幅度達到40%
    從上述事實來分析,中國足協實行限薪令和本賽季中超採用賽會制比賽,確實起到了節源開流的效果。中超俱樂部在減輕負擔的同時,也讓球隊運營正式進入了正軌。想必在這種情況下,下賽季要是中超還採取賽會制比賽,應該不會再有像天海一樣因為運營不善和資金短缺,無奈退出的情況。
  • 中國足協二次限薪令的惡果開始顯現了
    中國足協日前推出的限薪令,從內援到外援的薪資都做了限制。在這一紙禁令出臺的前後,已經陸續傳出了多名大牌外援不再續約:上海上港頭牌胡爾克甚至一副擺爛的姿態,不惜與球隊鬧翻;江蘇蘇寧頭牌特謝拉合同結束後返回巴西,至今還未有續約跡象……大牌外援們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很直接,走人。
  • 中國足協最新政策中超限薪令出臺
    14日,在2020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了新賽季中超聯賽的工資帽。其中規定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人民幣,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平均薪酬不得超過每人稅前300萬人民幣。外援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外援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
  • 足協限薪令真會提高球員水平嗎?
    關於足協頒布的限薪令,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國足的水平不是因為薪酬的多少來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限薪是不會增進水平的。其次,足協領導經常掛在口邊說的,要遵循職業足球的發展規律來辦事,那球員的正常轉會是不是正常的發展規律呢?
  • 限薪令來了!中國足協出手!別了,天價外援
    中國足協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公布了從2021賽季開始執行的各級職業聯賽球員工資的限薪令,同時足協還要求從下賽季開始,各家俱樂部必須實現俱樂部名稱的去企業化。1中國足協:2021賽季起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中國足協表示,根據《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要求,從2021賽季開始,參加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的名稱必須實現去企業化
  • 限薪令來了!中國足協出手!別了,天價外援!
    中國足協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公布了從2021賽季開始執行的各級職業聯賽球員工資的限薪令,同時足協還要求從下賽季開始,各家俱樂部必須實現俱樂部名稱的去企業化。1中國足協:2021賽季起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中國足協表示,根據《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要求,從2021賽季開始,參加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的名稱必須實現去企業化。按照規定,俱樂部名稱的標準格式應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